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大辞典》编写组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史记》百名历史人物(十二)
《〈史记〉人物大辞典》编写组
《〈史记〉人物大辞典》主编:段国超、丁德科
副主编:李克让、程正江、崔康柱、曹强
撰稿人(按照姓氏笔画排列):丁德科、王忙有、王亚玲、王炳社、王麦巧、王晓红、马雅琴、韦爱萍、白建西、田晓荣、冯望岳、叶玲、仝梅菊、成荣强、李克让、严安政、张晓明、张念红、吴占文、何新国、杜振虎、岳庆华、段国超、党艺峰、贾巨川、贾耀林、郭楚伟、崔康柱、梁建邦、曹永贞、曹书生、曹强、程正江等。
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吴国将军。名武,字长卿,亦称孙子武、孙武子,齐国人。早年研习兵法,著《孙子》13篇,以兵法晋见吴王阖闾。吴王尽观13篇兵法,又小试其勒兵之能,出宫中美女180人,令孙武临场演练。孙武将美女分为两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申之以军规,乃发号施令。美人以为戏,皆大笑,孙武以抗王命罪用军法折二队长,由是美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孙武即被吴王任命为将。吴王九年(前506),用孙武、伍子胥谋,联合唐、蔡两国,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大破楚军,乘胜追击,五战五捷,攻陷楚都城郢(故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后楚迁都它处亦称郢)。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多得力于孙武。孙武除《孙子》13篇外,尚有《吴问》《四变》等残篇显世。《孙子》为至今流传最古的军事著作,被列为兵书之首。
太史公曰:“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兼列(列,通裂。兼并或分裂)邦土,虽不及三代之诰誓,然身宠君尊,当世显扬,可不谓荣焉?”又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孙子吴起列传》2161-2168,《律书》1241)
太叔段(前754—?),春秋郑庄公之胞弟。姓姬名段。《左传》又称共叔段、郑共叔、叔段。其父郑武公娶申(姜姓诸侯国,在今河南南阳)侯之女为夫人,史称武姜。武姜生庄公时难产,生段时顺利,因而偏爱段,欲立段为太子,武公不许。武公死后,庄公继位。庄公元年(前743),将其弟二叔段封到京城(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二十里),号称太叔。祭仲(郑国大夫)说:“京城大于国都。不可以封给弟弟。”庄公说:“武姜想这样,我不敢反对。”叔段到了京,整顿军备,与他的母亲武姜阳谋袭击郑都。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叔段果然袭击了郑都,武姜做内应。庄公派军攻打叔段,段逃跑。庄公又攻打京城,京城的人们都背叛了叔段,叔段无奈逃跑到鄢(古国名,为郑所并,在河南鄢陵县)。鄢邑的百姓溃逃,叔段不得已逃亡到共国(在河南汲县)。(《郑世家》1759)
太子申生(?—前656),春秋晋献公的太子。姓姬名申生。又称恭太子,《左传》称“共太子”。其母齐姜为齐桓公之女,早死。其同母妹为秦穆公夫人。其异母兄弟重耳、夷吾有贤名。后来,其父献公伐骊戎(别居骊山之戎族),得骊姬,极为宠爱,立为夫人。
献公十二年(前665),骊姬生奚齐,欲立为太子,乃使人寻机排挤诸公子。献公亦有废申生意,大夫士蔿劝他出亡,不从。献公二十一年(前656)骊姬诬他放毒胙肉,意图不轨。太子申生面对诬陷不顾明骊姬之过,怕使父亲老年无欢,又不顾负恶名逃亡,遂自杀。谥恭太子。(《晋世家》1641、1651)
屠岸贾,春秋时晋国大夫。晋灵公时,屠岸贾有宠于君。及景公三年(前597),升为司寇,想诛灭赵氏。即罗织罪名,以戮灵公之罪强加于赵盾,再矫君命擅自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灭赵盾家族。十五年后,景公因病,命人占卜而复立赵氏孤儿赵武,屠岸贾被杀,其族尽灭。后世据此写有《赵氏孤儿》传奇。但此事后世有人以为《史记》写得不实,如唐知几《史通·申左篇》、清梁玉绳《史记志疑》等均有考证。(《赵世家》1781)
吴王夫差(?—前473),春秋末吴国末代国君,亦称太子夫差、吴王。姓姬,名夫差。其父阖庐因被越军射伤脚趾而死,临终时派人问夫差:“尔(你)而(通能)忘勾践杀汝(你)父乎?”夫差说:“不敢!”夫差即位后,以大夫伯嚭为太宰,训练军队,立志报越。次年便在夫椒(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北)大败越军,困勾践于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勾践派文种贿赂伯嚭向夫差求和,伍子胥不许,力主趁机灭越。夫差不纳忠言,与越媾和缔约后撤兵回国。
夫差七年(前489),齐景公卒,齐新君幼小。夫差忘记越为吴之心患,拒听伍子胥劝谏,起兵北伐,败齐于艾陵(齐邑,在今山东泰安东南)。又向鲁国征收牛羊猪祭品100套。鲁人派子贡以周礼说服夫差,夫差说:“我文身(我身刺着花纹),不是责礼(不能依礼相责)。”后又连年用兵,为邹伐鲁,远征北齐。勾践见夫差日骄,乃献以厚礼,且率众助阻。夫差非但不听,反而派子胥使齐。伍子胥知事不可为,便将其子托付给姓鲍的齐大夫。伯嚭趁机谗毁子胥谋反,夫差便赐子胥剑,令其自刎。子胥临终前让人悬其眼于吴都东门,以目睹越人灭吴。夫差大怒,命人将子胥尸体装进皮袋,飘浮于江。此后,夫差又从海上攻齐,兵败而归。
夫差十三年(前483),吴召鲁、卫之君会盟于橐皋(邑名,在今安徽巢县西北)。翌年春,夫差又北上黄池(即黄亭,在今河南封丘西南)会合诸侯,欲成霸业。六月丙子日,勾践乘虚伐吴,生俘太子友。消息传到黄池,夫差连杀七人,严令保守机密。七月辛丑日,夫差争霸失利,只得以晋君为盟主,缔约返国。因屡次征战,国势已衰,遂遣人以重金与越议和。
夫差十八年(前478),越军再败吴于笠泽(水名,一说即今太湖,一说即今吴淞江)。随后,勾践又屡次伐吴。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十一月丁卯日,吴师大败,夫差被困于姑苏(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派公孙雄向勾践求和。勾践让夫差迁往甬东(地名,在今浙江舟山岛),管辖百户人家。夫差说:“吾老矣,不能事君王!”于是以物遮面,说:“吾无面以见子胥也!”然后自杀。吴国从此灭亡。(《吴太伯世家》1467,《越王勾践世家》1745)
吴王阖庐(?—前496),春秋时吴国君。姓姬名光,号阖庐,一作阖闾。即位前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诸樊兄弟四人依次传位,因老四季札避而不就,国人乃立老三馀眜之子姬僚为王。阖庐以为自己当立,遂暗蓄勇士,常欲袭杀吴王僚。其时楚亡臣伍员入吴,未受吴王僚重用,便改事阖庐。阖庐因伍员引荐而得专诸。后吴王僚派两个弟弟领兵伐楚,陷入重围,无路退还,阖庐对专诸说:“此时(时机)不可失也。”“不索何获!(不索取何时才能得到)我真王嗣(继承人),当立,吾欲求之(得到它)。”于是他在地下室埋伏甲士,请吴王僚到家中饮酒。酒酣,后阖庐假装脚有病,躲进地下室,让专诸藏匕首于腹,趁上菜之机刺死吴王僚,专诸亦被王僚亲兵乱刀所杀。
阖庐自立为王后,用专诸之子为国卿,以伍员为行人参预国事,以孙武为将军,又用楚亡臣伯嚭为大夫。吴王僚两个弟弟闻讯率军降楚,受封于舒(邑名,在今安徽舒城东南)。阖庐遂与伍员、伯嚭领兵攻克舒邑,将其杀死。继又屡败楚师,夺得六(在今安徽六安东北)、灊(qián,在今安徽霍山东北)、居巢(在今安徽巢县)等邑。
阖庐九年(前506),吴以举国精锐与唐、蔡联军西向伐楚,双方对峙于汉江两岸。阖庐之弟夫概率五千人奔袭楚军,楚军败逃。阖庐挥军迫杀,五战五胜,进占楚都。翌年春,越国趁阖庐在楚兴师伐吴,秦国亦派军援楚。夫概见吴军受秦、越夹击,就潜逃回吴自立为王。阖庐闻讯,带兵回国攻打夫概。夫概败逃入楚。随后阖庐又派太子夫差伐楚,攻取番邑(在今江西波阳)。楚王被迫迁都于鄀(ruò,在今湖北宜城东南)。
阖庐十九年(前496)夏,吴伐越,战于檇(zuì)李(邑名,在今浙江嘉兴南)。勾践派敢死队排成三行,呼叫着自刎于吴军阵前。吴军只顾观看,越军趁机进攻,败吴于姑苏(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阖庐被射伤脚趾,退兵七里,后因创伤发作而死。临死时派人立太子夫差为王,并告诚夫差勿忘父仇。三年后,夫差大败越军,雪了姑苏之耻。(《吴太伯世家》1461,《越王勾践世家》1739)
吴王僚(?—前515),春秋时吴国君。姓姬名僚,亦称州吁。吴王馀眜之子。馀眜卒,传位于其弟季札。季札不就,吴人遂改立姬僚为君。姬僚即位后,楚国亡臣伍子胥入吴,说伐楚之利,未受重视。伍子胥乃改事公子光。公子光为吴王诸樊之子,自以为当立为君,素怀异志。伍子胥便荐勇士专诸给公子光。吴王僚十三年(前515)春,吴兵伐楚失利。四月丙子日,公子光请姬僚饮酒,让专诸藏匕首于鱼腹,趁上菜之机刺杀姬僚。姬僚在位13年(前526—前514),被杀后公子光自立为王。(《吴太伯世家》1461,《刺客列传》2516)
伍奢(?—前522),春秋时楚国大夫,为楚平王太子建之傅,伍举之子。初平王夺太子建之妇,恐太子日后于己不利,使居于城父,伍奢随之。有人谗言太子将谋反,太子闻信后欲出奔,伍奢孤忠,自请赴平王前为太子辩诬。可平王不听,囚伍奢于郢都,使召其子,后长子伍尚至而与奢同时被杀。次子伍子胥逃亡于吴,后发愤作为,终于借得吴国之力为父兄报了仇。(《伍子胥传》2172)
伍尚(?—前522),春秋时楚国臣。伍奢之长子,伍子胥之兄。始其父囚于郢,平王怕其兄弟报仇而为患于楚国,即佯装释放其父而召伍尚兄弟。伍尚为人仁厚,虽知奉命赴郢并不能保全父命,但又恐以后不能雪耻报仇,且闻因父命而不往则为大不孝,遂为天下笑。即奉命赴郢,结果与父奢同时被杀。(《伍子胥列传》2171)
伍子胥(?—前484),春秋时吴国大臣,名员,字子胥,亦称伍胥或伍员,楚国人。楚大夫伍奢次子。其祖伍举,以直言敢谏事楚庄王,功业显达,故后世在楚颇有声名。
伍奢为楚平王太子建之太傅,因遭谗言,与长子伍尚均被楚平王所杀。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行乞经宋、郑逃奔至吴。在吴,事吴王阖庐为行人(官名),与谋国事。助吴王阖庐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练武,国势日盛。吴王阖庐三年(前512),阖庐准备进攻楚国,他提出先以三师轮番扰楚,疲楚,然后集三军进攻的计策。阖闻纳之,派兵到楚以游击作战的方式轮番骚扰,前后达6年之久。使楚军疲惫不堪。吴王阖庐九年(前506)11月19日,吴、楚两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对阵,吴军以孙武为主将,伍子胥和伯嚭为副,连续五战,大获全胜。29日即占领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前之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平王墓,鞭尸三百,报杀父之仇。时楚君昭王逃随(今湖北随州市)。后吴王夫差执政,击败越王勾践。越王勾践以厚币贿吴太宰伯嚭以请和,伍子胥劝谏夫差拒之。夫差不听,卒从伯嚭言,与越和之。后夫差北伐齐,伍子胥以防越而劝其暂勿伐齐,夫差不听。时太宰伯嚭从中进谗,夫差与子胥渐渐疏远。吴王夫差十二年(前484),夫差赐伍子胥属镂之剑,命他自刎。伍子胥临终前对舍人说:“扶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夫差闻之大怒,将他尸体装入皮革囊中沉到江里。后,越王勾践终灭吴国。吴人怜伍子胥之死,特立祠于太湖边胥湖东岸山上纪念他,并将此山命之为胥山。
太史公曰:“怨毒(结下仇恨)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指令尹子西结怨于白公胜)!向令(先前假使)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指蚂蚁,喻生命渺小)。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指性情刚烈的男子汉)孰能致此哉?”(《伍子胥列传》2171)
武姜,春秋时申侯女,为郑武公夫人。有子寤生、叔段。武姜宠叔段。郑武公将死,武姜想使立叔段而没有实现,又为求封地。寤生立,武姜与叔段谋杀寤生,未遂。寤生因之与武姜誓不相见。后因颖考叔为说辞,武姜母子和好。(《郑世家》1759)
西乞术,春秋时秦国将领。又作西乞林。蹇叔之子。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秦穆公不听蹇叔劝告,派西乞术、孟明视、白乙丙将兵袭郑。兵至滑(姬姓小国,今河南偃师东南),郑商人弦高以12牛犒秦师。西乞术等以郑有备,灭晋之边邑滑。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秦师至殽,遇晋袭之,秦师大败,无一得脱,西乞术等三帅被虏。晋文公夫人(秦女,晋襄公之母)为秦三囚将请曰:“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晋襄公许之。西乞术等三帅归。秦穆公素服郊迎,复三人官秩如故。秦穆公三十五年(前625),西乞术与孟明视、白乙丙率师伐晋,以报殽之役。秦、晋战于彭衙(秦地,今陕西澄城西北),秦师不利,引兵归。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西乞术与孟明视、白乙丙复率师伐晋,渡河焚舟,示必死,大败晋军,取晋王官(今山西闻喜西)。晋师守城不敢出。秦师渡茅津(今山西平陆茅津渡)至殽,埋葬殽之役秦军尸骨而还。(《秦本纪》191)
夏征舒(?—前598),春秋时陈国大夫。亦称陈侯。因其父御叔食邑在夏,或云因其祖父字子夏,故以夏为氏。为陈国大夫御叔与夏姬所生。其母夏姬曾和陈灵公、孔宁、仪行父等私通。陈灵公、孔宁、仪行父竟各穿其母夏姬内衣在朝廷上戏嘲。陈灵公十五年(前599),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在其家饮酒,陈灵公戏弄孔宁和仪行父(《左传·宣公十年》作对仪行父说)说:“征舒似汝(你们)。”孔宁与仪行父则说:“亦似公(陈灵公)。”夏征舒听罢,心中大怒,欲杀陈灵公。当陈灵公饮罢离去时,其藏于马棚门,以强弓射杀灵公。孔宁、仪行父两大夫皆逃往楚国。陈灵公太子午亦出奔晋国。他乃自立为陈侯,做了陈国君主。第二年夏天,曾与楚庄王、郑襄公会盟于辰陵(今河南淮阳西)。同年冬天,楚庄王怒其射杀陈灵公,遂率领诸侯讨伐陈国,将其杀死,车袭于栗门(陈城门),而从晋国迎立陈灵公太子午为陈成公。(《十二诸侯年表》616,《陈杞世家》1579)
弦高,春秋时郑国商人。姓弦,名商。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告诉秦穆公,说郑国使他掌管都城北门钥匙,如果暗中派军队来,就可以夺取郑国。秦穆公听信杞子之话,于第二年春天,派遣孟明、西乞、白乙等领兵偷袭郑国。当时,弦高正前往周王都城做生意,同秦军在滑国(今河南滑县)相遇。他得知了秦军意图,便主动慰问秦军,先送给秦军4张熟牛皮,然后又送给秦军12头牛。并对秦将说,我们国君听说你们行军要到我们郑国去,使我冒昧犒劳贵军。我们郑国虽然不甚富裕,但如果贵军行军日长,需要住下来的话,我们愿意供给贵军每天的日用必需品;如要开拔的话,我们愿意为你们侍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另一方面,他却暗中遣人赶快去向郑君报告。郑穆公得知后,便采取措施,迫使杞子等离开了郑国。秦军以为郑国已经发觉了他们的意图,便放弃了袭郑企图,消灭滑国而去。《史记》记弦高言事与《左传》有异,此从《左传》。(《秦本纪》191,《十二诸侯年表》598)
【责任编辑马小侠】
渭南师范学院社科重大研究项目:《〈史记〉人物大辞典》编纂与研究(15SKZ04)
编者按:地处司马迁故里的渭南师范学院是“史记学”研究重镇,学校研究团队编纂的《〈史记〉人物大辞典》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史记〉人物大辞典》涉及历史人物6814人,总计130万字。辞典的出版,将向广大读者通俗易懂地展示精彩纷呈、生动鲜活的《史记》人物画卷,为做人识人提供借鉴,也将为研究者提供借鉴。最重要的是,能够为《史记》的普及、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现实作用,充分体现《史记》的现代价值。本刊摘百余词条,以飨读者,并请教于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