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中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书法教育现状及对策*
沈文中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书法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训练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目前,书法教育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已有一席之地,但还存在重视不够、课时不足、师资短缺、教材不对路等问题。应依据高职教育特点,对高职书法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并明确课程目标,开发适应高职教育的书法教材,建设书法课程标准化教室,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高职公共书法课的教育水平。
书法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课教学
书法课程在我国高等学校中一直是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些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正在渐行渐远,而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书法,则依托汉字载体一代代薪火相传。近几年,高职院校的书法艺术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专业化、体系化教学层面,还是学科化职能层面都已日趋成熟。下面所要探讨的不是高等书法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建设,而是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新生力量,对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发展,至今已形成半壁江山的局面。据教育部门的统计,201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 414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 280所,占比超过53%。以浙江省为例,2015年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08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48所。2015年,高等教育全日制本、专科共招生28.78万人,其中高职(高专)招生13.35万人;从学生总数来看,在校生总数99.11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38.28万人。短短十几年,高职教育已在学生数量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近半壁江山。但是,这只是数量规模,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二)学校管理层面对书法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高职院校在筹建之初,大多沿用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后来才逐渐转向以技能训练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主要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制定教学计划。专业技能课及专业基础课为主要教学内容,除了必要的“公共外语”“两课”和“公共体育”之外,一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如“中国文化”“大学语文”“艺术欣赏”等课程日渐萎缩,有的甚至已退出教学计划。随着高职教育的逐渐发展,片面强调技能所带来的弊端也有所显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如果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会造成重技术轻德业的现象,如果单纯强调就业的重要性必然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钱学森曾对前去看望他的时任总理温家宝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1]第4版
(三)高职课程设置不利于书法教学
由于受三年学制所限,高职院校不可能有足够的课时安排公共艺术教育。为了不冲击现有的教学计划,高职院校的人文艺术教育,通常采取公共选修课的办法,即把一些有关人文素养和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为公选课,给予相应的学分,规定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以此引导高职生接受人文艺术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凡事都有利弊,书法作为公共选修课存在,在高职院校中还有许多矛盾之处。当前,受高职教育特点限制,书法教育与其它公共人文艺术教育课程一样,处于一种“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状态。
(四)高职学生书法学习现状
当代大学生基本没有书法实践经历和书法常识。以笔者2015学年第一学期任教的一个班为例,在30名学生中,曾经练习过毛笔书法者仅有4人(包括小学、中学各阶段),练习过硬笔字者仅有3人,尤不容乐观的是,学过书法的几位学生也没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基本上也是从零开始。这样,高职学生公共书法课必须从执笔姿势、一笔一画等基础开始学。好不容易有了点基础,而课程已接近尾声了,下个学期换一批学生进来,又得从头来一遍。这就导致高职学生对书法的认识始终停留在最初级阶段。2015年初,张彦斌对河北师范大学等11所院校20多个专业的2 560名学生进行了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得出了下面几个数据:74%的学生认为手写字体与电脑打字同样重要,但却不知如何练习,自学书法几乎不见效;超过50%的大学生对电脑、手机等数码设备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经常提笔忘字,有时记不清汉字笔画,碰到不常用的汉字必须借助于手机或电脑;65%的学生在问卷中希望所在高校能开设写字课、书法课。大学阶段有时间习字,工作以后就可能没时间练习了[2]第20版。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目前大学生学习书法的现状。
在高职人才的培养中,开展书法艺术教育不仅对学生技能的提升有诸多帮助,而且还能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开了公选课后是否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呢?通过近一、二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离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的承担距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时严重不足,制约了书写技能的提高
公共选修课在高职院校主要是以辅助形式存在的,一般每学期只开36课时左右,而且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只能选修一次。这意味着书法课堂教学时间一个学期只有36课时。对于有着丰富人文内涵和较强实践性的大学书法教学来说,这点课时无疑是杯水车薪。现实的情况是,理论与实践往往无法兼顾。这造成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所知甚少,书写训练收效甚微的现象。学生刚刚对毛笔楷书的技能有了一些基础的掌握,课程就面临结束了。这是当前书法课开设流于形式的一个主要原因。
书法学习有一定的特殊性。书法学成与否,以及达到何种水平,往往不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商高低,而与学习者的实践训练时间成正比。训练足够才能达到一定的书写水平。换句话说,书法不像其它课程,只要懂了就行了,书写的技巧不但要“懂”得,更要“会”得。“懂”得的人不一定马上就“会”。在“懂”与“会”之间,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训练,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基本笔画中的捺画,掌握其姿态的要领有三:轻重粗细变化、位置高低转移、方向起伏转折。道理很简单,一说就透,直观易懂,但真要写出一笔流畅的捺画来,恐怕没有一段时间的练习是掌握不了的。更何况,书法中的笔画千姿百态,不仅是单个笔画的问题,还要掌握笔画的组合规律、通篇的章法处理等。所以,光靠这点课堂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二)师资水平不高,导致书法课堂教学质量低水平徘徊
高职院校师资数量的不足,使得书法课程的普及面始终得不到扩展。虽然书法专业的建制较为完善,书法人才培养的规模逐年扩大,但与高职教育书法教师的缺口数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规模较大,以浙江省为例,平均每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在8 000人左右。根据高职教学的机制,每学期大概需要8~10名书法教师,才能满足公共书法课教学的需要。以技能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根本不可能配备这么多的书法教师,因此只能采取减少开班数量,扩大班级学生人数等办法。书法学习有师生相授的特点,大班化的授课方式势必造成书法教育效率低下,影响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高职师资质量的短板使书法课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师数量不够时,有时会临时请一些社会上的书法工作者来校上课。外聘的书法工作者良莠不齐,有些虽一技之长,但不懂教学规律,缺少教育学、心理学等必要的知识,对书法的历史、文化所知较窄,不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另外,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停留在旧的层面上,不能及时更新,不了解当下的社会书法思潮,不会使用现代的教学设备,使得教学方法落后于现代教学。言传身教的不足,致使书法课程本身的魅力降低,影响了大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三)高职书法教材缺乏,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高职书法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所以一般都延用大学书法教材,如较早的由陈振濂教授撰写的《书法教学丛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霍如涛主编的《大学书法艺术》(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编写的《大学书法教材》系列(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湖南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贾铎主编的《规范汉字与书法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武汉轻工大学教授邹志生主编的《大学书法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央美院教授邱振中著的《大学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等等。这些大学书法教材虽然在数量上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但其中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书法教材几乎没有,导致高职院校的书法教材基本只能沿用大学书法教材。这些教材的不足之处是在职业性、技能性方面与高职教育的特点不相适应,尤其是在书法的应用性方面不够突出。高职公共书法课教材应该注重书写实践训练,注重书法与专业的联系。高职书法教材的内容应做到准确、系统、实用且有针对性。这样才比较切合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应用要求。总而言之,高职书法教育应该强调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书写水平上去了,对书法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四)教学设施建设滞后,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实践需要
1.缺少必要的书法教室 一般使用的是普通大教室,而且还不是多媒体教室,没有配置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辅助设备。课桌椅也是一人一位比较窄小的那种,远远不能满足书法训练的硬件需求。而且,高职生的普通教室经常更换,老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些教室不能进行必要的作业或作品陈设,缺乏书法艺术氛围。书法教室的环境布置很重要,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很有帮助。
2.专用书法教室的缺乏影响学生业余时间训练 学生宿室地方有限,不能提供练习书法的条件。如果有固定的书法教室并且能在业余时间开放,就可以满足学生业余时间的练习要求了。
3.高职院校的书法专业图书、资料不够齐全 图书馆馆藏书法书籍数量只有几本,系部一般不设图书资料室,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书法用书的需要。而书法教师则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利用网络资源,有的书法教师对于当下丰富的网上资源不会合理有效地利用。
(一)依据高职教育特点,实施“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
可以借鉴目前高职教育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书法能力训练项目。在学分不变、课时量固定的情况下,探讨针对不同专业书法课的侧重点,制定合理的书法综合训练项目,通过不同阶段的项目活动来达到高职书法课程所要求的能力目标。比如,在课程内容中设置名为“兰亭茶叙”的活动项目,来欣赏与交流书法经典,设计以“书法与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参与性、体验性活动,举办书法竞写擂台赛,进行野外书法名碑考察活动等。通过训练项目贯彻课程内容,带动学生学习书法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在课前多做准备,课后自觉加强练习,这样,也可缓解课堂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
(二)建设标准化书法教室,改善公共书法教学的硬件设施
书法教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也是书写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对教学场所有一定要求,所以,最好能建设专门的书法教室,配备标准的书法学习用具。高职院校的公共书法教育应遵循职业教育的示范性、实践性特点,以传授书写技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为主。课堂教学要多让学生感悟、体验和操作。因此,书法教室必须满足形式多样的教学和艺术活动的需要。同时,标准化书法教室也可用于中国画、手工制作等其它艺术课程的教学。教室在规模上要求可容纳20~40位学生,还要配备教师示范桌。桌椅尽量大一些,可以存放宣纸、毛边纸、毛笔、墨汁、裁纸刀、工作衣等耗材工具。还要配备授课所需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书法课堂教学资源库软件等。教室外部走廊或室内空间也要进行一定的布置,要可以张挂一些历代法帖复制品,要有利于欣赏、学习,还要留出一些墙面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展示教学成果。书法教室内还可配备一定数量的水池,以方便教师、学生清洗书法工具。
(三)加快合格师资培养,编写对口教材
任何课程的教学质量都离不开师资的质量,公共艺术教育类的师资质量尤为关键。在高职教学环境中,书法教师怎样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接轨,探索出一条适应高职书法教学特点的路子显得既迫切又重要。高职书法教师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书法文化素养,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实践教学水平,更要融入到专业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中去,要结合专业技能要求与创新素质培养要求来实施书法课的教学。
在当前高职书法教材空白的情况下,应组织有高职书法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对口的教材。编写者在编写中不仅要专注书法视角,还要着眼于高职专业教学的特点和方向。在教材的编写中,要考虑到课时的限制,高职学生的整体知识接受能力和主动性。教材要体现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书写成果的应用性等。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因材施教,也可以根据教师特长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教学,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的项目训练,如: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侧重书法的多体训练,让学生熟悉书法经典,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掌握书法元素在室内外空间中的装饰作用;对文秘专业学生可强化硬笔书法的临摹与训练,使之提高实用书写技能;对旅游专业学生可结合书法与旅游文化的关系,侧重收集旅游名胜中的书法遗迹和书法故事,使之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充实导游讲解;而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则可以侧重书法艺术品的投资与收藏分析,并鼓励他们尝试书法展览的策划等。
(四)发挥网络优势,扩大书法教学资源共享面
互联网是目前影响最大的、全球性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网。在书法领域,目前运营正常的书法网站主要有“中国书法家网”“书法江湖”“中国书法在线”“书法网”等等。这些网站的书法内容既丰富又直观,一些名家作品以及示范书写的视频均能搜索到,这是学习书法很好的辅助教材。网络海量的书法信息,能给书法爱好者提供多种可供参考的学习资料。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传统书法教学方法已显得过于刻板、枯燥、晦涩,更使人对书法学习望而生畏。掌握信息优势无疑是充实授课内容、拓展知识面的有利条件,这是其他手段所无法取代的。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轻松地找到所需书法材料,包括历代书法经典作品、书法评论、教学视频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博客、空间等手段开展作品的网络展览,甚至可以在课程主页上开设论坛留言等,为师生间的书法交流提供平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于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职教育从最初的套用本科模式转变为现在的强调技能和应用型、重视人文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步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人才的职业素养,而且还关系到人才的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公共书法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中的书法教育,只有解决好高职书法教育的需求与课时不足、书法师资与教育质量等的矛盾,推行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书法教材,充分利用书法网络资源,才能发挥其培养和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1]李 斌.温家宝看望季羡林和钱学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8-01(4).
[2]张彦斌.当代大学生汉字书写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N].美术报,2015-09-26(20).
Studie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ublic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EN Wen-zho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Calligraphy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will improve students’level of calligraphy and artistic appreciation.There is not enough attention,class periods,teachers and textbooks.We should conduct the integrated design to the calligraphy courses,construct the standard classroom,enrich the teaching means and materials via internet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ublic courses
G712;G642.0
A
1672-2388(2016)04-0026-04
2016-05-19
本文系2015年度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公选课〈书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沈文中(1970-),男,浙江德清人,教授,主要从事书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