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琪 杨菲 兰峰 沈杰 袁胜超 伍文
摘要:创新网络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社会组织参与技术创新、发生自身优势、分担创新风险的主要手段。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创新网络研究概况,创新网络界定及建设创新网络的层次进行了系统述评,展现了学界研究创新网络的基本态势,剖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创新网络;网络结构特征;创新网络层次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07704
1 引言
在现高科技时代,信息共享与优势互补是企业应对技术革新速度提高,市场日新月异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全球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利用网络来发展经济也逐渐成为大家共同的意识;而技术创新的高难度和高风险使得多种组织参与形成创新网络,一方面可以发挥各组织优势,有利于创新成功,同时还能分散创新风险,降低创新失败对于单个企业的打击。而国家也大力支持创新联盟的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确定的国家战略,2014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创新战略已经引起全球的重视,而创新网络自提出以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当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同李喜先(2010)在其国家创新战略一书中提出:只有在理论上创新,才能内化为制度创新,以确保各类创新得以实现,进而上升到观念创新,特别是升华到精神文化创新。因此,创新网络建设既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手段之一,更是企业应对全球竞争,获得发展动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在大量文献收集基础上,整理了创新网络的发展史及这些年来的理论成果,对创新网络界定及创新网络建设的层次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以此呈现创新网络的研究进程,从中窥见创新网络的研究规律,明确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完善创新网络的理论研究提供更为规范和厚实的研究基础。
2 创新网络界定
2.1 创新网络概念
1991年,期刊“Research Policy”进行了关于“创新者网络”的专题讨论,这是学术界最早的对创新网络概念比较集中的探讨。在这期的专题讨论中,几位权威专家频繁使用了“创新网络”和“创新者网络”,用他们来解释创新过程中企业之间的联网行为。最后,Freeman(1991)提出了创新网络是为了应付系统性创新而做出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而其网络构架的关键联结机制就是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关系。
此后,创新网络概念的研究逐渐成为焦点,Freeman所提出的概念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引用。Koschatzky(1998)基于学习和知识交流的用途,将创新网络定义为一个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的、嵌入性的、重新整合的能够相互联系的系统。Aken et al.(2000)提出创新网络是包含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一种网络组织,强调了创新网络能够给组织产品创新产生的影响。Harris et al.(2000)则更加注重的是创新网络的主体结构,他们认为创新网络是参与企业创新的其它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导向服务供应者组成的协同群体。Karlsson(2009)认为一个创新网络可能被设想为一组经济主体在参与创新生产的过程中相互建立的联系,如制造商、客户、供应商、大学和研究机构,Autant-Bernard(2012)认为这些主体之间的知识网的传输可以循环并且能够创造新知识。
随着创新网络的兴起,一些国内学者也积极参与到创新网络的研究中。较早开始进行概念研究的是董一哲(2000),他提出企业创新网络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增强自身创新能力,通过契约合作或者多次交易,与企业外部的组织或机构建立互相信任、长久合作、互利互惠的制度。基于他的观点,王大洲(2001)对企业创新网络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总结,他认为企业创新网络是企业创新活动发生的基础,是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以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各种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合作关系的总体。徐华(2002)的观点则与董一哲有着相似之处,她认为创新网络是指多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了获得和共同分享创新资源而在一定的共识和默契的作用下形成的合作创新体系。沈必扬等(2005)两位学者在对创新网络定义时,限制了其地域性,他们认为企业创新网络是在一定区域内的企业与各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通过交互式的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稳定性的、可以刺激创新的、具有本地根植性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关系的总和。吴贵生(2006)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是技术创新过程中涉及的企业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网络。他的理论认为,技术创新的过程会受到许多的因素干扰,企业不可能进行独立创新,需要通过与其它组织联合,从而获得发展并借此交换所需的信息和资源。吴晓冰(2009)则同意对创新网络比较主流的定义,认为企业创新即焦点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与供应商、客户、同行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外部组织进行交易或者合作,从而形成互利互动的关系集合。
基于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给创新网络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创新网络是指经济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等)为获取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而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或交易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关系网络。
2.2 创新网络结构特征
最先对网络结构特征提出清晰见解的是Mitchell(1969),他构建了网络结构的框架体系,认为可以通过网络的规模、结构和互动性这三个方面来划分网络特征。邬爱其(2006)在研究企业的成长与网络特征之间的关系时也将网络特征划分为三个维度,即关系的强度、网络覆盖范围以及网络的开放性。蔡宁等(2006)专注于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他们将其划分为网络的密度、网络的连通性、群体中心性、小团体的结构、规则同型性等方面来进行研究。而近些年,解学梅等(2013)基于已有的理论研究,在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时总结性的将其特征划分为规模、同质性、强度和开放性四个维度。
从以上阐述及已有的文献研究可以明确,网络的规模大小、同质性程度、强度大小和开放性四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Baum et al.(2000)提出网络规模是影响企业(特别是新建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创新绩效会呈现上升趋势,这里体现了规模效应的效用,Lechner(2007)也赞同这一观点,认为适当的网络规模是保证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前提。至于其它的影响因素,Bengtsson(2004)论证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会随着网络同质程度的增大而增强,而这种竞争会通过直接或非直接的影响企业合作关系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罗志恒等(2009)学者证实了企业网络强度和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呈现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当获取资源的能力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也会随知上升。唐国华(2010)则认为,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环境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也决定了开放性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影响创新因素的研究,徐龙顺等(2008)在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等性时,提出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快慢、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加强和便于有关部门的管理及政策指导三个方面,Bergman Feser(2000)总结了集群的创新优势来源在于外部经济、创新环境、合作竞争与路径依赖几个方面。
由综述可知,影响创新网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网络自身规模大小、创新网络参与者的同质性程度及关联程度、创新网络信息的流动、创新网络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创新网络的规模能够通过参与者体现,也能通过网络的功能性强度来体现;从众多的研究文献中可以明确,创新网络的同质性很低,是属于异质主体性的;创新网络参与者之间的关联程度,能够通过资产、交易以及企业高层个人关系体现;创新网络的信息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传递的快慢能够决定创新网络对外界变化反应时间的长短;创新网络适应于政策环境,便于国家和有关部门予以指导和帮助,有利于提高创新优势。
3 创新网络的层次
创新网络基于不同层次的研究有不同的含义,基于全球层次的称为全球创新网络,国家层次的称为国家创新网络,区域层次的称为区域创新网络,企业层次的称为企业创新网络。此外还有关于集群层次的研究,这种网络在我国通常被称为“集群创新网络”或“集群式创新网络”,也有学者将其描述为“集群中的区域创新网络”、“基于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等。由于集群创新网络是近些年才提出的研究项目,尚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因此相关的具有高价值的网络理论较少。
3.1 全球创新网络
全球创新网络是新兴的研究领域,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注意。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关于全球创新网络的研究文献都比较少,尚未形成系统。Nelson et al.(1993)讨论了全球创新网络这一新兴体系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在这个经济和科技都在逐渐变得国际化的环境里,实施国家技术政治变得愈发急迫。而最早提到全球创新网络的是Chesbrough(2005),他提出开放式创新能够让企业从内外部同时获取有价值的创意,也能从内外部同时进行其商业化路径,最终使外部的创意和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与内部创意及市场化渠道变得同等重要。Ernst(2006)提出在如今的新世代,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国际化,最后上升为全球创新网络,对此OECD(2008)也保持相同的意见。Britto(2013)在其研究中假设了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全球相互作用的框架,精简的展示了两国相互作用中所有可能的子集。
全球创新网络与其它层次的创新网络研究都有所不同,马琳等(2011)在文献里比较了几者的异同:国家创新系统和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研究都会涉及到创新环境,但国家创新体系通常一般是在特定国家范围内,相对比较封闭,而全球创新网络研究的范围却十分广阔,是没有明确边界的创新环境;与企业创新网络相似的是,全球创新网络也是以企业为核心进行研究,但全球创新网络侧重于网络价值,关注于如何创造共同价值,与企业创新网络相比,企业自身的边界并不明确,它能够从全球获取资源为己所用,而且除了关注自身价值外也关注合作者的目标;区域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基础都是创新主体之间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合作或交流关系,但对于全球创新网络来说,它不仅研究的地域范围更大,而且更加具有开放性。
3.2 国家创新网络
从已有文献中追溯到最早提出国家创新网络相关理论的是Freeman(1987),他在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及其经济绩效时提出应该从国家层面寻找资源最优配置,从而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存在于公共产业部门与私人产业部门之间的网络,它可以决定新技术的产生、引进和扩散的各种制度。鉴于国家创新网络的复杂性,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正如Weaver.R(1993)所认为的,一个国家可能在社会政策方面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但在农业或能源政策方面创新能力却十分薄弱。在而后的研究中,Birgit Soete(2002)等在研究德国东部人力资本的创新网络时提出,在创新网络中,利用网络去减小人力资本差距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由此可见,国家创新网络的研究尚有很大的空间。Considine M et al.(2007)则认为创新是政策发展和治理的一种特征,它在政策和管理过程中拥有三个重要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规范或感知框架,通过它任何系统的核心成员定义创新和定位到一个特定的方法去进行创新工作;第二个维度是明确的角色扮演和职位;第三个维度是政府系统中特殊人物之间的交流或者关键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马海涛等(2012)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创新过程链”,并且分析国家创新网络的结构,建立三维菱形的分析框架,此外,他们还以“中国技术交易所”作为分析对象,论证了核心节点在国家创新网络中的巨大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对中国技术交易所提出“五种链接”、“五大动力”等建议,希望以此推进我国创新网络的发展。
国家创新网络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和组织组成的推进国家发展的网络系统,它的存在性意义重大,是发展国家经济,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国家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完善是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有效路径,而在此过程中,核心节点具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3 区域创新网络
20世纪90年代,区域创新网络理论初步形成,Cooke(1992)首先从聚集性经济、制度性学习、联合治理、相近性资本和互动性创新五个方面对欧洲十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研究,总结出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框架。早在21世纪初,原长弘等(2003)在其论文里总结了以往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势态,并将其分为三个方面:国内园区个案剖析、区域创新网络一般性研究和国外园区比较研究。在区域创新网络的定义方面,施建刚等(2007)又所突破,更新了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定义,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由各结点(创新系统的参与者,如: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在长期正式的或着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而建立起来的相对比较稳定的网络系统,基于他们的定义,鲁芳等(2010)等学者又进行了补充,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非线性动态模式,而这种模式则是通过区域内多个创新主体之间资源互补、知识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来显现。蔡玮等(2010)通过对园区集群网络的研究,提出了区域创新网络可以促进整个网络形成系统动力,从而产生协同作用,并通过实现资源的共同利用以及合理的研发和生产分工,达到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杨冬梅(2005)在研究区域创新网络时,侧重研究了人才集聚网络的作用,她认为此类网络对区域创新体系在加强知识流动以及技术扩散的方面有功能叠加的作用,在此方面,牛冲槐等(2010),十分赞同她的观点,并提出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型人才的聚集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在随后,牛冲槐等(2014)认为人才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根本,人才聚集效应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主体在相互作用中实现资源互补、知识共享、技术合作。康虹等(2012)从集群网络的视角,阐述了正是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促使集群参与者之间发生有效的知识搜索、共享、交流和互补,从而导致了整体层面上的创新活动,也揭示了集群企业如何通过集群创新网络获取知识,从而帮助企业在内部形成知识创新。
总结所查找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特征:
(1)对区域创新网络,自二十一世纪初期就赢得较大的关注,相关文献已经理论都比较多,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虽相关研究也较多,但纯粹的针对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相对减少,有延伸到分支或其它层次创新网络的趋势。
(2)在研究中,大多都以具体的地域或园区为对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3)在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时,大多学者以发达地区或城市为主要目标,对偏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重视不够。
3.4 关于企业创新网络
企业是核心的经济主体,也是创新网络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内学术界,王大洲(2001)首先尝试进行对企业创新网络概念进行界定,并综述了相关研究成果。此后,国内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更加活跃起来,李新春(2000)另辟蹊径,从乡镇经济角度提出乡村专业镇也是一种企业创新网络,陈新跃等(2002)基于创新网络理论体系,揭示了企业创新网络的联结机制,徐华(2002)则探究了中小企业构建创新网络的动因和策略。解学梅(2010)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时总结了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定义,她认为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是指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与供应链企业、相关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中介和政府等创新行为主体,通过交互作用和协同效应构成技术链和知识链,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具有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的创新网络。左蕾蕾等(2013)在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其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陈思颖等(2014)等选择企业组织成员间的信任感作为切入点去研究,采用前置因素和后果变量的模式,总结了影响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成员之间信任感强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国外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要远早于国内,在此以创新绩效的研究历程做简要概述。(1)对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Chiesa et al.(1996)就提出了评价创新绩效的体系,认为其由技术成熟度、效率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这三个维度构成。几年后,Kerssensvan(1999)和Coccia(2002)继续深入研究,补充和完善了此体系,分别提出了四维度的评价体系。Driva(2000)在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地探究后,提出了评价核心企业创新绩效常用的15个指标。(2)对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Leonard Barton(1992)最先进入这个研究领域,他认为应该用能够反映专业技术人才、技术系统能力、管理能力等的指标来评价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但Terziovski(2001)不认同LeonardBarton的观点,他着重强调了应该从创新网络的视角去评价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Boer et al.(2006)提出,在评价核心企业创新能力的时候,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能力、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等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核心企业的吸引力、收益能力和分配能力以及控制相联系的企业的能力也是需要注重的。在经过不断的研究和论证后,Hekkert et al.(2007)扩展了此理论体系,他们认为随着核心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应该拓展到组织能力、合作伙伴选择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和决策能力等,而且还强调只有参照更全面的能力指标去建立评价体系才会更加合理和完整。
通过查阅已有的相关文献,可总结迄今为止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1)国内对该网络系统的研究比国外要晚几年;(2)企业创新网络研究内容丰富,研究分类较多,按照企业规模可以分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按企业创新模式可分为协同创新、独立创新和模仿创新,按与外部环境联系可分为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在企业内部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如信任度、创新绩效等;(3)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方向也逐渐改变,研究领域也与其它层次网络有交融的趋势,对跨国企业成长,全球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的文献归纳,可以看出,在创新网络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的现实理论积累,但与此同时,也清晰地反映出以往研究中存在一些尚需发展和完善之处:
(1)对于国家创新网络已经全球创新网络的研究过少,对于这个层面的作用重视不够,特别是全球创新网络,作为有重大价值意义的新兴网络体系,应当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
(2)学者们以往普遍使用的是定性理论分析,个案剖析较少,这样使得研究不具有全面性;
(3)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不发达地区往往会被忽略,这样会导致落后地区网络体系得不到有力的改善,不利于经济发展;
(4)大多学者都太注重理论,而没有把侧重点放在理论与实际联合,提出更贴合现存状况的模式或建议。
针对以上不足展开全面深入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创新网络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具体包括:
(1)如何更紧密地联系中国的经济情况,提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创性研究是今后应当注重的任务之一;
(2)加强对全球创新网络的探索与研究,如何恰当的利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帮助企业更好的分享全球资源,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些都是国际化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问题;
(3)学者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增强所提出的理论的实用性,从而促进理论应用于实践;
(4)对于不发达地区应投放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因地制宜,探寻适合的发展策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经济不平衡的状态;
(5)在现有的创新网络系统基础上,寻找其它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网络体系也不失为一种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元元: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N/OL].(20140819)[20150115].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1408/19/c_1112127823.htm.
[2]李喜先.国家创新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0.
[3]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J].Research Policy,1991,20(5):499514.
[4]Koschatzky K.Firm innovation and region:The role of space in innovation process[J].Innovation Management,1998,2(4):383408.
[5]AkenJ.E,Weggeman M P.Managing learning in informal innovation networks:Overcoming The Daphne—dilemma[J].R&D Management,2000,9(30):204237.
[6]Harris L,ColesA.Building innovation networks:Issues of StrategyandExpertise[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00,(2):229241.
[7]Charlie K,Ake E.Innovation dynamic regions and regionaldynamics[J].New directions in 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2009,4(02):1–33.
[8]AutantBernard,C.Billand.Innovation and space:From externalities to networks [J].Theregional economics of knowledge and talent.Localadvantage in a global context,2012,2(05):6397.
[9]董一哲.企业创新网络[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0.
[10]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J].科研管理,2001,3(09):4855.
[11]徐华.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构建动因与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6(02):4445.
[12]沈必扬,池仁勇.企业创新网络: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J].科研管理,2005,4(03):3440.
[13]吴贵生.技术创新网络和技术外包[J].科学学研究,2006,6(04):3339.
[14]吴晓冰.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9.
[15]Mitchell,J. C.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M].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Situations.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ress,1969,3(04):150.
[16]邬爱其.企业创新网络构建与演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24(01):141149.
[17]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企业网络体系:系统建构与结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6,2(12):913.
[18]解学梅,左蕾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5(03):4756.
[19]Baum J.Dont Goit Alone:Alliance Network Composition And Start ups Performance in Canadian Biotechnolo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03):267294.
[20]Lechner C,Leyronas C.Networkcentrality Versus Networkposition in Regional Networks:What Matters Mos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entrepreneurship,2007,1(01):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