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宇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备考录》科举词汇考释
王中宇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唐宋笔记语辞汇释》是一部搜罗宏富、训释精当的口语词汇著作,对200余种唐宋史料笔记中出现的新词新义进行考释探讨,后附九十一条“语辞备考录”。对“语辞备考录”中“打冒氉”“魁”“蓝罗”“蓝缕”“襕缕”“烧尾”“无籍”“精切”8个词进行考释。
唐宋笔记;词语考释;语辞备考录;科举词汇
王锳先生《唐宋笔记语辞汇释》是一部研究唐宋史料笔记词汇的训诂著作,全书所收词语标目总计三百,附目一百四十五,分列三百五十条,备考词语词条共九十一条。《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主要研究唐宋两代的口语词汇,这对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汉语词汇研究都有重大的语言学价值。《唐宋笔记语辞汇释》的语料来源是口语化程度高的唐宋的笔记小说,相对于正史和韵文材料而言,笔记小说不受政治和文体的限制,所以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学者舒萍评价此书“解释贴切而有新意,释义举例都有一定的法文字洗炼,要言不烦。”[1](P12—14)
王锳先生在前言中体例说明的第八条提到“后附‘语辞备考录',所列者约有三种情况:一是略见端倪尚难确指的,一是笔记中单例孤证而尚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一是可以帮助探讨、说明语源的。”[2](P7)“语辞备考录”所收录九十一个未考释的词条,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研究的线索。例如,侧重于《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备考录中词汇的语源追溯和流变分析的研究,如蒋宗许[3]对备考录中的疑难词汇进行探源释义,重点考释出着、紧县、望县、颓然等4个词汇。蒋宗许和刘云生[4]《<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备考录>杂考》,对备考录中的14个词汇进行了集中考释,包括餐、抄、出着、合作、紧县、望县、郎、卤莽、沙块、沙、上公、颓然、闻、闹蓝。还有郭作飞[5]《唐宋笔记语辞札记——读<唐宋笔记语辞汇释·语辞备考录>》,对唐宋笔记中的“挨”“媪”二词进行历时描写和词汇考释。郭作飞、周红苓[6]合作发表《唐宋笔记疑难语词考释》,对“疾路”“拒地”“温羝”3个词进行了考辩。着重于《唐宋笔记语辞汇释》述评的学者只有袁本良《<唐宋笔记语辞汇释>研究特色述略》[7]一文,对王锳先生《唐宋笔记语辞汇释》的词汇考释方法进行了总结。
综上所述,《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的备考录词汇总计97个词汇,王锳先生共立91个条目。经过后代学者考释的有“餐”“抄”“出着”“合作”“紧县”“望县”“郎”“卤莽”“沙块”“沙”“上公”“颓然”“闻”“闹蓝”“挨”“媪”“疾路”“拒地”“温羝”共19个词,基于《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的备考录词汇仍有研究的空间和价值。本文对“打冒氉”“精切”“魁”“蓝罗”“蓝缕”“襕缕”“烧尾”“无籍”等8个科举词追溯词源,分析流变。
(一)打冒氉
《太平广记》卷一七八《总舒进士科》引《国史补》:“不捷而醉饱,谓之打冒氉。”[2](P16)
按:“打冒氉”不解其意。《汉语大词典》未收入该词条,仅收入“毷氉”一词,并将其释为:“烦恼,郁闷。”[8](P1014)《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收录“冒惨”一词,“就是‘毷氉',烦闷的意思。”[9](P231)蒋礼鸿认为,“懆”可以写成“惨”,“冒懆”“毷氉”为同一个词不同写法。《诗词曲小说语辞大典》将其释为:“眊矂亦作毷氉。”[10](P399)引例为宋苏轼《浣溪沙·和前韵》:“迁客不应常眊矂,使君为出小婵娟。”“冒”“毷”“眊”三者通用。冒的本义为帽子。《说文》:“冒,冡而前也。”“毷”在《集韵》中:“毷,莫报切,去号明。”“眊”本义为眼睛失神,看不清楚。《说文》:“目少精也。从目,毛声。”段注:“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由“同谐声必同部”可知,“冒”“毷”“眊”三者同源,“冒”和“毷”从“冒”得声,“毷”和“眊”从“毛”得声,“冒”和“毛”又古音同。“冒”古明幽,“眊”古明萧。[11](P160)二字同阴声韵,互为旁转。“氉”本义毛健,《玉篇》:“苏到切,音燥。毛也。一曰毛健。”“毷”和“氉”从“毛”得声,同韵。
“毷氉”“冒氉”“冒矂”“眊矂”都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是迭韵连绵词,有精神不振作、不清醒的意思。后世文献亦有例证:
例1:唐·韦庄《买酒不得》诗:“停尊待尔怪来迟,手挈空瓶毷氉归。满面春愁消不得,更看溪鹭寂寥飞。”
例2:宋·杨万里《不睡》诗:“眊矂浑如病酒初,冬烘又似酒醒余。”
例3:明·汤显祖《紫箫记·及第》:“笑从前,笑从前,文章几篇。高头院,高头院,毷氉打遍。”
例1诗中的“毷氉”指一种烦躁的情绪。颔联中的“毷氉归”和颈联中的“寂寥飞”形成互文,“寂寥”为一种消极的情绪,故“毷氉”也应该一种难以消遣的情绪。例2中“眊矂”和“冬烘”对文,“冬烘”是头脑不清醒、糊涂的意思,源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误放》:“郑侍郎薰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之后。时徐方未宁,志在激劝忠烈,即以标为状元。谢恩日,从容问及庙院。标,寒畯也,未尝有庙院。熏始大悟,塞默而已。寻为无名子所嘲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12](P57)意思是主考官郑薫主持考试,误认颜标为鲁公(颜真卿)的后代,将他取为状元。由“冬烘”可推测“眊矂”的语义色彩与其相同,指烦躁的情绪。例3从诗文意境分析,“毷氉”是形容词,用以表达人物内心空落落的郁闷情绪。
“打冒氉”可释为消除烦闷的意思。《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下篇》:“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12](P3)《唐语林校证》卷二《政事下》:“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13](P186)《文献通考》卷二十九《选举考二》:“不捷而醉饱谓之打眊矂。”[14]文中的“捷”是及第的意思。唐代及第举人须参加“题名会”和“曲江会”相互庆贺,不及第的举子参加这类宴会是为了排解心中苦闷,故落第者赴宴称为“打毷氉”。赵亚芳认为:“‘打毷氉'指唐时举子落选而醉饱,‘毷氉'义为烦闷,‘打'义为吃、饮。”[15]此处可借鉴,不及第的举子通过喝闷酒来排解心中的烦闷。
(二)魁
《云溪友议》卷一:“翌日于球场内犒劳,驾车老牛筋皮为炙,状瘤魁之脔。”小字注云:“魁,酒樽也,盛一斗二升,多以梄槐榴为之,或铜制也。”按《说文》十四篇上:“魁,羹斗也。”即今汤勺之类,指酒樽当系后起用法。[2](P261)
按:“魁”此解甚是。“魁”的本义是羹斗,食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十年之后,魁、椀、瓶、榼、器皿,无所不任。”后词义用途扩大,对象转移为酒器。宋黄庭坚《谢杨景仁承事送惠酒器》:“杨君喜我梨花盏,却念初无注酒魁。”因本义羹斗的形状似头部,喻指头部。《太平广记》卷四五九引五代范资《玉堂闲话·朱汉宾》:“有大蛇……其魁可大如五斗器,双目如电。”从核心义“头”射线引申为“大”,唐柳宗元《牛赋》:“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又从核心义“头”引申“第一”义。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太学文变》:“淳佑田辰,徐霖以书学魁南省。”[16](P34)又在核心义“头”引申“主帅、统帅”义,清魏源《圣武记》卷八:“有船十七,自为一队,为牵所诱杀,而其党张阿治复魁其众,号新兴帮。”以上就是“魁”的义项主干源流,那“瘤魁”中的“魁”语境义应为楢槐瘤制的酒樽。
《汉语大词典》解释“瘤魁”为:“模拟其形的以楢槐瘤制的酒樽。或有铜铸制品。”[8](P349)楢槐榴,树名。“楢槐瘤”中的“槐”与“瘤魁”中的“魁”是通假字。《汉语大词典》将“魁”释为:‘亦作櫆'又释‘櫆'为汤匙。”[8](P463)那文中“状瘤魁之脔”就是形状像酒樽的肉块。此事又记载于《唐语林校证》卷四《豪爽》:“李相绅督大梁日,闻镇海军进健卒四人……翌日,于球场内犒劳,以老牛筋皮为炙,状瘤魁之脔。”[13](P337)这段话主要讲述李绅去镇守大梁时,将老牛筋皮加工成槐瘤形状的肉片,用来探试勇士的胆识,选拔军事人才,故有“壮儿过大梁,如上龙门也。”
(三)蓝罗、蓝缕、襕缕
《大唐新语》卷十记唐初吏部典选,课其书判,“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牍浅近,不足为准。乃采经籍古义以为问目。其后官员不充,选人益众,乃征僻书隐义以试之,惟惧选人之能知也。遒丽者号为高等,拙弱者号为蓝罗。”《容斋随笔》卷十“唐书判”条:“唐诠选择人之法有四……四曰判,文理优长、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得谓之蓝缕。”《苏氏演义》卷上:“拉飒者,与龙钟、褴缕之义略同。”[2](P262)
按:“蓝罗”“蓝缕”“襕缕”难解。《说文》:“蓝,染青草也。”本义为可做染料的含有蓝汁的植物,《荀子劝学》:“青出之于蓝,而青于蓝。”《汉语大词典》将“蓝”释为“蓝,通‘襕'”[8](P349),将“襕”又释为:“无缘饰的破旧短衣。《方言》第四:‘裯谓之褴;无缘之衣谓之褴。'郭璞注:‘袛裯,弊衣,亦谓褴褛。”[8](P145)“罗”的本义为“网”,《说文》:“罗,以丝罟鸟也。”后引申为“稀疏而轻软的丝织品”,如《楚辞·招魂》:“蒻阿拂壁,罗帱张些。”
“蓝罗”“蓝缕”“襕缕”的意思就不难解释,本义都为破烂的服饰。
例4:五代和凝《河满子》:“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例5:《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例6:《铁围山丛谈·卷三》:末见一人,穷悴蓝缕,坐诸肆后。试访,曰:“浙人陈彦也。”
例4中“蓝罗裙子”的意思是破烂的裙子。例5中“筚路”“蓝缕”并列式成语,“筚路”,柴车。“蓝缕”,敝衣。例6中的“蓝缕”亦为破旧的衣服。因此,在“破烂的衣服”的义项上,“蓝罗”“蓝缕”“襕缕”三者词义相同。
但后来“蓝罗”“蓝缕”词义的对象由“衣服、服饰”转指“学识、才能”,由衣服的破烂转喻学识的浅陋,从具体的来源域投射到另一个抽象的目标域。此义项见于《新唐书》卷四十五《选举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17]《文献通考》卷三十七《选举考十》:“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萃'。”[14]由文意可知,唐代礼部省试及第的举人,还须通过吏部的铨选考试,方可释褐试当官,“身”“言”“书”“判”为吏部考试选材的标准。吏部“试判登科”中将“试判”登科的选人分为两科,一为“宏词科”,一为“拔萃科”。凡是选人对政务分析遒丽者都称为“入等”或“高等”。相反,考试拙劣者都称为“蓝缕”或“蓝罗”。
(四)烧尾
《封氏闻见记》卷五:“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说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成人,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为人,本尾犹在,体气既合,方为焚之。故云烧尾。”又《唐语林》:“中宗时,兵部尚书韦嗣立新入三品,侍郎赵彦昭假金紫,吏部侍郎崔湜复旧官。上命烧尾,令于兴庆池设食。”[2](P267)
按:“烧尾”难解。《汉语大词典》对“烧尾”解释义项之一为“唐时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献食。”此用法多见于正史文献中,《旧唐书》卷八十八《苏瑰传》:“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许献食,名为‘烧尾'。瑰拜仆射无所献。”[18]《新唐书》《唐会要》《大唐新语》《文献通考》皆载此条,讲述的是唐代公卿大臣升迁后,按惯例应举行烧尾宴,宴请皇帝以谢恩。苏瑰升任尚书右仆射后,却没有举行烧尾宴。以上正史中例证都可证“烧尾”的最初指唐中宗时期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献食。到了唐玄宗时初拜官献食的礼仪渐渐停止。《南部新书·丁》:“景龙以来,大臣初拜官者,例许献食,谓之烧尾。开元后,亦有不烧尾者,渐而还止。”[19](P48)
《汉语大词典》对“烧尾”解释义项之二:“唐以来士子登第或官吏升迁的庆贺宴席。”此解释多适用于唐宋笔记史料中,且看一下例证:
例7:《石林燕语·卷四》:唐书言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苏瓌为相,以食贵,百姓不足,独不进。然唐人小说所载与此不同,乃云:士子初登科,及在官者迁除,朋僚慰贺,皆盛置酒馔、音乐宴之,为“烧尾”。举韦嗣立入三品,赵彦昭假金紫,崔湜复旧官,中宗皆令于兴庆池“烧尾”,则非献食天子也。其解“烧尾”之义,以为虎豹化为人,惟尾不化,必以火烧之乃成人;犹人之新除,必乐饮燕客,乃能成其荣。[20](P50)
例8:《唐语林校证·辑佚》:士人初登荣进迁除,尉贺欢宴,谓之“烧尾宴”。尝有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焚除乃得成人。以蒙初授,如虎得为人,本尾犹在。一云:新羊入群,诸羊所触,不相亲附,火烧其尾则定。[13](P751)
例9:《北梦琐言·卷四》:相国韦公说即其中表,甚鄙之。因滑台杜尚书宅遭火,几爇神柩,家人云老鼠尾曳火入库内,因而延燎。京兆谓宇文曰:“鱼将化龙,雷为烧尾。近日老鼠亦有烧尾之事。”用以讥之。[21](P88)
由唐宋笔记史料可知,“烧尾”一词真正源于典故,不过“烧尾”的典故来源有三。其一,虎变为人,只有尾巴不变,故火烧尾巴后成人。其二,新羊入群,羊群抵触,只有烧焦新羊尾,羊群才认可。其三,鲤鱼跃龙门,跃过龙门之时,天雷击去鱼尾,鱼乃化身成龙。笔者认为“烧尾”真正源于“鲤鱼跃龙门”,“由于《三秦记》中有鲤鱼跳上龙门时‘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的说法,所以,唐代的读书人考中进士和以后升官的时候,都要举行盛大的宴会进行庆贺,其中必须办置的一道菜就是烧鲤鱼,这种宴会也被称为‘烧尾'。因此,后来又有人称中了进士是‘烧尾'。”[22](P14—15)由“烧尾”又演绎了许多及第的词语,如化龙、登龙、龙头客、失龙鳞等。
可见,两种解释还是有区别的,第一种语义倾向于向皇上献食,行为发出者只限于官员。而第二种语义倾向于宴请亲友,行为发出者不限于官员,亦可指举子。两者的共同点是比喻义相同,由“烧尾”的典故义“动物尾巴燃烧”引申为“人的地位转变”,另外,与科举有关的宴会还有“闻喜宴”“关宴”“曲宴”“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会武宴”“杏园宴”“樱桃宴”“探花宴”等。
(五)无籍
《封氏闻见记》:“旧举人应及第,开检无籍者,不得与第。陈章甫制策登科,吏部榜放,章甫上书:‘时见榜,云户部报无籍记者。昔傅说无姓,殷后置于盐梅之地;屠羊隐名,楚王延以三旌之位:未闻征籍也……则知籍者所以租赋耳,本防群小,不约贤路。若人有大才,不可以籍弃之;苟无良德,虽籍何为?”又《贵耳集》卷中:“显肃后父郑绅无籍,有侄居中在太学为前廊,侄约叔同往议命。”可知“无籍”本是无户籍之意,后凝为一词,表“无赖”之义,元剧多有之,参见《诗词曲语辞例释》该条。[2](P268—269)
按:“无籍”甚是。《封氏闻见记》讲述的是以前举人参加科举考试,凡是检查出没有籍贯的考生,都不允许及第,故不允许“冒籍”。所谓的冒籍,就是指外地人假冒本地籍贯来参加当地人科举考试。因为没有籍贯的举子只有冒籍,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唐代统治者创立了本地籍贯应举制度,规定考生在参加省试之前要到尚书省报到,报到的时候要向礼部缴纳文状。这里的“文状”指的是文解和家状,“文解是州府发给举子们的证明文书,家状则有点类似于家庭状况调查表,涉及举子的姓名、行第、生辰、年纪、籍贯、体貌特征以及祖上三代的名讳、宦秩和存殁等个人资料。”[23](P14)那么文解就有一定反作弊作用,可以查阅考生的籍贯,核实是否真实。《唐会要》卷七十六:“诸州贡举,皆于本贯籍分信明者。然依例,不得于所附贯,便求申送。”这种规定是为了防止冒籍和替考。在科举文献中还出现了“寄应”一词,《唐摭言》卷一《乡贡》:“景龙元年,李钦让称定州乡贡附学。尔来乡贡渐广,率多寄应者,故不甄别,置于榜中。”[12](P5)《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考三》:“礼部贡院上言:“请诸色举人各归本贯取解,不得寄应,及权买田产立户,诸州取解发寄应举人,长吏以下请依例科罪,犯者罪亦如之。”[14]《宋会要辑稿》第一百十三册《选举十四》:“应天下贡举人,自今并于本贯州府取解,不得更称寄应。”[24](P4489)这里的“寄应”就是冒籍的意思,不允许考生以他乡籍贯参加考试。“无籍”“冒籍”“寄应”现象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解额”分配不均,祝尚书在《宋代科举与文学》书中提到“如果士子涌向某处取解,则必然侵害该地士子的利益,用今天的话说,是占了别人的指标:更大的弊端,是异地取解难免不借助权利或金钱开道。”[25](P151)故“无籍”释为无籍贯的意思。《汉语大词典》没有收入该义项,似可补。
(六)精切
《北梦琐言》卷四:“唐末举人不问士行文艺,但勤于请谒,号曰‘精切',亦楷法于范阳公尔。”[2](P260—261)按:“精切”难解。《汉语大词典》释为:“精当贴切。”[8](P216)《东轩笔录》卷六:“曾鲁公公亮识度精审,练达治体,当其在中书,方天下奏报纷纭,虽日月旷久,未尝有废忘之者,其为文章尤长于四六,虽造次柬牍,亦属对精切。”[26](P70)但在《北梦琐言》中按照这个意思似不妥。这段的意思是唐代后期解试取解成功后举人,赴京准备参加明年的省试。在京期间不重视加强自身的文学才华的锻炼,反而勤于借助达官贵戚或名士文人的力量来影响主司的录取。所以“精切”在此语境中的意思是善于请托于达官贵戚,为之制造声誉以增加及第希望的行为。
与“精切”有关的还有“通榜”“行卷”“纳省”“请托”等科举词汇。“通榜”指主考官通过多方面的了解众举子的才德名望,然后制成一个“榜帖”当做日后录取的参考条件,当主考官委派专人暗访时,这种方式就叫做“通榜帖”,简称“通榜”。《唐摭言》卷八《通榜》:“贞元十八年,权德舆主文,陆傪员外通榜帖。”[12](P54)“行卷”的含义,程千帆先生在《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一书中对“行卷”作了更为详细的定义“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27](P2)《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善和韦中令在阁下,澥即行卷及门,凡十余载,未尝一面,而澥庆吊不亏。”[12](P67)“纳省”指举子直接向主管考试的尚书省礼部投卷,称为“省卷”,又称为“公卷”,供知贡举官参考。程千帆对此作了更权威的解释“进士到礼部应试(即所谓省试,礼部属尚书省)之前,除了上面所谈的要向有地位的人投行卷之外,还要向主司官纳省卷”[27](P718)“请托”多数情况是指通过书信来暗地沟通或政治高压,来谋求功名。总之,“精切”除了有“文章精当贴切”的意思以外,还有借指举子善于请托于达官贵戚,为之制造声誉以增加及第希望的行为。
本文从《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后附“语辞备考”挑选出“打冒氉”“魁”“蓝罗”“蓝缕”“襕缕”“烧尾”“无籍”“精切”等有关科举词语进行考释,来补充和完善《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尚未详细考释的词汇,借鉴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方法,“吸纳了诸多研究成果,若以更高标准去衡量,也可以发现许多需要补充的地方”[28](P4—5)同时,希望引起后来学者对科举文献史料的词汇研究引起重视。
[1]舒萍.唐宋笔记语辞汇释(读后)[J].书品,1990(3).
[2]王锳.唐宋笔记语辞汇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蒋宗许.《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备考录》杂考——“中古汉语研究”系列[J].古汉语研究,1995(2):52—53.
[4]蒋宗许,刘云生.《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备考录》杂考[J].绵阳师专学报,1995(3):41—49.
[5]郭作飞.唐宋笔记语辞札记——读《唐宋笔记语辞汇释·语辞备考录》[J].五邑大学学报,2003(4):71—74.
[6]郭作飞,周红苓.唐宋笔记疑难语词考释[J].古汉语研究,2009(4):51—53.
[7]袁本良.唐宋笔记语辞汇释研究特色述略[J].贵州大学学报,2014(6):77—83.
[8]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
[9]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王贵元,叶桂刚.诗词曲小说语辞大典[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11]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3]宋·王谠.唐语林校证[M].周勋初,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
[1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5]赵亚芳.《唐五代语言词典》三字词语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16]宋·周密.癸辛杂识[M].王根林,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8]后晋·刘煦.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9]宋·钱易.南部新书[M].黄寿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20]宋·叶梦得.石林燕语[M].侯忠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21]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M].贾二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22]王虎.试析表示“科举及第”意义的典故词[J].西华大学学报,2014(3):14—15.
[23]杨波.长安的春天——唐代科举与进士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4]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5]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6]宋·魏泰.东轩笔录[M].李裕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27]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8]王虎.唐代笔记小说词语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Vocabularie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the Notes on the Tang an d Song Ci——A Reference Book
WANG Zhong yu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Notes on the Tan g an d Son g Ci is a comprehensive and precise oral vocabulary book. More than 200 new words and new meanings in the historical not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re researched with 91 items attached in the Reference Book.There is a textual research of eight imperial examinations vocabularies such as“Da Maosao”,“Kui”,“Lanluo”,“Lanlǚ”(蓝缕),“Lanlǚ”(襕缕),“Shaowei”,“Wuji”and“Jingqie”.
historical note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textual research of words;vocabulary reference book;vocabularie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H131
A
10091734(2016)05009206
[责任编辑 铁晓娜]
201603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笔记词汇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100),“汉语史视角下的东北方言语法研究”(项目编号:15YJC740133)的部分成果。
王中宇,在读研究生,从事汉语史、训诂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