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

2016-03-16 12:06:47吴咏梅
黄山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黄山市现代农业农民

吴咏梅

(中共黄山市委党校,安徽 黄山245041)

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

吴咏梅

(中共黄山市委党校,安徽 黄山245041)

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角度,通过产业升级转型、产业规划、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式,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由初级向更大规模过渡,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现代化

2015年,中央《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规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黄山市作为山区农业大市,理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实现以规模农业为核心的黄山市农业现代化道路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一、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黄山市依托地方资源和产品优势,积极培育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至2015年3月,黄山市农民合作社1 487个,拥有社员7.6万人,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6个,省级示范社29个。与此同时,全市也加大了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和业务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到2014年底,全市经营耕地、林地在1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262个,面积6.9万亩,占已流转土地面积的1/3。①近几年黄山市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营,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摸索出许多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主要特色表现如下。

一是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为目标,引领农业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组织农民专业化生产,形成特色专业村和产业带,带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向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2015年11月,休宁县板桥乡的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入选农业部公布的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其冷水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400多养殖户,512口鱼塘,鱼塘面积80余亩,年产冷水鱼达数十吨,专门负责农户养殖技术指导、产品质量监管、品牌包装打造及高端市场营销等工作,为冷水鱼质量和农民增收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以产业生态、产品安全为目的,提高农产品种养的有机化、标准化水平。合作社把食品安全作为建社使命,大力推广无公害和安全放心食品,有效组织社员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休宁县荣山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园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欧盟瑞士IMO颁证的直管有机茶园5 000余亩,是中国绿茶在欧盟、日本茶叶市场最大的供货商之一。郑村镇领华粉丝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无公害山芋高产栽培和粉丝加工技术指导,制定粉丝加工标准,注册入超条形码,走上了标准化生产发展之路。

三是以抱团合作、做大做强为宗旨,争创品牌促进增收。合作社对内提供服务,对外追求效益。一方面壮大“闯市场”树品牌能力,另一方面使农产品“抱团”销售促增收。歙县有三潭枇杷专业合作社8家,社员2 000多户,占枇杷种植户50%;枇杷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枇杷近2万吨,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拓宽了产业化发展路径。

四是以整合土地、扩大规模为手段,构建返乡创业带动致富的平台。歙县有十万外出务工大军,还有千余农户移民下山进城,空心村、抛荒地随处可见。许村镇塔山村汪化忠牵头创办“歙县化忠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将种植从“一年一菜”转为“一年一烟一菜”,发展塔山烟草基地,种植面积达600亩,亩产150多公斤,亩效益3 000余元,仅此一项使塔山村人均增收300元,创税30余万元,土地利用率有效发挥,解决和扩大了务农者的增收途径,使农村闲置土地变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宝地,开启了返乡创业新模式。

五是以龙头企业引领、全体社员参与为模式,实现企业与社员双赢。歙县有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4家,引领茶业经济向无公害、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目标发展。歙县云谷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杞梓里唐里村茶农为主体,社员302户,茶园面积5 620余亩。每天可加工鲜茶叶15-20万斤,年加工精制茶叶1万多吨。该社实行“三统一回收”模式,缓解采茶劳力缺乏和茶叶销售难问题,解决了农户致富“四缺”困扰,调动了种茶积极性,使传统名茶“大方茶”得以发展,力争在做大做强市场品牌上带动茶农增收。②

近年来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实施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全市三区四县均有不同类型的合作社,按照业务范围分类,合作社经营涉及种植、养殖、农技信息服务以及农产品的购买、加工、销售、运输和贮藏等行业。各区县不仅有自身的优势特色,而且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一些合作社业务范围已转为跨县域、跨行业拓展,有力推动了农产品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布局,着实加快了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

二、制约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黄山市合作社的发展仍然在规模、组织功能、辐射和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合作社存在明显的差距,其竞争力与同产业的龙头企业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与走以规模经营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尽快做大做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真正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虽然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保持较快增长,但仍存在合作规模小、经营效益不高、组织功能较差等问题,整体实力依然较弱,2014年社均经营收入只有71万元。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大多是由农民根据自身条件或由村委会进行组建,资产在几十万元左右,规模较小。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使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论是在价格因素还是在非价格因素方面都不占优势,同时也阻碍了农业标准化的推广,造成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安全性差、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大部分合作社的工作仅集中在生产、销售环节,向加工延伸的很少,经营效益不高。此外,合作社服务成员宗旨意识不强,带动农户能力不足,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系列化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成员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尤其是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偏低,影响了带动农户作用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发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其持续发展必将遭遇诸多因素困扰。桂林镇宋村葡萄专业合作社是皖南最大的葡萄基地。但2015年夏季受前期雨水多和市场等因素影响,葡萄的产量和价格均比往年略有下滑,收购价低至1.5元,其农民专业合作社弊端逐一显现。

二是如何健全规章制度,坚持守法经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弘扬团结互助、诚信友爱的合作文化,加强民主管理,保障成员各项权利。大多数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和合作经营理念淡薄,很多农民对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的服务功能和作用缺乏全面了解,执行章程规定的自觉性较差,仅仅把合作社当作一个销售场所和销售渠道,当产品好销时,一些社员往往自行销售,当产品滞销时,就找专业合作社解决销路,势必会造成恶性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滑,市场销路遇冷的局面,最终自断刚刚形成的气候。甚至还有个别合作社的负责人,利用合作社的资源向自己倾斜,不是平等地服务于每一个成员。

三是如何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0个,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著名商标69个、省名牌产品26个。这与全市众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完全不相衬。大多数合作社品牌意识不强,仅停留在技术、信息服务以及生产销售上,没有统一的生产、包装、品牌、销售,没有通过对农作物的生态种植和农产品的精细加工来提高其附加值。

四是如何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积极支持其发展。合作社在管理、土地、人才、技术、资金、用电上都亟需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细化规范操作程序,既要输血又要造血,怎样做到输血准确及时、造血源源不断是我们政府必须思索与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以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为基础,通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从而实现走以规模经营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三、新形势下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前景

目前在国家大力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农垦系统及集体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途径、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政策扶持、资金来源等具备清晰的思路,以顺利迈入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1.明确以规模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经营主导地位,引导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尽快实现升级转型

国家提倡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能有效地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规模农业是必经之路。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和生产形式已渐渐不适合现代农业的要求,农村迫切希望有一种快速、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出现,农民也迫切需要在资金、信息、科技方面得到支持与引导。因此未来农业生产方式一定是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通过城镇化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释放土地资源,再经过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到种养殖大户手中。这样种养殖大户就可以利用连片土地进行规模生产,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前,黄山市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亟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前,黄山市许多经营主体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于一体。当然,现阶段家庭农场作为新生事物,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要鼓励发展、支持发展,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在注册管理、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合作社可以以土地入社和土地流转等方式集中土地,统一平整规划,然后转租给当地有能力、有意愿种地的家庭农场。此外,合作社还应统一提供种苗、肥料、植保等方面的服务,这将会保证所有参与种植农民的利益。对没有能力和兴趣参与种植环节的农户,在保证他们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参与加工环节。对有能力也有兴趣参与种植的农户,则发展成为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由于这部分人拥有了更多的土地使用权,所以可以全职参与农业生产,成为职业农民。通过合作社这一纽带,可以把不种地的农民、种地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有机地联合起来,解决他们单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打造现代农业。同时,未来国家将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2.制定以产业规划为入口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指导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尽快步入更大规模良性转型的轨道

产业规划要把握农业项目方向,具有前瞻性、指导性、预见性、持久发展性、可操作性和独特个性。只有制定出科学、准确、灵活、全面的产业规划,才能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在实施规模经营的过程中有条不紊,面对突发变故等风险能够沉着应战,顺利跨过困境。

一是从自然资源找特色。因地制宜对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规划。首先,山区农业产业是首选。黄山市山区面积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巨大优势。其次,生态农业产业也是未来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最大的亮点。再者,旅游农业产业必将成为黄山市作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支柱性产业。最后,开放农业产业也将成为新兴农业产业生机勃发的生力军。二是从政策市场找扶持。农业是一个政策性行业,在选择种养殖项目的时候,最好结合当地政府主导项目,轻松拿到补贴。例如黄山市2014年共获得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 27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总计1505.44万元。①三是从消费市场找业绩。发掘消费者的特色需求,打破常规的农产品“无品牌”、“无包装”、“无生产日期”的三无现状,可以通过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从传统中走出特色来。

经过多年的发展,黄山市三区四县均有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合作社,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一些合作社业务范围已跨县域、跨行业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产品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布局。未来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要制定以产业规划为入口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注意与生态链、食物链的结合以形成产业链,强调整体发展的协调、高效益以及能源的可循环利用。广大合作社凭借自身的平台优势,通过合作经营,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提高合作社成员收入,使黄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尽快步入更大规模良性转型的轨道。

3.加快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路径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科技创新

未来农村的农业种植将转向精细化的大农场运作。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将随之崛起。在“互联网+”这个风口上,互联网农业成为资本关注的下一个焦点,农业信息化是传统农业升级改造进程中的重要支撑。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导致农业按需投入、产业链前后延伸、价值链不断放大的历史变革,农业的规模经营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二三”产为一体,更加迫切需要科技信息的融合作用。因而,可以预见农业信息化普及过程中,将孕育巨大市场。农业信息化的商机体现在农业精准化生产、农业电子商务、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方面。未来这些信息化项目一旦启动,将会为政府机构、专业农户、农资企业以及农业金融机构等提供专业化的农业大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4 000亩的生态农业项目在种植基地的稻田里安装电视监控视频,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可视化追溯服务平台。

电子商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黄山作为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资源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由黄山市供销系统斥资千万元打造的“裕徽园”黄山特产网上商城,是黄山市首个本土农产品电商平台。

4.创新以新一轮土地改革为契机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将休闲农业与项目开发结合,使之成为新型消费业态和旅游经济的支撑

随着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对自然、原生态、农耕文化、亲子采摘等文化旅游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而现代农业应运而生了满足环保、绿色、循环、有机的生态农业,休闲创意、生态观光等将成为农业的新热点。同时工商资本的注入及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地产的发展,既可以满足城市人口的住宅需求,又可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居民到农村镇间旅游观光,会带去大量的科技思想、市场信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既可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也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业观光园内的高效农业也吸引城镇居民到此投资,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这也能促进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新亮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的低收益是生产的低收益而不是市场的低收益,实现农业的高附加值需要规模农业的风险控制以及休闲创意农业的带动。因此休闲农业与项目开发结合必将迎来很大的发展机遇,这包括高档住宅开发与农业庄园的结合,大型旅游地产开发还可以充分融合休闲农业。黄山是安徽生态资源最丰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级市之一,又是产茶大市。如何抓住当前发展农业经济、实施产业化的大好契机,开拓一条集名优茶、茶文化、生态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之路正是我们的使命与攻关方向。因此无论是茶文化的专项旅游,或是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恰如其分地安排一些茶文化的内容,如观赏茶艺表演、品名茶、观看茶歌茶舞、观赏选购茶具、品尝茶餐茶菜、自己动手学制茶泡茶、参观和考察茶文化遗迹等,都能够促进徽文化、茶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将产业园建设成为集研发、生产加工、展示交易、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在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普及迅速发展,要通过产业升级转型、产业规划、农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由初级向更大规模过渡,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未来黄山市旅游业将呈现出集生态观光、休闲养生、运动健身、山水文化、乡村体验于一体的典型的现代农业模式,也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向全世界打开了一扇现代农业之窗。

注释:

①中共黄山市市委市政府关于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意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材料.2015.

②吴元利.歙县闯出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新路径.黄山论坛,2013(5).

责任编辑:曲晓红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in Huangshan City

Wu Yongmei
(Party School,Huangshan Municipal Committee,Huangshan245041,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to grasp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the challenges,this paper, through industrial updating,industrial planning and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tries to explore the way of transferring the management of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rom the primary scale to a larger scale,vigorously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and realizing the dream of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with high efficiency,products safety,resources 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iness.

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development;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F327

A

1672-447X(2016)02-0034-05

2015-12-18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课题(QS201564)

吴咏梅(1971-),河北涞源人,中共黄山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科学。

猜你喜欢
黄山市现代农业农民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4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4
现代农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工程与建设(2019年1期)2019-09-03 01:12:14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市场周刊(2017年1期)2017-02-28 14:13:34
“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市召开
生活用纸(2016年7期)2017-01-19 07:36:39
老年人住区交往实证分析——以黄山市“阳光绿水”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