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春红++鲁斌
【摘要】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本文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网络软件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机实验、课程考核等多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并应用于本科教学实际中,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型,课堂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 高校 网络软件程序设计
【基金项目】华北电力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重大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53-02
1.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型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那种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单向关系为主的知识传授模式,教师更多地是充当一个知识的引导者,鼓励者;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研究学习。研究型课堂模式的主要特点与优势在于:(1)师生角色关系的转变,师生角色关系的改变可以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效应,一方面教师教学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变,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与素质;(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型课堂强调以问题作为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上所具有的固定、僵化的学习模式;(3)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在研究型课堂模式中,学生被置于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学生必须主动去思考,从而改变传统那种“不用思考、不敢思考”的机械式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型的思维方式。
2.网络软件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及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网络软件程序设计课程特点
《网络软件程序设计》课程是华北电力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四年级的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本课程主要介绍当前流行的各类网络编程相关概念、工具、理论和方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编程工具实现网络程序,让学生学会运用几种主要的网络编程技术,同时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相关技术与理论的认识。
2.2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论多且陈旧。课程以Windows socket编程为主要内容,对于编程经验较少的学生来说,内容太抽象。对于新兴的网络编程方法,课程设计较少,而学生却兴趣浓厚,易于上手。
(2)实践环节课时较少。课程有一周时间的课程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据前两年的经验,学生很少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而是采用现在较新的网络编程方法。
(3)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讲授主要以教师为主,通过板书和PPT进行讲解,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授课效果不理想。
3.网络软件程序设计课程研究型教学实施方案
为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对《网络软件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增加实验学时。将原本40学时的讲课学时压缩至24学时,增加上机互动学时16学时,另外有一周时间的课程设计。由于讲课学时的缩短,将讲课内容进行了大胆取舍、有效整合,课程的主要内容由原来的注重理论讲解转变为基于案例的动手实践,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最大限度的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材规划与建设。专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软件程序设计》课程编写了教材供学生参考,另外还有配套的实用案例教程。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研究型教学的基础上,将逐步完善现有教材,建立新的教学体系。
(3)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将原来的理论讲授型课堂转变为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环节突出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每个学生单独完成一个实验项目,由最初的程序设计到验收、提交实验报告,均独立完成。由于大四学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能力较强者可以在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对系统功能进行增加和完善,对于能力较差者只完成基本任务即可,但必须是个人独立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环节加大对学生的辅导力度,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4)课程考核。本课程为大学四年级课程,学生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等事情,鉴于此每组项目内容一致,考核时间设置适当的弹性,最终学生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效果。考核采用课堂出勤、项目实验与设计、实验报告、课堂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以组为单位,以组进行评价,每个项目的讲解和讨论有教师现场指定学生,组内成员的得分由组长根据个人贡献确定。
4.结束语
研究型教学是对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突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将研究型教学模式与《网络软件程序设计》课程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韩强,赵树凯,余沛明. 浅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 高等理科教育,2007(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