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向前对红军长征胜利的作用及贡献

2016-03-16 04:24董史烈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徐向前张国焘中央红军

董史烈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207)

论徐向前对红军长征胜利的作用及贡献

董史烈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207)

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为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实现红军会师及战胜党内各种错误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党的领导和人民支持为后盾,徐向前率部转战川康青甘,为粉碎敌人围追堵截和策应与迎接红一、二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北上付出了极大努力和牺牲,为战胜长征中恶劣自然环境和特殊社会条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长征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其丰功伟绩彪炳千秋、永远不可磨灭。

徐向前;长征;红四方面军;贡献

徐向前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长期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作为长征中亲自指挥和见证红军三大主力战斗过程的红军高级将领之一,他为长征胜利倾注了大量心血,发挥了突出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率部与敌人进行顽强战斗,积极贯彻中央北上战略方针,为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做了大量工作,与党内错误进行了不懈斗争,表现出坚韧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长征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深切缅怀徐向前对长征胜利的作用及贡献,对于弘扬长征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 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为克服张国焘分裂错误发挥了独特作用

长征中,徐向前为维护党和红军团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坚持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支持党内正确意见,拥护中央决议,对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图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坚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各路红军的团结

徐向前忠诚为党、顾全大局、尊重首长、团结同志,为红军会师及党的团结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极大心血和精力,充分体现他对党和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1.迎接首长和战友回家。懋功会师前,徐向前对部队进行动员布置,做好迎接中央红军的准备工作,四方面军从机关到连队,掀起了织毛衣、打草鞋、捐物品,人人都为会师做贡献的热潮。他派李先念率部迎接,并吩咐先帮助中央红军解决吃饭问题,要多带些粮食和炊事员;把韩东山找来,商谈如何扫除沿途的守敌,要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接应中央红军。为确保中央红军翻越雪山,先头部队消灭了企图阻拦的邓锡侯部,将所筹集的数十万斤粮食和大批物资及慰问品送给中央红军。徐向前代表方面军致信中央,对中央红军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甘孜会师前,他在动员会上讲,红军是一家人,上次和中央红军没搞好关系,现在红二、六军团来一定要搞好。部队认真执行指示,自己忍饥挨饿,却通过点滴节省和积蓄,为红二、六军团准备了一批物资和药品,派人烧水做饭、送慰问品、接掉队人员,使红二、六军团的战士像回家一样。会宁会师前,他教育部队要消除一切偏见和隔阂,绝不允许发生任何破坏红军团结的事情,凡是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妨碍团结的事不做。这些都极大促进了党和红军的团结。

2.强化红军整合建设。徐向前看到红一方面军将多兵少,提出从四方面军调三个团的兵力补充红一方面军,并建议红一方面军派些干部到四方面军工作,中央接受其建议;徐向前支持将红三十二军划入红二方面军建制,这对充实红一、二、四方面军的战斗力,加强部队建设,维护各路红军团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各路红军作风、习惯不同,有些战士去了一方面军后生活不习惯又跑回来,他让部下耐心动员其仍回到一方面军去。听到有人议论中央红军装备不好,打了败仗等,他严肃批评了这些同志,不准背后议论,嘱咐部队要多学习中央红军的长处和优点,倡导红军要相互参观访问、学习交流、传授经验。博古、凯丰对四方面军横加指责,乱扣帽子,有干部向徐向前反映,他很反感,但他不仅自己不谈论这些事,而且严格要求下属不要瞎议论,要顾全大局讲团结,相信党中央会妥善处理和解决。

3.避免红军内部矛盾激化。张国焘电令右路军南下,陈昌浩同意南下。毛泽东到徐向前处征求意见,徐向前表示,两军既然已会合,就不宜再分开,四方面军如分成两半恐怕不好,如能争取张国焘率左路军一道北上更好。在中央劝说和命令张国焘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中央率一、三军团先行北上。前面有人不明真相,打电话请示:“中央红军走了,还对我们警戒,打不打?”徐向前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1]240关键时刻,维护了红军的团结。中央指令徐向前、陈昌浩带部队北上,陈昌浩南下态度坚决并拥有最后决定权,徐向前从维护红四方面军内部团结出发,于是他决定带部队南下,找机会再说服张国焘北上。

4.尊重和拥护中央领导同志。徐向前注意维护中央的权威,服从中央决定。在理番,以方面军领导层的名义起草给中央领导的报告;在芦花,向中央汇报了四方面军的军事工作。徐向前对朱德很敬重,长征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有时用红军总部的命令有困难,就用方面军指挥部的命令指挥部队,自觉抵制张国焘的错误。他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好朱德的生活和健康,在其带动和影响下,其他将领对朱德也很尊重。过草地时,八十九师师长见朱德的马不好,立即选了几匹好马,送到总部驻地。周恩来在长征途中患病,徐向前特意带几斤牛肉去看望;给毛主席选良马、配护士;并给中央送粮油、骡马及毛驴,供董必武、谢觉哉、徐特立等使用。同时,对任弼时、贺龙、彭德怀、刘伯承等也相当尊重。

(二)坚持正确的党内斗争,克服张国焘分裂错误

徐向前在与张国焘分裂错误斗争中,坚持原则、维护团结、严守纪律,争取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觉悟,站到中央正确路线的一边,成功克服张国焘分裂错误。

1.坚持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个人决定方面军的重大问题,对中央的背离给党和红军的团结蒙上了阴影,徐向前把自己命运与四方面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张国焘严重破坏党的纪律,使部队遭受巨大损失,“给处于长征危境中的党中央带来巨大威胁,给身在恶劣环境中的红军队伍带来了巨大灾难”[2]。徐向前南下与张国焘共事,既讲斗争,又讲团结,既要坚持原则性意见,又不能越权行事,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了坚决灵活而又审慎的斗争。他对张国焘的“家长制”的军阀作风及挑拨一、四方面军关系强烈不满,对陈昌浩提出“欢迎三十万中央红军”的口号很反感,说“恐怕中央红军没有那么多吧,还是留点余地为好”[3]。

小檗碱、巴马亭、黄连碱、表小檗碱标准品均购于上海纯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均大于98%。链霉素和红霉素药敏纸片购于北京普纳德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有效抵制张国焘分裂错误。会师前,张国焘对中央是尊重和服从的。会师后,他见中央红军经过苦战,实力损耗很大,人数远少于四方面军,就生出野心,违背北上战略方针,另搞一套。为统一思想认识,中央指出北上是出路,向南对红军发展不利,就北上南下问题采取民主表决的方法,否定南下主张。毛泽东指出:“北上方针,绝对不能改变。”[4]26在张国焘公然对抗中央,劝说和命令无效,甚至出现危险情况下,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力先行北上。消息传来,徐向前深感震撼,心情沉重。在这场党内斗争面前,徐向前毫无思想准备,既不理解、又很痛心,对张国焘在卓木碉会议上另立中央的做法不赞成,既没发言也没举手表决,只是保持沉默态度。南下后,他只管在前方打仗,借故不出席会议来抵制张国焘的错误,自觉与朱德等人对张国焘采取说服、劝导的方针,在各方努力下,张国焘最后被迫取消伪中央。

3.粉碎张国焘阴谋夺权野心。徐向前对张国焘与中央闹分歧起初不知情,有些事情被蒙在鼓里。他对李先念说:“我也不懂,红军和红军闹个什么劲”,认为张国焘总和中央闹别扭不好。张国焘对敌斗争消极,争夺兵权却猖狂,想当“领袖”,以解决“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策动一部分人向中央提出改组中革军委和红军总司令部,要求由他担任军委主席,给予独断专行大权,建议徐向前为红军副总司令,遭到中央拒绝。从张国焘伸手要权、抗命南下、另立中央的系列事实中,徐向前看清了张国焘的野心。对中央和陕北红军的消息,张国焘采取压制封锁手段,徐向前说:“红军打了胜仗,必须向部队、向群众宣传,以此鼓舞我们的士气”[5]169,经过力争才把捷报传给部队,鼓舞士气。张国焘企图把红二、六军团拉到自己一边,加强其反中央的地位和力量,徐向前将事情原委告知二方面军领导人,使张国焘的阴谋没有得逞。

中央把做好张国焘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徐向前身上,徐向前从革命大局出发,注意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遵规守矩,带好管好部队,维护党的领导和红军团结,战胜党内错误,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

二、弘扬阶级友爱精神,为战胜恶劣自然环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长征外有强敌围追堵截,内有党内错误,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社会条件,超过了人的承受力,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唯有坚定信仰,不懈奋斗才能赢得最终胜利。

(一)征服恶劣自然环境,展现红军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红四方面军数次爬雪山过草地,转战万里,疲惫不堪,将士们的体质、体力、物质条件极差,给北上增加了极大困难。徐向前命令部队做好物质、思想上的准备,一定要征服恶劣的大自然,随时准备作战与行动,“克服长途行军中的疲劳现象与轻敌疏忽观念”[6]18。他回忆说:“一方面军一直长途跋涉,体力消耗太大,实在禁不住恶劣环境的折腾,过草地减员尤多。四方面军三过草地,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使部队减员不少。”[7]长征中他的生活也极其艰苦,经常烤白薯充饥,没有吃的,就把皮带拿来煮汤,都觉得是美味。为节约和储存粮食给中央红军,他带头吃糌粑。他率部“克服了远征草地与数百里狭长隘路与番民袭击,顺利地完成前进的任务”[8]17。“红军不为饥饿、疲乏、寒冷、暴风雨、伤病、死亡所屈服,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奋勇前进。”[9]240“显示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自力更生、团结战斗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10]235红军凭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英勇顽强的革命意志,与恶劣的大自然相抗衡,“不愧为人战胜自然与自我最极致的体现”[11]。

(二) 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发扬红军团结友爱精神

部队转战期间,陷入前有强敌,后无根据地的困境。红军没有被敌人打垮,却被张国焘拖得元气大伤。徐向前从不摆架子,始终保持普通一员的身份,与干部战士同走一个队列,同吃一锅野菜,同住一顶帐篷,与将士朝夕相处,同甘共苦。行军中把战马让给伤病员和女同志是常事。翻雪山时,他和战士一样,拄着木棍,顶着风暴,艰难攀登,翻越党岭山,下令将红旗插在顶峰,为后续部队指引前进目标。他既有首长般的尊严,也有慈父般的亲切,对干部战士既关心又爱护,深受官兵尊敬和爱戴。红军内部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把部队当成家,彼此关照,团结友爱,对战胜敌人、巩固自己,起到重要作用。在维谷河畔,他与彭德怀会见,紧紧拥抱,坦诚相待,战士们含着热泪,悲喜交集地相互拥抱,互致问候,充分体现了兄弟般的团结和革命军队之间的战斗友谊。徐向前严令不准丢弃伤病员,要求保护好伤病的同志;如果有人牺牲了,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掩埋好战友的遗体。为了使后续部队过草地时减少伤亡,他令先头部队沿途设安全标识,组织有经验的人挖野菜、摘野果,必要时宰杀牲口供部队食用。以徐向前为首的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政治上同心同德,生活上相互帮助,在困难和危急时刻,总是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困难和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12]590。他着重强调部队发扬革命乐观主义和团结友爱精神,用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从绝境中求胜利。这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对于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绝地断粮的生死考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纵横驰骋川康青甘,为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作出重要贡献

(一)聚歼敌人大量机动兵力,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

徐向前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作战对象,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红军虽屡历险境,但总是屡战屡胜。

1.鏖战国民党中央军。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为防止红军会合,实行南追北堵,各个击破。中央军相继入川,胡宗南部固守松潘,薛岳部进驻平武、文县,防止红军北上。国民党为统一指挥驻西南各省的部队,成立重庆行营,负责与四方面军作战;调张学良、毛炳文、王均等部入陕甘,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负责与陕北红军作战,配合川军阻止红军北上。徐向前既挂帅又出征,率部走到哪里,敌人前堵后追,根本不容你有立脚之地、喘息之机,红军边打边走,几乎无日不走、无日不战。在作战环境异常艰难,敌我力量悬殊,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徐向前高度重视战略战术,指挥部队发动数次攻歼战,歼灭敌人大量机动兵力。李先念说:“向前从不知恐惧是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生龙活虎,精神百倍。”[13]145四方面军战斗作风好,打仗过得硬,这与徐向前指挥风格密不可分,这是能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重要原因。薛岳惊呼在荥经与红军作战鏖战最烈、牺牲最大。徐向前建议中央红军暂住后方固阵休息补充,把四方面军放在前面消灭敌人,指挥包座战役,为北上打开通道,完成中央布置的任务,受到毛主席的好评。徐向前虽为军事首长,但很重视政治工作,他认为打仗主要靠有政治觉悟的战士,如果部队“没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打仗是硬不起来的”[14]969。

2.激战国民党地方军。随着红军主力转移川西,国民党“参谋团”和四川省政府由重庆移驻成都,统筹指导“围剿”红军事宜。国民政府统一川政、整训川军和开办峨眉山军官训练团,提高川军的战斗力,委任行政督察区专员,推行“剿匪”地方行政制度,各部要对专员竭力协助,重点“围剿”实力最大的红四方面军。由于四方面军战术机动灵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适时接应一、二方面军及策应红二十五军,粉碎敌人南北合击消灭红军,阻止红军主力会师的计划,打破了敌人围追堵截,妄图分割、聚歼红军的图谋,四方面军单独牵制和抗击川军大部及西北军、马家军一部,直接减轻其他各路红军的压力,直到长征胜利,使蒋介石彻底“剿灭”红军的企图化为泡影。大战前夕,徐向前对部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战斗动员,克服一切困难和动摇,完成党和军委赋予的任务”[15]12。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南与敌激战,歼敌颇多,但百丈关决战使部队元气大伤,付出了人员极大伤亡的惨重代价。

(二)率部在转战万里中英勇杀敌,给强敌以极大威慑和沉重打击

徐向前率部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横扫敌人千军万马,冲破数次包围追剿,给敌人以重创,展现出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

1. 踏入川西平原,首次威慑成都。嘉陵江战役牵制敌人数万兵力,直接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入川。红四方面军西进途中与敌人发生激战,打破敌人固守北川河谷的计划,夺取剑门关后,相继占领梓潼、江油、中坝、北川等县,使敌人失去了川西平原北面的天然屏障,造成“南取成都”的态势,使成都一带敌人大为震惊。土门战役打开西进通道,部队向岷江上游挺进,攻克威州、理番、松潘等地,到达夹金山下接应中央红军。会师前后,红军不时与敌激战。徐向前连续发出指令,要求部队坚守阵地,以杀敌立功的实际行动欢迎中央红军。为了红军的生存和担负起抗日使命,徐向前率部贯彻中央决议,执行北上战略方针,力图摆脱困境,先后参加了在芦花、沙窝、毛尔盖、巴西等地召开的中央会议。中央授予其金质“五星”奖章一枚,体现了中央对他的信任与肯定。他率部实行机动灵活、速战速决的战略战术,有力策应各路红军北上,为革命重心向西北战略转移作出贡献。

2.进入川西南,再次震慑成都。为南下站稳脚跟和抵制张国焘分裂错误,徐向前把精力放在军事上,指挥部队发起绥崇丹懋战役和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充分表现出四方面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和战斗作风,造成了横扫川西平原,直取成都的强硬态势,使四川军阀及整个川西的地主豪绅震惊万分,惶惶不可终日。蒋介石调派重兵压境,把守川中要地,亲赴成都督战。百丈关失利后,徐向前迅速调整兵力部署,及时向西转移,打破敌人围追堵截,相继攻占康定、炉霍、甘孜、瞻化等地,整编整训,迎接红二、六军团。徐向前亲自抓军事训练,把重点放在打击敌人骑兵的战斗训练上,他注意研究运动战,主持制定松潘、夏洮等战役计划。红军指战员为革命冲锋陷阵,与敌人浴血奋战,以血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冲破敌人的“追剿”,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舍生忘死的精神。朱德称赞这是一支过得硬的红军队伍。

在军事斗争中,徐向前敢于坚持真理,反对错误意见,客观分析形势,现场侦察调研,指挥部队行动灵活果断,充分表现出非凡的胆略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四、以党的领导和人民支持为后盾,为实现中央北上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在党的领导下,徐向前率部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依靠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各路红军的配合,在北上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三军大会师。

(一)坚持中央北上战略方针,服从中央领导和指引

由于中央极大关怀和政策感化及徐向前的教育影响,四方面军在南下方针破产后,认识到张国焘分裂错误和北上的正确性,在徐向前率领下,为实现北上战略方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支持第一次北上。北上方针确定后不久,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徐向前任前敌总指挥率右路军北上,中央随行,部队在毛尔盖陷入绝粮困境;另外,胡宗南部已向川陕边集中,企图切断红军北上道路,敌情也不容许红军在这一带久留。徐向前着急万分,催促张国焘率左路军前进。右路军走出草地后,见左路军还没动静,他说,如果左路军有困难,可以派人去接应。南下之后,部队蒙受损失,大幅减员,北上南下结果形成鲜明对比,使徐向前认识到张国焘错误的严重性,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要求北上与中央会合的情绪。他从全局出发,拥护中央路线,乘机做张国焘的工作。总部电令二、六军团加速向川康行进,与四方面军会合,牵制张国焘北上。敌军重兵压迫,在南下、东进、西进都已不可能的情况下,北上成为必然趋势。徐向前提出部队到甘(孜)炉(霍)地区休整,准备北上与中央会合。

2.促成第二次北上。北上是党的既定方针,根据红军总部指示,部队在中甸发动群众,进行休整,策应二、六军团北上。川康经济落后、物资短缺,部队补给困难,难以在此立足。“张国焘路线不相信在藏人和回人地区不能建立我们的根据地,直待碰壁以后方才相信。”[16]150徐向前根据实际提出赶快北上与中央会合,张国焘无办法可想,只好同意与二方面军北上,徐向前再次担任北上先锋官,从而推动二次北上。中央对二、四方面军北上,表示极大欣慰。但是,张国焘仍坚持他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命令部队突然停止北上改为西进,在甘南久停不下,天天打消耗战。徐向前警告张国焘:“你再要部队翻雪山过草地,是没人跟你走的。”[17]他带先头部队调查行军路线,将结果报告给朱德、张国焘,根据实际情况在岷州会议上否定西进的错误主张,肯定北上的正确性,决定执行中央指示,放弃西进计划,即刻北上。北上途中,徐向前亲自指挥岷洮西和通庄静会战役,战胜敌人的前追后堵和骑兵飞机的袭扰,克服恶劣自然条件,排除张国焘不愿到陕北与中央会合的阻力,实现会宁会师,为革命保存了一批有生力量。

(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群众利益是红军得到人民拥护、支持并得以打胜仗的根本原因。徐向前重视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红军“所到之处,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要求部队严格执行群众纪律,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18]213。1936年春,他住绥靖时,发现邻居张百川家缺盐,趁走访谈心之机,给张家带点盐。离开时,将自己使用的铜壶赠给张百川作纪念。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发展生产。在康北时,他亲自拉犁碎土劳动,建立政权和群团组织,发动群众,筹备粮食物资,动员人民支援和参加红军;严令部队决不侵犯群众的利益。“红军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19]在少数民族地区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展与藏族头领和喇嘛的上层工作,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基本上处理好了民族关系,消除了少数民族同胞对红军的误解和怀疑。群众从各方面支持红军,帮助解决困难,渡过难关,为红军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土壤。

抗日是北上的宣言书,是长征战略总方针。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镌刻“消灭刘湘与中央红军共同北上抗日”的标语。徐向前在工作中积极贯彻中央瓦窑堡会议精神,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地发动群众斗争。为实现北上抗日方针,徐向前极力支持朱德关于谋求党内统一和放弃川康北上的观点,抵制党内错误,伺机北上。他对任弼时说:“北进期间,最好不谈往事,避免引起新的争端。”[20]23徐向前教育部队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相互学习,亲密团结,“宣传党的主张,播下革命火种,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21]589,光荣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长征胜利来之不易,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人民大力支持和徐向前等红军将领英勇指挥下,无数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永远追忆徐向前在长征中经历的磨难、发挥的作用;永远铭记徐向前为长征胜利建立的功勋、作出的贡献;永远学习徐向前对中国革命事业无限忠诚、鞠躬尽瘁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为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1][6][8][9][10][15][20]徐向前.徐向前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2]红军长征在四川[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3][7][17]徐向前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4]红魂——川陕苏区将士回忆录精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5]巴中市委.刘瑞龙从川陕苏区到延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11]李宁.聂荣臻论长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6).

[12][21]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熊华.川陕苏区历史研究论文集锦[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1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苏蔓.刘伯承论长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3).

[责任编辑:栗晖]

2016-07-07

董史烈(1978—),河南夏邑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

D231

A

1003-4307(2016)05-0023-05

猜你喜欢
徐向前张国焘中央红军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
湘江战役: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徐向前的三次探亲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在徐向前指挥下鏖战山西战场
张国焘叛逃有新说
中央红军最早实行供给制
徐向前的军事理论概述
张国焘也是“猪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