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雅琦 2.李 猛
1.山东协和学院 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
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现状和发展途径研究
1.李雅琦 2.李 猛
1.山东协和学院 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能源消耗过多,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及全球变暖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我国大力发展低碳建筑,本文将概述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现状,掌握阻碍低碳建筑发展的因素,分析指出可行性的发展途径。
建筑设计;低碳建筑;能源;建筑发展;技术人才
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建材业、建筑业飞速发展,由此造成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建筑材料运输用能、房屋建造、维修和拆毁过程中的用能,已占到我国总的商品能耗的20%-30%[1]。
2.1 低碳建筑发展的政府政策问题
我国低碳建筑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规问题主要体现在力度与强度上。2008年对既有建筑改造,国务院提出《节约能源法》修订,重点研究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是为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2]。
2.2 低碳建筑发展的居民的态度与低碳意识问题
低碳意识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差异较大,地域教育水平有很的差距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够很明确。
2.3 低碳建筑发展中建筑企业因素
低碳建筑的发展由国家提倡,但是企业才是具体的实施者,加强企业对低碳建筑发展的认识是必要的,而企业中也存在一定的因素在阻碍着低碳建筑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低碳建筑的认识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提出阻碍低碳建筑发展的因素。
2.4 低碳建筑发展的技术与人才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上岗资格证书有许多,结构工程师、建筑师、监理师、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但就施工单位而言,严格遵守持证上岗的制度的项目较少。对于施工人员很少进行培训和相关技术教育,对生产的建筑质量缺乏一定的保证。
2.5 低碳建筑发展的资金问题
目前我国也有许多的学者对我国政府对解决低碳建筑发展的资金问题的办法研究,提出许多建议,如经济激励政策、减免税收、碳交易等等办法。
3.1 政府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加强资金扶持
(1) 首先,对我国建筑法中明确规定项目的建立要求达到的低能耗标准和减排要求,实行强制采购节能制度,限制使用高能耗产品,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其次,政府对低碳建筑发展的资金扶持与税收激励制度,建立碳基金,吸引各大企业和慈善机构或个人的资金支持,并实行强制性的低碳发展制度并给予一定的税收激励制度。
(2)政府加强对国家电网的管理。
(3)政府设立专业的监督机构,一个项目的建立需要良好的管理团队与监督体制,政府应设立低碳发展相关的监督机构,对已建和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的低碳发展情况进行督查、监督,严格控制建筑企业的材料与劳动资源的浪费,减少建筑寿命期内的能耗量与碳排放量。
3.2 低碳建筑发展中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如何让群众认可低碳建筑的发展,让人们知道什么是低碳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宣传是最好的工作,也能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但是单独的宣传是行不通的,应配合各企业或个人的实例去证明给群众看,低碳建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何影响。
3.3 低碳建筑发展中的企业发展
(1)开发商完善对低碳建筑发展的前期运作机制,对于一个项目的建立应从征地用地时即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做出合理规划,避免出现目前项目目前设计,造成未来十年或二十年间的规划不合理的想象出现,应从设计、用材、构造、能源、景观等诸多方面倡导“低碳地产”开发理念和模式。
(2)建筑单位对低碳建筑发展做出长远规划。
(3)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主要可通过对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安排,分阶段对施工过程中的能耗监测。
(4)监理单位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力度,在配合国际监督系统严格控制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直至拆除的监理督查工作的质量与力度。
3.4 低碳建筑发展的技术人才储备
低碳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储备,我国政府多次提出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大领域中,人才储备一直是各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低碳建筑也无例外应把教育放在首位,通过低碳教育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从基础人才中培训高级人才,提高人们的教育水平,更好的推行低碳理念。
在我国的建筑高校中,建筑教育的目标是单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博士吴健梅曾提出我国建筑教育应为多元化的发展,培养具有适应性、灵活性和复合型的建筑人才[3]。
3.5 低碳建筑发展的因地制宜性
特殊的地域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对建筑的地域特征产生构成或决定作用[4]。我国由于南北方生活环境差异较大,区域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差异过大,应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性的低碳建筑。不指定国家统一的低碳标准而指定区域性的低碳标准,才能更好的衡量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水平。
寒冷地区的低碳建筑发展,主要可通过改善外围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节能改造;发挥城市集中供热热网的作用代替锅炉房等具体措施。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造主要是充分利用低碳节能的建材对建筑墙体和屋面进行保温设计;对建筑结构选取与建筑形式设计应采用体形系数大、耗热量低的建筑设计以满足建筑采暖的需求。对集中供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4]等学者多次提出“分户计量,按热量收费”,本文也认为这是促进我国北方采暖低能耗的有效措施,可以解决个别用户因室内温度过高而开窗浪费的能耗问题与部分用户因为顶层而有较低的室内温度而引发纠纷等问题。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 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周珂,尹兵.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政策与法律分析[J].新视角,2010,6:72-74.
[3]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2008建筑学研究生论文概要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4]江亿.我国建筑能耗去世与节能重点[J].绿色建筑特刊,2006(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