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中校企双元教学衔接模式的构建

2016-03-16 10:53周晓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模式构建

周晓刚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高职人才培养中校企双元教学衔接模式的构建

周晓刚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摘要:对高职人才培养中校企双元教学在培养目标上、教学内容上、实践条件上、考核导向上、合作机制上存在的一系列不衔接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校企双元教学衔接的模式是建立校企双元衔接的体制机制、基础平台、内容体系和测评指标,对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职人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校企双元;教学衔接;模式;构建

以培养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充分与企业合作,实现教学内容与目标岗位工作的一致性。然而,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发现,双方的价值取向、理念思路及沟通交流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壁垒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学校教学与企业教学不能较好衔接,因此,建立校企双元教学衔接模式势在必行。

一、校企双元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双元教学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协调。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现行高职教育统一采用“2.5+0.5”模式,其中“2.5”是指学生在校内进行为期二年半时间的课程学习阶段,“0.5”是指学生在最后半年进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在目前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前“2.5”的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总目标相配合,而“0.5”的企业顶岗实习则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对学生进行岗位训练,至于这些岗位是否在专业对接的岗位群之列、即便是在岗位群范围内企业能否按人才培养总体规划的目标培养学生等问题成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一大困扰。

2.双元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协调。“2.5”的校内课程,有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也有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理论教学中一部分是为学生打基础做铺垫的,一部分则是在实践教学中穿插学习的原理性知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实践教学则是围绕学生技能培养目标开展的,采取从基本技能到综合技能递进式训练方式进行。 “0.5”的顶岗实习是在企业真实岗位开展技能训练,但训练活动是否与学生的目标岗位相对应,训练的内容是否经过设计、是否为校内课程的延续与补充等问题客观存在。

3.双元教学在实践条件上的不协调。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条件普遍存在资源紧缺的问题,大多数学校采购的实践教学设备在精确度、操作技术等方面要求偏低,只是将满足学生人数而配置够用的仪器设备台套数为基本标准。而企业的情况与学校则完全不同,它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和项目所需购置设备,这些设备往往是紧跟现代技术步伐,并不断地、及时地加以更新换代。由于学生在学校接受训练的设备设施与企业差距较大,因此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初期,往往会面对新型的仪器设备而束手无策,许多操作技能必须从头学起[1]。

4.双元教学在考核导向上的不协调。学校的课程考核通常以分数的形式评价学生对课程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至于课程考核的要点、方式都由学校课程教学的教师决定,教师更习惯于考核显性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仅处于次要地位。而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更注重于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完成工作的效率,考核结果与职位的晋升、薪级水平挂钩。因此,学校与企业考核侧重点的不同使得学生步入企业实习后,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调整与适应过程,来弄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

二、校企双元教学衔接的模式构建

1.建立校企双元教学衔接的体制机制。校企双方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协同建立校企双元教学衔接的体制与机制,首先建立一个校企共建的双元教学平台,然后成立校企双元教学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在双方各自培养阶段的情况交流会,研讨双元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对一些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重要问题进行专门研讨与交流。对于校内外课程的考核,可成立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考试委员会,考什么、如何考由双方人员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商定,学生的成绩由校企双方共同评定。各专业可根据合作情况,采用“校企滚动,定岗双元”“课程嵌入,定岗双元”和“岗位跟踪,定岗双元”三种基本形式进行校企双元的教学衔接。合作机制充分体现“六双”,即:“双主体”“双目标”“双身份”“双师资”“双场所”“双证书”。“双主体”是指企业和学院是办学的共同主体,决定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双目标”是指企业和学校合作实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双重目标;“双身份”是指学生进校后与企业签约就具备了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双师资”是指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双场所”是指学生的培养过程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进行;“双证书”是指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2]。

2.搭建校企双元教学衔接的基础平台。教学产业园是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校企双元教学衔接的理想平台。所谓教学产业园,是指政府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以学校为主体构建的服务于高职教育教学的产业园区[3],其主要形式为在校园内引入企业、在实体工业园区内引入课堂。首先,教学产业园在规划上由政府统一牵头,教学资源与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相对接,组织学校成立教学产业园管委会,制定相配套的管理和运行制度。对于进驻园区的企业有一定的要求,企业一旦进入可以享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及专项资金等政策。其次,教学产业园中引入企业,企业提供生产、研发或服务岗位相关设备与材料,学生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而学校却不必再考虑设备升级、维修、更新等问题。再次,教学产业园中企业本身从事市场需要的真实项目,且产品或服务均需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学生学习这些项目可以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统一。

3.建设校企双元教学衔接的内容体系。一是校企双元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对行业、企业、社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好基本定位,然后组织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展研讨,论证人才培养目标和对应的职业岗位,并将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细化,分解出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接着,双方人员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原则,将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与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形成专业的课程体系,最后由企业专家对该课程体系做进一步论证,保证各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全覆盖。二是校企双元合作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课程教学设计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统筹考虑,例如一年级课程主要训练学生对应企业最基础岗位的基本技能,并渗透基本概念;二年级课程则主要针对企业技术员岗位进行设计,训练学生完成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同时掌握一些原理性理论知识;三年级的课程则安排在企业真实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同时加强与深化相应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完成综合性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是校企双元整合贯通教学考核方式。参照企业员工考核的优质素材,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考核内容、方式方法上加以整改。

4.设立校企双元教学衔接的测评指标。为了考查校企双元教学衔接是否有效,在构建教学衔接模式中设立了校企双元教学衔接有效性测评评分体系。评分体系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衔接机制,主要考察教学产业园管委会能否发挥效能、反馈调整机制、监督校企定期沟通的频繁度;二是衔接内容,主要考察人才培养方案能否体现企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项目是否来源于企业工作任务、实践性环节的评价是否体现企业评价、学校教学工厂的5S管理是否体现企业的管理要求、学校教学工厂的TPM管理是否体现企业的管理;三是衔接途径,主要考察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培养任务的分工如何、学校与企业承担培养任务有无完善的计划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企业实践专家的参与度、专业教学团队中企业技术骨干占比、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定期交流的频度、校企信息沟通管理系统能否发挥效能。

三、结束语

校企双元教学衔接模式的构建有效破解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职人才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通过建立以双元教学管理委员会为中心的体制机制、搭建以政产学联合体为内核的教学产业园基础平台、建设以校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线的内容体系,设立以校企双元教学有效性衔接为目标的测评指标,对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深化校企教学衔接,提高校企双元培养的实效性等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顾准,周晓刚.定岗双元模式下高职校内外课程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42—45.

[2]周晓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49—51.

[3]顾准.教学产业园——高职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44—47.

(责任编辑:侯秀梅)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3-0062-02

作者简介:周晓刚(1976—),男,江苏太仓人,副教授,硕士,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机械制造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2]39号);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动态匹配及互动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B-b/2013/03/056);201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视角下县域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研究”(2013SJD880069)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12-21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3.026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模式构建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