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只要真正抱着自我革新的认知融入互联网,实现传统产业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创新转型,站在“风口”的中国经济,就能在新动能的驱动下再次“乘风高飞”
1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于此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转型迈向中高端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及由其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衍生变革,被寄予厚望。
“互联网+”写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于政商学三界,“互联网+”均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其中,互联网万能论似乎被部分人奉为圭臬,认为只要把电脑、鼠标、网线加上,任何行业都可能创造出奇迹。与之相对,“+互联网”概念作为一种回应,其指向也颇值得关注。大多数持此论者,更多倾向于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看待。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一时间莫衷一是。
一般而论,对“互联网+”的阐释,一部分人侧重于从以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革命出发,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产业覆盖“跑马圈地”。而对“+互联网”的理解,一部分人是为传统行业和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转型升级从而“活下去”、“活得好”乃至“越活越好”寻找出路。
两者都重视互联网,而观察其差别可以发现,“互联网+”有颠覆式、化学反应式思维方式的特点,比如对某些传统社会生活和经济业态产生颠覆性改变,如网络专车、网络送餐等。而“+互联网”具有改进式、外在性思维方式的特征,比如重视以互联网为新渠道和新工具,来提升和放大传统行业所累积的产品、服务、实体技术、品牌、文化等优势,从而改善自身效率和客户体验。
事实上,“互联网+”和“+互联网”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中国站在新一代互联网科技革命的“风口”乘风起飞的路径选择,两者存在表述上的不同,又有着相互支撑的逻辑。
从本质上说,无论“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关键就在于“+”号。“+”,无论放在互联网之前还是之后,都绝不仅仅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包装、甚或工具和平台,而是要用互联网对传统思维、结构、体制、业态进行深度再造。这才是“互联网+”与“+互联网”的本质意涵与根本目的。
经过30多年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产能严重过剩,总体仍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当前,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工业化进程,我们面临双重挤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带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要实现传统产业行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就必须贯彻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案。
从世界范围看,以“制造技术+互联网”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发新一轮制造业变革。这个层面,各国都刚刚起步,差距不大,而我国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又已经为传统产业“+互联网”积累了处于全球前列的普及化和基础设施优势。做好“+互联网”的文章将是中国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凤凰涅槃”,转型迈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由之路,甚至是唯一机会。
当然,比在技术、运营上“+互联网”更为重要的,是在思想理念、体制创新上的“+互联网”。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互联网”的真正核心是运用各种方式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带动起来,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只要真正抱着自我革新的认知融入互联网,实现传统产业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创新转型,站在“风口”的中国经济,就能在新动能的驱动下再次“乘风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