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指导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

2016-03-16 22:12林婧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谓语英语专业主语

林婧



顺应论指导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

林婧

(福建江夏学院,福州350108)

以顺应论为基础,探索其中的结构客体顺应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翻译练习为分析基础,归纳常见错误,运用顺应论的原理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提出建议。

顺应论;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

一、前言

达尔文的进化论辩证唯物地解释了生物发展的进程,并指出生物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来实现的。Verschueren[1]在《语用学诠释》一书中提出顺应论,指出人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对语言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是基于语言的三个特征,即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纵观国内学者对顺应论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文学作品翻译,影视作品翻译,广告等应用文翻译,以及会议口译等方面。本研究基于教学实际,结合顺应论,归纳并分析学生翻译过程中常见错误,以期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水平,并探索顺应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的适用性,得出相应的教学启示,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帮助。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过程中常见错误分析

本文对福建江夏学院非英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的翻译练习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所犯错误类型进行分类,探究其原因,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进行相关的思考。

(一)句子结构成分混乱

1.介词使用混乱导致谓语动词缺失

英语句子以“主谓”框架为核心控制句子内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要求结构完整,因此句子不能没有谓语。例如,在翻译练习中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从英国前往美国”,大部分学生翻译成:“The pilgrims by May Flower from England to America.”学生把介词by等同于中文的“乘坐”,使得句子缺失了谓语动词,句不成句。再如,“感恩节在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学生翻译成:“Thanksgiving Day on the fourth Thursday November.”首先,学生漏掉了be动词,中文里的“在”直接翻译成“on”,没有意识到英文句子中应该确保谓语动词的完整性;其次,中文中“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没有明显的介词标志形式,但是英文中介词用来表示它后面所跟的名词性成分与句子其他成分的关系,介词具有关联或连接的功能,从“形合”角度出发,这里介词“in November”的“in”不可缺少。正是因为学生对中英文句子中的成分结构没有很好地理解,所以导致不能顺应英文“形合”的语言形式,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不能做到中英句法顺应,所以导致了翻译的错误。

2.主语选择不当导致一个句子出现多个谓语动词现象

如练习中,“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776年于希腊的奥林匹亚举行以来,已有2000年历史。”学生翻译成:“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had been held in Olympia,Greece in 776 B.C.had 1200 years history.”从学生的译文可以看出,学生在翻译时没有摆脱母语的干扰,逐字逐句翻译,不懂得使用“it”形式主语替代原主语,从而造成了多谓语的错误。同样,中文中十分常见的“有”字句,学生经常翻译成“have”,如“2004年,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两百万个机器人在使用”,学生翻译成:“In 2004,all over the world have 2 million robots were used.”同样的错误还有“there are some people think that……”中文的“有”字句极易造成学生主语混乱,加上受母语影响,就会造成多个谓语动词并存的翻译错误。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让学生充分理解英语的“主谓”结构,顺应英文句法,逐步摆脱母语逐字逐句的翻译思维,从而有效避免翻译时常见的错误。

3.成分顺序排列混乱

如“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776年于希腊的奥林匹亚举行以来”在地点的表达中,学生忘记了小地点先大地点后的原则,按照母语的习惯,直接翻译成“Greece Olympia”。同样的错误出现在感恩节的时间翻译中,出现了“in November the fourth Thursday”的错误。

(二)句子语态使用不当

中文可以通过上下文判断主语与谓语动的逻辑关系是主动还是被动,并不需要出现“被”字句,而英文则必须在句子的语态中清晰地表示出来。例如“这些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购买书籍”,学生的翻译是:“The fund use to improve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purchase books.”这个例子中,中文没有“被”字的出现,但是在英文中,物体作主语时,不得不使用被动语态,正确的翻译应为:“The fund is used to improve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purchase books.”再如“茶馆遍布全国”,“饮茶在6世纪传到日本”中的“遍布”和“传到”与各自的主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都为被动,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使用被动语态,翻译为“Tea houses were widespread throughout China”和“tea-drinking was spread to Japan”。这一点学生常常忽略,因此要让学生牢牢树立英语注重逻辑的思维观念。

(三)句子连接生硬

在篇章翻译中,学生遇到长句为了规避错误,常常选择拆解成两个短句的形式进行翻译,这个策略未尝不可,但是却违背了顺应论客体结构顺应中的第三个要求,即语段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语段、语篇的连贯性。要注意信息的主体结构,句子顺序的选择,避免篇章主语一致性原则遭到破坏。如“那一年在希腊的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有来自14个国际的245名运动员参加。”学生的翻译会出现两种错误,其一就是受“有”字干扰,出现多个谓语的情况;其二,拆成两句话,翻译成:“The first modern Olympics was held in Athens,Greece.We had 245 athletes taking part in.”这就导致两个句子的主语跳跃太大,不够连贯。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定语从句将两句话自然地连起来。“245 athletes took part in the firstmodern Olympics which was held in Athens,Greece.”因此,定语从句的恰当使用就可以解决句子连贯性问题。

除了定语从句,形式主语“it”也可以帮助解决连贯性问题。如“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776年于希腊的奥林匹亚举行以来,已有2000年历史。”可以翻译成:“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2000 years since the ancient Olympics was held in Olympia,Greece in 776B.C.”添加形式主语“it”既避免了多谓语的问题的出现,又让两个分句看起来十分连贯,顺应英文句法表达习惯。

三、顺应论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顺应论研究内容涉及四个方面:语境关系顺应、客体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性四个方面。本研究主要讨论其中的客体结构顺应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结构客体顺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选择语言、语码和语体。首先,交际双方应选择各自都能理解的合适语言,即说话者根据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环境选择不同的语言。其次,选择不同的语码。语码就指是一些地方性的方言、行业专门用语等语言的变体。最后,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语体。这样通过语言的选择、语码的转化以及语体的选用的过程,体现了语言使用者所采用的语用策略是十分积极的[2]。第二,构建话语成分。具体表现为根据不同的语言层次如语音语调、词汇、句子成分结构进行选择。第三,选择语段。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语段、语篇的连贯性,要注意信息的主体结构,选择恰当的句子顺序。因此,顺应论的客体结构顺应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具体细化为中英句法顺应。

通过归纳整理,发现学生翻译出现上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中英句法顺应的意识,未能正确认识中英在句法上存在的差异,因此可以运用以下几个策略提高学生翻译水平。

(一)增补信息

汉语,力求高度简练,追求依靠上下文的推理,来推测说话者的意图,是意合的语言,因此常常话语中会省略一些信息。英语恰恰与之相反,需要对隐含的信息加以补充,避免歧义。因此,信息增补经常应用到无主句的翻译中。

无主句,就是指省略主语的句子。中文有时会出现省略主语的句子,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语境,准确判断出句子的真正主语,加以补充,才能保持句子的完整性,顺应英语形合的要求。

例1:加大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参考译文:We should expand cultural exchang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添加主语we,才能保证句子在英语语法上保持完整性。诸如此类的无主语句,都可以采用添加主语的方式完善句子结构。

(二)凸显逻辑关系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指出:“就句子的结构而言,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3]同样,吕叔湘认为汉语“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4]。然而,“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显形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5]。形合,是指人们通过一些标记词来体现句子与句子之间或者句子内部成分之间存在的逻辑联系;意合,就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一定的语境下,双方都有共同的背景知识,不用明确地说出逻辑关联词,双方都能明白彼此的意思,所以,在意合的句子里我们找不到比较明显的形态标志语[6]。

例2: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参考译文:If the people are to live better,the governmentmust be put on a tight budget.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要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就必须过今日子”,前后分句构成条件复句。处理成“if”条件句,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所以,汉语讲究“意合”,通过上下语境,推测语句之间的关系;英语注重“形合”,通过逻辑连接词凸显前后句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中英表达的差异,应用一些逻辑连接词,能够很好地顺应双语各自的表达习惯。

(三)转化句式

汉语和英语的差异性表现在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英语多修饰语,汉语多谓语;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正因为有这些差异,在顺应论基础上,要对双语之间的差异作出顺应,因此,可以应用转化词性,使用非谓语结构和使用被动句的方法来实现顺应。

1.转化词性

汉语是一种多谓语的语言,一个句子中往往包含多个动词,但在英文中应该注意主谓的个数。

例3:引进新技术,使得这个镇的人民富裕起来。

参考译文: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makes people rich in the town.

上句中的“引进”、“使得”均为动词,若二者都保留动词形式,就不符合英文一个句子一个谓语动词的习惯。因此,可以将“引进”进行词性转换,转换成名词,这样就顺应了英语的表达方式。

2.使用非谓语结构

英语复杂句中存在非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通常由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或者不定式充当,结构中还有动词,但是在句子中不充当谓语,因此叫做非谓语结构。在汉译英翻译中,将一些信息处理成非谓语结构,能使得译文更加简洁,也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4:中国结最初是由手艺人发明的,经过数百年不断的改进,已经成为一种优雅多彩的艺术和手艺。

参考译文:Chinese kont,originally invented by the craftsmen,has become an elegant and colorful art and craft over hundreds of years'continuous improvement.

例5:跟随它的脚步,他发现了大熊猫。

参考译文:Following its footsteps,he found the pandas.

非谓语结构的使用重点要分清主语与非谓语结构的逻辑关系,如例4中“中国结”与“发明”是被动关系,因此要在语法上体现被动,使用过去分词;例5中“跟随”与“他”的关系是主动的,因此使用现在分词的形式,非谓语结构的时候能够避免多谓语的出现,而且顺应了英文的句法表达。

3.使用被动句

英语多被动句,特别是在新闻报道等正式文体中,英语通常选择被动语态显得更为正式,与之相反,在汉语使用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主动句,因为汉语是动词极其丰富的语言。虽然汉语中也可以看到把字句、被字句,但是,这种表达用得比较少。所以,了解中英两种语言的使用习惯对口译非常有帮助,翻译始终要能够灵活地对主动和被动进行切换。

例6:在明清(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期间,茶馆遍布全国。饮茶在6世纪传到日本,但直到17、18世纪才传到欧美。

参考译文:During theMing and Qing Dynasties,tea houses were widespread throughout China.Teadrinking was spread to Japan in the 6th century but to Europe and America until the 18th century.

例7:2004年,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两百万个机器人在使用。

参考译文:About twomillion robots were used all over theworld in 2004.

以上两个例句中“茶馆”与“遍布”,“饮茶”与“传到”,“机器人”与“在使用”从中文字面上看并没有体现被动的逻辑关系,但其实就隐含了被动的意味,所以尽管字面没有“被”字,在处理成英文的时候也要处理成被动句,这样能很好地顺应英语的表达习惯。

四、结论

通过探索顺应论中的结构客体顺应,即中英句法顺应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集了学生的翻译练习,归纳出常见错误,运用中英句法顺应的原理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提出从信息的增补、凸显逻辑关系和句式的转化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中英句法顺应的认识,改善翻译中句子成分混乱,语态使用不当,以及上下文连贯生硬的问题。翻译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才能攻破难关。

[1]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60-96.

[2]黄成夫.语言结构客体顺应及其应用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4):60-62.

[3]王力.王力文集[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35.

[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4.

[5]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8.

[6]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35.

(编辑:肖安法张雪梅)

A Study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Non-English Majo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LIN Jing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proposed by Jef Verschueren,this paper autho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non-English majors.It classifies non-English major sophomores'errors in their translation exercises,explores the causes for those mistakes and seeks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aiming to provid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non-Englishmajors.

theory of adaptation;non-English majors;translation teaching

H 319.1

A

1671-4806(2016)02-0096-04

2015-12-12

林婧(1990—),女,福建莆田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谓语英语专业主语
非谓语动词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非谓语动词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非谓语动词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