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娜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分析
李玮娜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确保单位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有效规范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程序,防范资金风险,有效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目前,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有一定的要求和加强,但依然存在着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工作机制和制度不够完善,控制重点不突出等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情况的相关研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个人工作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分析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单位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程序,防范资金风险,堵塞漏洞,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而且还能有效地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笔者将从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相关情况研究、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现状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要内容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科学运作、严格规范、全面约束的重要手段。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以监督管理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开展情况;落实明确和细化内控管理内容,促使财务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实施监督与调控,达到堵塞漏洞、规避风险、保护资产和促进发展的目的。
(二)主要作用
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对于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资金的管理和运用,确保资金安全,有效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全面促进科研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了,工作做到位了,财务工作的保障作用才能充分得到体现,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将随之跨上新台阶。
(一)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认识不到位
随着科研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对于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内容涵盖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几乎贯穿于科研事业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之中。而就目前来讲,有些科研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从业人员还没有把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提到这一高度来认识,对其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只是片面追求单位财务工作的安全和达标,财务管理就事论事,缺乏内部控制手段,有的认为内部控制无关大局,不注重细节,从而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阻碍了单位建设的整体发展。
(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完善的、科学的工作平台,制定切合单位实际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单位没有制定专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许多财务事项的运作缺少制度约束,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不够具体或不够完善,不能体现不同工作流程及工作性质的差异化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致使制度如同虚设,没有达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所应达到的管理目的。有些单位在责任分工上,职责不明确,责权不统一,出了问题追究责任不到位,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内控管理。
(三)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重点不突出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管理主要是预算管理,因此,预算控制则成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对预算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预算编制和控制没有列入重要日程,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不科学,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预算缺乏可操作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对于实际执行与批复预算数存在的偏差调控不力,造成支出结构不合理,常常发生无预算、超预算开支的现象。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需要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合力。要紧密联系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财务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效力。
(一)提高认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中,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具体的财务从业人员,都要树立正确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把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当作全面加强和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水平,保障单位经济运行和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首先,单位领导要认真学习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关知识,把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列入重要日程,经常听取财务内控情况汇报,分析形势,找出差距,解决问题,带头执行有关内部控制规定,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财务工作人员。其次,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时刻绷紧内部控制这根弦,不断提升搞好内部控制管理的能力。最后,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监督,密切配合,使内部控制“纵到底,横到边”,不放过任何一个项目,不留工作死角,努力营造内部控制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和谐氛围。
(二)健全制度,确保财务内部控制有章可循
首先,实行分工负责制。做到财务内部控制有其岗,必有其人;有其人,必有其责,把责任细化到具体环节和人员。对不相容的岗位要贯彻分离原则,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目的。其次,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要科学归类,制定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做到环环相扣,用规章制度管事管人。再次,强化对重点业务流程的监控。实行严格的财务审批制度和报销程序,对每一笔开支要严格把关,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三)突出重点,强化财务预算内控管理
财务预算是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总抓手,是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必须时刻抓住不放。对于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应做到“预算编制有明确的目标,预算执行有严格的监控,预算完成有合理的评价”。首先,做好预算编制内控工作。要结合单位的年度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广泛征集意见,收集数据,科学、合理、全面地编制预算。其次,要加强财务预算执行调控。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来执行,支出中要量入为出,不花“过头”钱,不随意挪用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最后,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内控监控力度。财务、审计部门要建立内控跟踪、监督、评估机制,对各项支出进行事前把关提醒,事中检查督导,事后审计评估,切实发挥内控对预算的监督作用,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必将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科学构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对于有效防范风险、保障资金高效运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李宁杰.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251-252.
[2]刘晓燕.内部控制在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02:120-122.
[3]杨木珠.关于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若干问题与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15,11:73-75.
[4]刘焉.浅析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J].财务与会计,2014,08:38.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