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与“创造”——以《班级图书角里的图书编码》为例

2016-03-16 00:01江容赵吉成
湖北教育 2016年29期
关键词:国别序号代码

●江容 赵吉成

“规则”与“创造”——以《班级图书角里的图书编码》为例

●江容赵吉成

从“编码”中解读“信息”,重在提取,将“信息”汇集制作成“编码”,重在创造。教师应怎样将学生的视角转向“编码”背后,走向“编码”的纵深处?又以怎样的姿态给学生“编码”的眼光而非“读码”的技能呢?

一、采集筛选,做到简洁完整

信息的采集和筛选是编码的重要前提。只有尽可能全面完整地采集信息,并进行精心筛选,找出需要编码的重要信息,才能为科学编码提供依据。

教学中,笔者与学生一同采集本班所有图书上反映的信息,并按国别、作品类型、作者、捐书人及每类书的数量等重要信息进行统计。这时,有学生发现了图书的价格、出版单位、书号、网址、条形码、发行时间等其他信息,并指出信息越全面,越好精确查找。真的是这样吗?经过讨论,学生对信息进行了第一次筛选,提出要体现编码的“唯一性”,就应该录入相关的六个方面的信息:作品类型、国别、书名、捐书人、作者、序号,其他的如图书的价格、出版单位、书号、网址、条形码、发行时间等信息不代表“一般性”,则可以不用录入编码中。第二次筛选时,学生提出书名、作者等信息字数不一样,录入后不能保证同一编码的位数相同,所以只需要录入作品类型、国别、序号、捐书人这四个必要的信息就可以了,这样编码就简明多了。两次筛选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懂得了编码除了要体现它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外,还要体现其规范、简明的特点。

二、设计代码,强调自主创新

学生设计代码的过程,即为“再创造”的过程,呈现出对编码唯一性、简洁性、规范性的理解。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编码经验,用字母、汉字、数字等组合成不同的编码。

经过第一次交流讨论后,学生发现编码还存在以下不足:四、五位数的编码录入信息过于简单,不利于体现编码的“唯一性”;八、九位数的编码,过于复杂,实践操作性不强。刚开始学生制作的编码是:作品类别(汉字1位),国别(汉字2位),序号(数字3位),捐书人(汉字3位)共9位数。为简便起见,将作品类型、国别、捐书人的汉字代码改为字母,得出:作品类别(字母1位),国别(字母1位),序号(数字2位),捐书人(数字2位)共6位数。至于“图书序号用几位数比较好”“捐书人信息需不需要标记”,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有的认为用两个数字比较好,因为在前面的统计中,没有一个类别的图书超过99本;还有的觉得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随着班级图书角规模的扩大,以后的图书会越来越多,最好用三位数。有的学生提出一定要写上捐书人的序号,这样能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捐书。最后学生们一致认为编码由七位数字或字母组成较好,即第一位上用字母表示作品类别,第二位上用字母表示国别,第三、四、五位上用三位数表示序号,第六、七位上用学生在班级的学号来表示捐书人的信息。

在不断完善编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个性化的体验与感悟,增强了创新意识。

三、实施编码,力求操作规范

图书编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整理书架时,能够分门别类地将图书整齐地摆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以便于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实施编码时,应力求操作规范。

小组编码的过程是将静态的文本知识引入动态的现实情境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为班级图书管理出谋划策并亲手将一张张经过认真编排的代码条规范地贴在了班级图书角的书本上。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看着焕然一新的班级图书角,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学生们在给班级图书编码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代码不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而是一门特殊的语言;他们还能自己设计相关的代码,让意识与行为形成于规范之中,聪明与智慧绽放于创造之上。

(作者单位:江容,松滋市实验小学;赵吉成,松滋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孙爱蓉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国别序号代码
国别成谜的纪王崮春秋大墓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2014年2月不锈板(带)分国别(地区)进口情况万吨,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