与石结缘情系博物馆

2016-03-16 02:11高功
收藏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辟邪汉唐石刻

高功

认识秦航,缘于收藏,更源于设立民办博物馆。2009年我们成立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时,年轻帅气的秦航就成为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2012年5月18日,在他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几经周折,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终于正式开馆了。他的博物馆设立在自己办公楼的一层,是临街的“门面房”,仅此一项,每年就搭进去数十万元的租金,更遑论购买石刻藏品花去的数千万元。鉴于秦航为陕西省民办博物馆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2013年被推举为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副会长。

石头和青铜器是人类历史上记录文字最早的载体,虽历经数千年,其上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见,是任何材质的文字载体所无法比拟的。虽然在“金石文字”中,“石”排在第二,然而人类在石头上刻划文字,远远早于在青铜器上铸造文字。同时由于石刻的“亲民性”,石刻在人类居住及活动的地方随处可见,其上刻录的文字有的多达数千个;而青铜器高居“庙堂之上”,是皇家和达官贵人的专属品,铸录的文字也不够。因此,石刻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重要的载体,其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超过任何类别的文物收藏品。由此可见,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品的意义非同一般。在一个初冬的日子,笔者走访了石刻收藏家、博物馆馆长秦航。

收藏石刻始于兴趣

秦航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古代石刻的。那时他离开高等学府英语教师的讲堂,调职到中国青年旅行社陕西分社从事导游工作。凭借导游带团的便利条件,使他有机会游走于国内外的各大博物馆、艺术馆。他当时带的大多是欧美团,老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认知度非常高,尤其对于古代石刻,在他们眼中有着崇高位置,情有独钟,而国内大多数收藏者对石刻不屑一顾,尚且没有这样的意识。因此,国内外的博物馆及文物古迹成为欧美团旅游参观的必选之地。

秦航最初是被西安周边那些明清老宅院里的石刻所吸引。关中地区遗存至今的明清时期的老宅院,虽然残旧不堪,但是院内的石匾、石牌楼、石影壁,以及门前的拴马桩、柱础、石狮等,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完好无损,非常优美。当我们流连于众多明清老宅院里,凝视并抚摸那些精美的石刻,仿佛置身于往昔的岁月,古代人们的活动跃然眼前。石刻是历史的见证,它的器型和刻工,尤其是其上的文字,向我们诉说着往昔的历史。由此,他慢慢对这些民俗石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秦航说:“关中地区特别是富平青石的石质特别好,所以关中留下的石雕建筑构件非常多,一些雕工能够达到玉雕的工艺水平。”对古代石刻产生了兴趣,秦航便开始了他的石刻收藏。当时,收藏石刻的人比较少,一般收藏者不愿收藏。石刻体量庞大又特别笨重,加之观赏性差,属于冷门,所以要价很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拴马桩,几十块钱便可以收到,2000年左右也就三四百元。而现在,稍微完整些的拴马桩都在上万左右了,价格涨得非常之快。秦航慧眼识珠,抓住了好时机,在当时收藏了不少石刻。

起步于明清石刻收藏

初时秦航的收藏以明清时期的石刻为主。关中地区明清时期庭院的石刻,呈现的是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历史风貌,地域性很强,与其他地方的风格大不相同。那时秦航近水楼台先得月,收藏的石刻以关中地区的为主。

在秦航收藏的石刻藏品中,有一对清代坐鼓,是少见的精品。

大约在2005年,秦航听说陕西三原县一户人家中收藏有很多石刻,通过朋友介绍立即赶到那户人家里。在众多的石刻中,他看到一对坐鼓,雕刻工艺精致,不逊于玉雕,很是喜欢。每个鼓的腹部三面开光,刻绘有福禄寿,还有人物故事、亭台楼阁、花鸟、云纹,非常精美。据说这对鼓当年是三原周家大院慈禧太后落难西安时认的干女儿家中的物件,不知道什么原因早期流失到了外地,后来几经辗转,又回到了三原现在这户人的家中。物主珍爱有加,曾有很多人要买,不管价格高低都不卖。秦航无论怎么说,主家根本不提转让的事,后来又反复跑了多次,终于感动了这家人,但开出的价格高达15万,几经议价,最后以13万元收藏。这对石鼓是关中地区明清石刻的精品之作,目前在关中算是最好的坐鼓之一了,市场价位已经超过150万元。从这件事,秦航悟出一个道理:真正的收藏一定要收精品。精品在收藏时可能价位是普品的好几倍,但它的收藏价值是普品无法可比的。

痴迷收藏高古石刻

自从热衷于石刻收藏,秦航开始学习古代石刻的有关知识,虚心请教专家和内行。他的收藏水平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提高的,随着他对石刻艺术认知的不断提高和收藏眼界的开阔,逐步了解到高古石刻的艺术水平、历史文物价值远远高于明清石刻,于是他将收藏的目光移聚到高古石刻上。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高古石刻时间跨度大,遍布五湖四海,类别十分丰富,一个人只能收藏沧海之一粟。所以,秦航确定以收藏汉唐石刻为主。

他的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一尊唐代佛立像。高222厘米,宽73厘米,厚36厘米。佛像高肉髻,螺发密实,面相丰满,弯眉细长,鼻梁挺直。两眼微睁下视,双手残断。身着通肩袈裟总覆两肩,衣襞自然下垂,胸前衣纹和双腿正面衣纹均呈数道U形平行分布。下着长裙,跣足站立于圆形仰莲座上。从造型上看属于唐初佛立像。此佛像风格与唐初玄奘法师带回印度样式善业泥佛如出一辙,西安碑林博物馆和美国纳尔逊博物馆也有同样风格的佛像。

另外,秦航视作珍藏的东汉辟邪,也很珍贵。辟邪高52厘米,长128厘米,收藏于山东。当时听朋友说有一石兽残件,愿捐给博物馆,秦航听后连夜乘上最后一班飞机飞过去,又打的赶往当地。见到实物觉得非常震撼,遗憾的是石兽是残缺的。对于一件优美的艺术品,即使是残缺的石刻,他也认为那是遗憾之美。这的确是东汉的辟邪,带翼膀。秦航看到非常喜欢,仔细一看辟邪胸前还有两个篆字:辟邪。古代有文史记载,这种石兽叫辟邪、天禄,或者叫神兽。后来跟碑林博物馆馆长等专家看后都认为非常有历史价值,这两个字能确定这种石兽就是辟邪。这就证实了辟邪在古时石刻上就已存在了。

目前,秦航私人博物馆的300多件石刻,多为汉唐时期的石刻精品。

设立石刻博物馆

随着石刻藏品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秦航渐渐地不再满足于个人收藏、研究,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观赏和研究古代石刻,把“私藏”奉献给社会大众,让更多的人从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2010年,他得知政府鼓励成立民办博物馆后,马上就着手准备。2012年5月18日这一天,时“世界博物馆日”,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开馆迎客。“能够将这些精美石刻藏品展示给众人,等于传承了历史,是比个人收藏更有意义的事情。”秦航满怀深情地说。

走进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迎面而来的是石佛像、石鼓、石经幡、画像石等一件件古代石刻展品,每一件都刻录着一段历史,或记载着某一事件。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馆藏古代石刻300余件,展出精品石刻100余件,分为佛教题材石刻、陵墓石刻、其他石刻等三大类;雕刻工艺有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雕等;时代跨度大,以汉唐石刻为主,直至明清时期;品类众多。部分藏品堪称古代石刻艺术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在展出的石刻展品中,一件唐代经幢构件,可谓来头不小。这件唐代经幢构件是长宽均为1米多、厚42厘米的正方形,四个侧面分别以线刻的方式雕刻着供养人画像及供养人名,还有瑞兽、祥纹。值得一提的是这件经幢构件的一面清楚地刻着“大唐皇后供养”的文字,右侧皇帝跪坐于榻上,着帝王冕服。面相丰圆,留胡须。双手置于胸前,持笏板。后站立6人,前4人手持方盖与扇,头戴进贤冠。后2位头戴幞头帽,身着圆领宽袖长袍,前一位手持有柄香薰,后一位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众人形态栩栩如生。

左侧皇后,头戴卷云纹高花冠饰,两侧插簪,一侧簪垂玉佩,另一侧簪头有环饰,以珠络与冠饰顶相连,身着后服,跪坐于榻前。后面站立6位侍女。前4位侍女分别梳着双髻、双环髻、高花髻,身着交领宽袖衣。后2位则梳高花髻,肩披长巾下飘,双手持带柄香薰。

博物馆理事长秦航说:“这幅帝后礼佛图的线刻有力,如同当时绘画中的铁线描,须发勾画准确精细,衣纹匀细而挺拔。表现手法熟练,主与随从形成对比,侍从们均身材较矮于帝后,并站立静候在帝后两侧,表现了皇帝皇后的至尊风度。”

由于博物馆是免费对公众开放,这里很快成为周边居民闲暇时间参观游览的去处。目前已经接待了数万观众,其中不乏石刻爱好者、学生、研究人员等。尤其让秦航兴奋的是,国内石刻艺术研究渐成气候,很多国内专家甚至国外专家都闻讯来他的博物馆参观,“开放3年多我们已经接待了许多研究石刻的专家学者。”在西安市文物局对全市民办博物馆的考察评审中,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连续两年被评为合格的民办博物馆。(责编:禹默)

猜你喜欢
辟邪汉唐石刻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辟邪
上海汉唐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镇宅辟邪,富贵吉祥——论紫砂作品“威震八方壶”的创作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汉唐书商研究述评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雁栖湖,汉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