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人杰《楚辞读本》之“诗意类比”

2016-03-15 23:22谢模楷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方氏人杰楚辞

谢模楷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方人杰《楚辞读本》之“诗意类比”

谢模楷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方人杰《楚辞读本》之“诗意类比”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意旨类比,比较诗句诗篇的表达意旨;二、情感类比,比较诗歌传达出的情感;三、表现方法类比。这些总体上可见方人杰读书之功。由方人杰《楚辞读本》之“诗意类比”入手,可以窥探清代《楚辞》文学点评的某些特征。

方人杰;评点;《楚辞读本》;诗意类比

“诗意类比”是一种广义的读诗方式,主要是对同类诗歌在主旨、情感、风格及表现方法等方面比较,以便准确理解诗歌。清方人杰评辑《楚辞读本》,①方人杰:《楚辞读本》,黄灵庚主编:《楚辞文献丛刊》(第48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不以训诂考据为目标,而以文学及艺术鉴赏为旨归,是清代《楚辞》文学点评的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此鲜有论及。本文由方人杰评点《楚辞读本》之“诗意类比”的视角切入,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寻方人杰评点《楚辞》的内容及特点,并由此窥探清代《楚辞》文学点评的某些特征。

一、意旨类比

即诗歌表达意旨比较。论诗歌意旨偶有包含情感成分,和下文“情感类比”或有交叉,但关系不大。方人杰引入诗文作意旨比较,主要比较二者的言内和言外之意。

首先,诗句意旨比较。如《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方人杰评:“太白‘焉能与鸡群,刺蹙争一餐’,即此意。”李白《古风》(四十):“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鸡群,刺蹙争一餐。”二者相似之处比较明显,意旨都在表现高洁、不同流俗的人格。再如《抽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方人杰评:“沈约‘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是反此意,各各入妙。”南朝沈约《别范安成》:“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二者皆以“梦魂”表达相思。无论识路或不识路,意旨都是相思。

其次,诗句隐含意旨比较。如《离骚》:“闺中既已遂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此终古?”方人杰评:“昌黎《文王操》为得其意,《史记》‘王之不明’非也。”昌黎《文王操》,指韩愈所作《琴操十首》之《拘幽操》,俗称《拟文王操》,其末句为:“罪臣当诛兮,天王圣明。”《史记·屈原列传》:“屈平嫉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②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495页。方人杰认为,韩愈《文王操》歌颂“天王圣明”,得《离骚》之旨意;司马迁《史记》载屈原怨君,不正确。此评罔顾事实,可见方人杰愚忠的思想和奴性的人格。

第三,篇目意旨比较。《风赋》总评:“即《孟子答齐宣王雪宫》二‘非也’之意。篇首从共字反跌而入,见得不共,此文意中之言也。篇末从不共处,讽之使共。此文言外之意也······学者当思意趣之本原处,乃为得之。”所引篇目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①许登孝:《孟子导读》,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0页。孟子二“非也”之意,着重强调在后者,即王者应“与民同乐。”宋玉《风赋》,描写“大王之风”和“庶人之风”后,文章即戛然而止,意旨似乎不明确。方氏以《孟子答齐宣王雪宫》类比,认为宋玉《风赋》意旨与之相同,宜于言外求之。

自古读《庄》易,读《骚》难。《楚辞》难在对其意旨的理解。方氏在这方面的评点并不多。意旨隐晦的如“哲王不寤”,涉及到“楚辞学”中难解的“求女”,方氏却做出迂腐的评点。通过意旨类比来评点诗文,是清代文学点评的常用方法,清代的《诗经》评点就经常用到。无论是《诗经》或《楚辞》,寻求其意旨所在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通过方人杰评点《楚辞》意旨,可以略见其学术思想和性格。

二、情感类比

即诗歌传达情感比较。方人杰评点《楚辞》情感,引入对象包括《楚辞》其它作品、汉诗、唐诗以及绘画,主要比较它们的情感相似之处,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首先,《楚辞》作品内部的情感比较。如《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霄征。”方人杰评:“即‘草木零落、美人迟暮’意,全是急节哀旨。”所引《离骚》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方氏认为二者“急节哀旨。”具体说就是悲叹时光流逝、时不我待。《九辩》接下句:“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离骚》接下句:“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都明确表明了这种“急节哀旨”。再如《招隐士》方人杰总评:“招隐士,却言山中不可留。其间有曲折,岂得草草卒业也。昔人谓与屈原无当,夫与屈子无与何过哉?然何以道得如许凄怆历落,感慨痛惜,与《大招》、《小招》悲惨之意无异也,安得谓非招屈子者哉?”关于《招隐士》,其作者和所招对象都有争议,王逸认为是“悯伤屈原”,②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2页。王夫之认为“绝无悯屈子而章之之意”。③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方人杰以为与《大招》、《小招》悲惨之情相同,不能绝对肯定与屈原无关。

其次,与汉诗及绘画比较。如《九辩》:“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效。”方人杰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悲凉欲绝。”所引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二者同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悲凉之情,不过两首诗歌的倾向是有差别的,《九辩》由人生短暂到叹志向未伸,《青青陵上柏》由人生如寄到及时行乐,从中可见汉末士人思想之变化。再如《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方人杰评:“江潭行吟图也,凄绝。”所谓“江潭行吟图”,语本《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④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496页。历史上屡有画作。明末清初陈洪绶作木板刻画《屈子行吟图》,画面上屈原高冠广袖,身佩长剑,形容憔悴。方人杰认为《九辩》两句诗,如屈子行吟于泽畔一样凄绝。这两句诗可谓千古别离的代称,它将哀伤惜别与悲秋情绪结合在一起,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而与屈子行吟泽畔、悲痛欲绝的情感,还是有差别的。

其次,与唐诗比较。如《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方人杰评:“‘六朝如梦鸟空啼’,何若此?二语尤为凄绝。”王逸《章句》:“怀王信用谗佞,国家将危亡,曾不知其所居宫殿当为墟也。郢城两东门非先王所作邪?何可使逋废而无路。”⑤同②,第135页。方氏的点评据此而来,所引为唐韦庄《台城》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方人杰以《台城》诗类比《哀郢》,二者同具家国情怀,同含黍离之悲。再如《九辩》:“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方人杰评:“千古唯李长吉《秋来》一咏,凄暗自怜,同此深痛。”所引唐代诗人李贺《秋来》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抒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方人杰将二者类比,同写悲秋之情,共含怀才不遇。

“情感类比”是清代文学评点常用的方法,在清代《诗经》、《庄子》文学评点中经常用到,清代《楚辞》评点也不例外。方人杰作情感比较,基本上都是悲哀之情,点评语尽为“悲惨”、“悲凉”、“深痛”、“凄绝”等。这一方面因为《楚辞》本身抒写悲情,另一方面或许与其身世有关。方人杰评点篇目多在宋玉《九辩》,《九辩》本借悲秋抒发失志不平之情。宋玉是后世落魄文人的异代知音,也引起方人杰深深的共鸣。

三、表现方法类比

这里的表现方法,包括句法、章法和修辞法。方人杰引入的类比对象,包括《左传》、《汉赋》、《琴操》等,所引都是名句名篇,这种类比可加深对《楚辞》的理解。

首先句法的类比。如《惜诵》:“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证。”方氏眉评:“所誓之辞与‘所不与舅氏’、‘所不与崔氏’同法。不怼君,不诽众,郁郁忠悃,呜咽自鸣,诚千古善言人也。”“所不与舅氏”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亡”,晋公子重耳指江水为证,誓与舅氏同心。苏轼有诗“有田不归如江水”,即引用此誓。方氏认为屈原指苍天为证与此同法,都是证明自己的内心。“所不与崔氏”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杼弑其君”,逼迫国人盟誓,方氏在这里强调的是句法相同。又如《涉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方氏评:“孔子《龟山操》:‘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句同此。”方人杰认为二者“句法”相同。不过前者主要是写景。钱钟书《谈艺录》谓“开后世写景之法门。”①钱钟书:《管锥篇》(二),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936页。后者主要写情,据蔡邕《琴操》载,孔子作《龟山操》,抒发了想要改变鲁国局面而不能的无奈心情。

其次章法的类比。《招魂》:“光风转蕙,汜崇籣些。”方氏评:“以风作转,板中放活。《子虚》具此神针,《七发》亦从此变化。”方氏认为,这两句诗作转折,描写内容进入新的天地,诗歌也从板滞中解脱出来,进入鲜活的境界,并认为汉赋《子虚》、《七发》也是如此变化。司马相如《子虚》从齐国海滨,到楚国云梦,再到天子上林苑;枚乘《七发》从音乐、美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等依次转换,这些都和《招魂》的天地四方的场景变化相似。

其次修辞的类比。如《九辩》方氏总评:“《离骚》是自言其情,故寄托隐约之意多。全副精神,须在历乱粉碎中见之,《九辩》是为师辩陈其情,故激直而感慨。及反反复复,天人理事之间,其明彻透快不待言,而字字皆有指点,开示怨憾,告诉无尽无已之意。此则风人之文,深得《离骚》之旨,而非后人所能仿佛者。”方氏将《楚辞》不同的作品类比,认为《离骚》的表现方法重在“寄托”,而《九辩》重在“急直”,并指出原因在于前者“自言其情”,后者“为师陈情”。王逸注《九辩》,以为宋玉“悯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②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2页。方人杰即采用这种说法。但今人一般否定这种观点,“《九辩》中的悯惜之情,都是宋玉自悯,是宋玉借古乐为题以抒写自己的感慨和愁思,和屈原的《离骚》相似,是自叙传性的长篇抒情诗。”③聂石樵:《楚辞新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8页。

诗歌的表现方法,是清代文学阐诗的重要方面。比如《诗经》的赋比兴,《楚辞》的香草美人,这些经典的表现手法,都有深度的阐释。除此之外,其它的艺术表现手法也逐渐被挖掘出来,如清代陈震《读诗识小录》总结了《诗经》近三十种艺术表现方法。④谢楷模:《陈震〈读诗识小录〉之表现方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对于《楚辞》艺术表现方法的研究,在清代也逐渐引起重视,得到了不断丰富与发展。方人杰《楚辞读本》之表现方法类比,有其积极意义。

四、余论

还有一种情况,方人杰引入其它作品作评点语言,如《怀沙》总评:“节短势险,气壮情高,绝非詹詹细响。非得读书养气之功,未易语此。”“养气”为《孟子》语言;《远游》句:“玉色并以睌颜兮,精醇粹而始壮。”方评:“姑射之姿,故冰雪淖约乃尔。”“姑射之姿”为《庄子》语言;《惜诵》句:“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欲。”方评:“独不可卷怀耶?写忠爱不解之情,何等曲至。”“卷怀”为《诗经》语言;《九辩》句:“计专专之不可化兮,愿遂推而为臧。”方评:“一声叫转,江上峰青矣。”“江上峰青”为唐诗语言;《招魂》句:“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方评:“‘群山万壑赴荆门’,已前节节都成异采。”“群山万壑赴荆门”为唐诗语言。方人杰熟练地化用这些语言,使其评点变得生动形象,可见其读书之功。

Poetry analogy in Fang Renjie'sChuci Book

XIE Mokai

Poetry analogy in Fang Renjie'sChuci Bookfalls into three aspects:analogy of perpose, analogy of emotion,and analogy of performance method.The analogy shows Fang's hard work in studies. Starting with the poetry analogy in Fang'sChuci Book,we can find some features of literary comments on Chuci Bookin Qing Dynasty.

Fang Renjie;comment;Chuci Book;poetry analogy

I206.2

A

1009-9530(2016)06-0079-03

2016-01-0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皖籍学者楚辞学研究”(AHSKY2015D116);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楚辞》及其经典阐释对唐诗的影响”(sk2015A397)

谢模楷(1969-),男,安庆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方氏人杰楚辞
Optimized quantum singular value thresholding algorithm based on a hybrid quantum computer
我演《珍珠塔》中的方氏
陈人杰的诗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泰国建筑设计专辑
屈原和楚辞
节奏观下《楚辞》的英译研究
秋夜读《楚辞》
头皮针配合传统体针治疗梅核气临床疗效观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