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宏蕾
一年创投金额占全国40%以上的中关村,共有约200万创业人员,其中,外籍和海归人员占比仅为1.5%;而在美国硅谷,从业人员至少有36%来自海外
2012年,由纽约市市长领导的移民小组公布一份报告提到,美国的经济竞争对手正在寻求扭转人才外流的局面,把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吸引回国。在这些国家当中,表现最为积极的,就是中国。
美国每年发放100多万张“绿卡”,其中高层次人才职业移民“绿卡”达14万张。新西兰人口不到500万,但每年发出的工作签证多达18万张。而拥有中国绿卡者占比不到万分之八。
2012年,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及其他136家海外华人团体就曾联名呼吁全国人大和政协,把“发放海外华人身份证”一事纳入两会议题,并尽快实施。
2015年11月底,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举行联组会上,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曾表示,中关村将开展外籍人才管理先行先试,试点展开移民入籍、华裔卡、外籍人员临时身份证等制度。
2015 年5 月21 日,国家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 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兴胜(右)在车间与员工一起查看产品生产系统
这一消息随即引发媒体关注。
不过中关村方面很快对上述报道做了澄清。中关村管委会方面表示,尽管“华裔卡”对于华侨华人而言是众望所归,但该政策仅是中关村向中央提出的一个建议,目前仍在调研阶段,是否可行有待中国国务院、公安部、外交部等中央机关的批准。
仅是试点调研,便引发如此波澜,无疑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实的需求。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时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不再满足于国内13亿人的智慧,而是将目光投向全球。因此,降低海外人才留华的制度门槛,是当务之急。
最积极的就是中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曾经为中关村管委会提供一组数据:一年创投金额占全国40%以上的中关村,共有约200万创业人员,其中,外籍和海归人员占比仅为1.5%;而在美国硅谷,从业人员至少有36%来自海外。
“这一数据让他们相当震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国际人才研究专家王辉耀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意味着,在海外高层次人才结构方面,我们与硅谷还有一定差距。”
中国早已认识到这一差距,并开始尽力弥补。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各类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频繁出台。中央多个部门联合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移民计划(“千人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赤子计划”,教育部出台“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各地政府在这方面也有不少“自选动作”,如北京推动了“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上海制定了“曙光计划”,无锡也有“530计划”等。
“此类高层次人才海外培养和引进政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精英型海归的回流。”王辉耀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央层面“千人计划”已引进3319人,各地各部门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达数万人。全国已经专门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112个,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260多个,入园企业超过1.7万家,4万多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北京、天津、湖北、浙江等一批接轨国际的未来科技城也正在加速崛起。
2012年,由纽约市市长领导的移民小组公布一份报告提到,美国的经济竞争对手正在寻求扭转人才外流的局面,把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吸引回国。在这些国家当中,表现最为积极的,就是中国。
俄罗斯籍“上海千人计划”专家白昂力在上海的家中练习书法
高门槛的中国绿卡
不过,有舆论质疑,这些顶尖人才被吸引来中国时,有的已经过了研究、创新的黄金时间,更多是通过以前的成就换得好的待遇。而这些曾经做研究的人,来到中国大都承担管理的职务,研究做得好,管理未必一定能做得好,两者不能直接画上等号。
另一个问题在于,整体上看,高层次海外人才留华比例还是很低。
中国从2004年以来对外籍人士实行“永久居留证”制度,即中国“绿卡”。由于设立标准很高,实际发放数量很少,被称为“全球最难申请”,这让很多海外人才望而却步。
据统计,自2004年中国实行绿卡制度至2011年底,持有绿卡的外国人共4752人,年均发放量248张,而在华常住的外籍人口已达60万。
与之相应的是,美国每年发放100多万张“绿卡”,其中高层次人才职业移民“绿卡”达14万张。新西兰人口不到500万,但每年发出的工作签证多达18万张。而拥有中国绿卡者占比不到万分之八。
这种巨大的数字反差,源于中国绿卡的高门槛。目前其申请类型主要分为“投资”“技术”“亲友团聚”三类。如技术类要求为:执行国家重点项目,在高新技术等企业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职务以上或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以上;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人员等。
“这根本不能满足吸引大量外国高级人才的需要,更不要说满足人数庞大的外籍华人的要求。”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移民法专家刘国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放宽“绿卡”门槛,出台更为便利的居留政策,也是海外华人的关切所在。
而且,面对汹涌而来的外国移民潮,中国尚没有一部明确的《移民法》来规范来应对。其实在10年前,中央有关部门就已经提出要研究和制定“技术移民法”,专家意见稿也已初步形成,但立法进程一直停滞不前,尚没有列入全国人大或者国务院的立法规划中。
海外华人有需求
在海外人才引进中,海外华人群体无疑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海外华人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而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海外华人依然有巨量的智力资源可以引进。中国目前华侨华人总数约为500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数量约为400万。这一数量还在扩大。据《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统计,1990年中国的移民赤字约为371万,而到2013年已经达到849.4万。“移民赤字即移民移进移出的巨大差距。”王辉耀解释。
海外华人对畅通归国途径亦有需求。2012年,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及其他136家海外华人团体就曾联名呼吁全国人大和政协,把“发放海外华人身份证”一事纳入两会议题,并尽快实施。
“华裔卡”不同于中国国籍。该卡的持有者没有中国国籍,没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政治权利,但能够享有普通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其他权益,如投资、购房、开立银行账户、申请驾照、子女入学等。
正是因此,此次中关村试点调研“华裔卡”才引来如此关注。
“试点调研‘华裔卡消息刚出时,我的朋友圈一片欢腾。”王辉耀说,“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这一点短期内难以改变。”“华裔卡”就是为了绕开这个难题,通过一个变通的办法,解决海外华人在中国生活、工作、发展所遇到的困难。
“2012年建言,3年时间处理,现在进入试点调研阶段,速度已经很快了。”王辉耀说。
实际上,除了试点调研“华裔卡”之外,中关村还将完善一系列居留签证制度。比如采用市场化人才的引进机制,利用积分制,方便外籍人士进行选择,并在中关村组建联合的办理机构,简化程序;或是让外国在华留学生,能进入中关村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这些试点政策的实施细则正在研究修订之中,不久后将正式出台。
地方先行
如今,世界各国均把人才竞争摆上重要日程。而在其中,通过特殊政策,吸引海外旅居的本国人才,是常见做法。
例如,印度就曾推出了“印度裔卡”(PIO)计划和“印度海外公民证”(OCI)计划。根据印度官方统计,截止到2010年,印度已经发放了400万张“海外印度公民证”和700万张“印度裔卡”,极大地促进了海外印度人才的回流与环流。
如欧盟出台蓝卡计划,与美国的绿卡制度相抗衡,目的在于大量吸引欧洲技术移民回欧工作。
韩国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承认双重国籍,试图吸引海外的韩国裔人才回国工作。
而在国内政策的顶层设计尚未健全之时,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先行一步。
例如,广州市启动“红棉计划”,解决在广州生活、就业超过4.3万人的留学回国人员安置问题。“在新的实施办法中,广州会对回国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参考廉租房、经适房等形式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广州市人社局副局长徐上国说。
上海则把目光放在包括归国华人在内的所有海外人才群体上。
2015年7月1日起,上海开始实施《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其中规定:年薪60万元以上、缴纳个税达12万元以上、在沪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居住不少于半年的外籍人才,可在沪申请永久居留;外国留学生毕业后,不再需要工作经历,只要有创新计划书即可申请在沪居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而华裔卡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快速提升中国国际人才的竞争实力。“中国转型要靠人才来支撑,过去是‘投资驱动,现在是‘人才驱动。”王辉耀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商品对世界大范围“顺差”,但是中国人才却是大幅“逆差”。
“要改变这一局面,最重要的是降低门槛。”王辉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