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亦兵
信念的力量
顾亦兵
2016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党才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不断把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历史上秦国为什么最终能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中国,结束549年的分裂史?从贾谊的《过秦论》可以找到答案: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就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也就是统一天下的坚定信念。在商鞅辅佐下,对内建立法规制度,重视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横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土地,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六国联军并将他们打败。六国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继续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再经孝文王、庄襄王到秦王嬴政的时候,奋六世之余烈,举全国之力征伐六国,从秦王政一十五年(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历时10年的时间,秦王嬴政终于灭亡六国,一统天下。
秦亡汉兴之后,北方的匈奴也日渐强大屡屡犯边,刘邦亲征被困于白登山。自此后,从汉高祖至汉文帝、汉景帝,皆用和亲之策,将边安寄托于妇人女子身上。汉武帝自小经历了亲姐姐被迫和亲远嫁匈奴骨肉分离的伤痛。继位后以扫平匈奴、洗刷耻辱的信念富国强兵,举全国之力对匈奴全面征伐,穷追猛打,直打得匈奴人归宿漠北,仍不罢手,千里奔袭漠北而围歼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武帝刘彻开创了一个热血沸腾、英雄辈出的时代,他让举国上下每个人都因他的信念和梦想而激情昂扬、壮志凌云。
无论是秦并六国,还是武帝雪耻都并非易事,秦国李信率领攻楚的二十万大军曾经被楚将项燕打得七零八落,最后只好启用王翦发兵六十万,连御林军也被调用,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灭楚成功;武帝曾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统兵16万讨伐匈奴,却被打败,连李广利也投降了匈奴。但无论怎样艰难,秦并六国和武帝雪耻都最终成功,其关键在于他们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汇聚举国上下的力量去实现梦想。《诗经》中的《秦风·无衣》表达的正是那种上下一心,征伐六国的决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但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每一个党员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梦想的实现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有篇文章《走出沙漠》,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了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又是3天过去了,人已渴到生理极限。大家都死死盯着那壶水。可助教呢,死活不肯让大家喝,说还没到最后关头,并不断催促大家:“趁体力还行,再走一程,再走一程……到了前面,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伙又艰难地朝前跋涉……就在大家就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
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屈辱的根源是国家没有梦想,国人缺失信念,正如孙中山所言“家天下,使得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从康梁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都是为了重塑信念和梦想,重振民族雄风。但实践证明是失败的。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踏上了以共产主义救中国的漫漫征途。这是要与千年稳固的旧制度对抗,要与树大根深的旧世界对抗,要与穷凶极恶的旧势力对抗,残酷迫害层出不穷,血雨腥风时时相伴。尽管如此,梦想始终不灭,红旗依旧高举,因为坚定的信念一直在提供着必胜的信心。
在狱中的夏明翰知道生命将要结束,忍着伤痛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写信。给母亲的遗书里写到:“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写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最后,在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一壮美的诗篇后坦然赴死,慷慨就义。
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余洒度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
夏明翰、毛泽东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先知先觉吗?不是,是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使得他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绝望中看到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很快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了10年的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用了30多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富起来了。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提出源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源于新中国60多年的持续探索,源于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实现中国梦,需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实现中国梦,需要永不懈怠的坚持,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正面临“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周永康、郭伯雄、令计划等在考验面前,抛弃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而追求权利、财富、地位、享乐,腐败堕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应对考验和危险需要全面从严治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举措,让每一个党员,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为我们换来了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但是先辈们未竟的事业——实现中国梦,实现共产主义,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去立足岗位,向党看齐,全心全意奉献力量。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因为贪恋周围的“景色”、“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或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与梦想、忠诚与公心?!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曾以一篇《出师表》留下上千年的感动,而且至今不衰。杜甫有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有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曾国藩说道:读《出师表》不流泪者,是不忠之人;读《陈情表》不流泪者,是不孝之人。诸葛亮为什么能留下上千年的感动而不衰?是因为他那份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和忠诚。
我们的新闻同行、散文家梁衡,在他的《大有大无周恩来》一文中谈到,周恩来离去几十年,但是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至今,许多人仍是一提总理双泪流,一谈国事就念总理。这是为什么?他认为,总理这时时处处的“有”,原来是因为他那许许多多的“无”,那些最不该,最让人想不到、受不了的“无”。总理的惊人之无有六:一无是死不留灰,二无是生而无后,三无是官而不显,四无是党而不私,五无是劳而无怨,六无是去不留言。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成就了他的不朽。
社会是充满诱惑的社会,人是有无限欲望的人,面对当前的各种挑战和诱惑,每一位党员只有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超越自我成就为共产主义、为两个一百年奉献一切的超我,永葆忠诚、干净、担当本色。
(作者系武汉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
责任编辑 叶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