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转变职能,守好定位点,退出越位点,补上缺位点
2015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目标直指向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弊病的正面决战,以期形成一个与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
东北负重转身求振兴已过十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均翻两番,“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但不能回避的是,经济新常态下,换挡期间东北经济增速大幅回落,过剩产能能否消化、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到位、创新驱动能否实现,都直接关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能否实现。这些问题,亦正是此次“若干意见”锁定的核心课题。
必须承认,东北老工业基地坐拥不少优越的生产要素条件,比如雄厚的机械装备制造能力和产业基础,大量的熟练劳动力以及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此外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无论是借“一带一路”战略航船出海,还是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便入关都有地利之便。
但是,要想最大限度利用现有优势实现经济振兴的乘数效应,必须彻底瓦解制约东北经济的体制藩篱和结构顽疾,充分激发“看不见的手”的活力,以实现新发展、新跨越,这亟需政府转变职能,守好定位点,退出越位点,补上缺位点。
首先,破旧立新需要政府部门下决心摆脱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刻板形象”,坚定不移地对沉疴痼疾亮“红灯”。
东北振兴的上一个十年,一些本该淘汰、限制和转型的落后产能投资规模不降反升,三大产业中工业“一柱擎天”且结构单一、产品初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全面振兴东北的下一个阶段,必须坚持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哪怕背水一战也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一些地方政府思维陈旧被不少人认为是制约东北发展的一大软肋。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国有企业大规模改革调整后,一些城市领导者曾寄希望中央政府通过“输血”式财政拨款来渡过难关,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实际操作层面对计划经济的“迷恋”。因此,要全面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关键是要对这些等靠要的思想痼疾亮“红灯”,将自我革命的意识内化为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和信念。
其次,该放的应该放到底,对一切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因素亮“绿灯”。市场经济条件下,造血机制若不足,政府输血再多也难治贫血之症。东北地区虽然科研成果集聚,但就地转化率低,究其原因,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创新驱动意识薄弱、动力不足。要把伸得太长的有形之手适当缩回去,要与时俱进改变用权观念,变大水漫灌为精准发力,变重审批管制为重加强服务,着力提升营商软环境;要把习惯被包办一切、肌体僵硬活力殆尽的 “休克鱼”企业放回市场水域学会游泳;更要给之前忙于搞配套和跑龙套的民营经济创造机会,令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为创新试错提供容错环境。
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还需擎好实体经济的“航标灯”。“再工业化”是东北进入新一轮振兴周期,求稳定谋增长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又是东北在未来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的重要手段,更事关我国工业转型全局和“中国制造2025”目标如期实现。在着力提高市场化程度的改革过程中,当地政府要以“再工业化”的效率、含金量和可持续性为核心依据来布局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扶持科技导向型朝阳产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