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蓉
在快节奏的社会,读书渐渐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人们通常会选择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来放松身心,往往很少捧起身边的书籍认真品读。即便有时心血来潮地捧读一本,也因心浮气躁而很难真正体味到文字的魅力。人们不禁感叹:如今读书可真难!
读书难,一是难在书籍的吸引力被削弱。古人读书废寝忘食,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可谓把书读到了极致,收获当然会很大。如今科技水平愈来愈发达,可供消遣的活动越来越丰富,通过影音图像接受知识比阅读书籍里的文字更直接,更易于让人们接受。因此很多人不愿读书甚至想不起读书。读书贵在静,这里的静并非是指安静的环境,而是指平静的心灵,要真正沉淀于书本之中,在现今社会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读书难,二是难在书籍的价值被淡化。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自己的书由于可以随意支配,便不会着急地去阅读,而借来的书有时间限制,便会在归还前抓紧时间阅读。现代社会里,我们拥有自己的书籍非常容易,加之网络上有丰富的电子书籍资源,无需付出成本即可拥有或阅读。但越是容易获得的越不会被珍惜,人们也就少了过去寻到一本好书时的欣喜若狂,少了翻看一本好书时的迫不及待。
读书难,三是难在书籍的作用变了质。有一部分人很是“爱”书,却并不爱读。例如一些企业老总的办公室里陈列着全套的“二十四史”,或很多管理学类的经典著作,可都还是崭新的,没有丝毫翻阅过的痕迹。如此万卷藏书,只把书当作饰品来展现主人所谓的“品位”。须知,书若不读,就只是包装精良的纸,它能带来外表的虚荣,却无法满足内心的充盈。当书籍仅仅作为面子的象征而非求知的工具时,拥有的书籍越新越多越厚,就越显示出了一个人的浅薄。
其实读书并不难,现代社会的书目愈加繁多,内容愈加精彩,阅读平台愈加便利,难的只是拥有一颗读书的心。要让读书变得容易,需要褪尽浮华,摈弃浮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阅读的愉悦,从而获得知识的更新与思想的升华。
(责任编辑 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