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素质类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沟通与交流”课程为中心

2016-03-16 13:46黄爱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北京科技大学实践改革

李 怡,黄爱霞

(北京科技大学 a.人文素质教育中心;b.校工会,北京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素质类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以“沟通与交流”课程为中心

李怡a,黄爱霞b

(北京科技大学 a.人文素质教育中心;b.校工会,北京 100083)

摘要:北京科技大学多年来依托“国家(北京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认真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作为其中的代表,“沟通与交流”课程思想鲜明、保障有力,内容综合、方法灵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稳步推进、效果显著,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下一步,课程将在师资建设、理论建设及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关键词: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素质类课程;改革;实践

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并存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加强我校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对科技人才的全面需求,是我校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因此,北京科技大学依托“国家(北京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认真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本文以多年建设的“沟通与交流”课程为中心,系统归纳总结我校人文素质类课程改革与实践方面的突破与成果,切实做到以小见大、理论联系实际。

一、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思想鲜明、保障有力

首先,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响应时代号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特别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因此,在高校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显而易见。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项目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课题常常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呈现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交叉与综合的新特点,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美国学者怀特赫在《教育目的》一文中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能教育是不完备的。”培养文、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新潮流。

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实行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素质的现象尤为严重,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通过人文素质类课程进行强化势在必行。其真正目的在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形成完美人格;有利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伦理观念,为其将来的科研工作引领方向和提供动力;有利于完善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最终使学生成为既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既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其次,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指导思想鲜明。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的诸环节,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形成“特色突出、氛围良好、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长效机制。

为此,我校自建校以来就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较早成立领导机构,明确指导思想,组织开展工作,同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优秀的师资带动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工作。学校重视深化教学改革,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术活动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形式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多维大平台。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环境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感染和熏陶作用[1]。归纳起来,我校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结构,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二是通过开展文化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建设校园文化;三是增设有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四是综合利用上述各种方式,通过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种途径,全面渗透文化教育的思想和内容。

最后,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机制保障坚实。为了层层推进我校人文素质教育,学校在机制建设方面全力保障。一是机构保障。学校于1984年成立了文学艺术教研室,编制9人,负责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1996年,成立北京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挂靠文法学院,编制11人。200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批准增设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10号),我校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0年6月,我校以免答辩的方式获批为首批“北京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这些都为更好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契机。此后,罗维东同志主持召开了学校十届党委第103次常委会。会议同意成立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指导委员会,下设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和北京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拓展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挂靠文法学院,设立专家委员会;文化素质拓展中心挂靠团委,设立专家委员会。

二是制度与经费保障。学校充分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将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划写入《北京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并在2010版本科培养计划中加强了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权重。同时,学校筹措专项资金,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系列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人文景观建设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专题研究,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及科技创新活动等各项工作。学校每年投入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经费列入学校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基地硬件设施费用不少于30万元,每年基本办公费用不少于30万元,专项经费不少于60万元。

二、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内容综合、方法灵活

首先,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内容多元综合。沟通与交流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为切实提高我校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与社会、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引导他们革除生活陋习,养成科学文明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促进其素养全面提升,进而为其顺利踏上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全校上下的关心之下,由教务处领导,文法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开设的“沟通与交流”课程于2010年9月正式对大一新生开课。为此,开课之初,课程组就明确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即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规律性,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正确定性定位,尊重客观规律;现实性,即采用科学方法安排教学,并优化教学课程。

考虑到我校开设人文素质类必修课的课时非常有限,而人文学科门类又相当丰富,因此,应打通学科界限,建立大文科架构,要文史哲地互通、文科理科对话。高等教育将教育分成了各个基础学科,客观上有其必要性和可操作性,但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整合所学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薄弱,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使教育效果事倍功半。为此,“沟通与交流”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努力克服传统课程仅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弊端,淡化人文学科分类界线,强化门类综合,即所谓“一科切入、兼及数科”,推崇一种多元综合的文化教育。课程在教学中以沟通交流技巧方法为教学线索,其间兼容历史、文学、哲学、艺术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容以实现浓缩与优化,努力做到“打通文史哲艺,贯穿古今中外”,突出综合性、人文性、特色性的理念,寻求不同门类的相同点、结合点,达到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多样性。

其次,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形式整合交融。“沟通与交流”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强我校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其人文素质和艺术素养,因而它就不同于文科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历史课、文学课、哲学课、艺术课等。为此,课程设计打破了传统专业教育的固定模式,结合我校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精心撷取大学生既感兴趣又具有一定感性认识的领域作为切入点,采用凝练精华的专题形式进行讲授。这样不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而且与大学生的既有知识体系相连接,努力做到纵横捭阖、点面结合。

“沟通与交流”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分为三大块,其一为基础篇,包括人际沟通概说、沟通自我、沟通交流的原则、沟通交流的障碍及对策等几部分,意在从宏观的角度概括介绍人际沟通与交流的基本方式;其二为技能篇,包括中西文化传统与跨文化沟通交流、交友沟通、恋爱沟通等几部分,意在从微观的角度向学生介绍最常用的沟通技能培养和训练方法;其三为拓展篇,包括沟通交流的仪容仪态与仪表服饰、公共场所礼仪等几部分,意在介绍人际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的礼仪与礼节,是对技能篇的延伸和拓展。课程内容安排既有纵向的发展脉络梳理,又有横向的特定时代分析;既有整体的宏观把握,又有具体的个案解读;既有总体上的概括,又有类别上的详述。

课程教学内容努力达到先进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具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和梯度,力求新颖、准确、实际。新颖,课程内容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成果,使学科前沿的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占据课程内容的相当比例;准确,就是教师需把握好课程的内容、方法、体系、理论等的准确性、多样性与学术性,保证课程内容富有针对性与无误性;实际,就是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进行讲授,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并非只是重复过去的人文知识,而是更高层次的升华。为此,课程组在课前做足功课,大量收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努力充实完善课件、教案与讲义,此外,为活跃课堂气氛,还收集一些文史常识穿插其间,使课堂内容丰富、气氛活泼。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课件制作尤为重要,需要图文并茂,这样,一方面增加课程讲授的真实性、直观性,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方法鲜活多样。在教学方式上,“沟通与交流”课程运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课程的互动式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技术层面、内容层面和精神层面。技术层面的互动,是直接的语言沟通与内容互动。例如,课程选择男女学生躺在校园草地上搂抱、亲吻的图片,让同学们讨论“这种沟通交流方式是否可取?”,很生动地促使学生有所思考和收益。内容层面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的互动。例如,在“沟通障碍”一讲中为阐释“语义不明造成歧义”的主题,课程组花费了大量时间收集整理了许多“雷人”的广告语,列出来让同学们分析这些广告语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同学们认为这种鲜活的事例非常动人。精神层面则是“以言传身教培养人文情怀”的互动。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以课堂讨论为手段,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适当调整,将思考的热情、分析问题的理性和对文化发自内心的亲近通过言传身教渗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总之,技术层面的互动是手段,内容层面的互动是桥梁,精神层面的互动是目的[2]。

在教学实践方面,为使课程内容内化于理工科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思维习惯,人文素质类课程必须将丰富的人文知识与相关理论同具体的鉴赏实践结合起来。因此,为整体展现课程学习效果,并提高广大同学的实践热情,课程要求每个班级以“大学生与沟通交流”为主题进行学术讲演与课堂展演,所有同学可结合自己兴趣特长自行报名但都要参与。前者通过教师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辅以PPT进行课堂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后者则形式多样,可为话剧、相声、小品、歌舞剧等,二者的所有参与者按照贡献大小在平时成绩中给予体现。该方法自实施以来,深受广大同学喜爱,参与程度日渐高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沟通与交流”课程坚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集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课堂鉴赏,并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北京的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所以,不仅课堂上有课件、有视频,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发表自己的艺术鉴赏心得或外出参观体会,将讲授、欣赏、讨论、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使学生将鉴赏原理运用于鉴赏实践,能够举一反三、学会鉴赏,遂达到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应用性与体验性。

三、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一方面,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坚持以人为本。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认为,理智训练以及大学教育的真正的目的不是学问或学识,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思想或理智。据此,“沟通与交流”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相适应,强调传授人文素质与思维方法为主体。据此,课程采用了相应的教学途径:一是课程设置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同时也应随学科发展而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大学生高中阶段已经接触过许多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知识,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学术性。课程组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相关知识体系,对已有知识及信息整理、更新,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是课堂讲授纵向梳理与横向专题相结合,使教学方法与手段具有适宜性和先进性。课程组运用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能培养学生能力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课程讲授不仅采取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普通纵向模式,还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即按照横向专题的形式展开讲述,适时将相关文化知识融会贯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是提倡怀疑与创新,开展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改善大学生思维品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使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相关人文知识,更要懂得怀疑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使其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少点盲目崇拜,多点独立思考。同时,“沟通与交流”课程具有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与情感教育的功能,不是凭空洞的说教,而是在传统文化与艺术氛围的感染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促使其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另一方面,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以尊重学生为本。在课程管理上,课程积极贯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特质。在大学生预报名阶段,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一方面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公布在学校网站上;另一方面,在教学前后利用网络、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情调查,将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充实到课程教学之中,以建立既符合课程性质特点又适应大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进行阶段,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行为,使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在课程评估阶段,强调对每个学生的过程管理。例如,课程满分100分,考勤10分,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期间的过程性评估20分,课程结束提交研究性学习报告即结果性评估40分,课堂展示性评估30分,这样就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培养了大学生独立思考及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模式构建上,课程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主张学生学以研究性学习为主,教师教以教研结合为上,遂对教师严格要求,在课程相关的科研领域勤于思考并笔耕不辍,且将研究成果与授课内容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科研与教学相互辅助的新型道路。同时,课程组努力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师课堂引导与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教辅结合的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例如,课程组教师不仅担任几个文化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还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办、参与各类文化刊物和文艺社团,并发掘课堂上人文知识丰富、文化素养较高的拔尖人才,推荐参加学校、北京市的人文知识竞赛等。此外,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原则还体现在课程的网络化建设上。课程组将所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知识点、教学课件、案例库、习题库、参考文献等资源挂在学校本科教学网上,不但有利于授课年级学生的学习,还有利于其他各年级对课程感兴趣的同学学习。事实证明,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对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课程组充分利用教学模式构建这一平台,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人文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稳步推进、效果显著

经过多年积累、不断努力,我校人文素质课程“沟通与交流”改革与实践形成了鲜明特点并多次获奖,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沟通与交流”课程是我校“国家(北京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核心课程与重点建设课程,是我校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课程自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开始授课,目前已经开设4学年,授课8轮次。课程分别获得我校第九、十届“免检课堂”称号。课程教材《沟通理论与实务》作为我校“十二五”教材建设立项项目成果,共13章40万字,于2014年3月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出版。

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我校教学督导组于2013年12月进行了问卷调查,效果极其满意。由92份有效问卷统计可知,同学们对“沟通与交流”这门课的总体印象“很好”与“好”的占100%;对课堂讲授、教学组织等的总体感觉“很好”与“好”的占100%;在理论与实际(实践)的结合与应用方面认为“很好”与“好”的占100%;对讲述沟通方法时,深入分析其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人文理念等,认为“十分必要”与“必要”的占100%;对课堂讲授时使用的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面,认为“很好”与“好”的占98%;对课程贯彻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觉得“很好”与“好”的占98%。

此后,督导组又选取机械学院能源专业2013级6个班的18位同学参加了学生座谈会,同学们反映强烈。座谈会上,同学们认为:“沟通与交流”课程老师讲的内容对大家帮助很大,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对同学具有很大吸引力;老师上课讲了很多有关历史、文学类的知识之后,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经典的著作,鼓励大家多去图书馆看书、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与博物馆,提升大家的文化修养,这对理工科大学生非常有益;老师讲课特别生动,很具有张力,听课是一种享受;老师自身修养很高,非常具有人格魅力,教会了大家做人!2014年第3期我校《本科教育教学督导简报》整版以《值得重视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李怡老师的“沟通与交流”课教学效果突出》为题,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的体系方法与教学效果,在全校内外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然而,作为2010版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新增课程,本课程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课程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主要有三点:一是课程师资队伍刚刚稳定,还需要进一步融合。在课程筹备、开设之初,课程组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走过一段弯路。自2012年以来,课程任课教师固定为具有博士学历的几位年轻教师。然而每位教师学科背景不尽相同,研究领域虽有交叉但仍存在诸多不同,这就需要今后的师资队伍建设朝着正规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课程组教师之间应努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交流、探讨,通过不断切磋、碰撞,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推动课程建设有序发展。

二是课程教学理论性还不够深刻,需要进一步改进。“沟通与交流”课程介于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交叉领域,学科属性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争议,遂给教师授课带来不便,大家往往依据自己的学术背景进行讲授,遂使课程在不同教师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下一步课程建设中,教师应苦练内功,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线,在原有架构基础上提升理论深度,将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前沿介绍给广大学生,以使课程既有学术性、深度性,又富知识性、实用性。

三是课程的实践参与性还需加强。作为一门文化素质类课程,“沟通与交流”不仅要交给大学生相关的技巧方法,更需要为其交流实践提供平台。由于是3—4班一个讲台,加之往届重修、补修的同学,一个课堂少则100人,多则150人,这就使教师开展课堂实践变得较为困难。下一步要加强过程管理,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通过专题性话题提前布置,在平时以演讲、小组讨论、小辩论等方式,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另一方面,要邀请研究性学习报告优秀者以课堂讲演的方式,辅以PPT进行展示,并通过过程性评估、结果性评估、展示性评估三个环节为每位学生计算平时成绩。这样,遂以教学专题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两极,互相提问、互相诘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直到问题解决,最终实现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我校课程体系之中,人文素质类课程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体系。因而,必须依据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目的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进行淡化学科界限、加强专业教育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等方面的调整,把人文素质类课程置于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性课程的重要地位[3];人文素质类课程内容要凝练精华并丰富鲜活,变革教学方法,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程教学条件要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杨春梅.高校理工科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4):138.

[2]邹逢兴,刘湲,张湘平,徐晓红.以国家精品课程带动系列课程建设,催生国家级教学团队,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107.

[3]万千.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校内培养途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45.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Humanities

(责任编辑:侯秀梅)

Curriculum Reform and Practice

——Taking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Curriculum as the Center

LI Yia, HUANG Ai-xiab

(a.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b.Labor Un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has relied on “National (Beijing) Base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e Quality Education” to earnestly carry out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for many years.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curriculum has a clear idea, a powerful guarantee, a comprehensive content, and flexible methods. People-oriented, this course respects students, advances steadily with remarkable effect, and is widely prais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course will continue to work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nd so on to strive for greater achievements in the next stage.

Key word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 reform;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1-0048-05

作者简介:李怡(1976—),女,河南洛阳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文化史、人文素质教育研究;黄爱霞(1979—),女,山东德州人,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北京科技大学第四批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KC2014YJX48)

收稿日期:2015-05-08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1.021

猜你喜欢
北京科技大学实践改革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