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论语》是孔子思想的载体,它所体现出的仁学思想,融道德、境界为一体,是对人及社会全方面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人性的基点;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最高哲学范畴,是对人性美的追求;礼制主张,是对周礼的损益、是以“仁”和“中庸”思想为基础的一种行为规范,是守住人性美的防线。
【关键词】孔子;《论语》;“仁”;人性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94-01
孔子用一生心血,创办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学。经过几千年的磨练与损益,流传至今,仍不失为一门经典哲学。孔子的仁学思想深刻而又通俗,高超而又实际。他以“仁”为依据,在对人及社会认知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的价值标准,既开显了理想的人生,又开显了高尚的人格。
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予以理论的依据。”[1]这里的“理论的依据”就是“仁”。“仁”是全德之名,也是一种精神境界。
《论语》中的“仁”是众德之汇综,共出现了一百零九次。孔子对“仁”有诸多解释,表现出多种涵义,如“爱人”、“仁者其言也讱”(《颜渊》)、“仁者先难而后获”(《雍也》)等。这些具体的阐释表明仁者疼爱他人、遵纪守法、谨慎负责、勤劳刻苦,是诸多优秀品质与特点的集合体,表现为孝、悌、忠、恕、礼、诚、恭、宽、信、敏、惠等,从而使“仁”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思想内涵,在诸德中处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导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仁”为全德之名。
《论语》中的“仁”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在于发现人、肯定人。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意谓人能够发扬道,而道却不能够发扬人。孔子以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现实的认知为基础,认为“人能弘道”,这就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孔子对人的地位的极大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依赖,另一程度上也淡化了君主神权对人类的桎梏与压迫,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走向平等世界,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平等、自由、全面发展。
孔子将“仁”作为人生的价值标准,既体现了仁者的高尚道德与品质,又体现了理想人生境界的安逸与美好。孔子将“仁”视为人性的基点、生命的起点,它融道德、境界为一体,使“仁”成为儒学一脉相承的思想核心。《论语》中处处显现着“仁”的光芒,它以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激励着人们要以“仁”为一生追求的内在的价值目标。
所谓人性,是指一切人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是呱呱坠地的婴儿与行将就木的老人共同具有的本性。《论语》的“仁”是对人及社会全方面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促使孔子不断加深对“仁”的认识,将“仁”视为人性的基点。
孔子对“人”的认识是深刻的。首先,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孔子认识到“人”的生存需求,他诸多的想法和做法都归结为构建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其次,从人的社会本性出发,孔子认识到了“人”的独立性。再进一步说,人们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应该更加独立,只有真正的独立才会有绝对的平等。因此,孔子主张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趋炎附势,反对“乡愿”式的“德之贼”之辈(《阳货》)。再次,综合考虑,孔子认识到了“人”的重要性。人是构成社会的一份子,他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反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人。因此,人是社会的建设者,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认识到了人的重要性,在肯定人的基础上反对战争和苛政,要求尊重人、爱护人。他的许多思想都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因此,他主张构建一种安全的社会环境。孔子对人的认识是以“仁”为基础的,从“仁”的角度发现人、关爱人,用它来调和各种关系,使人们互信互助,互尊互爱,共建一个和谐社会。
孔子对社会的认识也是极为透彻的。首先,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统治者不断追求利益的行径,加深了百姓的灾难。孔子认识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得出了“苛政猛于虎”的结论。他关注人、关爱人,反对暴政,推行仁政,主张用“仁”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从而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其次,春秋时期是等级社会,存在传统的天命观和血统论,而孔子却打破了这一认识,他不讲“怪力乱神”(《述而》),虽然“知天命”(《为政》)、“畏天命”(《季氏》),却不听天由命,“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宁问》)。他把“人”视为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主宰,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能力。在肯定人的基础上,孔子认为人与生俱来的人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染不同,才出现了差距。因此,人是平等的。孔子对社会的认识是有一定思想基础的,那就是“仁”,从“仁”的角度出发认识社会,进一步发现人、肯定人,使人的发展需求得以满足。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89-95.
作者简介:
朱孟宇(1998-),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3级35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