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建设的启示
姜萍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独特的方式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生态批判,并勾勒出生态社会主义的美好设想。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文化和科技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的探索必然会为我国生态问题的解决带来一些启示,因此将其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生态问题结合,能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启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态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科学家、思想家们为了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绿色思潮”理论。其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方式揭示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是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不容小觑,不能让资本主义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重演,因此要探寻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意义。
1.提倡适度增长,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速度过快的经济增长必然会破坏社会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造成生态危机,因此其主张要控制经济增长,提倡一种适度的经济增长。经济的适度增长就是将满足人的需要与避免造成生态危机结合起来,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它受到资源供给、环境质量、生态承载的约束,因此不断扩大生产,不断增长财富终会导致过度发展、过度生产的生态危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毫无疑问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但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避免因过度发展对我们的生存造成影响。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进行资源的再回收利用和综合利用的生态经济。它将生态承载能力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通过节约资源并循环利用,达到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能够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的矛盾,是一种比较好地解决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发展模式。
2.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生态农业和工业体系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我国也在探索一条绿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发展绿色经济,要求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从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步向以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的经济结构转变。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要发展新型的现代化农业,调整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化机械化水平,通过对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构建绿色的农业循环系统,农业生产也要保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还要构建生态工业化体系,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的、能耗量大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开发和利用高新技术以实现发展污染小、能耗低的工业产业,推动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体系要互相联合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1.扩大基层民主,提高民众参与性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张首先强调在基层民主上,他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生态性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的民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其认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民众直接参与的基层民主。在这样一种基层民主制度下,公民都有权利去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也有权利去选择一种对生态环境有利的生活模式。这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构建基层民主,有利于人民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监督政府公共部门的行为,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为维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另外还应鼓励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并适当加以引导,提高公众参与性。只有人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才能更好地开展环保工作,解决我国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2.政府要科学执政,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执政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党和政府要科学执政,维护生态环境,制订相关政策法规,处理解决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以达到可持续的长久发展。科学执政要求执政的民主化与透明化,为民众参与提供条件,环保工作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并且要有突出的执法效果,比如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生物能源、废水废气治理等。
政府的角色定位对于我国的生态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要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向构建生态型政府转变,充分重视和强化生态建设,以生态优先为基本考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另外还要加强地方政府之间在生态建设上的区域合作,组织协调好各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互助。
1.人们自身要树立生态价值观念
人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因此要从人们自身做起,树立生态价值观念,将生态理念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意识,并且体现在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中。传统的发展观只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占有,没有看到自然对人类的制约,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使人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既看到人类的价值,又不忽视自然的价值,使人与自然能够共同发展,和谐共处。
2.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倡适度消费
现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倡导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在传统工业社会下,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人们把追求物质利益当成唯一目标,认为只有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才会得到幸福和快乐,人成了物质的奴仆,这种异化的生活方式导致社会中出现很多问题,也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金钱至上、功利主义、浮躁等社会现象,这更提醒我们要重视问题,倡导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共筑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外,消费观念对于人们生活也有很大影响。提倡适度消费,就是消费要有节制。传统的“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将消费异化,他们把对物质消费的无限满足看作幸福的标准,人变成了消费的机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莱斯就对现代工业社会中无止尽的物质消费的消费主义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行了批判。因此,我们要建设生态社会,就要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适度消费就是在维持和延续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节制的消费。
3.加强民众生态文明教育
近年来,虽然随着公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一些公民已经具备了明确的环保意识,但是对环保的参与意识仍旧薄弱,因此要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民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只有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从根本上为我国生态建设奠定群众基础。为此,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等有关生态建设的科普知识,利用好学校教育的途径,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育,指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唤起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生态法治教育。总之,要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加强对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文化素质。
1.合理使用与发展技术
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技术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强调控制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并限制经济的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此是坚决反对的,它认为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而产生的。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无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由此就将一切后果归因于科学技术,这是不恰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技术得到合理的运用与发展才有利于解决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这对于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科学技术从本质上看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而是治理已经被污染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所以我们并不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要积极地利用科学技术,发展节能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对一些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程度。合理使用与开发科学技术,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科技条件,提供技术上的有力支持。
2.发展绿色科技,构建生态化的科技体系
绿色科技也就是在从事科技发展与创新时,着眼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利于人的健康,尽量减少或消除科技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开发绿色科技比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资源开发技术等,发展循环经济,使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同时这也为我国探索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实现技术的生态化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平衡。马尔库塞主张技术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将过去那种规模宏大、资源消耗大的生产模式转变为规模较小、资源需求量小的生产模式。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对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至关重要,依靠新的技术可以减少废物产生以及对废物进行治理与回收再利用。科技的生态化是建设生态经济的必由之路,开发利于资源长久利用的新型技术,发展零排放技术、处理废水废物的新型技术,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开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要给予支持与鼓励,逐步构建生态化的科技体系,从而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思想的结合,丰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虽然其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具有局限性,但它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的探索仍能给我国的生态建设带来启示与借鉴,将其相关理论与我国生态环境的具体问题相结合,找到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契合点,能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生态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帮助。我们相信,在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不断进行生态建设的实践下,我们终会到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明天。
[1]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威廉.莱斯.李建华,译,满足的极限[M].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3]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余维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前沿,2011(15).
[5]初丹.生态批判与绿色解放之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6]王雨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三点启示[J].理论参考,2012(5).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