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品儒
(高邮市国家税务局,江苏 高邮 225600)
【辨风正俗】
历史名人与老通扬运河
朱品儒
(高邮市国家税务局,江苏 高邮 225600)
开凿于汉代直至今天仍为江淮东部、江海平原带来排灌、水运等重大水利作用的老通扬运河(上官运盐河),是中国历史上继人工开挖邗沟后开挖的又一条人工运河,其实际竣工和使用时间甚至比京杭大运河开通还早759年。这条河在沟通江淮东部、连接江海平原、保障官盐供给,乃至后来元、明、清“漕运”,以及促使通扬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繁荣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这条河与许多历史名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老通扬运河;历史名人;交流
通扬运河原称上官运盐河,亦称上河、上官河或运盐河。史书记载为汉代吴王刘濞所开凿。
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至景帝三年(前186年),吴王刘濞为开辟海陵县东境泄水通道,并将滨海地区产盐向西运至扬州,进而转销全国,开凿了上官运盐河。刘濞乃汉高祖刘邦之侄,20岁时跟随刘邦平定异姓王英布叛乱,遂被刘邦封为吴王,统“三郡(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城”,即今江苏、浙江两省大部和安徽、江西东部一带,治所广陵(今扬州)。
上官运盐河“西起扬州湾头,东至海安三十里墩,计长一百九十五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东西流向的人工运河。
刘濞开凿上官运盐河,或许是从春秋时代的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沟通江淮,从而为吴军北上远征楚国避免从海上绕行走“匚”字型路线找到“灵感”的。夫差为了称霸中原,改变过去吴王阖闾远征楚国让舰队从姑苏下长江东行,从黄海绕行北上,再从淮河逆流而上西行至中原作战的方式,于公元前486年开凿邗沟,进而使吴军直接自江入淮作战……刘濞看到了人工运河的便利作用,遂于公元前195-前154年开凿上官运盐河。夫差开邗沟的目的主要用于军事,而刘濞开凿运盐河的目的是将滨海地区产盐运到扬州再转销各地,故历史上有“吴盐甲天下”之说。
令人瞩目的是,这条开凿于汉代的上官运盐河,选址非常奇妙——运河以北大抵为地势低洼的里下河,而运河以南则为滨江冲积平原,于是该河既可“渲泄下河”之水,又可“引江水调节之”,也就是说,除了航运,还有灌排作用,作为2 0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有如此精确的设计安排,实在令人惊叹。这说明,当年的刘濞及其施工者是经过精心谋划的。
随着江海平原不断向东向南延伸,滨海盐场也逐步拓展至如皋、通州等地,因此上官运盐河也不断向东南延伸,即“由海安之三十里墩折而东南,历油坊头、如皋抵通属各场,达以江海”。上官运盐河遂改名为“通扬运河”。
通扬运河自汉代开凿竣工后,一直担负着江淮东部地区非常重要的航运功能。
扬州在汉唐时市井繁荣,在汉朝曾是吴国封地治所,唐代则是东南沿海的大都会城市。到了公元七八世纪,朝鲜半岛、日本商人入唐大多从长江口西行入唐,特别是到了朝鲜半岛新罗国灭百济、高丽时代,“唐日之间的北路海道梗阻”,日本遣唐使团不再从北路入唐,而改行南路,即从日本“五岛列岛一带横断东海至扬子江口”。而这一海上通道,因跨越太平洋,风大浪急,航行非常困难,有时不能准确进入长江口。日本第18次遣唐使团入唐,就遇到这种情况。
《扬州市志》记载:“唐开成三年(838年)七月,日本第十八次遣唐大使藤原常嗣、副使小野篁,僧人圆仁、常晓,留学生丁雄满等抵广陵。圆仁在开元寺从沙门宗睿学梵书,从全雅和尚学佛典……”圆仁和日本第18次遣唐使团是从掘港登陆后,经赤岸(今李堡)进入运盐河西行到达扬州的。日本遣唐使团不经长江西行到扬州的原因如下。
该使团早在公元837年就起航,共4舶,载651人,但从博多港起航后在海上遭遇强台风,第3舶140人仅20余人生还。其余返港后于838年再出海,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从掘港上岸入唐。途中还经历了许多波折,先是用人拉纤,因疲惫不堪,又改用牛拉,大唐还派海陵县令沿途迎接……圆仁到扬州求法数年后北上长安,再游历各地,回日本后撰写了《入唐求法巡行记》(与《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游记》并称中外文化交流三大游记),其中明确记载自己乘坐的“第四舶”漂到了“北海”(今掘港北侧),后经“知路之船引前而赴掘港庭”;登岸后进入“掘沟”,后转入运盐河,但见“水路北岸杨柳相连……白鹅白鸭,往往多有,人宅相连……”又记:“暂行不久,水路之侧,有人养水鸟,追集一处,不令外散,一处所养,数二千有余……”[1]
这说明唐代海陵县人(海安当时属海陵县)已集中养殖鸭鹅。圆仁还记述上官运盐河的水运十分繁忙,但见“盐官船积盐,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相随而行……”[2]
圆仁高僧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与日本第18次遣唐使团人员从运盐河入唐,给上官运盐河增添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神奇的篇章。
《古海陵志》(海安最早的县志)记载:“上官运盐河(即老通扬运河)旧为内城河,明时舟楫往来自外城河绕行。城圮,遂直通东西,左海右淮,上九场盐艘皆经此。”即是说,上官运盐河流经海安城区曾长期作为内城河,直至明代才新开外城河绕行。新开外城河的原因,或许是上官运盐河流经海安城区段停船过多,加之装卸货物需要时间,这就容易堵塞,因而一些急于通行的船队职能绕道行驶。于是明代海安新开了外城河串通运盐河,让有需要的船队绕道行驶。
不管怎样,开凿了2 000多年的上官运盐河,一直承担着江淮东部地区的水运通道重任,特别是还肩负着灌排的另两层功效。灌乃引江水,给沿河两岸万顷良田带来甘霖;排则作为泄洪通道,在汛期直接将滚滚洪流送入大海……久而久之,泥沙沉积,运盐河也必须经常疏浚。史料记载,清宣统年间,姜堰至海安段出现淤塞,通州张謇与姜堰商会丁植卿共同出资雇工清淤,“阅三月始浚”。
张謇筹资疏浚老通扬运河,原因是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最要紧的是解决原料和产品的销售问题。张謇广泛动员南通周围及通扬运河两岸百姓广植棉花,并把眼光投向如皋、海安、东台、大丰、姜堰、泰兴等广阔地域,甚至从启海地区招募农业工人至海安李堡、角斜一带开垦荒地、种植棉花,为大生纱厂提供原料。另外,大生纱厂生产的产品也必须运销苏北各地。而这一切,都需要通扬运河畅通无阻(水运最便宜)。
再者,张謇于1903年成立了大达轮船公司,开始着手内河航运事业。而要拓展轮船公司内河航运业务,也离不开通扬运河。因此,通扬运河海安至姜堰段出现淤塞,张謇自然要筹资疏浚。
前面说过,汉代吴王刘濞借鉴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邗沟的做法开凿了上官运盐河。上官运盐河流经立发值得思考。立发曾是扬州东部古海陵县的出海口——发繇口,而吴王夫差曾在这里举行过春秋诸侯盟会。
发繇口是古代出海口,也称立发、发扬。立发是海安乃至南通见诸史册最早的地名。
《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二年,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这里所说的“郧”,即为立发,那时,郧为吴国属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灭邗,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破郢城(今湖北江陵县东),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参加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安置于今海安县立发一带”[3]。由于郧民住在这里,久而久之,就被称为郧地。到公元前483年,吴王夫差仍意图称霸,遂邀鲁哀公带大臣子贡(孔子弟子)来吴国参加盟会。吴王为盟主,出席盟会的还有卫国出公、宋国皇瑗,盟会地点就在立发(发繇口)。后建有发繇亭以示纪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代海安立发即为东部沿海南北交汇要冲,也是扬州以东地区的出海通道(发扬即由此得名)。因此,吴王刘濞开凿上官运盐河,即以扬州向东——古海陵县流向大海的水系作为基础开凿的。
而刘濞之所以将运盐河东部端点选择经立发转向三十里墩,除了立发是出海口,或许还与刘濞钦敬夫差称霸中原有关。后来汉庭削藩,刘濞爱子惨死宫中,遂联络诸王起兵北上,欲“清君侧”,就是证明。
如此,虽然上官运盐河开凿于汉代吴王刘濞时期,却与春秋时代的吴王夫差的作为有一定联系。历史就是这样,后人总是向前人学习,有的学了则取得成功,有的学了则铸成大错。
[1][2]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9.
[3]王其银.立发成陆与郧的存在及诸侯会盟[A].王炜,王其银.青墩文化研究荟萃[M].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2013.561.
【责任编辑:周 丹】
TU984.113
A
1673-7725(2016)11-0087-03
2016-09-10
朱品儒(1990-),男,江苏南通人,主要从事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