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朝肆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庞朝肆
乡镇是我国基层的政府单位,工作千头万绪,其中固定资产管理缺少必要的监管,资产流失现象也时有发生,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乡镇机关强化对自我固定资产的有序管理,提升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不断强化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的责任意识,优化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本文重点探讨了乡镇固定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其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制度
国内最为基层的政府就是乡镇机关,他们的工作千头万绪,工作人员业务素养不高,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基层工作的需要,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十分正常的。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一些乡镇政府的固定资产也在不断增加,其资产的多样性也在进一步变得复杂。一些地方缺少必要的监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都是时有发生的。因此,需要进一步严把乡镇固定资产管理关,需要进一步优化乡镇政府在管理的必要设备、人员素养、制度化建设等问题的工作力度,解决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
1.财务管理不能有效集中
乡镇政府是最为基层的一级,但是其部门具有多元化,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相对复杂性,因为不同部门随着在乡镇一级,但是可能有的是直接受乡镇政府管理,有的则是不直接受乡镇政府管理,他们在执行自我职能的时候,就绕开了乡镇的管理,这些相对复杂的部门之间在财务收支等问题上也就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不同的部门就有着不同的财务收支管理的程序,在支配相关资金上也是存在多元化的特征,乡镇政府对其财务管理没有统一的手段和措施,各个部门在购置一些固定资产的时候就存在记录混乱。
2.固定资产登记不严格
一些乡镇固定资产管理基本还是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其财务人员对其进行管理还是按照财务资金管理的一些措施,即记流水账,这些登记管理没有一个系统化的记录,对购买的固定资产没有一个详细的登记,将其体现在相关资金的支出等过程中,一旦需要进行核对固定资产的时候,查找十分不方便,需要在财务账簿上一个一个查找,同时这种登记内容的省略将使得整个固定资产的查找更加困难,固定资产没有进行标记,使用人员对其国有资产的属性不够明确,有时容易出现使用过程中的资产流失,最终账面上的记录与实物对应不上。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固定资产,例如数码相机等,由于人员岗位变动,使用人可能改变的较为频繁,在使用人变化的过程中,记录不及时,容易对数码相机的使用人失去及时记录。
3.管理思想松懈
一些乡镇政府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管理上的思想麻痹,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绷紧管理思想的这一根弦,在进行资产购进,进行简单的记录之后,后期的固定资产跟踪就不能那么及时,主要原因还是分管领导和负责人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麻痹,不能有效认识到固定资产登记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这是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有效手段,简单地认为将相关的物品配备给具体使用人的时候,没有强调其固定资产的属性。在使用人更迭的过程中,放松了相关的管理。例如一些乡镇的建筑等固定资产方面存在产权不明确等情况,像土地证办理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建筑的扩建等情况没有记录在固定资产之中,相关的资源使用也出现了游离问题。
1.强化日常管理的有效性
首先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强化乡镇一把手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是现代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的基础和前提,逐步加强领导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其次,梳理固定资产登记的归档。开展各种活动的时候一定会留下很多的资料,有纸质、有图片、有影像等多元化的资料,这些资料的收集是我们固定资产登记归档的主要内容,这种登记归档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一股脑的收集在一起,需要进一步逻辑化、条理化,这样才能方便日后的查找和调阅。再次,进一步强化登记管理的设备更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断优化现代固定资产管理的硬件设施,实现硬件设施的信息化,不断构建符合大数据时代特征的固定资产管理设备,可以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最后,加强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改变对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固定资产购置以后,加强管理养护保护工作,使固定资产保持良好的状态,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2.固定资产专职人员的有效培养
针对不断发展的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及时学习,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多创造一些学习信息化建设的机会,对大数据、云存储等概念不断更新认识。开展信息化技术学习的传帮带工作,让那些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人员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人员。同时使用多种激励方式,激励方式可以进一步实现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方式、工作上的积极性给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他们在工作中更加负责、更加具有工作满意度。在固定资产专职人员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融入更多单位的发展历史学习,这是我们固定资产登记的基础和目的,因为一些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认识相关固定资产的来龙去脉。整理固定资产就是需要进一步捋清单位的发展史,进一步确定相关实物的属性。同时需要强化相关固定资产管理的管理制度、文件法规的学习,这些都是强化他们工作思想的那根弦。在进行专职人员岗位调整之后,需要及时补充业务能力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及时补充到这一岗位上。
3.强化固定资产制度建设
细化固定资产的制度,在制定完相关的制度、规定之后,需要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不断实现制度执行的连续性,这样固定资产的使用人才能进一步提高自我的约束,使得严格管理固定资产的那根弦深入每一个使用人的思想里。国家的制度都已经出台,作为基层部门,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国家政策的配套制度,例如中央已经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必要的标记等要求,作为基层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就需要严格细化相关制度落实,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国家对国有固定资产的有序管理,单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之后,使用人在使用固定资产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衡量标准。长期坚持,就可以维护良好固定资产。建立一套固定资产管理的定期清查机制。每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对使用年限长、失去使用功能的固定资产需要及时报废、备案。将登记记录与实物进行一一对应的检查,这些细致的核对工作可以帮助固定资产清查的有效性。
乡镇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其严格管理是保证固定资产不流失、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其进行日常管理,提高专职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优化资产管理的具体制度建设,这样才能进一步构建乡镇级固定资产管理网络,提高其管理的有效性。
[1]秦忠安,陈蓉晖等.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A].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2014,08:176-177.
[2]付航,赵成皓,庄超,齐国策等.精细资产和谐发展——沈煤集团固定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模式[A].第十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1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2011,10:167-168.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财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