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介关于地震信息传播功能的分析解读*

2016-03-16 23:53王恬恬李红梅
地震科学进展 2016年1期

王恬恬 李红梅

(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050021)



电视媒介关于地震信息传播功能的分析解读*

王恬恬※李红梅

(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050021)

摘要电视媒介作为传播地震信息的主力军,自身具有独特的传播特点。通过声音符号、图像符号、文字符号的实例分析说明电视媒介对于地震信息的传播功能。电视媒介本身对于传播地震信息来说,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应克服其劣势,拓宽传播途径,逐步实现传播方式多元化。

关键词电视媒介; 传播功能; 电视符号; 有效性发展

引言

随着媒体多样化的出现,电视媒介对地震信息的传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打破了纸质媒介(报纸)、传统电子媒介(广播)等传播速度慢、传播范围小的缺点,以高效的传播速度,极具形象的感染力带给受众不同的感受与体验。

1电视媒介对地震信息传播的特点

1.1传播过程的3个阶段

任何传播过程都需要完成3个阶段,即: 传输、信息本身和接收。传输作为整个传播过程的始端,每一种传播方式都必须拥有自身独立的传输途径,例如,电视媒介需要电视平台播出广告片、电视电影等,而网络媒介需要网络平台,如网站、微博平台等进行传播。而作为传播过程中间连接部分的“信息本身” 更容易理解一些,即传播过程中要传播的内容,例如,汶川大地震,举国之殇,电视、网站和报纸都在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报道内容中的 “震后人员伤亡情况” 即为 “信息本身” 。与传输相对应的则是接收,接收由受众主体和接收设备两部分组成。受众主体也就是人,需要了解信息的你我他,而接收设备则是指电视机、电脑以及报纸使用的纸张等。

1.2不同的传播主体对应不同的传播途径

对于地震信息传播来说,电视媒介通过电影、纪录片和新闻播报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电影和纪录片传播信息相对集中,而新闻播报更侧重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搜罗国内外的地震纪录片,优秀之作不在少数。由河北省地震局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赵州桥与地震》 ,非常细致地描述了地震前后赵州桥的状态,表达出对古人精湛的建筑艺术与技巧的钦佩,更成为日后我们用于巩固建筑抗震性能的优秀摹本。与之不同,电影不再遵循客观事物的复原,而是以一种源于客观而又将客观艺术化的姿态呈现在受众面前,从而更能直接触动观众的内心世界。另外,新闻的传播方式则更侧重于实时播报,凸显其自身信息的真实性,尤其是传播的高效性。

2电视符号系统对地震信息的传播功能

2.1声音符号

声音符号作为电视媒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由话语和音响构成。话语传达具体内容,而音响表达抽象情感。当条件 “简陋” 时,我们也能通过声调、表情和动作等来表达情绪,创造特定的氛围。

电视纪录片中,能否对声音符号完成很好的应用是决定作品是否完整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例如,在电视纪录片 《大地震警讯》 中,除去对应画面的环境背景音以外,被采访人回答采访时的话语以及后期添加贯穿整部纪录片的解说词,都是声音符号的体现。片中描述的日本地震成因,大地震到来前后人们的状态以及专家对地震预测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等,都必须通过声音符号来表达。声音符号看似是文字符号的简单重复,但实际上是在完成一种文字符号无法替代的任务,由于受众对于接收电视媒介信息传播的主动性,瞬间的脱离屏幕,声音可以对画面的缺失进行填补,从而达到观众接收信息的完整性。由此可知,声音符号对于电视纪录片的重要性。

电影 《唐山大地震》 中,灾难瞬间发生,房屋轰隆的倒塌声,人群恐怖的嘶喊声,寻找亲人的呼唤声……影片中交错纵横的声线编织成一条紧密的线索,串联起一环一环的故事情节,不断地扣动着观众的内心: 时而紧张、时而纠结、时而伤心、时而慰藉。让观众领略到了灾难的可怕,灾难面前人类的渺小,失去亲人的痛苦,灾后重建的艰巨。高低起伏的声色音调,加以音乐配合效果,就像英国作家萧伯纳说的那样: (在英语里)只有一种写 “是” 的方法,但却有50种说 “是” 的方法。这 “50种” 就是通过声音符号以及图像符号来展现给观众的无数种可能,给予受众无限的感受空间。

2.2图像符号

图像符号,与文字和声音相比,更具备形象和直观的特点,因而也更富于再现能力和感染力、感官冲击力。图像本身具备的表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声音和文字的总和,但图片不能脱离客观存在而存在。也即画面无法脱离 “人” 来表达 “生气” 这种抽象情绪。纪录片 《大地震警讯》 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在一个类似地下通道的地方(实际上是日本京都大学用来模拟河堤崩塌时水流对人流逃生造成的障碍实验室),一个身绑粗绳、头戴安全帽的人双手紧紧抓住悬挂在上方的绳索,忽然一股巨大的水流从所站位置的前方喷流而出,人被水流的巨大冲击力冲的四处歪晃,无法站立,水流加大时,甚至直接栽倒在水中,松开绳索就有被冲走的危险。

这一画面其实要表达的是地震发生时河堤崩塌后水流对逃生人流阻碍性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通过画面中的 “人” 、“水流”、“绳索” 等线索,以及这一连串的动作来判断。如果连续观看该片,哪怕仅仅只是看画面也能领会其中内容,这也即为画面的叙事性。而对于纪录片来说,这种叙事性更多的是客观陈述,没有添加什么感情色彩。

与之不同,电影中的画面叙事性不再仅仅是客观陈述。例如,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小女主人公(被误认为已经死掉)站立在大片尸体中间。该画面可以看作是全片给人内心最大触动的一个片段。7.8级大地震几乎摧毁了整座城市,遍地的尸体形成一条特殊的水平线,而站立的小女孩则成为这道线之上的一个矗立点。此时,是巨大的孤独,是无尽的恐惧,是苍白的无助----这便是画面所饱含的画外情绪。

2.3文字符号

文字和图像同属视觉符号,在电视媒介中的运用也非常普遍。但与纸质媒介不同,王振业[1]认为: 电视媒介中的文字符号是动态的,往往都是搭配画面或声音来对人物、事物或事件进行交代、说明。纪录片通常都会有文字符号作为字幕出现。一方面是对信息的双重传递,另一方面,字幕的使用也使纪录片整体具有一种庄重感。根据受众的接收习惯,如果只有图像和声音,易对信息失去传播安全感,也即 “不确定性” ,加上文字符号,无疑成为一种感官接收的保障。

纪录片 《大地震警讯》 中,全篇运用文字符号,发挥出两种功能----解说词和专家采访字幕。其中有一段解说词:

这里是港湾空技术研究所,专家正在进行测量海啸威力的试验。他们释放出每秒5公尺的超临界流。浪高虽然只有50公分左右,这个人却一下子就被冲走了。接着设置一个房间模型。然后释放2公尺高的超临界流,水流冲到房间的压力是每平方公尺10吨,这股冲击力相当于汽车以40公里的时速撞上一面墙。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海啸威力测量的试验过程。其中频繁的出现数据及一些专业术语,例如 “超临界流” 这种专业术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能够接触到的,因此,必须利用文字符号的形式二次传递给观众,这样才能确保观众接收到的信息是 “超临界流” 而不是其他。

电影中这类文字符号运用的相对少一些。因为电影讲述的是事件本身所为人熟知的那一面,一般没有令人费解之处,哪怕没有文字符号也不会让人产生歧义。

当然,如果是在影片开始需要对事件发生背景进行介绍说明,那就必须要运用文字符号,而且几乎没有动态画面的存在。另外,新闻联播之类的电视节目,对地震最新消息的播报,一般在采访受灾群众或是专家时使用画面搭配文字符号,文字的单独存在主要出现在颁布实施的重要文件说明中。上述这些说明,文字符号也可以脱离画面或是声音独立传递信息。

3电视媒介的传播效应

3.1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

3.1.1传播具有即时性

电视媒介传播的即时性更多地体现在突发地震后的新闻报道中。“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是社会舆论引导过程中一条公认的定律[2]。这条定律尤其适用于对地震信息的媒介发布,传播媒介必须不遗余力地保证震后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播给受众。因为一旦信息迟播或误播,就会引发受众的恐慌与误解。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大媒体立刻 “响应” ,中央电视台的 “抗震救灾” 直播报道及时,全面地将震区信息传播出去,这是电视媒介在传播地震信息方面非常成功的范例。

3.1.2题材具有可塑性

在电视媒介所涵盖的诸多因素中,题材无疑最活跃、最具可塑性。王振业认为[1],传播过程的由始至终,传输始端(电视)是特定的,接收端(观众)是掌握最终信息接收主动权的,那么只能依靠传输信息(这里特指题材)根据受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习惯等去进行自身的塑造。

地震纪录片所要传播的信息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定量的,这是由研究工作人员对地震科学信息挖掘量以及对外公开量来决定的。但是,为了达到更为广泛的传播目的,就不能始终进行单纯重复传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题材这一因素。电视纪录片 《赵州桥与地震》 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片避开以往地震纪录片开门见山传输地震常识类信息的老路,而是从一个侧面出发,也即赵州桥。利用对赵州桥的研究介绍,引出科学应对地震的主旨。

3.1.3电视媒介的受众具有稳定性

地震纪录片及电影通过电视媒介完成传播过程,只要声、光、电的物理性能不变,传播方式就是稳定不变的,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受众的状况。另一方面,地震纪录片属于科教类的电视媒介传播内容,拥有相对固定的受众人群。电影虽可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但是当附属于电视媒介时,自然而然就被附带上了电视媒介的特性。优秀的影片会通过电视媒介不断播放,有的甚至会成为年代经典长久流传下去。而相对固定的受众群是经典得以不断传播的基础。这就是媒介与受众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对于传播的信息本身(地震信息)而言也不例外。

3.2电视媒介对地震信息传播的劣势

3.2.1稍纵即逝,过耳不留

人们喜欢用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来形容美好的事物。这恰恰道出了电视媒介作为传播主体的一大弱势----稍纵即逝、过耳不留。

电视媒介同时依靠受众的听觉和视觉来完成信息的传送,而受众又必须依靠电视机来进行接收,信息传输与接收的同步性既成就了电视媒介即时性的优点,但也让其承担起与生俱来且不能回避的传播劣势。清代学者陈澧在 《东塾读书记》 中更明确地指出: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3]。他很明确的揭示出了这一点。作为地震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电视纪录片,也会经常面临这种弱点带来的某些传播障碍。

3.2.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观众打开电视后即存在两种可能性: 一是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在某一个特定频道观看到地震纪录片,另一种则是由于某些原因而没有观看到。受众很难自主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我们假设受众观看电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某特定频道在特定时段播放的地震纪录片,通过纪录片大概20~50 min的连续播放,最后能够停留在受众大脑中的信息量又能有多少? 不仅如此,若想再次观看,那是否又得等电视台的下一个播放周期? 声光信息,不易保存,即便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磁带、光盘等硬件设备,但要求较高的保存条件仍然带给受众极大的不便。

3.2.3传播内容知识性弱

上述两个传播劣势决定了电视媒介在传播科普知识类的地震信息时必然会遇到传播内容知识性弱的问题。电视媒介不同于以往的街头宣传,因此,我们不可能将指定的传播内容准确地递送到受众手中。这就需要在传播过程中内容与形式并举,可限于受众的接收特点,内容往往会服从于形式,从而导致内容的缺失。

4地震信息电视媒介传播的有效性

电视媒介传播的有效性,是指电视通过一定传播手段向受众传递的信息是否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是否对受众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到引导作用,是否对受众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地震信息的传播,充分提高电视媒介对其传播的有效性是提高防震减灾宣传全民意识的重要体现。

4.1形式多样化

从地震信息传播方面看,运用电视媒介进行传播的个性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4]。对于地震信息的传播,将电视媒介作为传播平台,拓宽传播途径,不再仅仅局限于文中所提到的拍摄成片(纪录片和电影),而逐步向更为短小且更具普遍性的广告片等方向发展,同时完善其他已有形式的宣传途径,如新闻实时报道等。

4.2传播方式多元化

针对特定的电视媒介传播,我们要懂得跳出他自身存在的劣势利用其优势。电视媒介本身具有较为稳定的收视群体,但却不能保障这一群体能接收到传输方指定传输的内容,那么可采用滚动式播放。这一般更适合公益广告片类的内容播放。一方面增加了受众接收到指定信息的概率,另一方面重复接收能加深记忆。另外,移动公交媒体摒弃了受众只能静止在一个地点进行观看的缺点,让传播内容随着受众一起运动起来。这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时间和空间都进行了再利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振业,李舒.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 徐占品,刘聪伟. 电视媒介灾害信息传播考察. 重庆社会科学,2014(10): 89-96

[3] 车南林,高正瀚. 电视媒介灾后重建报道舆论引导效果分析----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报道为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5): 49-53

[4] 石长顺,徐锐. 媒介话语的历史性超越与重建----汶川大地震报道的电视话语分析. 现代传播, 2008(3): 53-56

Analysis on th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y television media

Wang Tiantian,Li Hongmei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AbstractAs the main tool to spread th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TV media has the uniqu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symbols ofthe sound, images and text, the function on the spread of TV media for earthquake information was analyzed. TV media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spreading earthquake information. We should overcome its disadvantages and broaden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to realize diversified ways gradually.

KeywordsTV media; transmission function; television symbol; effective development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5届博士论文摘要(Ⅰ)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6.01.009

通讯作者:※王恬恬,e-mail: 374085813@qq.com。

* 收稿日期:2015-11-10; 采用日期: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