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曼璐
福州市水网生态格局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刘曼璐
本文选取历史文化古城福州市为例,基于福州市内河水网的特色和现状,分析总结了福州市河道水系存在的排洪防涝能力不足、水系生态功能弱以及文化缺失、水系整体形象欠佳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在福州市的河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城市形象塑造几个方面提出福州市水网及滨水空间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水网城市;福州市;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提出“回到自然界”的口号,城市河流沿线再度受到人类的重视。然而,正处在经济蓬勃发展时期的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由于对经济增长的片面重视,没有很好地保护河道生态环境,造成河流水质不断恶化、河岸沿线用地不合理、地域特色丧失、文化缺失等问题。因此,将河流和河流文化融入城市建设中,发掘河流水系的多元功能,并使之与城市经济和建设良性互动,是实现城市良好生态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霜少无雪、雨量充沛,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自古以来,福州就与水有很深的渊源,福州市区河网密布,内河纵横交错。自建城发展至今,历经了城市的水陆变迁。据统计,现在的福州市区内闽江以北的水网体系中,共有内河四十余条,总长近百千米。福州内河水系结构布局形态:“三纵、三网”。“三纵”即由白马河、晋安河和凤坂河这三条南北方向的河道组成。“三网”包括白马河、东西河、琼东河、安泰河等;晋安河、凤坂河、光明港、浦东河、化工河等;新店分区的内河。这些城市河道以及河边滨水区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用地,不仅承担着防洪排涝、传统文化保存等功能,也对城市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排污防涝能力不足
城市的内河都担当着排污、排涝等功能,福州市区内虽然河道众多,但由于在城市追求发展的过程中疏于河道规划和治理,致使河道淤积,河床提升,通畅的河道逐年萎缩,沿河或跨河布置的排水管道等也导致河道排水不畅。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部分单位或个人的非法占地和随意地填河造地等活动,造成了诸如闽江等河流河面减缩与排洪能力减弱;另外,城市内的河道水系被肆意填埋,打破了城市水系原有的完整性,也是造成河道排污防涝能力不足的原因。
2.水系生态功能衰退
随着福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膨胀,排污管道口不断增多,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内河,是造成内河生态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福州市大部分河道水质均超过劣Ⅴ类标准,威胁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居民的生态安全。建国之后很多城市的水利工程的修筑虽然疏通了河道、保障了引水效率和防洪能力,但同时也破坏了河流沿岸原有的生态环境,致使城市河流的许多生态功能随之衰退,造成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后果,这些后果使得城市内河不能解决包括城市热岛效应在内的问题,成为制约福州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3.福州城市内河传统文化缺失
近年来伴随着大量的城市建设以及对建筑面积的追求,福州市的滨水空间不断被压缩、侵占。滨水空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现代化建设使得滨水空间难以亲近,这就造成与城市相关的历史印记无法延续,也造成滨水空间逐渐淡出居民的意识,客观上削弱了市民对水环境的保护。福州的水系历经漫长的发展变化,走进了现代化的城市,但仍然可以通过河道、古桥、亭台向世人展示福州独特的文化和城市形象。但是,在福州的不断发展中,古桥已所剩无几,留下来的也大多面目全非,古时竞舟等水上活动更是被人遗忘。
4.滨水景观开发形式单一
滨水区应该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福州市的滨水空间往往与其他城市空间部分的要素缺乏联系,市区的内河两岸主要为居住和工业用地,部分紧挨河岸建筑,侵占了河道两岸的开敞空间。另外,在福州的内河景观设计建造上,除了在排水、排污等功能性方面的考量之外,对景观和游憩方面的重视不够,岸边多为石砌挡墙,缺乏沿河道之势而建的城市景观,造成城市滨水景观的单调无趣。福州的内河两侧河岸虽然建有一些带状公园绿地,也有防护景观绿地,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使得城市滨水空间的利用率大幅降低,从而导致福州水系总体的形象不佳、印象度弱,无法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
1.水系规划应首先满足城市水利要求
由于福州的降水量较高,加之自身的区位特点,自建城以来,就深受洪涝灾害的威胁,但现在福州市排涝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中心城区的内涝。首先要明确治理思路,通过拦截山洪使洪水不进入主要城区的河道,并整治内河,加大排水能力,提高排涝的标准,完善的排涝系统规划思路是解决内涝问题的第一步。另外,应加强部门协调,将市区内河排涝和城市内部的雨水排放的规划和管理统一起来,部门协调、统一指挥,做到遇水遇涝解决快速、有序、不冲突,在福州建设起一个有秩序、有效率的排涝系统。
2.水系规划要满足福州市生态建设的要求
福州内河水系现阶段存在的种种问题已在前文分析过,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福州市的未来发展,为此,水系规划对生态建设需求的满足是不可忽略的。要在福州市区范围内营造水系生态廊道,应在现有的水系格局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保护城市中的开畅贯通的水系。开畅贯通的水系河道是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得以保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完善城市的生态格局。福州市区的水系分布比较均匀,可以依托其网络结构和沿岸带状空间作为“线”连接点状或块状绿色空间。形成数量、质量均匀分布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另外,在完善和改造水系格局的基础上,与城市山水、湖泊和现有的公共绿地、游憩场所等相互依托,使城市生态格局更具连续性,更顺应自然。
3.水系规划要满足福州市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
福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了长时间的人文与建设等因素沉淀后,一方面,福州市的部分河湖被赋予了文化烙印;另一方面,城市河湖水系也可以更灵动形象地展示福州的历史文化。福州许多内河及其周边的设施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要使它们在现代化的福州中继续发挥作用,实现文化价值,就要进行合理规划。首先要将城市河湖水系的保护纳入城市整体规划,除规划内的建设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有文化价值的古河道,在沿岸工程建设中,应当保护有价值的古桥、树木和建筑以及周边的环境,保护景观风貌。
4.水系规划对福州城市形象的提升
福州城市河湖水系在城市形象提升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域各自的性质、特点,合理规划周边的河道,形成与地块功能特性相适应的水陆系统。老城区内应尽量保持和恢复其原有的状态,符合福州历史文化中心的整体形象。政府办公区域内的水系建设应体现整齐庄严的风格,除其观赏休闲的作用之外还应通过雕塑、路标等来体现该区域的功能性质。在居住社区方面,相关城市水系应作为社区的一部分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并加设市民健身设施和照明设施等,尽量诠释宜人的生活环境。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河湖水系的建设也掀起了热潮,合理的城市河湖水系系统能够促进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反之必将为城市发展增添阻力。因此,城市河湖水态是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研究构建合理的城市河湖水系形态也就具有不可小视的现实意义。福州作为一座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其发展中面临的内河问题是必须处理的。因此,本文在总结福州市水系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福州城市河湖水系合理规划的具体建议。
[1]江红梅,王正中,张小朋.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125-128.
[2]邓仰杰.济南市城区水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郑玮锋.福州城市滨水空间现状及其有机构建对策[J].科技导报,2009(04):85-89.
[4]高艳.杭州市区河道景观体系规划初探[J].中国园林,2008(05):1-3+5-8.
[5]孔杨勇.杭州城市河道现状及其整治策略[J].中国水利,2012(10):60-62.
[6]杨明松.平原水网地区城市排水规划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09):68-71.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