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动因研究

2016-03-16 04:25曾宇龙
环球市场 2016年6期
关键词:动因贸易理论

曾宇龙 鲍 峰

广西大学商学院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动因研究

曾宇龙 鲍 峰

广西大学商学院

学界对“货物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解释力”进行了探讨,认为货物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有一定的解释力。基于这个研究环境,国内诸多学者探讨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对教育服务贸易有一定的解释力。然而,本文认为教育不同于普通商品,具有投资品属性、差异化消费品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通过对教育服务属性的讨论,本文得出结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不能用来解释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本文认为,投资品属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只要国际教育能导致较大的工资差异(超过国际教育投资),就存在国际服务贸易的动因,且这是根本动因。

教育;服务贸易;人力资本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心,而中国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也蓬勃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动因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教育服务贸易。

一、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研究

1.国际教育服务的定义

庞守兴、李淑俊(2002)认为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以留学为主要标的,兼有教育产品或教育物资进出口的服务贸易的一种。孙晓音(2007)根据联合国中心产品临时分类法把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这一定义得到大部分学者的借鉴。

2.国际教育服务的动因

庞守兴、李淑俊(2002)认为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经济动因是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人才向发达国家移民动机也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动因。石邦宏(2005)讨论了绝对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学说、H-O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解释力,认为我国在汉语、中医上有绝对优势,经济、工科有比较优势,我国教育资源丰裕度也是导致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原因,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了教育产业竞争力形成的原因。房宏、庄莉、单香珍(2010)年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问题,认为我国的教育产业还处于投入期,出现巨额的贸易逆差,但本文没有研究为何我国教育产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陈晔(2012)讨论了H-O理论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解释力,认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出口高等教育的动因,但是本文没有研究教育的投入要素到底是什么。李宏、何穆彬(2012)从竞争优势理论角度研究了我国教育产业的竞争力,测算了竞争力指数,该文从生产要素包括教育经费、科研能力、社会声誉、师资力量、教育提供能力,需求要素包括家庭教育支出、入学率,组织效率包括教职工比例,相关和支持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生活水平,制度政策包括留学生奖励政策和国家财政投入。

从各位学者的研究来看,他们都把教育作为一个标准的服务品来讨论,这违背了现实。另外,他们忽略了基于货物贸易的理论都把价格差异作为贸易动力,他们在运用这些理论时却没有证明发达国家的教育具有比较价格优势。所以,已有的研究存在重大缺陷。

二、贸易理论的解释力

在研究贸易理论的解释力之前,首先要明确教育这种服务的属性。

1.教育的属性

首先,教育是投资品,这是教育的根本属性。人力资本是重要生产要素,这一点经济学界已经达成广泛共识。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率,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

其次,教育是公共物品。各国政府对高校的补贴非常高,且对学生设有奖学金,而教育资源又是有限的,因此具有禁用性。因此,教育是公共物品。

再次,教育是差异化消费品。教育并不是标准化的服务,每个国家的教育因为其具体的国情而各具特色。影响教育差异化的因素有:经济结构、文化传统、教育制度、社会制度、宗教等。当教育作为消费品时,国际教育服务品往往是出境旅游的相关商品,受教育者往往将留学作为深入了解一个文化的机会。

2.现有国际贸易对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解释力

2.1传统贸易理论

本文提到的传统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和H-O理论,这两个理论认为贸易品的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动因,分别从生产率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角度证明了价格差异的原因。传统的贸易理论虽然能够得出与现实相近的结论,但该理论对教育服务贸易几乎没有解释力。

用该理论来解释教育服务贸易会出现两个错误。第一,教育品是差异化的服务品,违反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贸易对象是标准商品)。第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而言,留学费用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教育的费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口高等教育并不是因为发达国家的教育相对价格低,而是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更高,这违反了比较优势原理的核心思想,即价格差异是贸易的动因。

2.2新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依然着眼于成本分析,认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使得产业形成集群,成本降低导致了价格优势,从而导致贸易。

由于教育服务作为消费品时,其质量不稳定、不易标准化,消费者在评价其效用时,主观性较强,导致需求成为影响服务产品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我们应该从需求层面来考虑教育服务贸易的理论基础。

在新贸易理论中,重叠需求理论关注了需求面的动因。重叠需求理论认为,收入决定偏好,因此收入越接近,偏好越接近。如前文所述,教育水平决定了劳动者的生产力,从而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从该理论出发,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服务贸易的可能性更大。

三、教育服务贸易的动因分析

1.教育作为投资品

从投资角度出发,学生接受国际教育有三个动机,第一是学习语言和适应海外环境,通过在海外接受教育,了解东道国的语言和文化、社会环境,从而在两国贸易、相互投资和外语教育中获得更优秀的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收入;第二是培养工作技能,通过国际教育培养国内教育没有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回国后同在国内接受教育的学生相比,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第三是把留学作为移民的途径,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在国外接受教育来为移民作准备,准备技术移民、投资移民的受教育者均可以通过接受国际教育来作准备。

就前两个个动机而言,只要国际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的收入高于接受国内教育的受教育者的收入,就存在投资的动机,从而就有教育服务贸易的动力。实际上,一些专业技能,比如语言、对东道国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理解只有通过国际教育才能形成专业优势,使留学人才往往在国际投资和贸易中获得高收入。所以,这个动因是长久存在的,也是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动因。如果境外有的教育质量更高,使受教育者毕业后在回国就业的收入更高(预期收如高于教育投资),此时劳动者也愿意购买国际教育服务(四种形式都可以)。因此,只要教育质量差距比较大,这个动因就长期存在。

就第三个动机而言,只要两国社会发展程度差距较大,而移民政策对民众开放,则通过留学来为移民作准备这个动机就长期存在。

2.教育作为差异化消费品

从消费角度出发,受教育者会考虑留学东道国的文化魅力等。高收入人群才会把教育当做消费品,因此这个贸易动机可以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很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

3.教育作为公共物品

东道国和留学生母都设有留学生奖金,对于部分优秀的国际生而言,国际教育成为了公共物品。此时,奖学金多少也是国际生考虑的范围,这可以解释部分教育服务贸易。

四、结论

投资品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兼具差异化消费品和公共物品属性。因此,国际贸易理论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解释非常有限。

本文认为,首先应该把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当做是投资行为,由高等教育带来的高于一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差异就是该投资品的利息。该工资差异越大,贸易动力越大。这个动因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教育差异化和公共物品属性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次要原因:教育差异化越大,国际教育服务动力越大,该动因能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东道国和留学生母国政府对国际生的补贴越大,国际教育服务动力越大。

[1]何穆彬.入世后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2]郭秀晶.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市场研究[D]. 天津大学. 2008

[3]李航敏.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 对外经贸大学. 2014

[4]孙晓音.引力模型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实证分析[J].高教研究. 2007

[5]石邦宏.中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相关理论及其解释力[J].教育研究.2005

[6]廖万红.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相关理论基础讨论[J].国际经贸.2008

[7]房红.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模式研究 [J].黑龙江金融. 2010

[3]陈晔.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分析[J]. 企业导报. 2012

[4]孙晓音.引力模型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实证分析[J]. 高教研究. 2007

[5]庞守兴,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形成与理论探源[J].教育发展研究.2002

[6]何穆彬,李宏.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国际竞争力研究[J].财经科学.2012

曾宇龙,男,籍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专业,国际贸易学,研究方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鲍峰,男,籍贯,安徽宿州,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专业,国际商务,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全球物流。

猜你喜欢
动因贸易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贸易统计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解码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