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华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体验式教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运用的心理基础
沈艳华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行动哲学和过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特质要求我们以“做中学”的方式实践马克思主义。体验式教学是有力量、有效果且具影响力的教学方法,尤其在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时代,只有贯彻体验式教学理念,向学生全方位、持久渗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通过点滴指导、过程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感受、情感、思维、行动和关联是构成体验框架的心理基础。
体验式教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行动哲学和过程哲学。教育教学是一种意识唤醒的过程、认知探索的过程、经验凝练的过程及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特质和教育教学的过程属性都要求我们以“做中学”的方式实践马克思主义。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体验式教学是有力量、有效果且具影响力的教学方法。尤其在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只有贯彻体验式教学理念,向学生全方位、持久渗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通过点滴指导、过程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贯彻体验式教学法,必须研究体验式教法在教学中运用的心理基础。
体验是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针对体验有不同的表述,《现代汉语词典》将体验界定为“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高级汉语词典》将体验定义为“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心理学研究认为 “体验是个体对某些刺激所产生的内在反应”;范树成教授认为“体验是一种活动,即主体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刘惊铎教授认为体验作为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不是以单纯语言文字符号的逻辑转换为主的逻辑思维活动,不是知识累加性的,它将认知与情感等因素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领悟功能,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2]。虽然对体验的描述不同,但都表述出体验的内涵特征。
(一)亲历促进直接感受性的产生。主体通过亲身经历即对事物事件的“以身体之”才能获得直接的真切的感受。毛主席说过,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亲历既包括实践层面又包括心理层面。实践层面的亲历指主体不经过中介而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分为自我角色体验和他人角色体验;心理层面的亲历指主体把自身投射到当事人的心理活动中,从当事人的角度进行认知和体验情感,当事人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即“将心比心”、“以心验之”、“内省”、“反省”等。
(二)体验总是与情感相伴而生。体验是产生情感的活动,主体的体验总是与情感有关的。“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地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3]。体验使主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由情感的价值属性将认知、信念、行为联结起来,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和升华。
(三)体验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人们主要通过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两种途径认识客体。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体验是将主体融合在客体之中对客体的认知,是直接经验。“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构成新的关系”[4]。体验中的主客融合使主体对客体认知得更深刻、更全面。同时,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可以激发兴趣和注意,刺激感觉、知觉和思维,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
(四)体验有助于磨炼人的意志。意志是人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活动的过程体验可以验证目的的明确性,激起克服困难的欲望,随时调整人的行为。人的意志与认知、情感有密切的关系,认知是意志的前提,“在体验过程中,体验者形成的具体、鲜明、整体的道德认知,制约着体验者随后的道德意志所追求的目的及实现该目的所选择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体验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对意志行为起到正能量的增力作用,激励人们积极挖掘潜能克服行动中的困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消极情感对意志行为起到负能量的减力作用,使意志行动浅尝辄止、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五)体验有助于强化人的信念和行为。信念是指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认识属性与价值属性的深度融合。体验结果的深化和强化会促进体验者信念的形成和巩固。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活动,是一个整体的行动过程。体验与行为密不可分,体验的过程是主体实践的过程,就是实施行为的过程,体验有助于形成和强化主体的行为,同时是行为认知、情感、信念和意志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伯恩德·H·施密特教授从大脑活动现象的角度解释了体验究竟是什么,他提出了“大脑的不同区域与不同体验有关”的观点,并将这些不同的区域称为“大脑模块视图”。他还指出感受、情感、思维、行动和关联是构成体验框架的基石,这一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体验构成的心理基础。
(一)感受体验。生理学上,感受是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它是外境与内心的核心接口,个体对外境所有的理解、认知和经验的累积,都是基于感受。感受体验是指人们的各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形成的情感体验。感受体验主要产生于学习、实践过程之中,根据感受的程度不同,可以将感受体验划分为轻微的情绪体验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两类。
(二)感情体验。感情体验是一种非常强烈的体验,一般有明确的刺激物。它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甚至打断和排除其他活动,情感体验通常由某种事物或人引起。如钓鱼岛事件能够引起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强烈愤慨。利用情感体验进行授课的关键是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什么情境能使学生自然的受到感染,并融入这种情境。
(三)思维体验。思维体验是指人们通过运用自己的智力,创造性地获得认识和解决某个问题的体验。思维体验通常有两种方式:收敛思维体验和发散思维体验。收敛思维体验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将思路逐渐集中,直至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体验过程。它多采用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体验是拓宽思路、集思广益的体验过程。发散思维体验出现在脑力激荡的过程之中,要求参加者进行自由的想象而避免做任何评价。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方向相反,但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就整个学习过程来讲:一方面,收敛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已知的知识中选择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维收敛的过程,只有收敛,才能发散。另一方面,发散又是收敛的突破和深化,只有发散,才能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四)行动体验。行动体验是人们在某种经历之后而形成的体验,这种经历或与他们的身体有关,或与他们长期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关,或与他们与人接触后而获得的经历有关。行动体验包括以下三类:
1.生理行为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来源于肉体的运动神经行为或肢体语言行为,也可以来自作用于身体渴求的环境。
2.生活方式体验。在此,生活方式是指个人由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大学生接受某种生活方式的途径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行动;二是角色模仿;三是诉诸社会规范。在通过三种途径接受某种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大学生直接形成丰富的体验。
3.相互作用体验。除了身体上的体验和长期固有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些体验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特定的群体中,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人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交往和联系,彼此之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产生相应的体验感受。这种体验依赖于个人的态度、意图及群体的信仰和规范。
(五)关联体验。关联体验是指学生在追求自我完善和被他人认同的过程中而获得的体验。关联体验一方面谋求个人认识为他人或较大群体接受,另一方面谋求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把学生个人和他理想中的自我、他人及文化联系起来。
根据“体验”在教学中运用的心理基础的基本理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精心谋划,搭建平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感悟、发现,不断积累经验、创新知识和升华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入心、入脑,成为指导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通过三大途径开展持久渗透。网络渗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建立师生微信群、QQ群,积极与学生开展在线交流,进行个性思想心理辅导,事无巨细、一点一滴,悉心指导,解惑释疑。
党团组织渗透:原理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党团建设,尤其是对预备党员和大学新生进行系统化信仰教育,实行持久渗透和点滴指导的帮扶活动。如马原教研室教师均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筑基工程”的指导老师,2012年2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1人获河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1人获2010年度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政研会)先进个人,1人获2013年度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
校园文化渗透:利用小学期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专题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校园舆论,弘扬主旋律。
(二)通过“三化”教学,进行点滴指导。实践教学微影化:河北大学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后,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安排暑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为34学时,记2学分。鉴于中国已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以势不可挡之势“微”风蔓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新增了微电影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有机融合的微电影。实践证明,通过微电影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实效性,与时代合拍,与年轻人的需求吻合,接地气,可操作,效果好。到目前为止,同学们已经制作微电影370多部,优秀作品39部。影片《幸福阳光》获得保定市首届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佳编剧奖、一等奖。以该作品为支撑条件,团队申报的《微电影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运用》课题成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培育项目,河北省委领导做出重要批示,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予以报道。
课堂教学情境化:情境是一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有一定时空结构、一定故事情节的课堂教学氛围。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当“主角”,在相应的情境中学习、体验,实现知识、情感、方法、能力的一体化。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自我教育的可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前台和核心,让教师扮演指导者或帮助者的角色,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和体验,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课堂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演讲、课堂辩论等形式均可以成为教学情境的依托。如在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节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或身边感人的人和事,真切体会普通人的伟大,加深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解。
平时作业模块化: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决定。平时作业分四个模块,每生至少选择一个模块,学生自由选择,自愿结组。开学第一周课上完成作业布置。
模块一:读经悟典。要求文科学生从古今中外哲学类、史学类(理科生:文史哲)经典著作中选择一部精读,写出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体现读书过程、内容及收获。选择相同著作或相同作者的同学组成读书会,以书会友,交流思想,加深理解。这一模块,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助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其他学者的思想比较、碰撞,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历史、解读社会,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模块二:课堂教学体验。要求学生从教材中选择一章、一节或一个问题,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到讲台上为学生上一次课。可以自己当一回老师,通过备课,制作PPT,进行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当一回演员,用相声、小品、话剧、微电影等形式表现所讲内容,不拘一格,做到就好。老师根据学生所选内容,纳入教学进度安排同学展示。无论哪种形式,学生讲、演完毕,老师都要给予恰当的点评,需要补充的补充,需要更正的更正,需要梳理的梳理,需要交给学生进一步讨论的组织学生讨论,切不可草率处理。这一模块,好处颇多。学生通过自己备课、讲课,或自编自导自演话剧等途径,拓展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
模块三:时事评说。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自由选择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说。时事评说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说事实,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二是广泛搜集、整理对此事件的评论:主流媒体是怎么说的,热心网民是怎么议的,国外传媒是怎么转的,等等;三是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自愿原则,将自己的作业制作成PPT,老师随机安排,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组织学生讨论。这一模块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的意识和情感,也能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受同学们喜爱。
模块四:社会调查。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此模块结组完成,三五人一组,组长全面负责。通过社会调查,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开阔眼界,锻炼能力,提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四个模块均要求教师做到事前认真布置,事中适当控制,事后合理评价。
体验式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着力塑造的学生体验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即教师要提供的学生体验对学生必须有价值并且与众不同。也就是说,体验必须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因此,在设计学生体验时,必须关注每个细节,尽量避免疏漏。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把自己融入教学过程中,把课上、课下连接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体验中认识世界,提高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创设好的情境。情境为心理体验提供发生发展的空间,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定的心理情境产生特定的心理体验,心理情境的创设关系到能否引发相应的心理冲突,关系到能否呈现潜在的认知偏差,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心灵感悟、促进心理成长。
因此,心理情境的创设需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在创设心理情境时要符合教学对象的心理发展特征,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真切的内心冲突,引发对心理矛盾的深度思考,产生改善自我的内在动机。
此外,心理情境的创设还要求选择恰当的活动载体。学生能否在团体活动中表现真实自我、体验自我,依赖于该活动是否恰当地模拟了现实心理环境,能否激发真实的心理体验,所以活动的选择成为心理环境创设的关键。
总之,体验式教学追求在体验中升华认知,在体验中心灵成长,这是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入人心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浓缩的活动中汲取心灵养分,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活动中触及学生内心,并在深入中使之生成智慧,获得理论素养,是每位原理课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4.
[2]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6.
[3]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9.
本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号:2015GJJG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