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忠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消费文化与文学书写的互动关系*
王昌忠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0)
消费文化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书写共通性、趋同性的书写对象、材料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消费文化书写的核心特征为:互生、互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消费文化。一方面,文学书写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消费文化起着生成与促动作用,自身也化约进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消费文化;另一方面,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化又生成、造就了文学书写。
消费文化;文学书写;互生;互动
文学与文化存在着多重、多维的复杂关系。在直接的外在关系上,文学隶属于文化,因为文学属于一种具体文化,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但文学并非被动地附属于文化,而是与文化有着主动、能动的互生、互动关系。一方面,文学反映文化、表现文化。在此过程中,文学除了展示、呈现文化外,还诠释、阐述文化,进一步更演绎、生成文化,与此同时,文学还承载、传播文化。另一方面,文学受制、规约于文化。文学的生产、传播机制需要顺应社会文化的规范,价值功能、意义取向需要契合社会文化的要求;在话语实践层面,文化不仅为文学提供书写材料和题材对象,而且还影响、干预着文学的艺术原则、审美风格。正因为如此,文学不仅化约进社会文化的肌体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文化的聚形、结晶。百年来的中国新文学,自是与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存在着对应关系。政治书写,无疑是中国新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主导文学范型。显然,这一政治化的文学范型与政治化的文化范型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我们知道,无论是建国之前的民主革命、民族革命,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及文革时期的阶级斗争,以及八十年代的拨乱反正(肃反阶级斗争、清理极左路线),都表明中国新文学长期以来所置身的时代的主导文化是政治文化。中国新文学视野中轰轰烈烈的政治书写,无不是轰轰烈烈的政治文化作用、安排的产物,从创作原则、意图到书写内容、主题和表意策略、美学特质,都留下了政治文化指派、安排的明显痕迹。反过来看,政治化的文学书写则通过政治宣传、历史动员、意识形态教化等政治功用的突显,服务、配合于政治文化的阐释、生成与传播,同时自身也刻下了政治文化的鲜明徽记。从文学本身来看,经历了新时期文学后期的铺垫和酝酿,中国新文学的全面“转型”与“断裂”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诚如吴秀明所指,“当代文学在走出政治藩篱之后就开始了转型”,而促成这种转型发展的“无疑就是市场经济的‘魔力’了”[1](P15)毋庸置疑,这种转型、断裂,与社会文化的转型、断裂,有着必然关联。社会的政治空气明显减薄,民众的政治热情普遍降温,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时空中,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中的消费文化。与政治文化渐趋弱化同步的是,政治书写不再作为主导和主流性的文学样态而存在。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化语境中,虽然文学处于“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三无”状态,但并非表明它就无共性可言。比如,在题材对象、视域范畴方面广泛、全面地把消费社会的消费文化现象采集、接纳为文本组织和话语成分,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一个明显共性。这一文学书写共性,也与消费文化这一主导文化有着直接、明确的对应关系。正是基于这个事实,可以考察、把握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消费文化书写的核心特征:互生、互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化并化约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即在消费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消费社会的经济事实是其存在的经济基础。消费社会原本指的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的一个最新历史阶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全面解放,与之对应的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大量堆积,以至于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和相对“丰裕”的状况。在此情形下,消费取代生产成为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延续活力的决定性力量,传统的“消费也是生产力”升级为了“消费才是生产力”。拉动消费、推进消费、促成消费,不仅是管理社会经济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引导社会文化的重要使命。消费文化,既包括坦现于消费社会的各种消费实践,也包括内含于消费社会的各种消费心理、意识和观念、立场。消费文化极力造就并传播消费意识形态,倡导消费主义,鼓动“消费至上”、“消费有理”。在消费文化逻辑的支配下,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消费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作为价值消费、意义消费,消费社会的人们通过消费行为所追求的已经远远不是实用功能,也就是不是生理需要的满足,而是符码价值、象征意义,即消费所指示的地位、身份、品位、气质、能力等。正因为消费在消费社会具有积极的“示意”作用,导致了它的“区隔”——等级划分——作用,以及与此紧密关联的积累、争取“文化资本”的作用。“炫耀消费”、“夸示消费”之所以成为了消费社会的典型消费样态,就在于它们顺应、契合着消费社会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文化有着内在机理和外在表征的一致性。后现代文化以后现代主义为精神导向,是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席卷西方的文化思潮,被指认的典型特征是反本质、反中心、反统一、反历史整体性、反深度,因而崇尚消解、破碎、瞬间、即时。消费文化表面上看追求消费的符码意义、象征价值,但深度地看,消费社会消费行为的符码意义、象征价值,也就是消费行为所指示的地位、身份、品位等等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尺度,而只是一种比较性和相对性的存在。也就是说,它不过是制造人们的消费欲望、激活人们的消费需求的高超伎俩,在效果上不过是消费主体在消费比赛、消费竞争中收获的一种心理满足。由于它既没有底线也没有上限,所以这种消费比赛、消费竞争便可以没完没了地继续下去。在消费实践上,便体现为花样翻新、追奇求变的“时尚消费”的此起彼伏、前赴后继。显然,完全可以把消费文化视为后现代文化在消费社会的“物质”体现;也正因为这样,消费社会也在社会学意义上对应上了后现代社会。
“类像化”,或称为“拟像化”、“仿真化”,也是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的重要特质。一方面,它指的是消费社会光怪陆离、应接不暇的消费活动、消费对象、消费场景构成的消费景观事实;另一方面,它指的则是为推介、传播消费而炮制的形形色色、零零总总的广告、报刊、影视、网络所展显的漫天飞舞、无孔不入的消费图片、影像;更实质地,它指的是现实消费景观与虚幻消费图像的“内爆”,也就是两者界限消失、混为一体。真实不复存在,虚拟成为比真实更真实的“超真实”,世界只留下仿真性的碎片而无本质可言……类像化,从另一维度上体现了消费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一致性。所谓“泛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其实正是人们对类像化造成的消费社会的存在形态的指认。在消费社会,纷繁芜杂、破碎零乱的消费景观、消费图像,成为了抽空意义、失却所指的滑动、漂移能指符号。既然它们只是感性、现象的存在,那么就只能算是审美性的存在了。由于它们全方位、大面积地铺展、扩张成了消费社会日常生活的主体和主流,于是说消费社会是“泛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社会就有了充分的合法性、合理性。
消费社会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后的社会形态,消费文化是为适应消费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近代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贫困状态,与此同时,政治一直作为社会主题而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在此情形下,消费文化既没有存在的现实土壤,也没有存在的主观动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不仅在事实上一直运行在高速车道上,而且发展经济也成为了全民性共识、主导性意识形态。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子,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因子;于发展经济而言,扩大和推动消费是结果,更是需要。正是因为这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物质已经十分丰盛的大城市、东南沿海许多地区,消费社会已经初步确立;即便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物质财富相对欠缺的中西部地区,也由于行进在发展经济的路途中,因而也展显着消费社会的端倪并不断扩展铺开。这就正如洪治纲所指:“消费主义赢得了合法性的生存空间。从经济到文化,从都市到乡村,中国社会开始步入了消费主义时代。”[2](P1)文化向来具有超前性,何况主张消费、激励消费等消费文化内容又投合着人的本能与本性,同时又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赞成,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在占领经济发达、物质丰盛的地区的同时,也蔓延到了中国的其他地区,已经成为了支配、引导当今时代生活实践和心理意识的主流文化。后现代文化,首先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引进中国的。早在消费文化还没形成气候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现代文化就在中国初露端倪了,它主要通过后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历史学表现出来。在社会生活实践层面,只有当消费文化落地生根后,后现代文化才在中国找到了“客观对应物”。
消费社会的文学对于消费文化的生成与促动作用,首先体现在文学书写的动机、意图上。从根本上说,消费文化是提倡消费、推进消费的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随着政治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消解,表面上看没有强制性、权力性的主导意识形态存在,但由于消费社会的初步确立,消费意识形态已在事实上成为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消费意识形态的形成与传播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第一,国家层面的引导、推许;第二,商业行为的鼓动、激发;第三,文学、艺术的阐发、促进;第四,大众群体的自发回响、呼应。在这其中,文学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文学不仅要对社会生活作客观化的反映,更要对社会思潮和文化心理作精神取向上的顺应与契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消费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个人的需要,文学自然要将这一需要确立为自身得以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依据。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很大程度上是把制造和传播消费意识形态、生成与促动消费文化作为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一方面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和记录,另一方面则要根据作品思想主题的需要对现实生活加以选汰、变形甚至虚构性处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对于消费文化的生成、传播,就文本本身而言,最直观地,就是通过把零零总总、形形色色的消费文化现象作为题材范畴、书写视域实现的。消费文化现象构成了消费社会的直观事实,也构成了消费文化的外在景观和状貌。如果文学是对消费文化作客观书写,则相当于把色彩缤纷、眼花缭乱的消费事实直接搬运到读者眼前,从而使他们欣赏、观摩到消费文化的外在情状,继而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挑起他们的消费需求,更进一步促使他们去投身消费实践、体验消费文化。这样一来,文学通过消费文化的直观书写达成生成、传播消费文化的链条就形成了。如果文学话语呈现的是裁剪、变形了的消费现象,甚至是虚构的消费现象,那么其生成、传播消费文化的意图、功效就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创作主体在文学书写时改变或虚构消费现象的根据、理由在于作品主题思想和内涵意旨的实现,而消费社会的文学书写以消费现象为处理、运作对象所要达成的主题和意涵,自然关联于消费意识形态、关联于消费文化的内在精神实质。也就是说,这样的消费现象书写的实质,在于提供一种有着特定消费意识形态所指和消费文化内涵的消费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这样的消费现象书写文本大量出现,读者阅读之后,在意识上企求、在实践上仿效其中的消费现象,这样的消费现象书写正是因此起到了生成、传播消费文化的功效。
“消费是用某种编码及某种与此编码相适应的竞争性合作的无意识纪律来驯化他们(消费大众——引者注)……让他们进入游戏规则。这样消费才能置身替代一切意识形态,并同时只身担负起整个社会的一体化。”[3](P89)消费的编码功能充分表明,消费社会消费行为的符号性、象征性成就了消费社会的消费文化。消费行为的意义所指、价值所在,也就是具体的消费活动的符号意义、象征价值究竟是什么,其实是诠释、阐述的结果,也就是一种话语。正是这一话语,既使得消费文化有了依托,也使得符号化、象征性的消费行为、消费活动有了理由和动力,从而导致消费行为得以展开、消费社会得以确立。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与其他许多进入消费社会的国家一样,采取了众多方式、调动了广泛力量,如各种各样的报刊、广告、影视、网络、传媒来诠释、阐述并演绎、展示消费活动的价值、意义,并以此推动、促成着消费行为,生成、传播着消费文化。文学艺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大面积、全方位地进入了这一行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价值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精英和偶像榜样的桂冠戴在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博浪击波并发财致富的“成功人士”头上。检验、评判这些人成功的标准固然很多,但落实在具体的个人活动中,消费活动无疑极具说服力、有效性。同样,对于地域、群体的发展状貌的指认,以及执政能力、政策措施的评价,也往往将公共性的消费状貌作为评价依据。与此相对照,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说明、指示他们时运的不济、生活的痛苦、生存的艰辛的,也往往以他们的消费活动为根据和理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往往以一种赞美、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地描摹炫耀性、夸示性的高端消费、时尚消费,同时极尽可能地阐释、演绎这类消费的消费主体的成功以及获得成功的能力、奋斗、智慧、胆识等等,以及相应的人格魅力、人生境界、品行气质等等。另一方面,在叙述、书写低端与困苦的消费情状时,则同情、批判性地揭示它们所指示的消费主体的艰辛、困难和造成这种消费状况的个人、社会原因。
消费文化生成、造就消费社会文学书写的事实,表现在从内到外的许多方面。首先,消费文化规约着消费社会文学的书写机制、动机。消费文化作为消费社会的主导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影响着消费社会的诸多物质和精神活动。“市场文化既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占有市场并获取商业利润是它的最大目的。在这一利益的驱使下,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可能被这一文化形态纳入市场,在新的发掘包装后,使其变成文化消费品。”[4](P13)在消费文化旗帜下,文学作品成为了消费品,文学生产和传播遵循的是商业逻辑和利益原则。这样,从创作、出版到发行、出售,文学作品像其他商品一样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形式被包装、广告、推介,以求用高的价钱卖出高的数量,为作者、出版社、书商赚取高额经济回报。其次,消费文化为消费社会的文学书写提供题材对象、意涵内蕴。消费社会千姿百态的消费活动、琳琅满目的消费对象以及昂扬亢奋的消费欲望、五花八门的消费体验、各种各样的消费心理,都源源不断地为文学书写提供着对象范畴,而消费现象所寄托、承载的符号意义、象征价值,则“入驻”为了文学书写的主题指向、思想内涵。最后,消费文化影响、制约着消费社会文学的表现策略、书写方式。消费文化,是一种现象文化、感性文化,也是一种平面文化、碎片文化,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倾向;这使得消费社会呈现出零乱、破碎、即时性特征,具有直接的后现代社会色彩。消费社会的文学书写不仅在内容、情节方面因扫描、捕捉的是消费现象本身而呈现出杂乱、片段性特征,很难梳理出连贯的情节线索,也很难把捉出完整的故事梗概;而且作品的文体结构也常常打破内容本身的事理逻辑和因果次序,而大量采用时空交错、碎片拼贴的混置、搭配、发散式结构;同时在语言运用、语象采集方面注重的不再是严密、规范、有序而是随意、散乱、零碎;此外,一般来说,消费社会的文学书写总是潜隐着影视化的动机,因而在写作方式上会自觉不自觉地借用影视手段,如聚焦、特写、蒙太奇、重复、跳跃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书写,不仅与中国古典文学,而且与中国新文学,甚至中国新时期文学,都发生了明显的“断裂”与“转型”,其典型特征就表现为附上了这里所说的消费社会的文学书写特征。从文学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看,这是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后现代文学的延续和进一步深化;从社会基础、文化依据来看,则是消费社会要求的必然产,是消费文化作用的当然结果。
文学向来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它不仅服务、配合于文化,而且自身也化约进了文化之中。消费社会的文学书写顺应了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的需要,其自身无论从生成机理来看,还是从外在状貌、内在特征和价值诉求、审美取向来看,都纳入了消费文化体系之中、具有鲜明的消费文化色彩。在消费社会,文学是作为商品和消费品被处理、运作的,其先声夺人的生产模式、花里胡哨的包装技艺、有声有色的行销策略、花样翻新的推介手段,本身就构成了标准的消费文化景致。此外,消费社会的文学产品与消费社会的时尚消费产品有着很大相似性。为了投合大众读者不断变换的阅读口味和欣赏情趣,消费社会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外在形式,如装帧、排版、封面、插图等等,还是内容要素,如人物形象、题材对象、情节故事等等,都追新骛奇、求新求变。新、变,正是消费社会时尚文化的基本特点;显然,消费社会的文学书写未能游离出时尚文化的阈限。还有就是,消费社会文学的图像化、视觉化特征与消费文化的存在形式达成了一致。消费文化的价值指向在于,通过外在、表象的消费情形、场景和消费对象的展示、罗列,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诱发人们的肉体需求,从而投入消费实践。消费社会之所以以景观社会、拟像社会、仿真社会的形态存在,就是因为它成为了生活中实存的消费现象与传媒上虚拟的消费影像“内爆”后的图像社会。在此意义上,消费文化是景观文化、图像文化。消费社会的文学书写,一方面刻意于外在形式的视觉美感,常常在包装、插图上大动脑筋。比如色彩的鲜艳、构图的奇巧,除此之外,最为常用的策略就是美女写真、情爱图片的使用。另一方面,则是书写内容方面的影视化、视觉化特征。在消费社会的文学书写中,消费场景被极力铺排、消费现象被极力渲染、消费对象被极力描摹、消费举止被极力刻画,一幅幅消费生活被栩栩如生地再现,一个个消费世界被活灵活现地展演,读者虽然面对的是文字,但活跃在脑海中、浮现在眼前的却全都是画面、图景,就如同观摩、欣赏画页、照片、电影、电视一样。正是这些“历历在目”的消费现象的引发、刺激,勾起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需求。
[1]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洪治纲.多元文学的律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onsumptio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Writing since 1990s
WANG Chang-zhong
(College of Literature,Huzhou University,Huzhou 313000,China)
Consumption culture has become a common and similar writing object and material content in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1990s.The cor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literary consumption culture writing since 1990s is that it coexists and interacts with China consumer culture since the 1990s.On the one hand,literary writing plays a role in the generation since 1990s and becomes part of China consumer culture;on the other hand,since 1990s the consumer culture helps the formation of literary writing.
Consumer culture;literary writing;coexist;interact
I206.7
A
1009-1734(2016)09-0045-05
[责任编辑 陈义报]
2016-08-14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消费文化的文学书写批判”(15NDJC049YB)阶
段性成果。
王昌忠,教授,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