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湖南师范大学 中文系,长沙 410081)
从“述而不作”看自周公到孔子礼乐思想的演进
李静
(湖南师范大学 中文系,长沙 410081)
摘要:礼乐文化是中国特殊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根基,是整个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思想结晶,孔子无疑是对礼乐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众多人物中最为光辉伟大的一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是古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由孔子提出的具有十分深远意义的最完整,最基本古典阐释学命题,影响了我国古代阐释学的命运走势。
关键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周公;仁;阐释学
一、前言——从巫史传统到周公制礼作乐
从巫史传统到周公制礼作乐经过了几万年时间的洗礼,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
(一)远古社会的图腾崇拜
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颛顼改革巫术为划分界限。
第一阶段的原始人信仰万物有灵论,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日月星辰、河海大江和花草树木都具有灵性,可以通过操控巫术来沟通乃至控制神灵。他们坚信如果虔诚敬奉这些神灵,神灵就能庇佑自己、拔除祸患。原始时期的生产能力低弱,不足以生产剩余的产品,初民们处于巫术的环境之中,经常人神不分、“民神杂糅”。《说文解字》释“巫”为“巫,祝也。(段祝:按祝乃覡之误)。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象人两褎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处作巫,凡巫之属皆从巫。”三皇五帝时期的原始巫教是一种自然崇拜的巫教,通过音乐、舞蹈或者符号形式、图画来控制事物神灵。
第二阶段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多余产品开始出现。为了占据剩余产品,氏族集团里的领袖人物开始变革巫术,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颛顼的“绝地天通”。《国语·楚语下》中记载:“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颛顼的巫术改革打破了人人为巫的局面,氏族部落里权威的管理人员开始垄断巫术,社会被划为不同阶层。也是在这个时候,巫术开始与政治结合,开创了“巫教合一”的局面。诸如尧舜之类的统治者均是“政教合一”的巫师。如《吕氏春秋》记载的著名“成汤祈雨”:“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于是翦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1]97
(二)夏商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夏商时期的巫史主要在于祭拜神鬼。《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他们认为鬼神会影响到人间的吉凶祸福,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为了祈求福祉、避免灾祸,他们几乎无事不卜,无日不卜,希望神灵能给予启示。
殷以后,祖先崇拜逐渐战胜神鬼崇拜。“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因此周礼的重点也由鬼神转向人事。最后完成“巫史传统”理想性历程的则是周公旦的“制造礼乐”,他将“上古祭祀祖先、沟通神明以指导人事的巫术礼仪,全面理性化和体制化,成为社会秩序的规范准则。”[2]25也就是说周公通过祭礼活动把先秦时代的巫术礼仪,用修正,增删,填补的方法最终整合成为一种全新的,规范社会秩序的新制度。礼的功能是“别异”,是“正名”,是将有差异有区别的事物区分出来,并将它们整理出的规则秩序变成一套礼仪规范。“乐”的功能是“合同”,是将有本来已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社会再次团结起来,保证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转,实现人伦和谐的目的。因此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夫子“述而不作”的强调,都是为了传承周公这一系列的制度法规。由理性化而保留政教合一、天人合一等具有巫的特质而建立起的周礼,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大传统的基础与本质。最终来说,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建立周礼,完成“巫术礼仪”理性化的整个外在过程。
二、述——孔子前有所承周公的礼乐思想
(一)孔子对周公礼乐制度的坚决维护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首先明确自己“述而不作”的态度,接着又用“信而好古”加以解释,表达自己对周公及其礼乐制度的遵循,从而构成自己的崇圣性思维。《论语集释》引用了皇疏的注释:“老彭,彭祖也,年八百岁,故曰老彭。老彭亦有德无位,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欲自比之而谦不敢灼然,故曰窃比也。”[3]502-503因为孔子没有位,故而在提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后,又把“信古而传述者”中的老彭作为自己的榜样。孔子自比于老彭,也是谦卑地用“窃”“私下”这个修辞,三复斯言,可见其只遵循而不兴作,信仰圣人周公及其礼乐制度的态度是何其坚决。杨乃乔先生说:“述是指涉诠释主体——孔子,在思想(形而上)与行动(形而下)两个维度上,是对圣人周公及其礼乐制度的崇圣性遵循,此外别无它义。”[4]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等等,是孔子维护礼仪的形式。“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等等,则是孔子对“礼治”内容的维护。《华夏美学》说:“其实,孔子和儒家之所以极力推崇周公,后代则以周、孔并称,都与此有关,即周公是礼乐的主要制定者,孔子则是礼乐的坚决维护者。”[5]16
(二)孔子传承周礼的两个主要途径
章学诚先生说:“孔子之大,学周礼一言可以蔽其全体。”乱世春秋,孔夫子东奔西走,周游列国,其一生的功业、志向和活动全在维护和恢复周礼。“删诗书”和“授门徒”是孔子传承周礼的两个主要路径。春秋时期以前的政治,宗教等精神遗产被孔子称为“斯文”,“与于斯文”成为他在当时的时代之下对时代变迁的感悟,也让其主动担负起“斯文在兹”的历史使命。先秦时代的这些遗产被孔子编修成为由道、教、经三个层次组成的斯文,在经、道、教的架构上,道径直地表现成天地之理或者宇宙的规律。那么如何才能彰显所能理解的大道呢,《六经》出现在了孔子面前,虽然《六经》并非孔子直接所作,但其思想和精髓均出自孔子,孔子对《六经》的传述,就是先秦时代下中国文化对自然宇宙和文化时空所能达到最高的理解水平。据《庄子·天运》记忆孔子对“述而不作”的表达,杨乃乔先生认为孔子本人所使用的“述”应解释为“治”,意为“整理”,即孔子治《六经》。《中庸》云:“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继承周公礼乐制度的标志就是《六经》的出现。《六经》是王官学术通过对列王历代所颁布制定的礼乐制度的记载而创造出的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孔子的“述而不作”,显示出了孔子和列王的密切联系和继承性,这并不是个人关系,而是它显示着与建立并稳固人类文明的先贤,乃至于与人类文明自体的连续性。除了审定重要的文化典籍,孔子还通过“教育”将传统的礼乐文化,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传授给年轻一代,借此传承、发扬礼乐传统。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孔子十分重视教育,在教育弟子时他也将“礼”作为教育的核心。“不学礼,无以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修己之后,继而立人,孔子希冀能从明辨文武之德来除暴安良稳定社会,从明尽精意与公正之德来慎行赏罚,立人而成物。通过审定古籍、教育后代这两种主要手段来传播周礼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逐渐成为周公礼乐制度的代言人。“孔子,就是周公礼乐制度被信仰化与天赋化之后在经验世界的道成肉身。”[4]28
三、作——孔子内在超越周公的礼乐思想
(一)孔子超越周公礼乐思想的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分封诸侯对于中央的政治义务已经为诸侯国自身的发展和扩张替代,此外王都东迁,政治二度变迁,再经繻葛之战,天子的威仪蒙受损失,先秦列王的制度损坏加剧,原有的氏族统治体系和公社共同体的社会结构日益瓦解。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孔子奔走列国企图恢复“天子——诸侯——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重现人道和民主社会。当时的“礼”制已完全沦为形式,失去了原有的忠、诚、畏、敬等情感与信仰内涵,“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大声疾呼“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想要将理性的思辨精神重新注入传统礼乐之中,回到巫术礼仪所严格要求的神圣的心理情感之中。这种心理情感被孔子发掘、提炼、升华为——“仁”。《论语》中谈及“仁”达百余次,“巧言令色,鲜矣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刚、毅、木、讷近仁”等。孔子宣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隐含地把自己塑造为周公礼乐规章的合法化代言人,但实际上,通过发掘比礼仪制度更高一级的心理信仰依靠,成为无冕素王,在圣人的地位上僭越且取代了周公。
(二)孔子释礼归仁
《论语·阳货》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可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已可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之。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6]188孔子通过亲子之间的感情生活情理与传统的“三年之丧”礼仪进行了连结,从而完成了向神诉诸到向人诉诸的转变,从诉诸外在规章制度到诉诸人的内心情感。“这就把礼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而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7]1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孔子看来礼乐的外在只是形式,而礼乐的精髓则在于 “仁”,他试图从人本身下手,让人内心的道德自我审视,促进社会和谐,也就是赋予看上去并没有道理可讲的礼乐制度更多的合理合情性,让其拥有更为深厚的根基。“孔子始终未以知性认识方式来定义仁,仁总是作为情理交融并兼信仰的行为要求而出现。以仁释礼其实也就是以这种已经理想性了的神圣情感来解释和履行礼。”[2]59正因为此,儒学也就避免了舍弃或者轻视人生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强调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匡济天下的历史责任感。孔子有“当仁不让于师”“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和”的自命,孟子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自信,不过,儒家的“内圣”一般情况下会和“外王”相联系。“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远古时期的巫文化,已渐渐变成“礼——仁”的神圣,这神圣离我们如此之近,就在现实生活的行为活动、情理结构之中。儒家的“仁学”十分强调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希冀能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孔子为了“复礼”,把“仁”与“礼”贯通以解“礼”,最终发现了更为本质的“仁”。礼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但这些功能的实现,是靠人民心中神圣情感的进行,而不是靠社会某一阶层或法律的强制。从对内心的培养,对礼思想的灌输,到达让人通过自省,让人通过内因作用来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获得礼的他律所想要得到的结果。《孔子:即凡而圣》的作者Herbert Fingarette认为,孔子思想的中心并不是仁,而是礼,他非常重视日常礼仪的神圣。我认为孔子找到“仁”,并赋予它如此丰富的内涵解释,也是为了更好地遵循“礼”,推广“礼”,恢复周公时期的礼乐制度,完成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人生宣言。
远古时期蒙昧混沌具有偏激迷狂感情的神秘巫术,经周公的“制礼作乐”,成为一整套具有明确规定整饬有序的礼仪制度,外在的巫术礼仪的理性化过程最终完成。虽然,孔子的理想依然是要重铸“周礼”,践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条,但最终他发现了更加本质性的东西,那就是“仁”,通过仁,内在巫术的理性化道路也终于完成,孔子成为中国千古第一圣人而取代周公。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一解释学命题,我们可以窥探自远古时期到周公再到孔子这一时期中礼乐思想清晰的演进脉络,并且更深入地明白孔子超越往圣的地方所在,也许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孔子的主要教义,乃从全心体来主宰全人生,由全人生来参悟天命真理。孔子主张以人参天,因心见性,……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家思想,则更着重此心的情感部分……”[8]198放眼现今社会,物质社会蝇营狗苟物欲横流,我们如何从物质机器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再一次回归内心,确认人的感性存在,就这一层面讲,孔子哲学仍具有生存力量和普泛意义。
参考文献:
[1]吕不韦.吕氏春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
[2]李泽厚.由巫到礼释礼归仁[M].北京:三联书店,2015.
[3]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全二册)[M].程俊英,蒋见元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4]杨乃乔.中国经学诠释学及其释经的自解原则——论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独断论诠释思想[J].中国比较文学,2015,(2).
[5]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8.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14.
[8]钱穆.孔子与论语[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
责任编辑:胡栩鸿
Evolution of the Ideology of Rites and Music from Emperor Zhou to Confucius Through “To Narrate Rather Than to Create”
LI J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Abstract:The ancient Chinese ritual and music culture is a special form of culture in distinctive Chines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core and roo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collective thinking. And Confucius without doubt in numerous figures is the greatest one who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narrate rather than to create, I am with old Peng”, a saying of Confucius, has become the first fundamental and complete classic narratology propo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and has profound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narratology.
Key words:to narrate rather than to create; Confucius; Emperor Zhou; Ren; hermeneutics
收稿日期:2016-02-15
作者简介:李静(1993-),女,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古代文论。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4-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