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成 ,赵 东
(1.徽商职业学院 基础部,合肥 210002;2.宿州学院 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
赛珍珠的慈善情怀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张 成1,赵 东2
(1.徽商职业学院 基础部,合肥 210002;2.宿州学院 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慈善情怀对于大学生慈善理念的形成和人文素质提升意义重大。文章拟从赛珍珠的慈善情怀出发,结合其慈善事业,探讨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大学文化建设的相关思考和出路。
赛珍珠;慈善情怀;大学文化建设;启示
时代发展使得社会各领域对大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社会服务和责任意识方面。高校要实现传承文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社会功能,必须格外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慈善教育在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大学慈善文化建设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儒家的慈善思想来自儒学的“仁爱”价值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君主要“惠民”,实施仁政。孟子更注重解人危难和救人性命,把爱护生命当作至仁,滥杀无辜当作非仁,提出“不忍人之心”,明确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则进一步提出“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的民为邦本的思想。佛教讲“慈悲”,劝导世人多行善举,多积功德,修成善果。道教讲“积德”,主张“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的道德观念,其中亦蕴藏着慈善思想。善行天下几乎是各家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
纵观几十年来的大学文化建设历程,慈善教育一直贯穿其中,“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学会感恩回报社会”“扶贫帮困”“慈善捐助”等活动在大学校园已经形成一种大学生自觉营造善行善举氛围的优良传统。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纯净,学习努力,理想高远,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具有较高的责任感, 涌现了无数社会志愿者、社会公益服务人员和慈善活动积极分子,他们以更加广阔的人生视角,以更符合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态度来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摆脱个人狭隘的私利,为他人、为社会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无偿帮助,造福社会,提升人生境界。
与此同时,还应当看到当下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自私、冷漠、狭隘、任性等不良心理现象,有的过多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不关心他人;有的对于院系、班级开展的各项集体活动毫无兴趣,漠不关心,集体责任感较弱;还有的过度关注个人利益和个人得失,逃避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缺少应有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学生们可以方便地接触到各种信息,那些不良信息难免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人生理想产生负面影响。近些年大学校园里也发生了个别校园暴力极端案件,由此可见高校进行慈善教育的迫切性。在加大知识教育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大背景下,高校应着力探求大学文化建设中慈善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有效借鉴中华慈善文化传统和世界各国的慈善案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慈善文化。
东西方国家、地域、文化不同,但慈善理念是人类共通的。19世纪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慈善情怀跨越了国界,在东西方慈善文化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她特有的人生轨迹和文化背景使得她的慈善情怀与众不同,对当前大学慈善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借鉴价值。
2.1 倾其一生,践行慈善理念 1892年6月26日赛珍珠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襁褓之中便随传教士父母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此后在淮安(清江浦)、镇江、宿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直到1934年回美国定居,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赛珍珠的慈善理念十分复杂,融合了中国佛家的“慈悲”和基督教的“救赎”思想,她曾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中明确表明自己是一个奇特的基督徒和佛教徒,她的隐忍、善良和她为拯救弱者而不惜付出的英雄主义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慈善情怀虽然也会使她陷入痛苦和迷茫,可是她一生都在为着自己选择的慈善理念而努力。
英国著名传记女作家希拉里·斯波林参考大量资料创作了《埋骨:赛珍珠在中国》,通过描述赛珍珠在中国的经历展现其整个人生历程,其中赛珍珠幼年时候的“埋骨”行为显示出极大的同情心,读来不禁给人以心灵的震颤。“赛珍珠有时会在草丛中发现一些残缺的四肢和手掌的骨头……骨骼看起来很小,她知道这些都是死婴的尸骨……她把阴森可怕的骨头插到坟墓的裂缝中,或者在地上挖一个小坑把骨头埋掉。当别的小女孩玩泥巴的时候,赛珍珠在修筑微型的坟墓……为了便于收集尸骨,她随身带着网兜、尖头棒子或者中间夹着石子的开叉的竹棍,为的是驱赶半路上的野狗。”[1]山脚下或坟地里发现尸骨残骸,人们或因嫌恶、忌讳,或因恐惧往往避之不及,孩提时代的赛珍珠却将他们收拢掩埋。“埋骨”是赛珍珠早期因感触到苦难的现实而产生的同情心和恻隐之心的行为体现。
正是这种源于同情和善良的慈善情怀,赛珍珠后来在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后,作品中经常流露出触动人心的痛苦和忧伤,比如对妇女命运哀其不幸、充满同情的《发妻和其他故事》《愤怒的妻子》《梁太太的三个女儿》等,对儿童的惨状痛心疾首的《中国儿童的邻居》《孩子的欢乐》等。
《大地》是1938年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其中不论是家庭里强势的男性如王龙、王虎,还是柔弱的女性如阿兰、梨花等,甚至是仆人老秦、豁嘴等,赛珍珠在细腻的刻画中都流露出对人物的怜悯之情。这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痛苦、同情和忧伤,正是赛珍珠慈善情怀的展现,在早期的另一作品《母亲》中也有体现。
《母亲》是一部以描写中国普通妇女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 “母亲”在小说中无姓无名,是个农民的妻子,她勤劳坚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田地里播种、锄草和收割, 过着风吹日晒却无比充实的生活。然而丈夫性喜享乐,厌恶土地,最终离开了家。被丈夫遗弃后,母亲依靠自己在田地里的劳动抚养儿女, 照顾婆婆,此后在生活中又经受了许多难以想象的磨难和牺牲。最终,孙子的降生给操劳抗争了一生的母亲作了圆满的补偿。
当赛珍珠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后,便不遗余力地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对社会上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她把自己的大部分资产与精力投入进了慈善公益活动,并对需要救助的儿童做了大量付出。赛珍珠曾说过:“我和整个世界,现在尤其和这些孩子们息息相关——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哲学。我的生命和工作的中心正是这种哲学。”[2]为筹集慈善机构所需的巨额款项,赛珍珠笔耕不辍,一生写了85部作品,包括小说、传记、儿童文学、政论等。没有人要求她必须这么做,完全是由于对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所怀有的恻隐之心和慈善情怀,还有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她作出了如此巨大的奉献。可以说,赛珍珠倾其一生践行了源于同情和善良的慈善理念。
2.2 关爱民生,保护弱势群体 1917年赛珍珠婚后跟随丈夫布克来到了当时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生活极端贫困的皖北农村宿州。对宿州的环境和人,赛珍珠起初的态度是暴怒、轻蔑和格格不入的,后来她与当地人交朋友,逐渐深入了解到农民勤苦劳作的生活,她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宽容、融入到同情,而宿州的两年生活也给赛珍珠创作《大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将最热情的评语留给了农民,“他们承担着生活的重负,做的最多,挣得最少。他们与大地最亲近,无论是生是死,是哭是笑,都是最真实的。对农家的拜访成了我对现实的探求。”[3]赛珍珠的皖北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方法和写作理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她对社会下层的体验让她具有狄更斯式的关爱和人道主义情怀。赛珍珠的乡村调查让她深深意识到中国人民的宽厚博大,隐忍善良,她的《大地》三部曲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中国农民朴素而真切的勤劳和仁慈。
《大地》三部曲由《大地》《儿子们》和《分家》三部作品组成, 围绕着人与土地的关系,记述了祖孙三代的生活浮沉,描绘了处在那个时代的中国百姓的命运。第一代农民王龙从父亲那儿学会了精耕细作的生存技能,养成了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和发妻阿兰一起凭借坚强、节俭和吃苦耐劳, 在遭遇旱灾、饥荒、蝗灾、涝灾时战胜了各种灾难和痛苦,积累了财富,由农民变成了地主。第二代王龙的小儿子王虎不断变卖父亲王龙给他留下的田产,以“田产”换取“地盘”,最后成了称霸一方的军阀。第三代王龙的孙子王源留洋国外,回国后依然眷恋故土,教授农业科技,艰难地生存于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中。赛珍珠就是这样将观察到的现实民生诉诸笔端,用她的作品和文字传达着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对穷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1919年下半年赛珍珠一家搬到南京,她和丈夫一起在金陵大学任教。赛珍珠在南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比起宿州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她仍然关注弱势群体,同情弱者的态度并未因国家、阶级、地位、环境的因素而改变。1924年应《论坛》杂志编辑部的约稿,赛珍珠发表了一篇《美在中国》的文章,文中肯定了中国古老文明的艺术,表明了对中国艺术成就的仰慕,同时进行了社会评论。她指出,中国的美一直被有钱人独霸。老百姓总是生活在贫困中,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剥夺了穷人追求美的基本权利,不得不让位给每日为生存所进行的挣扎。言为心声,赛珍珠继续借助文章为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声援号呼,希望通过社会变革改变这不公正的现象。
2.3 跨越国界的大爱情怀 赛珍珠对弱者和弱势群体的同情、保护铸就了她的 “大我”品质和大爱情怀,不仅仅在作品中,更在可贵的实践中,那就是赛珍珠的慈善事业。
由于唯一的女儿卡洛琳不幸天生弱智,赛珍珠多年来内心充满了痛苦、心疼与无奈,因而对残疾儿童的同情比起普通人更为深切,对儿童福利事业也更为关注,“欢迎之家”和“赛珍珠基金会”就是赛珍珠为保护儿童权益设立的慈善机构。
在赛珍珠生活的时代由于种族歧视的关系,许多亚洲与亚美混血儿童在当时被列入不可领养的范围。赛珍珠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于1949年创办了“欢迎之家”(Welcom House),这是“美国第一家为亚洲和其他民族混血儿童提供服务的收养机构,为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提供医疗和教育援助。”[4]在后来的50年,这个机构帮助了数千名儿童。
1964年为了救助战争孤儿,她捐款700 万美元成立了“赛珍珠基金会”,为二千五百多名美亚混血儿童提供医疗保障和文化教育。直到今天,这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仍资助着亚洲十余个国家的六千多名亚美混血儿童的医疗与教育,还救助过无数贫困残疾的妇女儿童。
赛珍珠跨越国界的慈善事业虽历经艰辛和挫折,却是一种令人仰视的大爱无疆,成就了赛珍珠的“大我”品质。即便不提她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在慈善事业中的奉献和牺牲足以使她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赛珍珠沟通了东西方慈善教育的理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慈善情怀和慈善事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她的慈善情怀及慈善事业对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有着相应有益的启示。
3.1 将慈善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大学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并紧密联系现实。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以慈善情怀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有助于建立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中。
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要培育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可以从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和慈善情怀入手,逐步将公益慈善事业的理念、方法和管理机制纳入学校的相关教学内容,使公益慈善形成正面的社会舆论和力量,努力营造全社会具有高度慈善意识的氛围,使慈善活动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3.2 加强慈善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以慈善意识和慈善情怀为主的慈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塑造良好的人性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和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文化建设尤其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引导大学生逐步摒弃自私自利的狭隘意识,勇于为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有学者指出:“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梳理社会责任感。”[6]
大学文化建设可以慈善情怀为依托,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助人为乐、人人乐善好施的环境,以慈善情怀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校园乃至全社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公益慈善活动。高校可策划举办义演、义拍、义卖、义诊等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慈善活动周”“慈善音乐会”“慈善书画展拍”“慈善一日”征文,表彰优秀义工等都可以作为活动借鉴的模式。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善待他人的人格,进而关注广阔的人生,关注国家命运,关注历史与未来,在实践中历练自己。
3.3 立足国际视野,创建面向世界的大学文化 赛珍珠的慈善事业面对广阔的国际社会,她的慈善对象不分种族、国家。这种广行善举的国际主义情操有助于大学慈善文化建设拓宽视野,走出国门;帮助大学生打开对外交流的窗口,开阔眼界,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慈善教育现状。慈善教育和慈善事业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均呈上升趋势,特别在一些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的慈善教育的经验,中外国家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国际化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世界眼光,培养在知识、素质、能力诸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反之,培养的人才如果缺乏国际视野,不熟悉国际惯例,势必在实践中受挫,难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赛珍珠的慈善情怀更具可贵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引领作用。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高校要在新时期取得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观,搞好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赛珍珠的慈善情怀对大学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建设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推动高等教育稳定、有序、健康地发展。
[1] 希拉里·斯波林.埋骨——赛珍珠在中国[M].张秀旭,靳晓莲,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5.
[2] 郭英剑. 赛珍珠评论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 , 1999:267.
[3] 赛珍珠.大地三部曲[M].王逢振,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前言.
[4] 耿炜,丁亚明,裴伟.文化人桥——赛珍珠[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87.
[5] 本书编写组.最新党的宣传工作操作方法与创新实务[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3:14.
[6] 黄蓉生.实践之果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文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11.
[责任编辑:刘跃平]
A Study of the Enlightenment of Pearl S. Buck’s Charitable Feelings on College Culture Construction
ZHANG Cheng1, ZHAO Dong2
(1.Department of courses,Huishang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10002; 2. School of Communications,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34000, Anhui, China)
American female writer Pearl S. Buck’s charitable feelings will help a lot to form college students’ charity sense and improve their human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colleg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t in the light of Pearl S. Buck’s charitable feelings and charity itself.
Pearl S. Buck; charitable feeling; college culture construction;enlightenment
2016-10-09
2016-11-24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基金“赛珍珠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sk2013A186)资助。
张 成(1972— ),女,安徽宿州人,徽商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研究;赵 东(1971—),男,安徽泗县人,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G711
A
2096-2371(2016)06-01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