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庆
【高职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障碍的破解对策
赵善庆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资产与设备管理处,江苏无锡214153)
从内外部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障碍,认为要想促进校企合作的“双赢”与参与各方的“多赢”乃至全社会“共赢”效果的实现,必须完善政府监督保障、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提高专业适应程度、灵活选用合作模式、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障碍;破解
无论是学界,还是政府方面,都十分认可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家的人力资源战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并在积极倡导与推广。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校热企冷、政企校三方都缺少保障监督机制、校企合作财政性投入不足、双师队伍难以建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制约性障碍。因此,高职院校只有正视这些障碍的存在,并科学分析其症结所在,切实加以破解,才能真正引起社会各界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及参加,从而不断促进校企合作的“双赢”与参与各方的“多赢”,乃至全社会“共赢”效果的实现。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外部障碍
1.政策影响很大但远未到位
国家政策对校企合作的作用及影响无论做出什么样的评价都不过分,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制定的政策发挥的巨大作用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在高职院校方面尤为认可。苏美娜的调查结论:一是61%的被调查者认为国家制定的政策与校企合作的开展成效之间的关系非常大,选择目前国家政策对校企合作开展比较适中与一般的分别占20.7%与13%;二是认为政府的校企合作政策达到完善程度的仅占2.8%,很不完善的占27.6%,一般的46.7%;三是认为国家关于校企合作政策落实到位的只占6.1%,缺乏监督、停于表面、进展缓慢的分别占24.3%、51.9%与17.7%[1]。同时,70%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是国家政策的不完善[2]。可见国家政策对校企合作的作用影响很大但远未达到期望的要求。
2.理论认同但实际背离
不仅重理论轻技艺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久未见到有所改变,而且淘汰录取的招生制度,使得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末端,高职院校处在高等学校的最低层。因此,形成的社会共识是上高职院校对学生及家长来说实在是别无选择。下列数据均证明了这种认识:一是段安蜀调查发现69%的中职生认为自己不如高中生,57%的中职生认为找工作困难,68%中职生认为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文凭歧视,52%中职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3];二是刘来泉指出在中职生中父母都是农民、工人、无业及个体户者占96.4%[4];三是纪宝成认为“88%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父亲、母亲为农民、工人的学生人数占调查总数的80%”[5];四是崔义明调查的数据是在学生家长及老师中有70%的人对高职院校缺乏正确认识,60%家长不愿孩子上高职院校,50%的学生认为上高职院校不如本科高校[6];五是游金地指出社会变迁中的高职学生被贴上了“学习差”“不靠谱”“习惯差”等标签,自我实现的愿望和现实世界的冲突让他们时时刻刻受到困扰[7];六是苏美娜的调查结论是:100%的学生上高职院校是因为分数低,85%的企业人员认为社会认同低是制约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主要原因,90%以上的企业选择合作院校时更愿意选择本科院校[1]。可见,这种认识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
3.财政支持增大但低于本科标准
目前,财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仍采用“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但这种拨款方式有如下不足:一是“综合定额”源于高职院校的培养成本,而众所周知,截至目前我国并未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核算,自然也就失去了定额;二是政府财政拨款标准本科院校明显高于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仅相当于本科院校的9成,而高职院校由于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必须建设实验实训基地,支付教师指导费与差旅费,甚至还要向企业支付学生的实习费等,所以,高职院校的培养成本实际上是高于本科院校的。国外职业教育投入经费是普通教育经费的2.8倍也正好予以了印证;三是在属于专项补助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与办学体制及运行机制创新上的财政投入经费只占总经费的2.59%与3.45%[8]。缺乏必需的经费保障,高职院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必然是难上加难。
4.企业有所需要但并不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在加深并以不同形式参与,如企业在高职院校设立奖(助)学金、共建实验室、捐赠设备、提供师资等,表现出对校企合作的有所需要。但是,由于企业并不认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企业评价校企合作时的逐利性,导致企业对高职院校虽然有经济资助,但数量太低、增幅太小;虽然有合作项目,但短期预期利益却始终左右着与高职院校是否开展合作及合作时间的长短。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内部障碍
1.管理体制机制不合理
一是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立了校企合作管理机构,但校企合作工作职责仍然分散在教务、人事、招就、科技等部门,导致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有名无实,难以统筹校企合作工作,因此,不仅高职院校内部认为其作用发挥“很好”与“好”的仅占9.4%与32.9%,而“一般”与“不好”的却占39%与18.8%,而且60%的企业访谈对象也认为高职院校内部校企合作管理紊乱[1];二是大部分院系缺乏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并不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如仅有4.4%的受访者认为设立了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有,但极少”的占6.4%,而没有与不知道的却分别为69.9%与19.3%[1]。所以,校企合作工作只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很难达到预期成效。
2.专业课程不切实际
一是由于高职院校保守闭塞、观念落后、信息迟滞、技术落伍、管理失效等缺陷,所以造成与企业的合作仅停留在各种资源的共享层次上,却没有或很少开展企业很感兴趣的合办专业上,致使专业陈旧,失去了对企业的吸引力;二是开设的课程要么太过理论,要么太过强调技能,而不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契合、职业与知识的高度匹配、发展与过程的始终统一等,导致不能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3.双师素质名实难符
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是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会实际操作应用,亦即真正的学术大师与技能大师、经营大师、管理大师等,但其不仅真正的技术、经营、管理等能力令企业失望,而且由于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几乎没有压力,所以,导致原有的知识已基本消失殆尽,新的知识却没有补充,造成了高职院校教师的服务能力偏低,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4.办学质量不高
一是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很难真正引起企业的关注,更难谈到转让转化。如林娜调查后认为,虽然企业最想得到职业院校专业技术上的支持,但结论是在调查中只有5%的企业认为得到了职业院校技术上的支持,在技术上偶尔得到职业院校支持的企业占10%,而认为没有得到职业院校技术支持的企业竟高达85%,表明高职院校为合作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能力还非常欠缺[9]。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偏低[10]。学生随意签约与毁约以及频繁地跳槽,严重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上的信誉,在专业上也做不到不用进行岗前培训就上岗,大大降低了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吸引力。
(一)完善政府监督保障
首先,要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提供优惠保障。一是税收优惠。认真执行《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及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的规定;认真执行《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对高职院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同时对企业免征所得税的规定;认真执行《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对企业资助与捐赠用于教学、技能训练资金、设备费用的规定;认真执行《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规定及《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关于企业可在税前扣除的实习生报酬的规定;认真执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发生的费用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二是奖补优惠。即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付出的成本进行奖励与补助,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三是形象树立。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评定,予以一定的荣誉称号,以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并与企业的财政、信贷、税收、技改等政策相挂钩。
其次,要对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提供优惠保障。一是提供财政投入保障。一定要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职业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5%的比例水平[11]。二是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即多层次、多媒介、多渠道整合与统筹校企合作经费。
最后,政府要对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如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政校企三方联盟等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以各方共赢为始终追求,保证各方利益均衡,共同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
(二)提高专业适应程度
首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一定要契合区域产业需要。其次,一定要“双主体”共建专业,甚至是企业主导。即“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要点有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要与地方政府、行业、骨干企业共同调研制定专业建设计划;二是高职院校要与行业、骨干企业共同选择实训、师资、教材等条件;三是企业要参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人品教育,真正做到全程“双主体”育人[12]。
(三)灵活选用合作模式
经过长期实践,虽然已经形成了订单合作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见习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产学研模式、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经营实训基地、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校企联谊会及企业家报告会等传统合作模式,但是一定要切记,第一,要慎选合作模式。任何模式都有其时代性与适用性,同时,也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生搬硬套。第二,要创新合作模式。如基于高职院校自身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多形式寻求合作,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应能力而开创的专业系+企业群、专业系+自创经济实体、专业系+技术服务平台,以及“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订单融入型”和“借船出海型”等新的合作模式,都是可以借鉴的。
(四)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教师必须具有生产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专业能力、研发能力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能力,以形成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皆备的双师队伍。因此,一是要建立教师准入准用制度。要点是专业理论与专业实务都具备且有机结合,新进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掌握职业教育政策,尤其是还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即使对老教师也必须对其进行课前培训,并要做到随时抽查考察其适应岗位的能力。二是要有通过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环境来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三是确立高职院校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科学管理的理念。四是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如对优秀双师教师在评先进、晋职评、进修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和加分机制,从而将双师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五)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首先,一定要增强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如林娜指出,只有5%的企业得到了职业院校技术上的支持,而偶尔有所支持的企业占10%,没有得到支持的企业却高达85%[9]的局面必须有所改观。其次,一定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而言,一是专业要办出地方特色;二是教材要编出职业特色;三是改善教学条件。如不断完善实践条件、配备高素质师资等。不断提高高职院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吸引力。
[1]苏美娜.南宁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障碍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2]李薇.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现状与对策[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3]段安蜀.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态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05(1):36-38.
[4]刘来泉.关于职工教育法的讲座[R].辽阳市第十三届人代会常委会第19次会议,2005.
[5]李剑平,纪宝成.市长市委书记孩子几乎不上职业院校[N].中国青年报,2013-04-15(11).
[6]崔义明.当前对高职教育社会误读和歧视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4(3):121-123.
[7]贾文艺,游金地.高职学生普遍“被标签化”社会急需取消歧视[N].中国青年报2014-12-01(11).
[8]吴磊.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9]林娜.福建省职业院校政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3):39-42.
[10]王妙婷,蒋晋红.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保障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43-144.
[11]张玮.企业大使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新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71-75.
[12]叶煜.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经费问题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4-15.
(编辑:林钢)
Cooperation between Polytechnics and Enterprises:Barrier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O Shan-qing
(Department of Assets and Equipment,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214153,China)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rriers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olytechnics and enterprise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deal effects of such cooperation include a“win-win”for the polytechnic and the enterprise concerned,a“multi-win”for the parties concerned and a“common win”for the whole society.The realization of all these depends on the perfection of governmental supervision,further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elevation of discipline adaptation level,selection of flexible cooperation modes,consolida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in educational quality.
polytechnics;cooperation between polytechnics and enterprises;barriers;countermeasures
G 522.74
A
1671-4806(2016)02-0079-04
2015-10-28
赵善庆(1961—),男,山西襄汾人,教授,处长,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及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