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斯翻译批评理论视角下的外宣新闻英译

2016-03-16 02:28:09张伟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赖斯

张伟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天津 300204)



赖斯翻译批评理论视角下的外宣新闻英译

张伟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天津 300204)

摘要:结合外宣新闻翻译的特点,通过新闻英译的经典案例分析,以赖斯翻译批评理论为指导来评析外宣新闻译文质量,探讨英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语言功能和文化信息,同时为翻译研究者进一步发展翻译批评理论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赖斯;外宣新闻;翻译批评;文本类型

一、引言

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如何通过外宣新闻翻译有效地塑造中国正面积极的形象,更好地传达其正能量,让译入语读者充分了解中国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德国翻译功能学派学者赖斯提出了比较客观系统的译文评估标准。

二、五个范畴与四种文本类型

赖斯认为,翻译批评有潜力,却也存在着各种主客观限制因素。就翻译批评的潜力方面,赖斯提出了五个范畴,分别是文学范畴、语言范畴、语用范畴、功能范畴以及个人范畴。在文学范畴中,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 赖斯又细分了四种文本类型,即重内容文本,重形式文本,呼吁性文本和视听媒体文本,并提出了各自相对应的翻译策略和翻译质量评估标准。

重内容文本注重原文本信息在目标文本中的表达再现。为了达到信息的有效交流以及准确传达,因此翻译时需要忠实地再现原文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重形式文本更注重表达,突出的是发送者,是为了达到审美效果和形式上的艺术创新。这类文本的翻译标准既需要使目的语与原文形式相近,同时要保留原文的审美效果。例如英语诗歌在翻译成汉语时,译文若能达到和原文一样的形式和格律,同时又能保留原诗的风格和美感,即为佳译。呼吁性文本注重感染和劝诱,翻译时需要实现作者的意图,去呼吁吸引读者,使其做出原作者所预期的行为,使目的语达到与原文同样的感染力。第四种视听媒体文本在翻译时,要确保目标听众可以获得同原文在原语言中相同的听觉效果。

评价译文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看原文的主要功能是否在译文中得到了体现。对这些文本做翻译批评时,要核查上述提到的各类文本类型的要求在翻译中是否实现,同时还要避免使用不恰当的标准去评价译文。文本类型理论可用来指导翻译批评,帮助译者界定译文是否达到了语义,功能的双重对等,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在语言范畴中,赖斯区分了四种语言因素,即语义、词汇、语法和文体因素。语义因素意为翻译时要理解并解释语言背后的含义,分析时要以语义为基础。词汇因素告知我们翻译时需注重技术术语以及特殊语汇的翻译。翻译批评注重充分性,要看原文各部分在词汇层面上是否充分地传递给了目的语。语法因素告知我们翻译时需注重文体风格以及语言习惯。翻译批评强调准确,译文需符合目的语的使用规范,译者能理解并充分表现原语文本的语义和文体。文体因素指翻译时要考虑文体风格,译文是否和原文达到了整体风格一致。

语用范畴,即非语言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非语言因素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直接语境、主题、时间因素、地点因素、听众因素、发话者因素以及情感影响。在直接语境中,原文中隐含的语义因素要看译文是否能传达出来,选词在词法和语义上是否准确。第四种范畴是功能范畴。考察译文是否与原文本的文本类型,语言因素,以及影响它的非语言因素保持功能一致。最后的个人范畴是制约翻译批评的主观限制因素,如译者的个性、审美、艺术情趣以及译者对原文本的解读和阐释等。当译者的艺术气质和审美观点与原作者不符时就会出现自由翻译的情况。因此,充分考虑到文本类型、文本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尽量突破制约翻译批评的主客观限制因素,才能做出公正客观的翻译批评。译者可以使用不同的翻译手段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尽可能实现与原文同等的功能效果。

三、赖斯翻译批评理论与外宣新闻英译

赖斯认为,译者首先应该明确译文的主要功能,然后再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若译文与原文功能等同,便可以根据文本类型来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去实现原文交际功能。外宣新闻作为中国向外宣传的媒介,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描述生动、文化性强。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分类,外宣新闻属于重内容文本,原文信息的准确传达至关重要,其主导功能是传递信息,传播中国文化。然而,这种对外宣传材料同时又具有呼吁功能,在给读者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希望能感染读者,使其加深对中国的好感以促进相应文化的传播。因此在翻译时,为了加深读者理解,译者有时需要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也要尽量保留和宣传中国文化,才能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直译会使目的语读者感到很难理解,从而失去阅读兴趣,信息交流会受阻。这时译者可以灵活地采取变通手法。总之,外宣新闻英译既要重视文本特点,又要兼顾读者需求,同时也要充分传递汉语新闻中涉及的文化信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下例摘自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的原话以及翻译张璐的译文。

原文: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译文:I have devoted 45 years of my life to the service of this country. In lin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regardless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 I have always made outmost efforts with strong passion and energy to serve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and I have never pursued personal gains. I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the people and to face history. 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appreciate what I have done. But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will criticize me. Ultimately, history will have the final say.

下面具体结合赖斯的文本类型,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及新闻的特点对该译文进行客观评估。

首先,从文本类型来看,原文简洁明了,讲话者在向记者传递基本信息,因此它属于重内容文本,即信息型文本。该译文准确传达了原文内容,且语言简洁流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做到了忠实。

其次,从语言范畴来看,译文在语义,词汇及语法方面均符合英语语言规范。译者对原文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文的意义显化,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最后,从语用范畴来看,外宣新闻一般内容简洁,重要的是信息的传递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所以翻译时语言应简洁凝练,易于理解。上例中温总理引用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表达其安邦治国的信念,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要将该诗句翻译成如同原诗那般工整美感的句子实在不易而且没有必要。译者根据实际,考虑到它要传达的主要意思,运用释义的方法对译文进行调整,既能传达原文信息,并且读起来也有原诗的气势,能让人感觉到跟原文一样的精忠报国的决心:“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regardless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其中的“whatever it takes”就很恰当地表现出为国家服务愿奉献自己的一切,不顾祸福,甚至连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民族精神。尾句的“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据百度百科介绍,该典故出自孔子。孔子编写完《春秋》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温总理引用这句话是想表达他对自己任期内的表现,无论功过毁誉留待后人评价,自己尽职尽责做好本份就够了。译者照顾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巧妙避开了对《春秋》的解释以及典故出处,将原话的精髓主旨表达出来,译为“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appreciate what I have done. But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will criticize me. Ultimately, history will have the final say.”这样翻译符合译语读者习惯,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当翻译新闻中的汉语文化特定词时,英语中有时会找不到合适的对等词,翻译时会出现词汇空缺的情况。因而,在翻译此类文化词时,用音译法比较好。然而当遇到一些目的语读者文化中完全没有的词语时,译者应适当解释,通过添加一些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将其转化为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内容。这样既能保持中国风味又有利于外国读者理解。以下列举出一些汉语文化特定词的译法以供参考。

红包Hongbao (lucky money wrapped in red envelops)

五大道地区Wudadao district (a famous historical tourist site in Tianjin with western style villas built in 1920s and 30s)

斗地主 Dou Di Zhu (a card game popular in China, literally means Fight the Landlord)

梁山伯与祝英台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Chinese Romeo and Juliet)

这种汉语拼音加注释的翻译方法能够让目的语读者把陌生的中国事物与他们熟悉的文化语境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亲切的感觉,同时也保证了译语读者能获取到与原文读者等额的信息量。

通过上述译文评析可知,赖斯的翻译批评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很好地指导翻译过程,对分析文本功能,并据此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提供了具体可行的理论指导,同时为翻译批评者提供了评估译文质量的具体标准。

四、结语

这篇文章采用赖斯的翻译批评理论对外宣新闻翻译进行了个案研究。在文本类型,语言范畴和语用范畴三个范畴下对译文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析。经过分析最后发现赖斯的翻译批评理论把作者、译者、读者、文本类型、语言范畴、语用范畴、文本功能等多重因素综合联系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动态全面的翻译质量评估体系,因此为翻译批评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指导。它将语篇作为研究单位,关注翻译文本的功能对等,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在评估和考察翻译过程时,还需要关注和研究很多其他因素,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社会等非语言因素的重要作用。

对于新闻英译而言,译者一定要做到客观真实地传达事实,让读者准确理解原文意思。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满足目标读者的期望,遵循相关翻译原则,对原文进行处理,充分考虑译文的功能特点,从而保证信息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丁建江.文本类型理论与翻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3]郝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经济新闻汉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5).

[4]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11).

[5]单丽雯.凯瑟琳娜·赖斯翻译思想评介—评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6]史博姣.莱斯的文本类型学对中文旅游资料英译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10,(4).

[7]孙露.浅谈文本类型理论框架下的翻译策略[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4).

责任编辑:陈君丹

收稿日期:2016-05-28

作者简介:张伟伟(1991-),女,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7-0121-03

The C-E News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is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ory

ZHANG Wei-wei

(Graduate School,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204, 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 news translation, through a classic case analysis of news translation, this paper has assessed the quality of C-E news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is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ory, explored how to accurately convey language function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also provided some ideas and methods for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to further develop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ory.

Key words:Reiss; C-E new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ext type

猜你喜欢
赖斯
双重救赎
上海故事(2021年9期)2021-11-03 02:14:11
格赖斯准则何以适用于法律解释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6:50
格赖斯合作原则视角下网络聊天中的言语幽默
赖斯卸任后的心愿
领导文萃(2009年15期)2009-09-24 08:27:12
从未遇到想嫁的人
人民周刊(2009年5期)2009-06-11 10:22:28
赖斯要出3本回忆录
环球时报(2009-02-24)2009-02-24 12:27:24
赖斯,“嫁”进白宫的8年
环球时报(2009-01-09)2009-01-09 10:29:45
赖斯因故取消访华
环球时报(2009-01-05)2009-01-05 10:00:07
赖斯,作为一个女人
领导文萃(2005年4期)2005-04-29 00:44:03
赖斯:东亚之行寻求外交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