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英译的文化缺省与补偿策略探析

2016-03-16 15:52
关键词:缺省论语译者

邢 颖 慧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论语》英译的文化缺省与补偿策略探析

邢 颖 慧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语际翻译中,文化缺省是不可避免的。它指译者对译文读者并不熟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补偿策略就是在文化缺省的状态下对于翻译进行的弥补和完善。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论语》英译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发现《论语》英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相应的文化补偿策略,帮助译文读者消除文化缺省所引起的障碍。

文化缺省;文化补偿策略;论语;翻译

中国典籍英译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的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纽带。传统典籍英译主要是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词,但是译者在进行替换时,由于中西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差异,翻译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信息的缺省。文化缺省造成意义真空,影响了语篇的连贯性,从而导致跨文化理解障碍。针对翻译时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翻译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文化补偿策略。《论语》是收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式散文集,其英译能否较为准确地传达其中蕴含的文化,从而反映儒家思想精华,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影响极大。

1 《论语》英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

文化缺省,是王东风对来自同一文化背景或同一语用前提的交际双方提出的,缺省的内容则是他们共同享有的文化背景知识或语用前提。文化缺省的存在在语际翻译中会给译文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为它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交际现象,是某一文化内部运动的结果,因此不属于该文化的接受者常常会在碰到这样的缺省时出现意义真空”(王东风,1997:55)。译者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因此译者需要对一种文化中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加以解释。因为译文读者并不具有与原文读者共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译者直接省略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原语文化知识,译文读者在对原文的把握上就会很吃力,在没有透彻理解原文的情况下,译者又怎能欣赏中国文化的特色及内涵呢? 语际翻译中,文化缺省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缺省因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文化缺省、显性文化缺省和隐性文化缺省”(安妮,2005:62)。不论上述哪一种文化缺省,都会因其文化特性导致翻译时文化形象、文化含义等的损失,这种损失导致信息意图或者交际意图的缺省,从而引发交际失败。为了避免理解障碍,译者在翻译时不能只关注语言的转换而忽略文化背后的深意。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典籍中许多极具汉韵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的词、句引起译者对中国文化的考究。《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典籍,有许多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形象、文化概念、文化意象,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译者在对它们进行翻译时出现了文化缺省。

1.1文化形象的缺省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是中国社会文化典型的文化形象代表,他们身上特有的品质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质。《论语》作为对话式文体,人物众多,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形象。翻译时文化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如果没有表现出来,文化形象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信息亏损。如《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了“柳下惠”这个人物。“柳下惠”正道直行,是恪守中国传统道德、生性耿直、不曲意逢迎的代表,他是中国人眼中的道德模范。辜鸿铭译为 “his friend”“a well-known worthy of the time”(辜鸿铭,2011:255;300),翻译简洁明了,但是柳下惠这个人物文化形象中恪守道德规范、刚正不阿的文化深意并没有体现出来。而《论语》中树立这个形象有其特定的文化深意,就西方读者而言,他们的文化概念中并没有关于“柳下惠”的任何形象,译者这样的简单处理使译文读者没有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以及相同的文化感受,在译入语文化环境中文化形象的传达及刻画上造成了缺省。

1.2文化概念的缺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原语读者所熟悉的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并且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文化概念词,目标语读者可能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知所云。译者在翻译时有时也只是翻译出了源文化词语的字面意义,未能传达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而造成了文化缺省,对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互通有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在《子罕·第九》中有“唐棣之华”这一概念。“唐棣”原指山野阡陌间寻常可见的一种落叶乔木,暗指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 例子中“唐棣之华”是古人的一种借用手法,借以侧面表现自己的情感。由此可见,“唐棣之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但是由于西方读者并不熟悉“唐棣之华”一词所暗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国人的表达习惯,译者只是将“唐棣之华”的字面意思(the flowers of aspenplum)(潘富恩、温少霞,1993:101)翻译出来,它的文化内涵以及“唐棣”一词的联想意义都未能传达出来,造成了概念上的文化缺省。

1.3文化意象的缺省

文化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符号,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相对固定的,所承载的文化含义也会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论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象。译者在翻译有着深刻内涵的意象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其信息的失落。在《述而·第七》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Legge译为“Riches and honors acquired by unrighteousness are to me as a floating cloud. ” (Legge,2014)。例文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浮云”虚无飘渺、转瞬即逝的自然特点,指代“不符合义的富贵”如同海市蜃楼、飘渺虚幻,侧面突出孔子淡泊名利的性格。Legge将“浮云”直译为“floating cloud”,只是将其表层意义翻译出来,虽然忠实于原文,但是由于西方读者对“浮云”这一充满汉语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延伸出来的联想意义并不了解,形成了意象上的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是不可避免的,译者要对缺省的文化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补偿可以平衡原语与译语之间的语言公差及减少文化信息的损失。下文将针对《论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提出文化补偿策略。

2 《论语》英译中的文化补偿策略

补偿是翻译理论家George Steiner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的最后且不可或缺的一环。他认为,理想的翻译能对翻译中的不平衡现象进行补偿,以减少译文的损失,达到交流借鉴的目的。补偿作为维持原文与译文平衡的一种手段,应该跳出逐字逐词对应翻译的限制,从文本的整体出发而又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将原文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因此,译者在对文化信息的把握和处理上,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弥补原文所损失的文化信息。在补偿译文读者的文化缺省过程中,“译者应尽力使译文读者获得原文的文化信息,但不能因补偿过量而使译文读者失去获得文化探索享受的机会”(王大来,2004:68)。因此为了使译文读者获得文化探索的享受,欣赏到原文所特有的异国情调和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针对处理文化缺省的翻译问题,本文提出了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的补偿策略。

2.1文化形象亏损补偿

文化形象的亏损主要体现在对名字的翻译上。在对《论语》中的一些经典人物的名字进行翻译时,如果直接采取音译策略,对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势必会造成与原文人物的距离感。为了消除陌生感,降低原文人物文化形象的缺省,采用音译加注的补偿策略。林戊荪在翻译《论语》中一些特色鲜明的文化形象时,将名字以拼音的形式表现出来,忠实再现原语文化,并在文外加注,解释说明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风度以及学问品行。如对桓魋、宋朝、左丘明,林戊荪将其分别译为Huan Tui、Song Chao和Zuo Qiuming(林戊荪,2010:127;107;93),并对他们做出如下注解:Huan Tui was a general of Song who attempted to kill Confucius; A prince of the State of Song who had caused great disturbance in his country because of his good looks and illicit affairs with Nan Zi; A historian of Lu who was supposed to have written a history book named Spring and Autumn.译者通过采取音译加注的策略,补充介绍了三种人物的身份及时代背景,使译文读者对原文形象有一定的了解,减少了译文读者的陌生感。

2.2文化概念亏损补偿

在典籍英译中,译语中会缺少甚至没有与原语相对等的文化概念,译者可以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向目的语读者介绍原语特有的文化知识。直译加注是解决文化缺省问题最为常见且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先将原文中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使译文贴近原文,再以文外或者文内加注的形式补充相关文化缺省的内容。这样既有利于保存原语的文化信息和异域特色,又补充了译文读者所空缺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增进译文读者对原语语言文化的理解。例如,在《八佾·第三》中,有“三家者以《雍》彻”这样一句。潘富恩、温少霞的译文为The three families1used the Yong Ode2during the removal of the sacrificed vessels.(潘富恩、温少霞,1993:53)(1. the families of Meng Sun, Shu Sun and Ji Sun. 2. An imperial prerogative.)

“三家”和“雍”对西方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如果译者不加以解释,会造成困惑。“三家”指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大夫孟孙、叔孙和季孙。“雍”是特指天子祭祀宗庙完毕时撤出祭品时吟唱的歌。因此,贵族大夫祭祀“以《雍》彻”是有违礼制的。译者在翻译时采用直译方法,将“三家者”“雍”的字面信息传达出来,再于文外加注补充译文读者所空缺的相关文化背景信息,消除了读者的疑虑。

2.3文化意象亏损补偿

由于中英语言在用词方式上的不同,为更忠实于原文和减少分散读者注意力的情况,译者要在翻译时于文内对译文加以解释性的说明,使译文更加通顺。增益法就是直译加释义,在译出原文的基础上,对译文中所缺省的文化信息文内或前或后补充,不仅有助于译文读者透彻理解原文,又对原文文化意象的内涵与民族色彩的传递上有促进作用。

在《宪问·第十四》中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王福林译为“The superior person moves upward to benevolence whereas the mean person moves downward to benefits.”(王福林,2011)原文“上”和“下”都是指代方位的文化意象。孔子用“上”“下”这两个方位文化意象表示“义”与“利”,因为在《里仁·第四》有这样的论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原文并没有交待“上”“下”的隐含意义,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形式,采取增益的补偿策略对这两个意象的文化内涵加以解释说明,补全了译文读者所缺省的信息。

3 结语

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上的互通。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译者在传递两种文化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文化缺省。《论语》作为传统典籍,在英译的过程中文化缺省是不可避免的。为解决文化缺省造成的意义真空,就需要对缺省的部分进行补偿。补偿的方式不一而足,译者要做到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文化补偿手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多变的补偿策略,做到既能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又能使译文读者很好地了解儒家文化,并能欣赏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1]安妮.刍议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52—54.

[2]辜鸿铭.辜鸿铭英译《论语》:英文[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3]林戊荪.《论语》新译: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4]理雅各.《论语》《大学》《中庸》译释:汉英对照/(英)[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5]潘富恩,温少霞.论语今译[M].济南:齐鲁书社,1993.

[6]王大来.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原则[J].外语研究,2004,(6):68—70.

[7]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55—60.

[8]王福林.论语详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富春凯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4.064

2016-04-14

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合作项目(编号:L15EYY005)阶段性成果

邢颖慧(1990—),女,河南开封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H315.9

A

1674-6341(2016)04-0154-02

猜你喜欢
缺省论语译者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如何读懂《论语》?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基于“缺省模式”设计平台的控制系统研发模式重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评价对象缺省项识别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