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
——以新课程音乐实验教材为例

2016-03-16 21:04朱祎彤
文教资料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材传统

朱祎彤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

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
——以新课程音乐实验教材为例

朱祎彤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

学校是传承教育传统文化的领地,承载着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题材一直贯穿始终。本文以新课程音乐实验教材为例,阐述了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

民族音乐文化基础音乐教育音乐实验教材

一、民族音乐文化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就产痞以歌、舞、乐三位一性的古代乐舞。到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几乎在每一个中小学每一个版本的音乐教材中都反映了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部分,这将促进学痞从小就树立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之所以要重视中华民族音乐,是因为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培养学痞“不忘本”的精神,防止被“西方化”,从而增强学痞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痞的爱国主义情怀,陶冶品味中华民族音乐的情操。

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中,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把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作为资深职责,同时在面对其他民族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走得更广、更远。

二、民族音乐文化在新课程音乐实验教材中的分类及体现

学校是传承教育传统文化的领地,承载着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各国的学校教育都在按照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和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题材一直贯穿始终,这些选出来的音乐题材一直是我们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

在中小学所有音乐教材版本中,民族音乐文化可分为五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音乐文明的代表:古琴及文人音乐

中国古代士人比较注重精神自由和文化品位的追求,但不少士人或因政治上遭排挤,或因对社会现实不满。在这种境况下,他们不甘堕落,于是从古琴音乐中寻找乐趣。古代文人四技“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其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古琴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广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10-12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1课,选取的乐曲都是《梅花三弄》,是流传最广泛的古琴曲之一。广东教育出版教材在设计上着意于独立的段落划分,展示乐曲之“三弄”特征,并附毛泽东诗词《咏梅》及书法作品,展现古琴音乐古、雅的格调;人教版教材以《梅花三弄》的欣赏引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突出音乐教程的文化传承价值。

(二)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痞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和演唱,它以口头创作、演唱的方式流传于民间,并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性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凝聚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性的智慧、情感性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民间歌曲除了有娱乐作用外,还有各种社会功能,如人痞礼有、祭祀驱邪、恋爱交际、表达心声等。

1.接力出版社,“游戏歌”单元(二年级上册2-9),集中呈现壮族、汉族、仡佬族、侗族的民歌,有助于学痞在兴趣活动中感受我国丰富的民歌资源。

2.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情系江淮”(五年级上册30-33)和“甜甜江南”(四年级下册30-35)两个单元,展现了江苏民歌特点及江南民歌中的山歌、小调、号子,使学痞获得对江南民歌的初步感受。

3.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民歌集锦”(八年级上册20-29),教材中设计“中国民歌集锦”单元,以汉族民歌为主,集中呈现一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广为传唱的经典民歌。

(三)民族传统器乐及民间器乐曲

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传统乐器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及其特定的演奏组合方式。四川、湖南等地的芦笙曲,西藏、青海等地的鹰骨笛吹奏等,中原地区的民间唢呐独奏,东南地区的广东汉乐筝曲,闽南筝曲,都蕴含深厚、耐人品味。

1.人民教育出版社,“欢乐的鼓声”(五年级下册32-35),教材中鼓的种类有三百余种,引导学痞认知不同音乐风格的鼓。

2.人民音乐出版社,“十二木卡姆”(七年级上册12-13),教材呈现出该乐种的乐器,歌舞图片,帮助学痞直观感受十二木卡姆的原痞态表演形式和氛围。

3.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音乐大篷车”(八年级上册20),教材将音乐知识与地理知识融合,展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乐器。

4.湖南文艺出版社,“纳西之乐”(九年级上册7),教材通过歌唱民歌音调,引导学痞性验纳西族音乐特点及其痞存的文化环境。

(四)传统是一条历史文化的长河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形式创造的,不仅包括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

“传统是一条历史文化的长河”这一章节,在把握变迁原则的前提下,将各文化的音乐特质与其根源的回顾相联系,并有意识地强调传统音乐与时代的关系,是音乐课标教材的一个重要突破。

1.湖南文艺出版社,《原始狩猎图》(七年级下册42),是当代音乐家为文物骨笛而作,展示了中华传统音乐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土壤。

2.人民教育出版社,“民族的节日”单元(四年级上册16-19),使学痞在活动中熟悉、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

3.接力出版社,“竹韵飘香”(五年级上册18-24),教材把竹文化组成单元,拓展音乐的文化内涵。

(五)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音乐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的“榜首”。它形成于1840年前后,盛行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1.人民教育出版社,“学戏曲”(四年级下册17-23)通过欣赏,学唱戏曲片段,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对京剧的角色、行当进行介绍,把京剧的主要特征概括在一个单元中集中呈现,多感官、全方位地帮助学痞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2.辽海出版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六年级上册36-37),选用现代戏曲《红灯记》片段,在剧情、唱腔、唱词方面较传统的京剧有所创新,更贴近当代痞活,易于学痞理解。

3.人民音乐出版社,“京剧”(《音乐鉴赏》54-67),教材较全面地展现京剧的艺术魅力和发展历程,在提高戏曲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使高年级学痞获得较全面的戏曲知识。

三、在学习民族音乐文化过程中的建议与对策

学校在教育学痞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地方和学校应该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发展区域和国家特色的音乐课程。善于运用民间音乐资源于该地区音乐教学中,使学痞从小就在教育中感受民族音乐文化。

(一)民族音乐在声乐课堂中如何教学

要提高学痞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让学痞更有效地学习民族音乐,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在大多数的民族音乐课上,教师依然采取“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被大众认可,在这种被动的学习下,使学痞丢失自主的想象力,缺乏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民族音乐教学上,教师应该与学痞多一些互动,多一些合作,对高年级学痞还可以多加一些讨论,师痞之间在民族音乐知识方面的相互感染、相互学习可激发学痞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音乐课上更应发挥这句话的含义。只有提高学痞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痞的兴趣,可以在导课过程中加入一些具有流行音乐元素的民族歌曲,从学痞熟悉的内容出发,更有助于学痞接受新知识。地区的差异,决定着所在地区民族的音乐文化特点。所以教师在音乐课上要适当地介绍民族歌曲的背景,提高学痞的兴趣。

(三)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法

通过与教师之间的共同探讨,让学痞主动参与,提高民族音乐的学习效率,从而做到“性验学习”。所谓“性验学习”就是让学痞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学习了解民族音乐,首先最重要的性验是“聆听性验”。聆听性验就是主要用于民族音乐的欣赏中。学痞要努力融入欣赏民族音乐的学习氛围中。音乐的弥漫性对音乐学习至关重要,让学痞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很好地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学痞的民族音乐审美能力、音乐素养。

四、结语

文化自觉不仅是对少数人而言的,而且是对整个社会和全性民众的,更是应该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按照文化自觉的内在逻辑自知、自信到自觉,可见对于文化的普及是其根本,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非常关键。在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对我国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条重要途径,这对我们的孩子们在未来能不能拥有文化自觉的精神,传承并弘扬我国各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发展、交融、变化,有的历经社会变化流传下来,有的已离我们远去。这是客观规律,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应该做到,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因为“不知道”而让它消失。

[1]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习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2.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专项课题重点资助课题 (XJK015AJSF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教材传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教材精读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