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介武
《背影》教学选点之叩问
●雷介武
“韩李之争”是近年来中语界颇为注目的一件事。著名特级教师韩军以“生死论”为主旨引导学生学习《背影》的做法,受到了以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为首的多位教授和教师的质疑。双方为此唇枪舌剑,各抒妙论。这种争论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争鸣本身,上升到文本解读和教学选点的深层次问题上来了。笔者不想对双方的争论枉发评论,只想通过剖析韩军老师和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徐志丹、特级教师丁卫军教学《背影》时的选点情况,阐释阅读教学“教学选择的三个层次观”的问题。
笔者以为,面对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准确地确定其核心教学价值;为突破这个核心教学价值,教师需要选择最恰当的点开展教学。具体来说,阅读教学选择至少要经历三个层次:一是筛选教学价值,确定核心教学价值;二是筛选教学内容,确定支撑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三是精选教学问题,落实教学内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选择,是教师面对文本众多的价值,根据文本与学生实际而确定的最核心的教学价值。《背影》一课,人教版定位于八年级上册“爱”的主题单元,苏教版定位于八年级上册“至爱亲情”主题单元,鄂教版定位于八年级下册“情感对话”主题单元,语文版则要求通过感悟父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的经典名篇,这样的教材编排,其核心教学价值貌似无可争议。
果真如此吗?我们且看三位名师是如何确定《背影》的核心教学价值的。徐志丹确定的核心教学价值是“体会字里行间的至爱亲情,引导学生珍视亲情”,丁卫军确定的核心教学价值是“理解父子间以爱为主的复杂情感”,韩军确定的核心教学价值是“生命的传承,死亡的慨叹”。
徐志丹定位的核心教学价值不仅最为朴实地体现了编者意图,还符合数十年来语文教师对《背影》主题的认同。丁卫军对文本的解读,让我们似乎穿越了历史,真切地生活在作者的家庭中,感受着他们的心思与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丁卫军对《背影》的解读更为鲜活,更为立体。韩军对文本的解读,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能指导教师细读、深读文本,其引领作用不言而喻,但面对八年级的学生谈“生死观”,似乎与学情不合宜,亦与教材的编排意图不符。
第二个层次的教学选择是指在确定核心教学价值后,教师准备选取哪些教学内容来支撑这个核心教学价值,并艺术地、高效地予以实施?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不像数学等学科有明朗的教学内容。语文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教学内容,尤其像《背影》这样的名篇,深刻的意蕴决定它有太多的可供选取的教学内容,如理故事情节、析人物形象、品典型细节等。这些内容或许都能较好地突破核心教学价值,但具体选择时,教师绝不可率性而为,而要通过深入研讨文本,深入了解学情,精心选取最为合宜的教学内容,以求简捷地突破核心教学价值。
且看三位名师是如何确定支撑核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的。徐志丹:①自由朗读课文,看文章哪些地方打动了你。②大声朗读课文,质疑讨论。③品读四处背影,理解父亲浓浓的爱子之情。④探究作者感情的变化,体会儿子对父亲的情感。丁卫军:①从父亲的信切入,在“泪如泉涌”中初步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②朗读父亲的信,引出对“最不能忘记的背影”的品读,感受父亲的爱子之情。③分析作者对父亲的关心照顾有何想法,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变化。④再次朗读父亲的信并拓展朱家父子失和的事,理解作者对父亲饱含着爱、愧疚和担忧的复杂感情。韩军:①了解人物,感受“四世同堂”的家庭背景,体会生命的链条。——奶奶的背影(已逝的),父亲的背影(将逝的),作者的人生(壮年的),儿子的生命(未来的)。②品读四次流泪,体会用“泪水祭洒的生命”。(第一次洒泪:祖母死了;第二次洒泪:父亲老了;第三次洒泪:父亲走了;第四次洒泪:父将大去)。③解读主体,理解“生之脆弱,生之短暂”。④解读标题,理解“生之背,死之影”。
从操作层面来看,徐志丹的课大胆舍弃,只选取了“寻找打动人心的地方、质疑讨论关键性语句”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父子间的浓浓亲情。这几个教学内容基于语言、依托细节、指向主旨,能非常扎实地突破核心教学价值,可谓选点科学,指向明确,着力集中。丁卫军的课虽然核心教学价值与徐志丹的稍有不同,但以“爱”为主体的情感目标完全一致。因此,丁卫军从父亲的信切入,通过“我”收到父亲的信后“泪如泉涌”的表现,初步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接着仔细品读“最不能忘记的背影”,真切感受父亲的爱子之情;然后分析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与呵护,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变化;最后再次朗读父亲的信,并辅以恰当的拓展,理解作者对父亲饱含着爱、愧疚和担忧的复杂感情。韩军的课,因为核心教学价值与前两位大相径庭,所以选择支撑的教学内容亦有所区别。课的主体是“品读四次流泪”,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泪是为谁而流,为何而流,由此引出对生命的慨叹,再通过对比阅读及诠释“背”“影”等拓展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之脆弱与生之短暂”。
三位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交集是“背影”——徐志丹指导学生品读全文的“四次背影”,丁卫军只重点品析“最不能忘记的背影”。两人的目的都是通过“背影”体会父子情深。韩军讲“背影”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流泪的原因,进而理解父亲老之颓唐,生之脆弱。除此之外,三位教师的其他教学内容都各不相同,但是,都一样的异曲同工,即能有效地指向各自确定的核心教学价值。
第三个层次的教学选择即课堂提问的选择,是为落实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而产生。这个层次的选择要针对学生、结合文本,选择最能激发学生思维、最有价值的“点”进行提问。三位教师是如何进行第三层次的教学选择的呢?笔者就“车站买橘背影”这个教学内容,阐释他们提问的精当。
先来看徐志丹的提问:①请大家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几次写到背影?②这四处分别描写了什么情况的背影?③开头、结尾提到的背影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④作者着力刻画了哪一处背影?是怎样刻画的?哪些词语最具有表现力?我们重点分析问题④。作者着力刻画了哪一处背影?——将研读的重点一下子集中到“父亲车站买橘的背影”上。是怎样刻画的?——如果说这个问题稍显宽泛,那么后面的问题就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哪些词语最具有表现力?——牢牢地抓住了语文教学之本,清楚明白地将教学的着力点引向了语言品析,让学生从“攀”“缩”“倾”“戴着黑布小帽”等词句的品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父爱之浓。
再来看丁卫军的提问:①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是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圈画出来,读一读。②大家细读父亲在浦口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并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③对比阅读:看看老师的修改与你们关注的还有哪些不一样。(屏显: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着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我们重点分析问题②和③。问题②,丁卫军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将思维集中于“攀”“缩”“倾”“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等关键性词语上,让学生在鲜活的语言文字中自然地、真实地感受到父爱之浓。问题③,教师修改的语段省去了表颜色的“黑布”“深青布”,省去了表修饰的“蹒跚”“慢慢”“用两手”“两脚”“肥胖的”几个定语或状语。这种对比阅读的形式避免了问题的琐碎与机械,能高效地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爱子亲情。
最后来看看韩军的提问:①请读第二次流泪的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②怎样走到铁道旁的?③“蹒跚”能读出什么?④从“慢慢”和“探”能读出什么?⑤为什么用“探”,不用“纵”?“纵身”不可以吗?⑥“蹒跚、慢慢、探身”都强调了什么?⑦还有哪些词需要特别注意,需要咀嚼?⑧从朱自清对父亲背影的描摩里,我们能得出什么生命结论?
韩军对“背影”的品读,虽然是为了突出为什么流泪,但也依然细致地品析了父亲的背影。问题②③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蹒跚”,感受父亲的老;问题④⑤用因果法、换词法品字品词,进一步感受父亲的老;问题⑦引导学生围绕“攀”“缩”“倾”“努力”等字词,继续感受父亲的老。最后的结论为:父亲老得太快,老得太早;我们能由此强烈地感受到生命太脆弱,太短暂。
三位教师对“车站买橘的背影”都进行了重锤敲打。徐志丹设计的主问题是“哪些词语最具有表现力”。丁卫军设计的主问题是“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韩军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指引学生回答“从‘蹒跚’‘慢慢’‘探’中读出什么?还有哪些词需要咀嚼?”其共性是:在研读这段描写背影的文字时,教师都抓住了最能表现父亲爱子情深的关键词语,紧紧扣住了学生的思维触角而精心设置问题,高效落实教学目标。
可以说,第三个层次的教学选择直接触摸词句,直接靠近学生认知,最能引导学生在深度品读语言中理解文本的主旨。因此,阅读教学中,第三个层次的教学选择尤为关键。
(作者单位:赤壁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