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亮,黄志雄
(1.龙岩学院体育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2.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育教研部, 福建 福州 350007)
闽西客家武术
——连城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亮1,黄志雄2
(1.龙岩学院体育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2.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育教研部, 福建 福州 350007)
介绍了连城拳的缘起、特点以及传承方式的转变.阐述了连城拳传承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为连城拳发源地武术底蕴深厚并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利因素为连城拳的习练人口在减少、理论研究滞后和传承人自我身份认同产生困惑.提出建议如下:连城拳要充分参与和开展交流活动;加强连城拳的宣传与推广;建立有效的传承制度.
客家武术;连城拳;传承;发展
连城拳历史悠久,流传于福建省的连城、上杭、长汀等地,被誉为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既有南派风格,又有北派风格,还融入了内家拳种,连城拳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和传统武术的竞技化,连城拳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正在消亡,连城拳的有效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和新的研究方向与课题.以连城拳的发展和传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第34代传人黄林及当地拳师的访谈和连城县隔田村的田野调查,分析影响连城拳传承和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适宜的建议,为连城拳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途径.
自宋代端拱年间,连城隔田村黄姓第三代后人九四郎至河南登封少室山(即现嵩山少林寺)随蔡、董、孙三僧习少林拳法数年,习得三位师傅的精髓要领,深得少林功夫.后于淳化三年返梓教习族人,得以世代相传.至清顺治庚子17年(公元1660年),隔田拳师黄思焕前往浙江经商,结识了宗人黄白师及师傅王征男,在二位师友的悉心指教下,穷毕生之精力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连城拳”.清代中叶经黄观杰等人在实践中精益求精,使武术套路更加精炼、充实完善.后历经黄氏前辈如文祥、士昌、登有、庵佬,现代有湖佬、鹤林、俊登、俊保、宗镜、肇筹、奎祥等人的创新,成为今日之“连城拳”.连城拳经历代武术前辈创新,流传福建的有连城、上杭、龙岩、清流、永安、明溪、宁化、沙县等地,其中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境内主要流传于隔川乡、林坊乡、文亨乡、莲峰镇、姑田镇、宣和乡等地.流传至省外的有湖南、江西、广西和台湾等地;流传至国外的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地.连城拳深受国内外武术界同行赞誉.
连城拳急促凌厉又舒展大方,防守严密而发劲雄厚,其善于短打的特点颇似南派;架势适中,以中下盘为主,且步法的快速、身法的灵巧、手脚的并用又兼有北派之长,不仅具有嵩山少林拳流派的精华,更兼有南方众家拳法的特点,是一门风格独特、历史悠久的拳种.演练中的发劲动作要求根在两足,劲在腰间,起于脚,发于腰,催于肩,顺于肘,达于手.利用足的蹬顶、腰的拧转、肩的前送发劲.要求腰腿身手的劲力贯串一气,不可松懈,做到轻而不浮,沉而不僵.运手务柔,着手须刚.它有长拳发劲时的刚柔相济,又兼有南拳擅短手而劲力突出、拳势激烈的特点.身法亦讲究呑吐浮沉、左闪右躲.做到头似波浪,腰似杨柳,眼随手动,身灵步活,刚柔相济,认为浮则巧,沉而夯,柔须绵,刚则脆,必须象猿猴般那样灵敏快捷,呑吐自如.步快身活,行走如风,要求进如卷风扫柳,退似败叶随风,其架子适中,退自如,做到来无踪,去无影[1].
连城拳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其拳术、器械和对练套路就有近50套.连城拳内容包括单钩、双钩、花钩、捆手、七拳、单提、四门拳、心安拳、老花拳、猛虎跳墙、八步缠狮、蛤蟆觅水、老虎伸腰等十几个套路,在器械方面则以棍为主,有二十八宿棍、大阵棍、老棍、流水棍等,另外有拳术、器械、对练等几十个套路.其所使用的相关器具主要有:棍、双刀、山字耙、铁尺、勾连枪、锏、双剑、七星耙、凳、盾牌等,而其拳谱及相关作品有:《隔田武谱》、《连城拳·拳械录》、《连城巫家拳》、《武艺书》等.
2.1“传男不传女”等客家武术传授戒律的解除
客家武术包括连城拳之所以到今天能继续传承与发展,主要是受到了传统社会宗法结构特点的影响.连城拳如武术其他的拳种一样,比较注重宗族传承.它也正是在血缘关系及近似血缘关系的群体中传承,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拳种.究其原因是客家人早期举家南迁,历经千辛万苦,虽适新土,但不忘本源,重视传统,崇敬祖先,许多客家人的祖先中都有显赫人物,对于客家人来说,祖先是其骄傲,又是其精神支柱.为规范社会道德,维护社会秩序与宗族利益,不同姓氏宗族内部,往往都制定了严格的族规,先祖们常常传下“家训”,它成了不成文的法律,有着很强的威慑力与约束力[2].客家先民对武术传授戒律也是遵从所谓的“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五枚拳”除外)”、“外姓人不传”、“传拳不传谱”“拳不妄传”等的传播理念.在早期,习练连城拳都是在老祖屋、老祠堂等隐秘地方,大门关起,要本房族的人才能习练,女人家不能看,更不能学.后来随着社会的变化,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影响,女性学拳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了.到近代,已经有很多女性连城拳的造诣超过了一般男性.这种变化也为连城拳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请师学艺到请徒学艺的转变
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连城拳一直是连城拳历代传人困扰的问题.自从2009年连城拳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第34代连城拳传人黄林老师经过年的摸索与努力,连城拳一改保守的思想,转变了传授方式,从请师学艺的方式转变到了请徒学艺的方式.从2007年左右,黄林老师就开始创办连城拳的培训班.这种传承方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连城县隔田村还建造了一座连城拳的传习中心,即连城县连城拳传习中心,志在为连城拳培养后备人才.目前,从福建省的武术比赛,全国的武术比赛,乃至世界级的武术比赛中,都有连城拳运动员的身影.另外,通过黄林老师的努力,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在连城拳的基础上改编了一套武术操,在当地的中小学逐渐传播,广受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增加了连城拳的知名度.
3.1发源地武术底蕴深厚
连城是全国武术之乡,隔田村的武术更是了得,村中男女老少多数会舞枪弄棒.隔田村位于连城县隔川乡,是全国武术之乡,是连城拳发源地.隔田村以客家宗族文化为特色、融入武术文化形成村落,拥有明清古建筑十余处,四百余年古树两株,传承351年的天川胜会民俗和连城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连城县志》记载,隔田村的连城武术,源远流长,有“始于宋,盛于清”之说,史料可查的记载有近900年历史[3].数百年来,隔田村尚武之风世代相传,无论农闲或雨天,群聚祠堂,切磋武艺.在政府的支持和民间的自发努力下,连城隔田村成立了武术队和舞狮队,在政府和武术协会的组织下,已有数以万计的武术爱好者加入了武术或舞狮队,连城武术得到了广泛普及.武术队伍也得到发展,至今为止,每年正月二十,客家人俗称“天川日”,龙岩连城县的隔川乡隔田村,都要举行以传统武术为主题的“闹天川”民俗活动.
3.2连城拳在学校的传承
武术人口是指从事武术运动或与其相关工作的群体的人口数量,其中也包括了有一定基础的武术爱好者.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移居到了市区或外地,青少年人口在逐渐减少.后备人口是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发展的关键,而青少年是后备人才的主力军.在学校推广连城拳,可以获得最大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国家也正在提倡校本课程,鼓励发展有特色地方的体育项目.连城拳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这方面,连城拳在学校的推广已经走在了前列,连城县的隔川中学作为试点单位,把改编了的连城拳作为武术操让学生学习和训练,这也让连城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这项流传了近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重视,为今后走进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随着武术文化在客家文化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比重,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连城拳,隔川乡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把连城拳等武术文化编入了当地的乡土教材里,其目的就是为了把武术文化长久传承下去.
3.3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1956年,连城县隔田村被授予“隔田武术之乡”的称号,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武术活动暂时终止.后经过多年的努力,于2001年8月,连城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第三批“全国武术之乡”的称号.近年来,连城县的武术主管部门和县政府高度重视连城武术之乡的工作,将武术之乡工作纳入了连城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了连城县《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了年财政预算,为保障武术之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行政引导、政策推动和财政支持.连城拳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已被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做,在福建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正在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的有关部门正把发展武术运动与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结合起来,把推广连城拳与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结合起来,把连城拳的推广与加强青少年体育结合起来,积极促进了当地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2009年3月,连城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连城县关于加强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定》,同年连城拳被省政府公布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在省、市武术协会的指导下,连城县政府将武术积极融入海峡客家文化品牌建设,以提升全国武术之乡品牌为目标,积极配合体育主管部门抓好连城拳挖掘、整理、传承,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和比赛,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4.1习练连城拳的人口在减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连城拳原来赖以生存的农耕文明正在消亡.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原先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经商和外出务工等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使得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持有的普遍见解也被改变.毋庸置疑,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文化的变化甚至是变迁.成年人忙着赚钱养家糊口,青少年忙着学习;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大家的闲暇时间较多,学习传统武术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到了现代,外来观念的冲击、互联网的兴起,一系列现代娱乐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习武风气,习练连城拳的人也只是更多地当成一种健身手段,其内在的技击性、攻防性等逐渐被弱化.受到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习练连城拳的人在逐渐减少.
4.2连城拳的理论研究滞后
连城拳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的进步与理论体系的构建[4].由于传统武术习武者的文化水准,身传口授的师承关系,门派间的排他性和戒律门规的约束,因而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显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潜伏于各门派的拳法之中.连城拳诸如其他的传统武术一样,长期以来,武术理论建设滞后,许多武术实践还停留在技术经验层面,传授方式以口传身授为主,很少用文字去总结连城拳的武艺、技艺等,没有把原来口传身教的武术用明确的文字、绘图记录下来,作为习武的教材流传下去.因此,由于各种原因,到现在连城拳还没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训练体系,也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随着20世纪80年代全国武术的挖掘与整理,国内学者尤其是福建闽西的专家与学者,对于连城拳的有关文献、各种拳谱和训练方法等,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第34代传承人黄林老师意识到了理论体系的重要性,正在老拳师的帮助下,希望能够整理出一份关于连城拳的详细资料,整理出一份较为完整的连城拳拳谱,让这个客家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奇葩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4.3连城拳传承人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
自我身份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对自我身份的建构与确认,它是在“我是谁”“我能做些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等问题的追问中明白自身的身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表现出相应的主体行为[5].连城拳的传承人历来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底蕴比较薄弱,在以“连城拳传承人”这身份的建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自我身份的认同困惑与危机,主要受到经济、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承人是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目前尚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承制度来保护传承人,随着社会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传承的过程中,如果某些连城拳传承人的经济贫乏、生活困顿,更多的是依托武术来求得生存空间,在没有达到预期的生存目标后,不得不寻求更多的谋生方式或社会支持,这种未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武术传承的重要性, 是不利于开展连城拳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
5.1充分发挥连城拳在教育、文化交流以及对台交流方面的作用
武德是习武者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在武术活动中得到广泛认同与奉行的行为规范,是武术界各门各派都遵守的不二法门[6].连城拳的传承人历来重视武德教育,在学习武技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以“德”为先,做到练武修身、习艺立人,通过练习武术达到修己养身.例如:第34代传人黄林老师在学校教授武术操就十分强调武术的抱拳礼,通过武术独有的礼节,来教授学生要学会谦恭礼让,习武的目的不是伤害对手,而是自卫,要尊重对手.其次,要充分发挥连城拳的体育功能,大力开展武术竞赛交流活动,培养文武同化的人才.
另外,连城拳作为客家武术的重要代表,与台湾客家武术特别是台湾中部地区客家武术有紧密的历史渊源.随着两岸客家武术文化交流的增多,连城拳必将为传播客家武术文化,延续两岸客家武术文化传承,沟通海峡两岸同胞感情,增进台湾同胞民族文化认同感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5.2加强连城拳的宣传与推广
在传统社会里,连城拳的传承主要是靠宗族等方式进行传承,这种传承在传播方式上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在家族内部进行小范围传承,很可能因为某个传承人存在失传的危机.
在现阶段,连城拳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传承人的努力,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多种宣传方式.一方面:连城拳具有内容丰富、套路多样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不同需求,而且具有相当强的健身性、观赏性、娱乐性,要充分发挥报纸、书刊、杂志、电视等传统传媒和微信、微视频等交互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扩大连城拳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重视在学校宣传与推广.在当地政府与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结合学校体育传承的特点, 有效地针对中小学的特点,在武术操推广的基础上,帮助学校建立青少年武术队等组织,形成学校传统体育项目,以便能更多地在学生中选拔未来的传承人.
5.3建立有效的传承制度
首先连城县政府要根据连城拳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具体、针对性更强、操作性更强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如《连城县政府关于加强连城拳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等,并相应制定保护的具体方案.其次,建立政策、资金等方面激励机制,鼓励一般性传承人学习、传承,给予荣誉证书等表彰.第三,发挥当地武术协会、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的作用,加强对连城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大连城拳的历史资料以及文化内涵的挖掘,完善连城拳自身的理论体系.
[1]林建华.八闽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66.
[2]张赐东,李志军,张媛.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传播发展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5):4.
[3]李懿.南拳一秀——连城拳[N].福建日报,2000-11-17(B4).
[4]赵国庆,贾海如.构建传统武术理论体系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7):61.
[5]龚茂富.中国民间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64.
[6]王涛.中国武术的传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Hakka Wushu of West Fujian——Study 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ancheng Kungfu
XIE Liang1,HUANG Zhi-xio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Longyan University, Longyan Fujian 364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 Fujian Chuanzhe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Fuzhou Fujian 350007,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inheritance pattern of Liancheng Kungfu. It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Liancheng Kungfu. The former include the deep martial arts of its birthplace and great support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while the latter are the reduction of practicing population, theoretical research lag and the inheritors’ self-identity confusion. Thu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s fully participating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and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system of inheritance.
Hakka Wushu; Liancheng Kungfu;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1673-2103(2016)02-0087-04
2016-03-09
2011年龙岩学院校立服务海西项目(LYXY2011040)
谢亮(1982-), 男,福建龙岩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传统体育.
G8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