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议题研究现状

2016-03-16 13:25:40陈秋霞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8期
关键词:责任研究企业

陈秋霞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议题研究现状

陈秋霞

本文从内涵以及外延两方面进行界定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接着从社会责任的描述性统计研究、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等方面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三方面来归纳我国社会责任议题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目标。

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披露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CSR的议题几年来发展迅速,各国之间也签订了许多的纲领和条款。OECD于1976年制定多国企业指导纲领,联合国于2003年公布企业人权规范(The UN human Rights Norms on Business)。而在我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规范也是在一步一步完善当中。在财务管理中,企业最传统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是若股东或者投资者只是顾及自己的利益,难免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不应该只关注财务上的绩效,它是短期且具体的,而应该注意到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要对除企业的股东或者投资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

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而言,在实质层面所获得的益处是无法用货币单位来衡量的,包括企业的声誉、对员工无微不至地照顾所带来的忠诚度和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等,这些在外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信任感,却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假设今天企业能够尽善其社会责任,不管是透过捐赠或是透过知识技术的知识,来改善社区或是社会的整体福利,这代表企业对于所处的环境具有永续经营的承诺,反应企业的形象乃至营收获利,都很有可能有正面的帮助。

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界定

逻辑学中强调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就是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内容。在文中,我们将先探讨社会责任的内涵,由此来总结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所包括的内容。

1.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有关社会责任的内涵,历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发展到目前,争论的观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1)企业目标之争

企业目标之争的对象是作为公司投资者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还是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比如债权人、政府、公众、消费者、供应商等。传统的财务管理观点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企业社会责任议题近年来发展迅速,原因在于环境问题得到重视、在消费市场饱和情况之下,消费者的选择变多,加上许多机构的建立,负责监督企业,为了要使企业有较好的声誉,企业不得不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也要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多方进行负责。争论的结果还是保留股东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目标。

(2)企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

有学者认为企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的内容是相同的,如Carroll;有人认为企业责任范围更大,它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有代表性的是卢代富(2001)以及Brummer(1991))。随着大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修订,大家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对于第二种观点,有代表性的是卢代富(2001)的观点,即企业责任包括企业经济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两种,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经济责任之外所承担的责任。

综上可得,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内涵是:企业不是一个非营利组织,盈利还是它的主要目标,它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对企业相关利益者所也应该负责的部分,包括企业的公众、债权人、政府、消费者、供应商等。

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的含义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外延,即企业社会责任书中所体现的信息。

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1条以及86条内容,以及深证所发布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本文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体现为产品、环境、员工、慈善事业捐助以及社区计划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①产品,包括产品质量问题、安全性现状、愿意为产品研发支出来提高产品安全性能等;②环境保护,包括节能减排、对废气废渣等的处理费用、引进新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③员工保护,包括组织员工进行技能或其他方面的培训、引进保护职工安全的措施、提供给大家平等的工作机会、增加员工福利等;④慈善事业捐助,包括对于社会上需要捐助的对象提供捐赠的部分;⑤社区计划,包括向社区组织的活动、未来社区服务计划等。

三、社会责任议题研究现状分析

现有关于社会责任议题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方面:

1.研究集中在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阳秋林(2002)对5家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了目前社会责任在我国履行的情况;黎精明(2004)在文中选取了六个行业的企业为对象,选取了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的报表,指出企业并未独立提供有关社会责任报告方面的文件,而且并没有设立独立的会计科目来反应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施建议。沈洪涛和金婷婷(2006)选取了1999-2003年在深市以及沪市上市的C4行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区间中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李正(2007年)梳理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部分,包括定义、计量方法以及现状的研究。定义部分是赞同卢代富的观点,总结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所包含的六大类内容,并指出在有关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方面,建议采用指数法来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情况。早期研究侧重于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现状进行简单描述,并未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股价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决定因素等深层次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马连福2007)。

2.研究集中在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财务绩效、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关系

一方面是关注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如沈洪涛,杨熠(2008年)以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企业价值越大,越容易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如刘长翠,孔晓婷(2006年)发现与其他学者不一样的观点,即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与企业价值之间关联性不大;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如苏蕊芯等(2010年)对上市公司的企业效率进行整体评价,发现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对企业形成良性的循环。其中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但是不同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有的研究结果认为企业的业绩与企业责任是正相关的,如Frooman(1997),有的研究结果认为财务绩效越高,企业社会中责任履行率越低或者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关系。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论,笔者猜测可能是由于有些作者做笼统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分析,而公司社会责任和信息披露在研究过程中还是应该要关注企业的行业,重污染的行业,比如煤炭行业、采矿业、石油化工塑料塑胶行业等,社会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会更高,所以建议针对社会责任展开研究时,可聚焦在一个行业。

3.研究关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Trotmanand Bradley(1981)针对澳大利亚公司展开研究,选取公司特征指标,如系统风险、公司规模、长期利益、三个指标来验证公司特征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他们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沈洪涛(2007年)选取了1999-2004年在沪市和深市上市的公司(基于石化塑胶行业),选取了企业的一些公司特征变量,比如公司规模、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财务杠杆、企业的再融资需求,展开实证研究,公司规模以及盈利能力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财务杠杆以及再融资需求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马连福(2007年)选取了在深市上市的491家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因变量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自变量选取每股收益(反应公司绩效)、行业(引入虚拟变量)、主营业务收入(反应公司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二职合一,研究结果中,只有前三个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所属行业、公司规模、公司财务绩效是影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敬忠,周晓苏(2008年)选取了1999-2006年上市的全部公司,引入社会责任履行度为因变量,自变量为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终极控制人性质。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低的上市公司反而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规模与社会责任履行度之间呈现正的价值相关性,但与主营业务规模呈现负相关。此外,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会呈现差异,而且国有企业履行情况更好。

在学者的研究中,我们比较容易得出如下一致的结论:在探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中,共有的自变量是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规模。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选取不同的指标,或是每股收益、市盈率,或是权益净利率。有关公司的规模一般选取资产的自然对数,或者营业收入的自然对数。这两个自变量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的研究文献可能再另结合其他因素来研究,如结合了终极控制人性质来研究(如高敬忠2008),或结合行业竞争、企业竞争问题来研究(如郭岚2016),或结合公司治理特征来研究(如马连福2007,沈洪涛2007)。有关社会责任履行度的问题,潘妙丽(2011)年引入“每股社会贡献值”来探讨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但是该指标受到有些人的质疑。但是履行了社会责任,对公司来说会不会产生帮助,比如股价会不会上升,股价与企业的营收之间有没有存在落后期的关系,也将会是一个有趣的议题。

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社会责任是目前全球社会责任主要强调的目标,越来越多公司开始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那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又具体是什么呢?

第一,企业的投资者或所有者。我们知道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是企业的血脉。他们提供给企业主要或者全部的运营资金,当然有必要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的情况,了解市场对于企业的反馈以及期待,以便决定是否愿意继续出资。第二,企业的管理者。财务管理中存在非常著名的委托代理理论,现在的所有者有资金,但是可能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来经营管理自己的企业,就需要委托管理者来帮其实现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有必要了解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调整下一步的经营目标。第三,政府有关部门。政府作为社会中政策的主要制定者,需要通过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信息,了解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以及履行情况,研究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制度,以更好地指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第四,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代表职工的权益,可以了解企业的文化、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如企业的工资制定政策是否合理,福利水平是否普遍满足广大员工的需求,工会活动组织的活动是否迎合人心。第五,消费者。消费者作为企业产品最终的市场买单者,消费者的观点以及心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消费,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所以企业也应该向消费者公布相关社会责任信息,让他们明白企业产品的性质、安全性能、后续服务等。第六,社区部门。企业是否愿意为社区部门花费时间以及精力来经营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社区部门也可以通过社会责任信息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文化,也可以帮助做口碑的宣传。

[1]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3-11.

[2]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架构[J].当代财经,2005(6):121-124.

[3]高敬忠,周晓苏.经营业绩、终极控制人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J].财经论丛,2008(6):63-69.

[4]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 2007(3):9-16.

[5]马连福,赵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7(3):4-9.

[6]潘妙丽.每股社会贡献值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证券市场导报[J],2011(6):29-47.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猜你喜欢
责任研究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