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发展方式
——以兰州市为例

2017-01-13 05:41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兰州市兰州常态

徐 宁

(兰州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兰州 730000)

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发展方式
——以兰州市为例

徐 宁

(兰州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兰州 730000)

经济新常态是转方式取得的现有的成绩或结果,转方式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动力源。兰州市现有发展方式难以适应引领新常态,因此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等手段,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发展方式。

新常态 转方式 引领 创新驱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如何顺应新常态下的变化和要求,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发展方式,既至关重要又非常紧迫。本文以兰州市为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一、经济新常态需要转方式来引领

“新常态”顾名思义,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状态拥有新的增长平台、新的动力、新的发展方式和新的体制机制等,这种状态不仅使增长能够稳定下来,而且充满活力,具有可持续性。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初步进入新常态,但目前的状态只是新常态的一个起始点(李文,2015)[1],我们期望出现的持续、稳定、充满活力、健康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不会自行到来,还需要积极引领(李佐军,2016)[2]。

遵循发展方式演进的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并把它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从新常态的三大特征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关键词是变,转变,这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有很大的重合或者说类同,其关键都是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更高的部门转移,以便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动力机制,从而提高经济资源整体配置的效率。因此,笔者认为,经济新常态意味着转方式正在进行中,是转方式取得的现有的成绩和结果;同时转方式也是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主要推手,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动力源。

1.经济速度的新常态需要转方式来引领。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表现是增速换挡。从2011年起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连年下降,2015年的增长6.9%。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由于人口红利消失、低成本竞争优势不再、国际需求锐减等一系列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因素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短期内不可能逆转,这也就意味着增长率从高速到中高速的转变,不是暂时现象,而是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征。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滑趋势尚未止住,底部尚未探明的情况下,如何使经济稳定在持续的中高速增长态势上?答案只能是转方式。如果不能突破传统增长模式的限制、实现增长动力的转变,经济增长速度就可能一路减缓(蔡昉,2015)[3]。转方式是稳定经济增长、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率的源泉。只有加快转方式,才可能发掘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才会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

2.经济结构的新常态需要转方式来引领。

我们经常将调结构和转方式并列,因为调结构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结构性矛盾仍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结构性问题体现在供需关系上,就是:我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转方式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找到的形成新方式的重要手段。当前党中央部署了供给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是调整存量,补短板、降成本可以看作是优化增量(李佐军,2016)[4],而这些也正是转方式的主要抓手或者说推进途径。因此,转变发展方式会使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3.经济动力的新常态需要转方式来引领。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等传统增长点转向创新驱动等新增长点,转变发展方式会使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多元。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机制单一,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等要素投入和外需来驱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今后的经济增长要以创新、技术、质量为内涵的新增长点来代替过去的经济增长点,转向依靠创新来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就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不断释放新的强大动力,使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多元,支撑新常态下经济中高速增长(颜晓峰,2015)[5]。

4.经济发展的新形态需要转方式来引领。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形态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本质就是使经济发展形态更加先进。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质是经济增长形态的跨越,是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过程,是从传统增长形态到现代增长形态,从初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跃升,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颜晓峰,2015)[6]。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题中之意。集约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高质量高效益,而转方式的要义正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面对传统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明确认识,必须攻坚克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发展方式。

二、现有发展方式难以适应引领新常态

我国经济要进入稳定的新常态,需要转方式来引领。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中的很多方面与这个要求不相适应,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兰州市经济发展基础弱、总量小、结构层次低、创新不足等问题由于新常态带来的转变和变化会更加凸显,兰州市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尚不能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表现得更加突出(徐宁,2015)[7]。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经济速度: 现有的发展方式尚不能为兰州经济的相对高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虽然兰州市近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总量不大、发展不足仍然是困扰兰州的主要问题,兰州要实现转型跨越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只有维持相对的高速度才有可能缩小差距实现赶超。兰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了目标:“十三五”期间兰州市经济年均增长8%,8%的年均增速比全国高出1.5个百分点,比甘肃省高出0.5个百分点,体现了努力缩小差距的决心。在现有的发展方式下三大需求都出现衰退或减弱的趋向,尚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为兰州经济的相对高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多年来兰州市推动经济发展主要思路还是依靠需求侧的三大马车,尤其侧重依靠投资拉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下行、市场预期、行业发展以及融资难等多重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年回落(见表1),投资的拉动作用逐步减弱。2015年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99%,投资增幅较上年回落10.32个百分点;其中2015年工业投资增速为-10.05%,较上年同期回落20.0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持续低迷。近年来兰州市的经济增长主要由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冲锋陷阵,而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投资如折翼将军,已经难以披挂上阵了。

在兰州的经济发展中,外需的贡献一直不高。近两年来兰州积极融入丝绸治理经济带建设,全力打造丝绸之路核心节点城市,实现了对外开放的新跨越。从2011-2015年来看,兰州市出口总额增速逐年下滑。见表1。净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在1/10左右。当前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全市出口不可能有极大的增长。不出意外的话,推动兰州市的中高经济增长的这场战役中,出口这驾马车依旧缺席。

表1 2011-2015年兰州市投资增速、消费增速、出口增速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市相关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而得。

从消费看,2015年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0%,增幅较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由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仍然乏力、网购崛起导致购买力分流、社会集团购买力下降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兰州市各类消费主体动力明显不足,尤其是传统消费市场持续低迷。近年来兰州市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在消费领域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也不能指望消费成为兰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经济结构: 表面上看已经达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状态,但工业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图1 2011—2015年兰州市生产总值及投资、消费、出口增速

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68:37.34:59.98,表面上看已经达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状态,但就产业内部结构来讲,还存在不尽合理的问题(徐宁,2014)[8]。

首要的突出的问题就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对重工业依赖性过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兰州现有的工业仍然是“一五”、“二五”和“三线”时期发展形成的,以能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重工业为主;本来就底子薄弱的轻工业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竞争中大都破产、没落,这就形成当今兰州轻重工业比重失衡的工业结构。2015年以前重工业在产值比重中占70-80%左右,去年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影响,重工业发展缓慢产值下降,轻工业比重才首次超过三成。见表2。而新兴产业尚在起步阶段,虽然新兴产业发展令人欣喜,但新兴产业比重低,规模小,支撑我市经济发展尚显弱小和稚嫩。

表2 2011-2015年兰州市轻重工业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市相关年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而得。

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兰州经济发展比较脆弱,缺乏强力稳健支撑。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前行时只靠一条腿走路,当这条腿出现不适或者病变时没有新的支撑力和推动力及时补上去,这个人只能是举步维艰了。兰州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重化工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也是目前我国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领域。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特别是黑色金属加工业、采矿业等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行业利润呈大幅下降态势。当前,传统行业、重化工业、原材料行业面临着去产能问题,未来工业经济回升压力较大,这对兰州市这个严重依赖重化工和资源型产业的城市来说,未来确实面临严峻的考验。

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15年,兰州市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增长快于整体经济。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升为59.9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兰州第三产业比重高,主要是因为二产产值下滑造成的相对虚高,另外这个比重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其实兰州第三产业内部也存在不稳定因素。一是目前金融业、房地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行业。2015年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增长19.8%和11.6%,金融业拉动第三产业增长2.7个百分点。大家知道,金融业的发展和高杠杆联系密切,而房地产业也存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较大压力。调查显示,2015年全市已竣工、未出售的房屋面积达460万平方米,占全市销售面积的比重达67.99%。可见这两大产业以后不可能成为经济支柱,反而有可能成为风险之源。二是物流、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和文化旅游服务等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例,丰富的资源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没有做好从资源到产品的开发工作,整体旅游形象设计不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兰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依然滞后。

3.经济动力: 兰州市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多年来主要靠投资驱动,驱动方式还基本没有转变

新常态的一大表现就是驱动方式的变化,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兰州市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多年来主要靠投资驱动,已经形成了惯性和思维定势。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年回落工业投资持续低迷,与此同时兰州经济增速也逐年下滑(见表1),可见目前兰州还没有找到能够替代投资的驱动方式。当前兰州市驱动方式转变面临的困难和障碍较多,一是研发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由于兰州当前的较低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限制了兰州对创新方面的投入,虽然兰州市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但就R&D投入强度指标来看,与全国近年来该指标不断上升的趋势相反,兰州2010-2013年逐年回落,2013年为1.8%,可见是民生或其它方面的支出挤占了研发经费。只有当此项指标在2.5%以上,才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兰州市水平还处在引进消化和吸收阶段。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际举措和平台搭建不够完善,科技人才的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外产学研融合不够, 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等。这些因素导致创新还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驱动方式还基本没有转变。

4.经济发展形态: 兰州市经济发展方式仍属于比较典型的粗放型

表3 2011-2015年兰州市投入弹性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市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而得。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兰州市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兰州的发展方式还处在较低层次。这里用投入弹性系数来初步判断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若投入弹性系数≧1,则为完全粗放型(李声明,2011)[9]。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代替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计算出兰州市2011-2015年期间投入弹性系数。可见2011-2015年兰州市投入弹性系数都大于1,最高年份竟然达到3.16。见表3。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兰州市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比较典型的粗放型。

三、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发展方式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问题和矛盾增多的情况下,兰州和全国一样,必须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

1.全面深化改革

要清醒认识到,新常态开拓了通往新繁荣的康庄大道,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提供了新飞跃的要素、条件、方法和环境。但机遇要变成现实,还有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才能切实完成转方式的历史任务(李文,2015)[10]。习近平同志指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对于欠发达地区,改革滞后往往是其发展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兰州市更应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发展提供动力。对于兰州市来说,应从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出发,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和做法,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去推动各领域的改革,打破常规、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创造兰州经验,激发工作活力。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兰州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兰州的人才密度和综合科技实力长期居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兰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抓住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使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在区域内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首先要把孵化器作为产学研融合的突破口,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上,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配套政策,着力把新区产业孵化中心打造成为兰州、甘肃乃至辐射西北的科技孵化“航空母舰”;其次要着力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各种扶持措施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成果运用转化主体。要鼓励和支持全市骨干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

3.提升产业结构。

兰州要提升产业结构,一方面,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质增效,通过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产业集聚、升级。钢铁、有色、建材、煤炭等行业是“僵尸企业”较多的行业,也是兰州市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行业,可以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通过兰州石化、兰州电机搬迁改造、建设兰石高端装备产业制造园、兰州联合铸造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壮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兰州市经济发展仍处在投资拉动阶段,充分利用国家开发西部的政策和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导资金投向新常态下发展前景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新材料以及城市投资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4.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兰州经济发展比较脆弱,缺乏强力稳健支撑,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依赖重化工业,没有新的支撑力和推动力,没有多个新的增长点。要完成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有以创新、技术、质量为内涵的新增长点来代替过去的经济增长点。要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自己的优势项目,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新材料以及城市投资开发等新兴产业,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靠鼓励和支持是不够的,政府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一方面发挥市场的作用,简政放权,让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经济增长点的形成要通过制度改革放松管制,拓展市场空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靠市场和制度的力量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还要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全面推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打造创新发展的新亮点,积极提供公共服务,在一些核心技术和核心产业领域实施赶超战略。

注释:

文中未注明数字来源于兰州市统计局. 2015年兰州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2016年展望[EB/OL].中国兰州政府门户网站.http://tjj.lanzhou.gov.cn.2016-02-15、兰州市统计局.2013年兰州市科技创新浅析,http://tjj.lanzhou.gov.cn、相关年份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或者根据计算而得。

[1][10]李文.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N].人民日报.2015-06-02

[2][4]李佐军.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EB/OL].光明网-理论频道. http://theory.gmw.cn.2016-02-19

[3]蔡昉.以转方式调结构引领新常态[N].人民日报.2015-05-04

[5][6]颜晓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N].解放军报.2015-11-01

[7]徐宁.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发展方式[N].兰州日报.2015-12-23

[8]徐宁.兰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分析[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4,(5):47-51.

[9]李声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00-103

[10]兰州市统计局. 2015年兰州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2016年展望[EB/OL].中国兰州政府门户网站.http://tjj.lanzhou.gov.cn.2016-02-15

[11]兰州市政府.2015年兰州政府工作报告[R].2016-03-22.

[12]市委、市政府召开科技奖励大会表彰“科技功臣奖”等优秀典型---我市304万重奖科技精英[EB/OL].2016-04-22兰州新闻网 http://www.l

[责任编辑:支建强]

2016-06-02

徐宁(1969—),山西运城人,中共兰州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民族经济研究。

F124

A

1003-4307(2016)05-0133-05

猜你喜欢
兰州市兰州常态
我的兰州梦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琐记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兰州市核桃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