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学群
有3个孙辈,平时与他们在一起时,这些孙辈不时说出一些话,让人忍俊不禁。他们说话,直白直观,几乎没有理性思维的痕迹,但又能承载小孩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我在地里种了点菜。一天,一家人围着餐桌吃着我从菜地里采摘的青菜。大孙子吃得很高兴,便自言自语地说:“爷爷种的菜好吃,爷爷辛苦了。”说着还不断地点头。接着,他又望着奶奶和他的爸爸妈妈说:“奶奶烧饭洗衣服,也很辛苦;爸爸妈妈上班赚钱,都很辛苦。”这时,4个大人不约而同地停下筷子,直直地看着他。我满面春风地说:“我们家的宝贝好乖,真的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体贴长辈的劳作。”不料,他马上说:“爷爷,你错了,不是这样说的。”没想到突然遭到大孙子的顶撞,我很是扫兴,便反问他:“哪里说错了,要怎样说才对呢?”他立即说:“要说不辛苦!”听了孩子的话,大家脸上一片愕然。难道孩子错了吗?似乎也说不上。他上幼儿园半年多了,接受了老师的启蒙教育,在电视节目中也已经学到一些词汇,遇到类似情况的“标准答案”多是“不客气”“不麻烦”“不辛苦”。今天我显然采用了成年人思维的褒奖方式说话。我虽然被顶撞,但心中窃喜,立即随声附和:“宝贝说对了,我应该说‘不辛苦。”
最近,女儿买了台新车,女儿女婿对它爱不释手。一次,女儿把外孙女送到幼儿园交给老师就开车走了.老师望着远去的新车对外孙女说:“你们家的新车多好啊,你爸爸妈妈一定好喜欢吧?”外孙女说:“新车好是好,爸爸和妈妈也很喜欢,就是老熄火。”老师听了,心中真不是滋味,她原以为孩子会大夸一顿自己家的新车,不曾想冒出一句“老熄火”来,让老师感到有点尴尬。但老师猜想,可能这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新手开车,心情紧张导致操作不当,不时出现非正常停车,这些都被在车上的小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小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对客观事物还很难准确分辨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更没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概念,只要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她都可能直白地说出来给别人听。
儿子有一个5岁的男孩,国家“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前年又生了第二个男孩。一次,我带着两个孙子玩,对大孙子说:“你是兔年出生的,是兔子:弟弟是马年出生的,是一匹马。你是哥哥,要好好带着弟弟玩。”大孙子急了,赶紧说:“我不是兔子,我是马。”他的理由很充分:动物园的马比兔子大,我比弟弟大,我是马,弟弟比我小,才是兔子嘛。大孙子的话,把我搞得哭笑不得。
孩子们说的这些“孩子话”,是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下的自然流露,折射出像一泓清泉般的孩子幼小的内心世界。虽然他们仅停留在直观的层面,说话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所顾忌,但就是这种直白的天性.透露出孩子的童真和招人喜爱的幼稚成分,确实可给我们成年人尤其是爷爷奶奶们暖心的享受。
我们要为可爱的孩子话点赞,而不要刻意去矫正和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