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究

2016-03-16 13:25:40王莲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8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王莲华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究

王莲华

内部控制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控和管控。实施好内控规范,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规范财经秩序,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意义,并且探讨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会计;策略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事业单位所处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具有了更高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因而暴露了行政事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个别工作人员在单位的投资、招投标等业务中通过各种手段谋求个人利益等。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现阶段其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积极改进。

一、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控和管控就是内部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开展内部控制的核心工作就是按照全面、重要、制衡、适应等原则,根据单位实际和业务特点,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建立本单位的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基本框架。实施好内控制度,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水平,规范财经秩序,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

现阶段,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仍然存在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内控制度不完善、预算控制不到位、审计监督力度小等问题,管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1.注重各层次人员内控意识的提升

实行内控制度的必要基础就是内控意识,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各层人员均具备较强的内控意识,那么内控制度才会得到充分重视,得到完善与有效实施。首先,要明确领导层内控意识,要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理性与财务会计报告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领导层对内部控制应给予高度重视,对内控制度的牵头部门一般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给予支持,这样才能带动其他工作人员。其次,要注重财会人员内部控制意识的增强。财务人员应熟悉并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法律条例,树立内部控制意识,贯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最后,要加大宣传力度和组织培训学习。让单位内控建设和内控执行的相关人员都参加培训,做到培训学习“全覆盖”。采用各种手段使单位全体人员正确认识内部控制,营造有利于内部控制开展的良好环境,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

2.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周密详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设置内控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控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积极组织好本单位的内控规范实施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对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情况,科学设置工作岗位与职能部门。对单位业务加以细化,找出不相容的职务与岗位,确定其权限与职责,编制和岗位职责相对应的说明书,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身职责,在工作中保持高度责任心,相互独立的职务与岗位要彼此监督和相互制约,达到相互分离有效制衡的目的。另一方面,单位要完善收支业务控制,科学管理资金。若存在管理漏洞,会导致单位经济受到损失。首先,要制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现金管理制度,不仅要严格分工,还要分开收入与支出,加强内部核查,对现金收付与使用加以控制,若现金结算超过限额或即定范围,必须要获得财政授权才能继续转账或结算。其次,要开设专户管理专项资金,不可随意使用专项资金。再次,要严格控制业务流程,规范报销程序、完善审批制度,认真把关和每项经济业务相对应的票据,促进财务审批制度与程度的规范化。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最后,要规范资产管理控制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及使用保管人上,加强全过程监督,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资产全面清查,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确保财产安全,防范资产流失。

3.加强全面预算控制工作

单位为实现预期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目标而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就是预算,相当于授权批准了日常业务的规划。事业单位为保障预算控制水平,不仅要对预算进行科学编制,还需要严格执行预算,达到控制预算的目的。在制定预算时,应当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制度,明确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等内容,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避免预算指标过高或过低。对编制方法与预算模式加以改革,在开展原有部门预算的同时,灵活采用绩效预算模式。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编制部门预算的每一项收入和支出,同时细化至类、款、项、目,单独编制不同类别的预算,对支出标准与预算金额作出说明。执行预算时,要遵循相关制度,不可单纯凭借主观意识而导致预算具有随意性,下达年度预算后,需要实时掌握预算实施情况,明确项目的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全程监控预算项目的编制、拨付资金、执行等环节。

4.设置在单位中独立存在的审计机构

职工的支持与领导的重视是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负责内审机构的管理,但不能对其工作进行干涉,要确保其工作是绝对独立的。另外,要定期组织内审人员参与业务培训,鼓励其在业余时间多学习,了解新的审计知识与技能,促使审计效率提高,确保审计报告的质量达标,在工作中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积极向上级提出合理建议。行政事业单位所设置的审计机构应当是独立于其他部门而存在的,这样才能正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尤其要和监察、纪检与财务部门相互独立,不可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内部审计工作要定期对单位各种业务和事项开展全面、系统、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价,避免和预防出现各种违规现象。

三、结语

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涉及到单位的单位层面、业务层面、评价监督等工作,需要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和岗位加强沟通、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单位负责人作为内控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确保内控规范的有效实施。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潜力与管理水平直接受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影响,完善与实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可一蹴而就,其目的是全程动态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均较高的工作,需要单位的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及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调整。行政事业单位因为自身的特殊性,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实行一套科学、可行、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谋求长期、稳定发展。

[1]陈洁,杨尚懂,钟球,等.论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会计师,2013,(17):52-54.

[2]吕冬梅.浅析事业单位实施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及管理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21):202.

[3]阮媛.当前时期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5,(9):176-177.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就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