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6-03-15 23:22王正明柏瑞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君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王正明,柏瑞平

(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

君子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王正明,柏瑞平

(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君子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之源、思想之源和营养之源。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科学态度,进行创新转换,充分发挥其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君子文化;核心价值观;转换

主持人语:

君子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如何激扬君子文化的当代活力,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中国共进步,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期推出的研究“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的几篇理论文章,对弘扬君子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探讨。(王正明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君子文化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核心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液,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挖掘君子文化的内涵,分析研究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标准,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它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承载着君子人格的特质,与君子文化有着深厚的源流关系,显示出高度的契合性、互通性。

一、君子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一)君子之爱国

家国一体,爱国情怀——在中国社会中,家—家乡—国家是直接贯通的。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国之本在家”(《论语·子路》),形成了强烈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的家国意识。君子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价值追求,总是把自己的国家称作“祖国”,认为它不仅是人们的衣食之源,而且是修德的感情之源。君子文化重视培养君子的家国情怀,形成了国家意识和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的崇高品质。

精忠爱国,忠孝相通——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爱祖国,与封建社会的忠君思想联系在一起,具有局限性。但在本质上把君作为国家的代表,忠君背后是深层的国家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臣、夫、子关系,使得忠孝紧密相连。“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表现了精忠爱国的君子品格。

浩然之气,民族气节——儒家君子文化坚持养浩然之气,自强不息,一方面强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公孙丑上·第二章》)即以道德力量作为精神支柱,培养独立人格,独立意志,不屈服势力的君子品格。一方面强调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尽伦尽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也就是说,一方面强调士可杀不可辱,一方面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于担当对国家社会的义务。《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则舍生取义”,表现出了君子爱国的大德大义。

(二)君子之敬业

修德以敬业——君子文化把敬业视为德,更强调修德敬业。“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卷一《上经·坤象·传》)要求君子以大地为榜样,稳健包容,加强修养,用厚重的德行来承载各种事物。“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周易》卷一《上经·坤》)相信君子美德在心,品德高尚并且通晓事理,行为就得体,就能成就事业,这就是美德的最高境界。

好学以敬业——“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君子食居简朴,少说多做,向有道德的人学习。“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大学》第三章)君子文质彬彬,严谨专注,就像切磋骨器那样研究学问。“学不可以已。”君子学习不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篇》)君子每天反省自己,聪明多智。君子好学还表现在“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勤奋以敬业——君子自强不息,具有坚强的意志品格,做事始终坚定专一,“君子结于一也”(《荀子》《劝学篇》)。“君子创业垂统,未可继也。”(《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勤奋敬业,建功立业,为着一代一代地能够继续继承下去。

(三)君子之诚信

诚信立身,诚信立业——君子人格的光明,在于守信。“君子之光,有孚。”(《周易》《未济卦》)君子文化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认为诚实是天命的原则,追求诚实是人的原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君子以忠信、仁义赋予诚信的道德意义,“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不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故犹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荀子》《哀公篇第三十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论语》《学而》)“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学》第十章)“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苟篇》)这些都是对君子诚信立身立业形象的表达与规范。君子文化强调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诚信,提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要求“君子必诚其意”,“诚者自成”,坚持操守以立身立业。君子讲诚信、耻不信,还表现在率真大气、自美与美美与共。“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非十二子篇第六》)君子能够做到品德高尚而可以被人尊重,但不能使别人一定来尊重自己;能够做到忠诚老实而可以被人相信,但不能是别人一定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多才多艺而可以被人任用,但不能使别人一定任用自己。所以君子把自己的品德不好看作耻辱,而不把被人侮辱看作耻辱;把自己不诚实看作耻辱,而不把不被信任看作耻辱;把自己无能看作耻辱,而不把不被任用看作耻辱。因此,君子不被荣誉所诱惑,也不被诽谤所吓退,遵循道义来做事,严肃地端正自己,不被外界事物弄得神魂颠倒,这叫做真正的君子。

言而有信,不失信于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卦·象传》)君子说话有根据,有内容,行为有准则、有坚持。“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周易》《系辞上传》)君子把言行是否诚信,视为荣辱观的内容,认为言行是君子的关键,是荣辱的主导,把言行视为君子用来感动天地的关键。

不论贫富,坚持诚信——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第四》)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抛弃了人的仁德,怎么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连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背离仁德,在最紧迫的时刻也一定按照仁德办事,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修身篇》)君子文化强调有志向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就可以不严格遵守正道。

(四)君子之友善

与人为善,谦虚礼让——古代君子心存仁德,严于律己,和善待人,谦虚礼让。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君子就是这样“以虚受人”“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今天我们仍然要发扬光大古代谦谦君子的品格。

助人为乐,推己及人——“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包容普通人;既能称赞鼓励好人,又能帮助没有能力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作为调节人我关系的原则和方法,表现了君子推己及人的品格。

立己达人,见义勇为——“君子宽而不慢,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谓也。”(《荀子》《不苟篇》)君子具有不怠慢别人,不刻薄伤人,不去与人争吵,不偏激,不盛气凌人,不出粗鲁凶暴,不随波逐流,待人宽容的立己达人的善良品质。君子的友善不仅是指对于他人的,君子的友善基于仁德礼和智,最高目标是至善。因此,君子文化有了平治天下,见义而为、见义勇为的担当和奉献精神的丰富内容。“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君子勇于仁、勇于义、勇于礼、勇于智、表现了追求至善的品格。

综上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君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因之源、思想资料之源和文化营养之源。

君子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君子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血脉,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文化烙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于这一文化基因,深深地烙上了中国印。

君子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多种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最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料之源。古代君子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这一价值观根深叶茂,充满了时代的活力。

君子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营养之源。如果说文化基因是先天的,那么,文化营养之源则是后天的养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君子文化的肥沃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完善也需要君子文化的滋养。

二、君子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中学习时强调:“要使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为我们创新转换君子文化,实现当代价值提供了指导。

(一)实现君子文化创新转换的几个认识问题

充分发挥君子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发挥其当代价值,在实现君子文化的创新转换中,还要统一几点认识。

首先,正确对待古代君子文化是创新转换的前提。包括君子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产,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这一点上大家有共识,但也应注意出于对君子文化的偏爱,忽视认识和克服其历史局限性的倾向。

中国古代君子文化和君子人格是中国古代王权体制的产物和儒家古代思想家的道德期待。作为明君、贤臣和顺民的综合体,古代君子具有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双重属性。从关注终极意义、塑造理想人格来看,君子文化着眼于人的安身立命的精神过程的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以对当代中国人民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注为基础;古代君子文化和人格塑造,主要关注个体生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落脚于对群体生命的关注;古代君子文化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理想的道路方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实现君子文化创新转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当我们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去审视时,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相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吸收和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李翔海撰文比较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终极关怀的异同,指出:“马克思主义既在终极关怀价值系统的根本理论节点上表现出了与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相当的契合性,同时具有中国文化传统补偏救弊的现实可能性。”①李翔海:《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终极关怀比较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5期。这一分析是有道理的。实现君子文化的创新转换,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做好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互鉴和贯通,才能做到在当代中国发挥君子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使源长流,水常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发挥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和引领,以核心价值观为归依。如果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中国当代君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那么,今天在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更高形态、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简单的继承和现代复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第三,发挥君子文化当代价值要与当代中国社会相适应。今天我们继承弘扬君子文化,涵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新的时代要求。因为相对于古代君子文化、君子人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时代要求和不同的内容。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制度属性,规定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塑造社会主义国家的德,塑造公民的德。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面对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内形势,我们有着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艰巨任务和目标,我们需要涵育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君子”。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赋予了“时代新君子”培养的新内容,诸如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敬业与尊重劳动,崇尚创新创造、诚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

(二)实现君子文化创新转换的方法论原则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丰富营养,获得了民族形式,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古代君子文化的现代创新转换,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挖掘其优秀合理充分,不断创新。

二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古代君子文化形成发展源远流长,君子文化体系庞大复杂,君子文化在不同时代作用不同,辩证的历史的对待君子文化,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历史复古主义。

三是坚持实践观点。当代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要立足伟大的实践,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赋予君子文化时代特色和时代内涵。在公民个人道德建设层面,赋予爱国中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内容;在敬业中赋予创新创业内容;在诚信中赋予遵守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规则内容;在友善中赋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谐的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塑造君子人格,还要结合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使人民群众增强精神文化的获得感。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信仰迷茫、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君子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当前要在倡导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方面,增加传统美德内容的教育,让人人皆可成为君子成为一种价值追求。

(三)实现君子文化转换的形式和手段

充分发挥君子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还要创新形式和手段。在形式上采取打造历史名城、传统文化村、君子之乡,建设文化名人故居、文化馆等文化载体,使君子文化以物化的形式呈现。在文化创新上,推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弘扬君子文化的影视文学作品。鼓励和支持传承君子文化的实践探索,如安徽正在打造建设蒙城、桐城“双城”传承君子文化的创新实践和山东威海弘扬君子之风,建设文明城市,就是极好的范例。另外,在创新手段方面,应用现代新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弘扬君子文化的传播手段和载体,应用数字网络技术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制作和传播古代君子文化的历史故事、人物与格言,特别是运用新媒体手段大力宣传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的事迹,这样既能使君子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普及深入人心,也能使君子文化焕发活力。

大学是传承君子文化的高地,是塑造一代又一代君子的摇篮。当前,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路径和手段。倡导读书读经典,做人做君子,对传承君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The gentleman culture:the important source of self-restraint socialist core values

WANG Zhengming,BAI Ruiping

Gentleman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cultivated the collective personality of Chinese people,is the source of cultural gene,the source of thought,and the source of nutri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When vigorously advocating and practis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e should introduce conversion and innovation with a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elf-restraint socialist core values.

gentleman culture;core values;conversion

D64

A

1009-9530(2016)06-0001-04

2016-10-16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下中国古代君子的现代转换与发展研究”(SK2015A513)

王正明(1957-),男,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柏瑞平(1976-),女,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君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