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高中书法选修模块课程

2016-03-16 20:12李丽丽
文教资料 2016年3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课程

李丽丽

(高青县第一中学 美术组,山东 高青 256300)



浅谈普通高中书法选修模块课程

李丽丽

(高青县第一中学美术组,山东高青256300)

摘要:中国书法作为世界东方一项独特的传统艺术,自商代的甲骨文算起,迄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从古到今,书体迭变,书家辈出,碑志墨迹,多不胜举。它作为文字载体,传承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同时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书法高中选修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汉语的书面化符号——汉字。几千年来,作为一种交流思想、社会沟通的工具,广泛用于中国各民族中间,由此而诞生的中国书法又集中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年轻人学书法,作用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的哲学思想,激发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中国书法——独特的汉字书写艺术

充分认识中国书法艺术的地位和价值是研究书法教育的前提。理解其艺术地位和审美价值,对整个中国文化、精神文明、爱国主义思想,对人的综合修养,以及对我们社会的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综合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中国书法艺术传承发展的脉络和前景,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的审美意蕴,可通过其笔法、墨法、结体等表现形式加以感受。

(一)笔法:彰显活力的笔画线条

中国书法的基本笔法主要有:中锋、侧锋、藏锋、逆锋等。笔画的书写一般分为三步骤:逆锋入纸、中锋行笔、藏锋收笔。

在笔画线条的处理上,《胡小石论文集·书艺略论》中说:“凡用笔作出之线条,必须有血肉,有感情。易言之,即须有丰富之弹力,刚而非石,柔而非泥。取譬以明之,即须如钟表中常运之发条,不可如汤锅中烂煮之面条。如此一点一画,始能破空杀纸,达到用笔之最高要求。”

书家常追求书法线条的美学效果,即:准确性(如打乒乓球)、自觉性(意在笔先,不可更改,一次性完成,具有时间性)、生气灌注(见金开诚、王岳川《书法文化大观》)。

(二)墨法:吐纳生机的天地原色

中国书法绘画均讲究“墨分五彩”,指用墨的浓淡黑白程度,即:渴、润、浓、淡、白。所谓“计白当黑”、“知白守黑”,视黑白为阴阳,认为书法就是黑(阴)与白(阳)相互摩荡、吐纳天地生机的过程。

用墨的基本技巧:墨色和谐,不能半幅浓半幅淡,或者浓笔与淡笔相杂。被动写出渴笔只能出现在字的后半部分,主动写出的渴笔应与润笔和谐相合。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较深的运墨控墨功夫。还有宣纸与水墨的湿晕效果。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云:“用墨秘妙,非有神奇,不过能以墨随笔,且以助笔意之所不能到耳。盖笔者墨之帅也、墨者笔之充也;且笔非,墨无以和,墨非笔无以附。”

(三)结体:虚实相生的奇妙空间

结体,也被称为“间架结构”、“布置”、“位置”。

1.主与次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曰:“作字有主笔,则纲纪不紊。写山水家,万壑千岩经营满幅,其中要先立主峰,主峰立定,其余层峦叠嶂,旁见侧出,皆血脉流通。作书之法亦如是,每字中立定主笔。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撑,皆主笔左右之也。有此主笔,四面呼吸相通。”

2.欹与正

孙过庭《书谱》:“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平正可以达到平衡之美,欹侧可以生成生动之美,两者相互依赖而存在。书家追求“似欹反正”的美学效果,故意打破平正的稳定,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追求新的和谐。刘熙载说:“书宜平正,不宜欹侧。古人或偏以欹侧胜者,暗中必有拨转机关者也。”

3.违与和

违:字中的点画,长短、粗细、方圆、参差不齐,互不相同,即为“违”。

和:书家能将各种表现手法与风格特点融会贯通,在用笔方法、形态姿势等方面影响着每个点画的形成。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论述。

4.虚与实

当代书法家宗白华说:“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的艺术一样,尤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构象美(和绘画雕塑的具象美相对)。中国乐教衰落,建筑单调,书法成了表现各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

汉代尚气、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隋唐商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明人尚趣、清人尚朴[1]。

二、我国书法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的汉字书写

1.汉字书写的演变: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字形的简化是主要趋势,但也有繁化的阶段。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历史,其演变大致上经历了从图画文字到甲骨文,再到金文、籀文、小篆,再到隶书,再到楷书,最后到楷书、行书及草书并行的过程。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笔画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汉字的书法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二)近现代学校的书法教育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艺术教育发展史上率先提出“要将书法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的倡导者。20世纪初,蔡元培组织促进成立了北大书法研究会。次年,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成立之际,他作了专题演讲,并提出“书法专科”的构建,主张将书法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这对后来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学校书法课的设置有着极深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和书法普及工作,早在建国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中小学均开设写字课。但自从1966年遭遇“十年动乱”,“停课闹革命”导致学校包括写字课在内的各科课程停止开设,书法教育处于停滞状态。粉碎“四人帮”实行改革开放使教育得以重新复苏发展,但书法教育的恢复一直未能提上议事日程。上世纪进入90年代之后,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人们用笔书写文字的机会,导致青少年的书写能力急剧下滑,书法传统受到空前冲击。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一改以往“写字”的提法而提出“书法教育”的概念,明确规定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应安排1课时“书法课”,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至此,作为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书法的教育,才算基本拉开了序幕[2]。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目前,中小学校对写字课普遍不够重视,教育部所规定学校每周要开设的一节书法课,常常被其他课程占用,变得可有可无。更有甚者,一些学校以“减负”为借口,将早已少得可怜的写字教学比重降低到“零”。而在另一个方面,一些幼儿园、学前班的老师为迎合家长,不负责任地让孩子进行超前学习,进行所谓书法教学,但对执笔方法等写字习惯不加重视,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养成了错误的习惯,导致以后难以纠正。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小学在考核老师的工作业绩时,只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主要依据,老师迫于分数的压力,常常占用写字课上其他考试科目的课,只关注分数,不顾学生书写能力的养成。还有,迫于升学压力,家长愿意送孩子上英语学校、双语学校,肯给孩子在电脑和其他兴趣班上多花钱,却不舍得为孩子购买上书法课所必需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屑一顾,似乎只有沾了一点洋气,才显得高贵。这也是造成当前书法教育现状不景气的重要原因之一[3]。

有鉴于此,探讨如何更好地认识书法教育,如何更好地开设书法课程,如何普及书法教育,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了解、认同、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掌握一定的汉字书写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研究的意义

中国书法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青少年学习书法,作用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有助于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思想,激发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现代社会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对毛笔的依赖当然不能像古人一样,我们练习书法的时间亦不能跟古人相比,我们的日常书写还得依靠钢笔等硬笔书写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毛笔书法,并不意味着我们为了现代化就必须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那种认为中国的大学教授如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是让人惊奇的事的荒唐逻辑,注定不会有市场。数典忘祖永远为中国人所耻。现代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竞争的高压下,人性面临被扭曲之痛,因此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用艺术形态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高倡自己的生命主张。书法艺术这一体现我们民族精神、震撼过无数中国人心灵世界的艺术形态,定能实现中国人诗意的栖居的美好梦想。

四、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对中华灿烂的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探索传承书法艺术的方法和途径,并使研究书法教学成为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和追求。

参考文献:

[1]刘堃.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若干难点问题的破解[J].当代教育科学,2011(02).

[2]叶东升.略论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新课程书法篆刻模块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05).

[3]张志强.从特长兴趣出发以反馈拓展收尾——高中美术新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与评价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09).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课程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纸的艺术
书法欣赏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