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2016-03-15 16:27:38王琦李华刘晓雯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建立运行体系

王琦 李华 刘晓雯

摘 要: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以及国际标准制度的推行,使得计量管理工作在实验室计量管理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如何有效的推广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计量管理的重要职责,基于此,文章以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为切入点,系统的对其进行深入化的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实验室计量认证;体系;建立;运行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128-0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各国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工作的统一发展。通过建立计量管理体系,既可以寻求权威组织的认可,又扩大了实验室知名度,增强了竞争力。对一个检测校准实验室来说,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是一个需要付出许多努力的过程,通过体系的建立,可以迅速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1 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的步骤

实验室的计量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即文件化的管理体系运作和运作中的管理体系,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体系文件,后者才是真正对实验室管理发挥作用的管理体系。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建立步骤,如图1所示。

2 计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的编写

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编写是实验室计算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指标文件。对于实验室计量管理人员来讲,有了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文件意味着有了可靠的文字材料参考,这样一来,实验室计量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执行自身业务职责,由此可见,计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的编写对完善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此外,计量管理体系文件在编制完成后,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将投入到试运行阶段。试运行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计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也是检查计量管理体系所需资源配置的充分性。

3 强化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监督

不同专业的监督员对所需监督的项目以及相关内容列出计划,监督的过程及方法的确定按照相应的文件执行,对于重点区域(如以往连续出现测量数据不准确及期间核查结果不满意的测量设备,被顾客投诉的人员或项目,在培人员的操作,环境条件的控制不理想等),应采取多次监督的方式,对体系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监督记录进行分析评价。对监督发现的问题以及各单位对问题的整改情况,利用实验室文件等形式定期进行通报。这种日常监督的方式,极大地推进了计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 实施计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是计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内部审核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还需要内部审核满足以下要求:

①实验室计量管理人员要做好内部审核的策划前的准备工作,为接下来一系列内部审核流程的有效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按照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审核规定:内部审核需每年进行一次,为了保证内部审核工作的严谨,每一次内部审核都需要计量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审核和批准。

②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中,除了前提的准备工作外,还需要加强内审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注重提升内审员的知识和审核技能,不断的丰富内审员对内部审核工作的认知度。包括实验室指派有资格的人员组成专门小组对确定的改进项目加以研究。此外,为了保证内审员对审核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业务检验,确保内审员对审核知识和技能的充分吸收。

③在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当中,现场审核占据着重要的比重,而且内部审核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现场审核之中,其最终的审核报告也是按照现场审核的结果作出的,由此可见,加强现场审核的控制是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成功的重要关键。

④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中内部审核的另一大要素就是做好审核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此整改结果进行及时的验收。在当下社会发展当中,计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最终目的是检查计量管理体系运行合理性和有效性,简言之,就是对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下内部审核隐患的一次检验。一旦发现,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隐患问题,需立即汇报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并加强对隐患问题的预防。从宏观角度看,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中审核问题及时整改,既是对实验室计量管理工作的一次完善,也是推动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全面发展的助力器。

5 做好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中管理评审的终极目标是明确计量管理体系在实验室计量管理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借助于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工作对现有的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问题的整改。管理评审是通过对现有计量管理体系的评审,确定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今后改进的方向。例如质量方针的贯彻、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某些过程或活动的改进,某些资源配置的完善等。再者,做好体系的管理评审工作,严格按照计量管理体系程序规定,进行实验室计量管理,并且定期对其进行管理评审。需要注意的是两次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不可以超过12个月。管理评审的程序文件需要对集团公司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资源变进行详细的标述,因计量工作出现失误造成质量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管理评审的次数。此外,做好管理评审在各环节的会议记录工作,也是管理评审的重要工作项目之一。针对管理评审报告的决定应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施,基于这方面的问题还需有关人员,加强对改进措施的落实监督和验证。管理评审重点是从全面性和系统性上评价管理体系,加强持续改进计量管理体系和数据/结果的质量,必要时修改体系文件,提高计量管理水平。

6 要坚持不断的持续改进

持续的改进是组织永恒的目标,任何时候都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持续改进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①渐进式改进应由各岗位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小幅度改进活动;

②突破性改进应有实验室指派有资格的人员组成专门小组对确定的改进项目加以研究;

③将持续改进工作报告纳入管理评审,并将管理评审输出作为持续改进的重要工作内容予以实施,就将持续改进工作输入到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7 结 语

以上表明,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计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改进和断提高的过程。在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各个环节的内部审核工作中,都涉及到对隐患问题的纠正和改善,因此在今后的实验室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实验室计量管理人员应该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采取行之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CNAS-GL13:2007,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管理评审指南[S].

[2] 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

猜你喜欢
建立运行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天津汉沽房地产市场运行研究
建立良好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措施研究
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以及政策建议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9:26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三星电子中的应用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06:35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