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美、俄三国对中日“二十一条”的不同态度

2016-03-16 19:41:22
改革与开放 2016年22期
关键词:俄国态度利益

刘 欣

论英、美、俄三国对中日“二十一条”的不同态度

刘 欣

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在国际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西方列强迅速做出了反应:英国持有表面平和的态度,美国对“二十一条”部分内容进行了强烈的抵制,而俄国为了不影响日俄关系,选择附应日本。三国从各自不同的利益角度出发,作出了各不相同的反应。

中日;“二十一条”;美国;英国;俄国

一、“二十一条”交涉背景

日本政府窥破了袁世凯称帝的迫切心理,利用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和封建独裁统治的心理,不断向中国提出各种要求。“二十一条”的提出,并非仅仅因为一战的爆发,而是日本多年密谋侵华政策的结果,是日本帝国主义趁机在华扩大侵略的产物。通过日俄战争,日本取得了旅大租借地和南满,其后日本开始把进一步侵略中国提上了议事日程。而1913年签订的《中俄宣言》,由于承认了俄国人在蒙古的部分权利而刺激了日本对中国的强硬政策,给“二十一条”的确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一战前夕,日本妄图称霸中国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1913年《对华外交政策纲领》中谈到“:关东州租借地,是我对满蒙方面利权的根底、活动的重点,回顾帝国与该租借地的历史关系,即使从公平的见地出发,也不能预期到现行期限完了便放弃它”,“南满洲铁路,是帝国在满洲,进而在内蒙古利权的根干源流。故,对其本线的全部经营,必须以永远把握的决心,在适当的时机重新延长或更新这一权利,努力支持和发展我之地位”。进而,这个纲领又称“:必须在各省推进邦人的和平活动,扶植利益、谋求开拓市场。特别是华中及华南,人口稠密、物资丰富,要谨慎周到地推进我之步代,巩固地盘”。随后则称:福建与我台湾(因当时台湾被日本割占,故阿部称之为我台湾)的关系,“更是不容他国觊觑”①等等。实际上这个纲领粗略地勾画了“二十一条”的轮廓,“二十一条”是日本侵华的必然产物。

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是因为一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从而展开同欧洲列强争夺中国的行为。美国政府出于自身因素的考虑,承认袁世凯政权。英国政府用心更为阴险:提出了承认西藏“自治权”,迫使袁世凯承认其在西藏的权益。②而俄国通过提出修订条约,妄图进一步瓜分中国领土。“二十一条”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背景中诞生的,列强相争推进了日本提出此项条约。

二、英美俄三国态度不同之处的表现

“二十一条”提出后,西方列强迅速做出了反应,其中以英国、美国、俄国为典型代表,然而,这三国对“二十一条”的态度却是各不相同的。

1.英国采取平和态度

英国虽然在“二十一条”提出后,出于各方利益考虑,纠结再三、左右摇摆,最终仍然采取了表面平和却实际支持日本的态度。

日本在中国所占资源过多,引起英国的极度反感,但是英国最终选择了沉默。在这项交涉中,始终采取一种妥协的、被动的姿态。

驻英公使施肇基电文材料中可以得知“:对于日本商务之进行,以及对于中国之要求,曾否虑及保全在华英商营业之安全与发达之法,英商及华官是否有请求英国表示态度之举。”③“英国在中国有极大权利关系,政府已决定保持之,惟所谓该项条款与联盟国协约精意相悖节,渠难同意。英国以所指之权利尚不影响南满铁路,且甚望日本表示其互相利益之事,小至求取有碍英国之权利。”④由此可得知英国趋于平和中支持日本的暧昧态度。

2.美国对“二十一条”的抵制

美国对“二十一条”的态度交织着软弱和抵制。软弱体现在美国承认了日本在山东与满蒙地区的独占权。这是美国迫于形势做出的让步。但是,美国对“二十一条”第五号危及美国利益的条款提出了异议。

在1915年5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布赖恩给驻日大使的训令中提到“:美国对于中日两国政府间已经缔结或行将缔结的任何协定或约定,凡有损美国及其在华公民的条约权利或中华民国之政治或领土完整或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际对华政策者,概不能承认。”⑤从这个训令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政府开始对“二十一条”的某些内容进行抵制。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于“二十一条”,既有一定的妥协,又有比较强烈的抵制。

3.俄国支持日本

沙皇政府在获悉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后,站在了支持日本的一方。随着中日交涉的深入,俄日勾结日益紧密。在俄国颇具影响的《俄罗斯言论报》积极响应,于5月11日,发表评论说,日本在交涉中“表现出很大的克制、稳妥的度”,具有“诚意”,“尽管如此,中国并未允诺,以致未达成协议,究竟原因何在,实令人颇为费解”,⑥因为日俄同盟的无形建立,在政治问题上,俄国极力打压中国,支持日本。

三、造成英美俄三国态度不同的原因

三个国家的态度之所以截然不同,是因为他们都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所以对“二十一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1.英国权衡利弊的需要

英国曾是侵华主力,但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日本已成为侵华势力中最大的一支。“二十一条”的提出,是日本试图瓜分英国在华利益,挑衅英国的一项标志。在战争过程中,英日关系一直处于友好状态,英国不想因为反对“二十一条”而与日本结怨。但与此同时,英国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开战,如果列强瓜分中国,那么英国的在华势力会被无形缩减,这对英国来说也是不利的。英国也不希望看到中国完全被“二十一条”统治,从而使日本成为霸占中国的霸主,因此选择沉默态度。

2.美国门户开放与“二十一条”产生矛盾

美国曾因战争原因一度对日有所妥协,承认了日本对于中国满蒙地区的侵占,然而“二十一条”相关内容有损美国在华国家利益,是其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维护在华既得利益是美国实现对外政策的目的之一。

美国提倡“门户开放”的实质是欧洲列强共同侵略中国。“二十一条”的提出,违背了“门户开放”的宗旨,意味着美国在华利益即将开始被削弱。 当然,美国拒绝“二十一条”,仅仅是妄图在最惠国待遇之下,维护美国的在华利益。

美国为了本国的在华利益,担心“门户开放”政策的前途,对中日之间关于“二十一条”的交涉非常关注。其态度的基调是反对日本独占中国,但有一个由缓慢走向坚决与强硬的过程。缓和是因为美国希望中日妥协,重新确定美国对华的传统外交政策——门户开放”政策。但日本一意孤行,损害美国在华利益,美国态度趋向强硬。

3.俄国长远利益的打算

俄国多年与日本合作侵华,陷入列强纷争的时刻则更需要日本支持,维护其在东北等地的利益。因此,俄国完全接受日本对中国实行“二十一条”的侵略行为。

俄方政府认为,出于远东利益的需要,日俄需维持长久的友好关系。在日本保证不侵略俄国利益的前提下,俄国应与日本保持亲密关系,共同瓜分中国市场。

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在英国、美国、俄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三个西方列强国家的反应态度各有不同,美国政府是想在中国分到些他自己的利益,故而强烈反对日本,抵制其政策的实施;英国政府则是出于维持利益的需要,选择沉默中带有妥协的态度;而俄国选择了讨好日本。但是三国的根本立场与出发点是一致的: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尽可能侵略中国,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

引文注释

[1]黄纪莲.沙俄在日本对华“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近代史研究.1982(1).

[2]梁乙新.美俄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之比较[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第29卷(3).

[3]黄文治.美国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态度的历史考察[N].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4).

[4]米庆余.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的背景[J].历史教学,2009年3月(2).

[5]王丹,刘飞.浅谈英美国家对于中日“二十一条”的态度[J].黑龙江史志,2009(12).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2.0015

猜你喜欢
俄国态度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研究生法学(2020年6期)2020-04-13 07:59:46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1:17
态度决定一切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36
利益链与新垄断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2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