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逸
(泰山学院 美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绘画语言的创造性与主体个性的表现
刘静逸
(泰山学院 美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创造性绘画语言在艺术表现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的形成和确立,它具有个体性和唯一性的艺术特征,模仿性绘画语言实质是对于既已存在的绘画语言的模仿和重复。创造性绘画语言的运用能形成画家的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征,充分凸显绘画主体个性化色彩,增强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绘画语言主体个性创造模用
绘画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语言样式,通过最后形成的艺术形象来实现主体个性的张扬和艺术的表现力。对于一个创作主体来讲,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运用,是其绘画特点和风格形成的首要因素。什么是绘画语言?简言之,就是绘画主体实现艺术内在情感传达和艺术表现所运用的艺术方法和形式。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反复试验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在此不作过多的分析,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绘画语言的运用对于主体个性的表现。
如果我们用创造性和模仿性来说明对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方式的话,运用创造性绘画语言与模仿性绘画语言两种不同的语言方法,将使最终形成的艺术形象风格呈现出显著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对于主体个性表现的程度上。
绘画语言的运用不同于文字语言的操作运用,因为无论是汉字和字母语言的运用都只是在一种特定语法规则条件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下做出的规则有序的排列和组合,无论如何置换,都不可能再人为地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所以对于文字字母语言的运用大体是在如何组织应用的层面上。而绘画语言的运用则不然,它可以通过绘画创作主体的实践探索,形成一种适合主体个性表现不重复他人属于自己的全新绘画语言。
创造和模仿在此对于绘画语言的形成与运用是有着不同内涵的相对概念。
模仿的前提首先是多种既定的非我体验性即非我创造性的绘画语言的客观存在,如果抽掉了这个存在的前提,模仿便成为一种不可能。对绘画语言的模仿便是在这个客观基础上对现有的前人、他人的绘画语言重新调整、组合后的拿来应用,来借以表达主体个性的指向。这个调整和重组应用的过程虽然并不排除其中创造性因素的存在,但是终究还是过多倾向于一种拿来,只是转换了绘画语言的语境罢了,而内在的语言本质不会有过多的改变。
模仿的思维不是创造性的而是停留在对于现成绘画语言价值的重判和识别上,以期通过这种识别和重判从现有的绘画语言的材料库里挑选适合自己“胃口”的绘画语言来“借鸡生蛋”。这表现在一些画家名为创作的作品,实际上是仅仅对于一些早已被古人、或别人“咀嚼”过多次的绘画语言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咀嚼”,表面看来似乎津津有味,事实上已没有过多的营养,就是有营养也不一定真正适合自己的“胃口”。从实质意义上讲,模仿是一种模拟和抄袭的变体,而不是一种实践意义上的创造。
创造对于绘画语言的运用尤为重要,创造是在探索新的绘画语言的过程中通过经验不断丰富积聚后形成的不同于以往的绘画方法技巧。这种方法技巧对于主体个性的彰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适合性。创造性绘画语言是超越已往绘画语言经验的新语言,它不是对已往即存绘画语言的修补或重组,而是一种全新语言的生成。
创造预示着对于尚未产生而又通过绘画创作主体一系列的实验性操作,即将产生的新绘画语言自由表现性的拥有。从尚未产生而又即将产生的意义上讲,创造不是时间上的最后结果,而更是一个运动着的时间过程。它的动力是外界客观物象对于绘画主体情感的刺激和诱导,而后在艺术创作主体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深刻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需要一种不同于既往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关注着对于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强烈的自我需要性和满足性的渴求和欲望,而旧的绘画语言已经无法表现这份艺术心理状态。正是这样,艺术创作主体将会超越经验性思维定势的制约,最终寻求到一种适合自我个性表现的新的绘画语言,这种新的绘画语言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就是创造性的结果。创造不是模用后的简单重复表现,而是语言唯一的个性特征显露。这亦如画家凡·高他不采用那种蜿蜒颤动、火焰似的笔触线条和粗犷大胆的黄色调就不足以来表现自我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他的绘画语言是一种十足的创造而不是模用,因为他的绘画语言完全是独特的“凡·高式”的绘画语言,而不是模用别人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这就说明了创造性的绘画语言的确立具有唯一性,它表现为在艺术家创作情感的推动下超验性的自觉形成,它还表现在创造性绘画语言对于艺术家主体个性的真实恰切的表现和艺术个体风格的确立。鲜明独特个性色彩和超越性是创造性绘画语言的存在特征,因此创造的本质意义是制造绘画语言的个体唯一性。
创造与模仿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绘画语言的归属上,创造是创作主体独特的唯一拥有,对绘画艺术语言体系有所补充和贡献,而模仿则是对现有既存绘画语言的模仿运用,对绘画语言体系不存在建设性,存在是模仿的前提,而创造的结果是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的产生。
艺术是人的产物,艺术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认知后的形象表述,是人对外界物象世界体验后情感表达的载体。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寓意性和表现性,正因此对于绘画语言的创造和模仿仅是一种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终极目的。绘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绘画作品达到对于艺术家情感体验的表现和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创造性绘画语言的运用充分适合于主体个性的表现,因为对绘画语言创造的过程正是主体个性“畅所欲言”的自由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个性的精神才能充分展露无遗,才能使艺术创作主体真正达到“我说我言”的境地,而不被既定语言所支配。在对于绘画语言创造性的应用过程中,由于主体表现的唯一性使之形式和内容融合为一体而不可加以明确的界定和分割。因为每一根线条的走向、每一个笔触的运用、每一块色彩的设置都是主体性情感的需要而存在,生命的波动贯穿在作品中的每一个因素中,也正是这样主体个性的表现随之在绘画作品中得到有力的强化。反例来讲这也正如我们能通过一幅富有个性化语言运用的绘画作品,准确判断出是某家、某派的作品同理。
对于绘画语言的重复模仿,而力图用既定的非自己创造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主体情感从而就显出过多的牵强和附会,总有一种“词不达意”的感觉。因为一种绘画语言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空限定和心境状况的制约,而对于绘画语言的模用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使之主体精神和绘画语言产生了严重的背离,作品就如用一个僵死的躯体来承载一个活泼的灵魂一样,显然是一种灵与肉的分离。在这样的作品中,主体个性仅能表现出一种无病呻吟的造作和形式上的搔首弄姿的矫情卖弄。再者由于模仿的原因,而就使得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而变得被动起来,被既定的绘画语言所左右和羁绊。这样主体个性的表现便得不到自由自觉地表现和展示,从而使作品缺乏一种生动和活泼,缺乏一种艺术主体个性的感染力。
通过我们对于创造性绘画语言和模仿性绘画语言对于主体个性表现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些儿童的作品为什么在某一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与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有许多惊人的相似。这是因为儿童和艺术大师都是基于绘画语言创造性表现的结果。儿童在不经过专业训练而不受既定绘画语言干扰的情形下,在潜意识的推动下,在“我喜欢这样画”的主体心境下,完成了对个体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儿童认知的世界是他们眼中头脑中的世界,因此儿童使用的也是一种纯粹的自己的绘画方式语言,这样他们天真、率直、纯朴的个性便充分地在作品中展现出来,这一切源于一种无拘无束创造的结果。艺术大师是在不断地艺术创作的体验过程中,积聚经验而又超越经验后达到的一种水到渠成般的创造性绘画语言的运用,正是这样艺术大师才能使自己的主体个性因素在作品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讲儿童画和大师作品相似性因素的共存,都是基于一种创造性绘画语言的应用。这样说来,是否儿童可以成为大师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同样是对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但是两者在创作本质上有区别,儿童是一种潜意识支配下的不自觉的偶然而为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本能而不是创造。而艺术大师是在经过思维逻辑分析后所达到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创造,是一种出于自觉性的艺术行为,是人类自觉认知世界、表现自我情感体验的手段和方法。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一些儿童作品无论与艺术大师的作品如何相似,也仅仅是相似而已,而不可能成为大师级的作品。
当下,由于许多画家缺乏对于绘画语言的创造,而一味模仿和沿化古人和他人的艺术语言,满足对原有绘画语言的重复组合的游戏玩味中,从而使自身的绘画创作,陷入历史的泥沼中和遮蔽于他人语言阴影下不能自拔,最终导致绘画主体个性的自我丧失。
绘画创作实践已经证明,创造性绘画语言的运用将会使创作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将会使我们在不断充实和丰富绘画语言的过程中形成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更能让我们在充分享受艺术创造性所带来的艺术快感和愉悦的同时,使主体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张扬。
[1]约翰·拉塞尔,著.现代艺术的意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2]殷曼楟,主编.艺术理论基本文献——西方古代近现代卷[M].北京:三联书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