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锦
(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3000)
河南文化产业集聚的基本特点、实践模式与政策建议
张 锦
(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3000)
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从发展现状来看,当前河南文化产业集呈现出地域特色的鲜明性、投资主体的民间性、产业发展的有效性等基本特点,并在实践中资源转化型、传统工艺传承型、文化产业园区带动型等三种实践模式。加快推进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应当坚持全面规划、重点推进、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发挥优势、一区多点、联动互补的发展布局,采取统揽全局、明晰定位、注重培育等多层面得力举措。
文化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产业;河南
集聚发展是当前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路径。文化产业集聚是指“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电影公司、广播电视公司、广告公司、新媒介公司、出版社、唱片公司和设计公司、经纪公司等)、个人(艺术家)以及与相关支持系统(包括大学、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服务性行业、政府部门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和集中”[1]。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引导文化产业集中发展,文化产业集聚规模初现,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初步建成,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正在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和文化经济优势。本文试就当前河南文化产业集聚的基本特点、经验模式与政策建议作一简要论述。
就发展现状而言,当前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主要呈现出地域特色的鲜明性、投资主体的民间性、产业发展的有效性等基本特点。
一是依托地方资源优势,中原地域特色鲜明。文化产业集聚能否体现独特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和文化品味,关键看其能否体现区域文化特色。河南目前形成的一些文化产业集聚园区,如郑州嵩山文化产业园、淮阳伏羲文化产业集聚区、济源愚公文化产业园、永城市芒砀山汉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大都依托当地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完全体现了浓郁的中原地域特色。除此之外,近年来河南各地不断发展壮大的特色文化村镇,如开封县朱仙镇、禹州市神垕镇、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都有诸如木板年画、钧瓷、牡丹画、剪纸等一大批传统产业支撑,因而无论是依托资源、生产工艺,还是其相关产品,都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文化村镇的产品不仅走出省外,甚至走出国门,成为传承和弘扬华夏历史文明的物质载体。
二是政策引导效应显著,民营资本渐成投资主力。自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以来,河南不断加大文化改革力度,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资文化产业。目前,民营资本在河南文化产业的多个领域中均已占据主导地位。以动漫产业为例,郑州市已经形成了三个较大的动漫创作和生产基地,民营资本均是主力军。如国家动漫产业发展(河南)基地汇集了以郑州小樱桃卡通艺术有限公司、郑州漂亮宝贝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智睿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70多家民资公司,而投资“方特欢乐世界”的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和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都是河南文化产业领域投资额度比较大的民营企业,其投资额度均以数亿元计。而在特色文化产业领域,民营资本更加活跃。如许昌瑞贝卡发艺制品公司、禹州孔家钧窑有限公司、宝丰赵庄魔术演艺集团、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以及特色文化村镇中的众多工艺品公司,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众多的河南文化品牌也大都是由民营文化企业创造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有镇平玉雕、禹州钧瓷、浚县石雕以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快乐星球”等。
三是龙头带动作用突出,发展成效日益显现。一批行业领先的文化产业园区规模日益凸显,成为河南文化产业集聚的领跑者,有效地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效显著。如已经成功晋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已入驻文化企业近千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总收入超百亿元,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书画工艺美术业、饮食文化业、体闲娱乐业、会展收藏文化业、传媒出版业、文化培训业八大产业全方位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2]; “国家动漫产业发展(河南)基地总投资12亿元,园区建成后可容纳300家动漫创意企业,目前入驻企业68家,占全省的80%”[3]。
深入分析当前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的初步实践,我们可以将其模式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资源转化型、传统工艺传承型、文化产业园区带动型。
第一,资源转化型文化产业集聚模式。据统计,目前,河南省已建成或在建的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共有59家,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6个[4]。仔细考察这些文化产业园区,基本上都是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而建设,属于典型的资源转化型文化产业集聚。按照其形成机制和管理主体,大体可分为自发型集聚、企业主导型集聚和政府主导型集聚三种模式。自发型集聚是文化产业市场化的重要标志,完全符合文化产业本身集聚发展的内在需求,其特点是以自身独特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构筑特殊的文化区域品牌和文化创意区域,带动和辐射周边区域相关文化产业企业和服务业自发集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目前该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石佛艺术公社、民权王公庄画虎村和镇平石佛寺玉文化产业园。企业主导型集聚一般是划园而治,主要指那些有着专门规划与治理主体的产业园区,一般由特定的治理主体(主导企业)通过有目标有步骤的规划,从无到有地进行建设,有着特定的边界范围,且相对封闭,具有相当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如上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河南)基地由郑州小樱桃卡通有限公司承建,带动68家动漫企业入驻投产等。政府主导型集聚大多属于综合型文化集聚区,是指那些具有自发集聚与自觉发展双重特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域。这种类型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往往依托各地的特色文化资源而建,且有一定的产业集聚,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需要政府进行规划并推动发展。如郑州市发挥自身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先后规划建设了商都文化功能区、黄帝文化功能区、沿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登封文化产业示范区等一大批文化集聚区。
第二,传统工艺传承型文化产业集聚模式。该模式大多体现在近年来河南省为数众多、发展迅速的特色文化村镇而兴起的文化产业集聚之中。据统计,目前河南省特色文化村镇超过40个,其中13个村镇文化产业年收入超过亿元。这些特色文化村镇大都均依托一项或多项传统工艺,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从事传统工艺品生产加工,并大多采取“公司+农户”等形式,将传统工艺品产业做大做强,由此逐步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文化品牌、“名片”。在当地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引导下,经过多年发展积淀,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如宝丰县赵庄乡的魔术产业、夏邑县火店乡的宫灯生产、固始县三河尖乡的柳编加工等,规模较大,影响广泛,经济社会效益均较好。其中,“夏邑县火店乡赵庄村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宫灯、旗穗生产基地,每年赚取利润1 000万元以上”[5]。
第三,文化产业园区带动型集聚模式。该模式大多体现在近年来发展较好、集聚效应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国家级或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而兴起的文化产业集聚之中。它们大多为一家或多家文化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较好、在本地区和河南省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具有明显的骨干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在相关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吸引和带动当地一些从业人员、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跟进,逐步打造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为例,“园区的骨干企业——清明上河园2012年经营总收入14810.69万元;该公司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成为展示宋文化魅力的印象画卷和“夜游开封”的重要载体。同时,园区内一些生产销售民间工艺品如汁绣、官瓷、木版年画等的文化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扩大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4]。
尽管目前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迅速的省市相比较,仍有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既要从宏观的视野,明确全省文化产业集聚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布局,又要从微观的视角,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具有针对性地加快发展步伐。
首先,坚持全面规划、重点推进、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
加快推进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必须科学对接《中原经济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若干意见》《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始终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科技为支撑、改革为动力、创新为突破,全面规划,重点推进,大力支持文艺演出、文化旅游、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广告会展、休闲娱乐产业、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集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培育出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其次,构建发挥优势、一区多点、联动互补的发展布局。
加快推进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必须依托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郑、汴、洛在资源、区位、交通、人才、技术、信息和资本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构建以郑、汴、洛为中心,以若干文化产业强市和强县为支撑的“一区多点、联动互补”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把该区域建成全省集文化旅游服务、文化遗产展示、文化创意和会展、演艺和娱乐、动漫和网络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文化产品物资流通和贸易于一体的多功能集聚区,引领、辐射和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其他省辖市也应当根据地域文化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和人才、市场、环境等条件,确定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方向和重点项目,建设一批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和较强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对周边地区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文化强市(县)。
再次,采取统揽全局、明晰定位、注重培育等多层面得力举措。
第一,统揽全局,做好规划引领。一是加强规划引导。要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遵循突出特色、优化布局、产业融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集聚发展的原则,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科学论证,严谨认真地编制出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文化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本地集聚区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定位, 加强和其他重大规划紧密衔接,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二是加紧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科学统筹规划文化产业集聚区布局,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和产业分工。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有序开发,分步实施,不得随意变更,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性。“十三五”期间,每个省辖市要筹建3-5个地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市场前景广阔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第二,明晰定位,提炼主导产业。在推进文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必须在搞好园区规划的基础上,明晰文化产业集聚的总体定位,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一方面,要确定集聚发展的文化主题。各地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清晰定位,使集聚区内各企业既分工又合作,避免“同质化”、盲目跟风和无序竞争。另一方面,要注重提炼培育主导产业。政府要根据本地众多文化产业在引领本地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炼出符合本地发展要求、能切实起到领头羊作用的主导产业和文化企业,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切实解决小、散、弱的问题,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生态链。
第三,注重培育,发挥孵化功能。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各种公共性服务平台。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备是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必须认真抓好文化产业集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大批直接或间接服务文化产业企业的公共服务设施。尤其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兴起,要通过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搭建公共性文化产业信息平台,探索建立“河南省市文化产业数据库”,有效推动促进政府与文化企业、消费市场、科研机构、文化产业相关研究专家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第四,强化统筹,加快区域整合。一要以省辖市或县市区为单位,注重搞好统筹协调。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大局进行统一立项、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用抓工业产业集聚区的方式和干劲抓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二要统筹协调财政、税务、金融、国土、工商等部门,合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三要加快区域整合。一方面,加快功能相近文化产业项目的优化组合,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彰显集聚优势,提高文化资源配置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加快集聚区自身配套功能的完善,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应打破区域行政与功能界限,与周边的商场、酒店、休闲娱乐等资源进行合作,以主设施、主功能为核心,打造共享体系,拓展产业空间,实现区域设施功能上的功能互补和共赢发展。
第五,拓展渠道,做大营销市场。文化产业集聚主管部门应当引入现代营销的理念和方法,牵头组织联合对外宣传,树立整体形象,将集聚产业优势、特点、功能,尤其是文化产业集聚的主打品牌准确地传递给客户,让客户真正全面深入地了解集聚现状。一是设立营销中心,与旅行社合作,建立营销网络;二是利用节会的轰动效应,加强营销宣传;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四大媒体做好宣传,努力扩大营销市场,扩大集聚区和品牌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四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组建网上营销网站,用足用活网络营销这张牌。
第六,优化环境,加强人才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筑文化产业人才高地,有效保障河南文化产业集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无论是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以在职培训、委托培训、定向培养、双向交流等方式培养产业集聚专门人才,还是引导本省高校开设文化创意专业,甚至采取引导集聚园区和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方式培养产业集聚急需人才,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实现路径。二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采用经费、待遇、级别、住房、家属随迁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大力引进本地文化产业集聚所需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三要制定一些激励措施。当地政府要大力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人才,鼓励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文化名家以创作成果、知识产权、技术手段、管理方式等生产要素参与利润分配或入股,努力形成一支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管理经营、懂市场运作的高素质文化产业集聚管理团队。
[1]李兰. 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董帅奇、陈芳.“文化惠民”给力“幸福开封”[N].开封日报,2013-08-27.
[3]王娟. 品牌效应凸显文化实力提升——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综述[N].郑州日报,2011-11-19.
[4]郭艳.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形成集聚效应——河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5]魏崇周.河南文化产业特色村产业集聚模式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1.017
2015-11-1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JJ025);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GJJ094)
F269.23
A
1000-2359(2016)01-00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