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龙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 200050)
【学林人物】
箸与清代中医药研究
徐华龙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 200050)
筷子,古代称之为箸。这是所有筷子古称中最普及最广泛的一个词。过去我们都理解为筷子是用来吃饭(这里暂且不涉及其本意,只是作为口语来指示)的。其实,筷子的最主要功能是用于进餐之外,还有其他的用处,其中,与中医药的关系就是一例。在古代医药医学中,筷子是必不可少的器具。到了清代,医生们依旧使用传统的筷子来作为医疗器具,看上去似乎有点落后,但却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长期积累的经验与智慧,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这个领域以前从来未有人涉猎,更谈不上研究,因此在这样一个文化处女地上进行研究性的耕作,亦不失为一种开拓。
箸;中医药;文化;清代
筷子是有数千年历史的饮食工具,其名字的前身称之为箸。箸也是中医药典籍里经常使用的称谓。众所周知,根植于中华民族土壤的中医中药,是一种救人治病的传统医学,在其医药典籍中有着各种关于筷子的记载,特别是在清代的中医典籍中更多。
筷子与中医药联系在一起,好像有悖常识,甚至于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但是,中医药典籍确确实实地将完全不搭界吃饭用的筷子与中医药理的箸(筷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事实。我们的老祖宗把筷子非常熟练地运用到中医药之中,不仅有离奇的故事,而且还产生神奇的医疗效果,令人瞠目结舌。
中医的医疗器械,大多数来源于生活物件,其中筷子就成为被经常使用的工具。
(一)缠绕之用
清陈修园 《金匮要略浅注》 卷九《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有这样的记载:“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箸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陈修园(1753-1823年),名念祖,福建长乐人,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还钻研医学,专心研究古代医学经典,取得相当的成绩。在临床治疗上,陈修园长于用温补脾肾的方法治疗杂病,他曾经治愈半身不遂,昏迷不醒中风症,还特别擅长医治妇女病。
他在治疗妇科疾病的时候,就用药煎熬之后,将锦缠绕在筷子上,浸泡药水,滴入妇女阴中,一日是次,可以治愈这种农村妇女的常见病。清代农村妇女患阴挺(即子宫脱垂)的人很多,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治愈。而陈修园却用的药方给广大女妇女的疾病,无疑是一种福音。
同样,用筷子来作为中医的药疗器具,远不止陈修园一人。或者可以说,筷子是中医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的工具。清尤怡 《金匮要略心典》*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清周扬俊 《金匮玉函经二注》*清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二十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都有几乎相同的文字内容。
金匮亦作“ 金柜 ”,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汉贾谊 《新书·胎教》一书:“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由于非常重要,进行胎儿教育的道理,是书中的最好的版本,应该藏之于金柜之中,因此金匮也成为医书的代名词。
(二)撬开之用
清袁焯 《丛桂草堂医案》卷二记载了一个救治患有脑病人的例子,其经过如下:
朱姓妇年五十一岁,素有脑病,发则卒然昏倒,口噤不语,惟心内尚觉了然,移时始苏。其家本住盐城。因其子在此经商,遂常往来。壬子九月,其媳分娩,三朝日,贺客盈庭。稍形劳碌,始觉头晕口燥,旋即昏倒口噤,不能言语,两手指痉挛,口眼歪斜。至次日清晨,仍未苏醒。其戚李某延予治之,已全不省人事,面色晦惨,几类死人,身不发热,手指微凉,脉息小数。因其手指痉搐不柔,诊脉殊多困难,以箸启齿视舌,则光而微现白色薄苔,盖血液亏耗,脑力素衰,复因劳役动火,因而发为痉厥也。乃以增液汤加羚羊角、贝母、石菖蒲、西洋参、白芍、花粉、橘皮为煎剂。并以至宝丹一粒,研碎和入,徐徐灌之,午后七时复诊。则药已灌下多时,而病患亦稍能言语,口亦能张,视其舌色,则红赤而光,微有白苔数点,面色亦转活润。但手指尚痉挛如故,大便溏泻,脉息与前无异,口干欲饮茶,是药已大见功效,乃于前方去至宝丹、石菖蒲、羚羊角,加枸杞子、竹茹、枣仁、柏子仁,接服三日,痉挛全止,能饮食起坐矣。今年六月。来予医院诊病。则貌颇丰润。精力亦佳。予几不相识矣。
这是一则救人于死地的神奇故事,在病人没有知觉的情况下,“以箸启齿视舌”,观察其舌苔而知其病症,然后加以用各种药材进行治疗,最后将病人从死神身边抢救回来。
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中医传统诊病法,而用筷子撬启病人的口腔,就是“望”的一个诊法。在病人无法开口的状况下,医生的望、闻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望更加能够显示医术的高明。
生病会有病兆,因此得了病会有外在表现。传统中医可以从中发现病人患了什么病。望,就通过外在的病兆,找出病源的所在。看舌头是中医十分重要的方法,在病人没有知觉的时候,望其嘴巴里的舌苔,需要借助工具来达到目的,而筷子就可以成为最方便最直接的使用医疗器械。
同样,还有一个医案,说的也是用筷子撬开嘴巴故事:慈溪天生杨先生,馆江湾镇,时值盛暑,壮热头痛,神昏发斑,狂乱不畏水火,数人守望,犹难禁止,甚至舌黑刺高,环口青暗,气促眼红,谵语直视,迎余往治。余见众人环绕,蒸汗如雨,病狂躁无有休息,寻衣摸床,正在危候。强按诊脉,幸尚未散,急取箸头缠绵,用新汲水抉开口,凿去芒刺,即以西瓜与之犹能下咽。乃用大桶置凉水,并洒湿中间空地,设席于地,扶患者卧上,再用青布丈许,摺作数层,浸湿搭在心间,便能云顿入清凉世界六字,语虽模糊,亦为吉兆。遂用大剂白虎汤与服,加黄芩山栀元参。半日之间狂奔乱走,目无交睫,此药入口,熟睡如泥。乡人尽曰休矣。余曰此胃和而睡着也,不可惊觉。自日中至半夜方苏,其病遂愈。*清李用粹《旧德堂医案》。
这里所说过的杨先生“壮热头痛,神昏发斑”,而且“蒸汗如雨,病狂躁”,医生虽然强行诊脉,还需要从口中进行观察治疗。情急之下,用筷子缠上锦后蘸水“抉开”嘴巴,“凿去芒刺”,使得别人能够下咽清凉的西瓜等物,并且采取各种降温措施与药物,最终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用筷子撬开嘴巴,在此医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其行为或许微不足道,但却非常有效。除了筷子有撬开嘴巴的作用之外,还可以直接伸入口腔咽喉部,特别是在诊断狭小的口腔疾病的时候,筷子有一定的长度而且比较好掌握,往往更加能够看得清楚,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而在此之前,没有很好的医治咽喉的方法。*清俞震《古今医案按》卷七《咽喉》就说过:震按古人喉证案无甚佳者。以上数条,亦取其不同者而选之。王蓬雀案治法最佳。然此人能受温补,故一剂即效,亦有投以温补而不效者,即阳证阴脉之死候也,未可谓景岳之法概能活人。
在清代俞震《古今医案按》卷七《咽喉》记录了这样一则医治故事:余乡有戚许君,初起外感发热,继则左耳门生小疖,溃腐,认为耳,敷以药,溃腐不退,通耳肿赤,延及头面皆肿赤。痛极汗大出,身热反得凉,颇能进食,似觉稍安。越三日,忽又发热,左耳前后连头面肿痛更甚,渐神昏谵语。盖因连日出门登厕,复受风邪所致,内外科皆以脉小而数。按之无力,虑其虚陷。余友李昆阳兄至。曰:是为耳游风,非致命之疮,重复冒风,故现险象。外敷以药,内用大剂风药散之,而肿痛与身热俱退,惟神昏谵语不减。两日后,昏谵更甚,汤粥入口即吐,手足厥冷,呃逆不止,势又危极。李以箸抉其口视之,则咽喉腐烂,悬雍赤紫肿大,如茄子下坠。脉仍细数,右手尤软。乃曰:连日不食胃气大虚,故呕且呃。命以白米三升。大锅煮粥。取锅面团结之粥油与食。遂纳而不吐。
在这个医书案例里,可以看出筷子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李昆阳医生用它探明了病人的病情,有针对性施药,才医治好了病人。
(三)蘸点之用
用筷子来蘸点药水,以达到服药的作用。
清任锡庚 《王氏医案绎注》卷四:高某颈筋酸痛三句,热邪,大伤肝胃,气分之阴。清润方:酒炒知母四钱,济银花一两五钱,石斛先煎一两,干桑葚杵先一钱半,酒炒川连一钱,苦杏泥一钱五分,活水芦根二两,南花粉四钱,整荸荠一两淡海二两先煎,炒枳壳一钱五分。生姜自然汁箸挑六滴和服。
在治疗颈筋酸痛时,除了用“清润方”之外,还要用筷子来蘸生姜汁进行服用。为什么要用筷子来蘸点生姜汁。生姜性热,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镇痛作用。《本草纲目》对生姜的记述很详细的,并提及其医药价值:“时珍曰︰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案︰方广《心法附余》云︰凡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干霍乱、一切卒暴之病,用姜汁与童尿服,立可解散。盖姜能开痰下气,童尿降火也。”
可见,生姜的作用之大。既然生姜能够医治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干霍乱、一切卒暴之病,对于治疗颈筋酸痛也无不可了。
(四)横口之用
所谓筷子横口,是为了病人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张开嘴巴,以便灌药或医治。用筷子来使得病人张开嘴巴,这是中医治疗中的一个发明,到了清代此法依然存在。
清任锡庚 《王氏医案绎注》 卷一: “张鉴录年逾花甲。中秋夜猝仆于地。孟英脉之。弦滑而大。曰:痰气食相并而逆于上也。先以乌梅擦开牙关。横一竹箸于口。灌以淡盐姜汤。随入鹅翎探之。太息一声而苏。次予调气和中而愈。”为什么要用淡盐姜汤来医治“痰气食相并而逆于上”的病患,是因为中医认为:“暴病无虚。脉弦滑为痰食。脉大为气虚。淡盐淡字注意。盐多则沉降不行。”*清任锡庚《王氏医案绎注》卷一。
筷子横口的治疗方法,是中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得出的一种方法,既简单而又非常有效,因此被记载于医案之中。
到了民国,用箸来治疗疾病的记载,逐渐消失,如:民国萧琢如《遯园医案》、丁甘仁《丁甘仁医案》、翟竹亭《湖岳村叟医案》、黄煌《黄煌医案》等,都没有发现用筷子来作为医疗工具了。
当代的一些医书里更没有箸的记载,蒲辅周《蒲辅周医案》,陈明、张印生《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施杞《施杞医案》等,就没有关于箸来作为中医医疗器械的记载。
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就在于筷子作为中医的医治器械,不复存在,中医可能借鉴西医的药疗器械,不再使用传统的中医医疗的方法。
(五)松葫芦籽之用
要不损坏葫芦外壳,而取其内部的葫芦籽,就需要用筷子。在中药里,葫芦是一副运用甚广的药物。
葫芦籽具有滋养和洁净身体的作用,特别能加强肝脏和肠道的功能,减轻肝脏过量的解毒负担。有人研究结果表明:葫芦素BE具有抗肿瘤、抗化学致癌、保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杨凯,郑刚《葫芦素BE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年第28期(1)。
现代医学认为:葫芦属瓜蒌科,瓜蒌籽还具有催补母乳、滋补美容、健胃润肺、润肠通便、利压、宽胸、安心养神、抗菌强身,并且对离体绒癌细胞的增殖和艾滋病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在古代,人们就知道用葫芦籽可以治疗腹胀疾病。根据清魏之琇 《续名医类案》卷十三《肿胀》记载,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徐文江夫人,病蛊胀,张涟水治之,百药不效。张曰∶计穷矣,记昔年西山有一妪患此,意其必死,后过复见之云,遇一方上人得生,徐如言访妪果在也。问其方,以陈葫芦一枚去顶,入酒,以竹箸松其子,仍用顶封固,重汤煮数沸,去子饮酒尽,一吐几死,吐后腹渐宽,调理渐愈。盖元气有余,而有痰饮者也。若肾虚脾弱者,宜用《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汤去当归,加车前子、肉桂。
在无法救治的情况下,用葫芦籽来医治腹胀疾病,以上所引的医案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选择做药的葫芦籽,是要从陈年的葫芦里提取,将一枚葫芦的顶去掉,然后倒入酒,用竹筷子伸入葫芦中使得葫芦里的籽松动,再将顶封住,在水里几次煮沸,病人将酒喝掉,再经过调理就可以慢慢好转。如果病者还肾虚脾弱,则可以再用肾气丸、十全大补汤进行用药。
其中,最关键的是“以竹箸松其子”,以达到酒能够充分浸泡葫芦籽的效果。
俗话说,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此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葫芦是一种盛器,装进的药丸,什么都有,故曰。二是葫芦里的籽本身就是一味药,而人们一般都不太知道而已。现在大多数都认为前者为本意,而忽略了后者的可能性。
现代医药证明,葫芦籽是有多种医治疾病的功能,过去郎中只是根据患者的疾病不同而配制不同的药方或者药丸,而这些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的确是无人知晓的。因此,最早出现“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这句俗语,其本意或许就在于此。
(六)取鱼骨之用
生活中鱼骨往往会不慎吞进喉咙口,这时候,不仅要借助筷子来伸进嘴巴,而且还要依靠筷子将鱼骨取出。清 《续名医类案》就记载: “一儿误吞一钱在咽中不下,诸医不能取,亦不能下。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净白表纸,令卷实如着,以刀纵横乱割其端,作之状。又别取一箸,缚针钩于其端,令不可脱,先下咽中轻提轻抑探之。觉钩入钱窍,然后以红卷纳之咽中,与钩尖相抵,觉钩尖入纸卷之端,不碍肌肉提之而出。”*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一《鲠刺》。
这种取出鱼骨的方法,对于当时的医疗水平而言,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术,对于医生来说,其要求更高,故有人说:此法奇而稳,然非子和灵心妙手,亦未必有济也。*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一《鲠刺》。其原因,就在于仅仅只凭借筷子就要完成这样高难度的医治,非高明的医术不行。
中药重量的计算单位是用传统的斤、两、钱等,而大小则固定、常见的物件作为衡量标准。筷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大小相对固定,因此也就成为中药计量单位。
(一)药丸的大小
药如箸大,则是将药丸比喻筷子头部那样大小。
金刘完素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卷下记载:“用三月三日艾(四月八日亦可),晒干打茸,入前药末和匀,用好白纸卷包前药如箸大。”
这里所说的医治伤寒的艾草,在晒干打茸,包成药丸,像箸头一样大小。在没有机器化生产药丸之前,药丸的大小都难以恒定,有了一定的参照物,就比较方便的进行制作,而且犹如筷子头部大小的药丸,也方便病人吞吃。因此可见,“药如箸大”是长期中医药实践的结果,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一种比方。
(二)伤口的大小
箸用以比喻药物的体积,也用来比喻伤口的大小,这是一种可贵的经验积累。
清俞震 《古今医案按》卷十《外科》: 浮梁李生,得背痒疾,隐起如覆盆,无所痛苦,惟奇痒不可忍。饮食日减,无能识其为何病。秦德立见之曰:此虱瘤也,吾能治之。取药敷其上,又涂一绵带绕其围。经夕瘤破,出虱斗许,皆蠢蠕能行动,即日体轻。但一窍如箸端不合,时时虱涌出不胜计,竟死。《唐小说》载,贾魏公镇滑台日,州民病此。魏公云:世间无药可疗,惟千年木梳烧灰,及黄龙浴水,乃能治耳,正与此同。*在明江瓘《名医类案》卷九《瘤》中,亦有相似的记载:浮梁李生,得背痒疾,隐起如覆盆,无所痛苦,惟奇痒不可忍,饮食日减。无能识其为何病。医秦德立见之曰:此虱瘤也,吾能治之。取药傅其上,又涂一绵带绕其围,经夕瘤破,出虱斗许,蠢蚕蠕能行动,即日体轻,但一窍如箸端不合,时时虱涌出不胜计,竟死。《唐小说》载:贾魏公镇滑台日,州民病此。魏公云:世间无药可疗,惟千年木梳烧灰,及黄龙浴水,乃能治耳。正与此同。
此则案例,早见于《稽神录》:“浮梁生,背突起如盂,痒甚。医士李德立云:此虱瘤也。以药傅之,一夕瘤溃,出虱斗余,即日体轻。”
《稽神录》是徐铉撰,是宋代一部志怪小说集。传统观点认为,此书大多写鬼神怪异和因果报应故事,其实并非如此,即便有各种各样的怪异事情,很多都是现实的翻版,因此可见,浮梁生病患虱瘤是现实的,而非纯粹的鬼神之说,只是当时人们无法解释这样的病理,更无法医治这样的疾病,所以将其纳入鬼神怪异一类,不足为奇。
虱瘤,是一种疾病,是虱聚成瘤,不易救治。经过医治处理之后的虱瘤,依旧留下了一个与“箸端”大小的伤口。由于伤口难以愈合,“虱涌出不胜计”,以致于患者死去。这就说明了虱瘤的伤口虽只有箸头那么大,但其危害却是十分巨大,会置人于死地。
(三)蛲虫的大小
蛲虫是旧时经常会得的一种毛病,与个人卫生、饮食等有密切的关系,过去并不知道其真正原因,往往与巫术联系起来,下文中所述的病者在吃鸡,并辅助吃药之后可以打下蛲虫,就是一例。
清魏之琇 《续名医类案》卷十一《劳瘵》:吴桥治吴氏妇,瘵三年,邻家有事庖厨,相去百步,必先言食品,乃求食。其母怜之,日馈一鸡饲之。桥曰∶此传尸虫下之便。家人曰∶凡死于是者七人矣,愿除之。饮药三日,腹甚痛,下二蛲,尺有咫,大如箸,赤首黝背腹,状如玳瑁。然七日乃下七蛲,其后者差小尔。蛲既下,妇不复求食,母饷之鸡,则以饷之御人,其母叱御人,攘吾女而自啖也。卒强之食,遂作泻而终。然其家故病传尸,迄今无患矣。
瘵,即病。《尔雅》“瘵,病也。”《尔雅注》“今江东呼病皆曰瘵。”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劳瘵》云:“盖唐前旧例之凡呼疾病皆曰‘瘵’者,以瘵之为言‘祭’也,本先秦之名;以先秦人敬事鬼神多迷信,凡患疾病者必祭之,故因‘祭’增‘疒’而为‘瘵’,‘瘵’遂为凡疾凡病之统名也。”由于生病,人们认为鬼神作祟,因此都要进行祭祀,于是“祭”逐渐演变成为“瘵”,所以“瘵”为古凡称百病之名者也。
在这个医案里,吴氏妇患病三年,吃药之后,数次打下蛲虫,病情就慢慢地好起来。
蛲虫,寄生在大肠里的一种蠕形动物,恰似一条白线,纺锤形外形,一般长度大约1至2厘米。这里所说的“大如箸”,显然不是一般的蛲虫,难怪病人三年未愈。
(四)饭食的多少
比喻吃饭很少,可以用“一箸”来表达。所谓“一箸”,是数字“一”,与“箸”的结合。这里的“箸”,不仅是量词,也表示其没有明说的言下之意“米饭”。这样“一箸”,表示的就是“一筷子饭”的意思。
清魏之琇 《续名医类案》卷一《伤寒》: 一年少体肥之人,平素左半身无汗,胁下一片常冷。数日前索逋下乡,是日天气暴寒,舟中食饭一箸,随食随冷,便觉凛凛畏寒,登岸失足颠仆,扶挟解带而寝。是夜即发热头痛,喘鸣胸满,遍体烦疼,腰脊左胁尤甚,左半身不能转侧,仍冷不热,手足亦微冷,第三日扶病而归。其脉左手弦细,右手迟滑,总不似外感之候。
在此医案里,一个肥胖的男子在天寒地冻之际下乡讨债,在船上随便吃了一点冷饭,就觉得“凛凛畏寒,登岸失足颠仆”,晚上“发热头痛,喘鸣胸满,遍体烦疼”,可见冷饭即使吃得很少,也会得病,更不用提此人本来就有疾病。
在中医书籍里,关于筷子的记载有各种各样方面的内容。除了利用筷子来治疗疾病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叙述,共同构成多样的筷子文化的画面。
(一)举箸
举箸,表示吃饭。吃饭需要筷子,这是一般的生活常识,但是吃饭的时候遇到突发情景,就形成另外一种情形,这时候的筷子的举动,也可以看出医生的治病救人的传统道德。
清程杏轩《程杏轩医案·续录·鲍宅京翁仆人中寒暴脱救转之奇》:
时值正午,辉兄留餐,甫将举箸,忽仆人之妇,张皇奔入,泣云∶根据夫病在重危,叩求拯救。予曰∶尔夫早间迓我,随同归来,并未见有病状。妇云∶陡然晕倒,不知所由。辉兄本家莆田翁偕往,果见神昏汗冷,肢厥脉伏,初为踌躇,继而猛省,笑顾莆翁曰∶证固危殆,然有一大奇事,可望生机。翁惊问故。予曰∶此证乃卒中阴寒,阳欲暴脱,而救脱必须人参,伊芳等焉能得此。况安危呼吸,急不可待,顷辉兄乃堂所煎之参附汤未服,人参虽贵重之物,但和有附子在内,他人无此病,断难服此药,不意盛纪突遘斯疾,适与此药吻合,岂非天造地设乎。令妇跟至辉兄宅中,予道其详,众咸称异。当将几上参附药盏付之持去,谕其稍温与服,再看动静。下午其妇来云∶服药超时,汗敛肢温,人事渐苏。复诊脉出神清,惟倦怠耳。
在朋友留餐的时候,应该是十分放松、惬意的时候,但作为医生的程杏轩,听到病人危急,断然放筷子,前往救治。“时值正午,辉兄留餐,甫将举箸,忽仆人之妇,张皇奔入”。这段文字写得简短而到位,将不同的两个人的心情作了细致的描绘:一个是正准备笃悠悠吃饭,一个却心急火燎地前来报告有人病危。随即程杏轩与”辉兄本家莆田翁偕往”,经过诊断,发现这是“卒中阴寒,阳欲暴脱”,没有大碍,只需服用人参等之后,逐渐摆脱危险。
此则故事,一方面说明程杏轩不仅有医德,另一方面说明他的医术水平也非常了得。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充分体现这个医案的价值,才真正展现中医药的声誉。
下面这个引文,是治疗蚂蟥的医案。
明江瓘 《名医类案》卷七《误吞水蛭、蜈蚣》:吴少师在关外,尝得疾,数月间肌肉消瘦,每饮食下咽,少时腹如万虫攒攻,且痒且痛,皆以为劳瘵也。张锐为切脉,戒曰:明日早,且忍饥,勿啖一物,锐当来为之计。旦而往,天方剧暑,曰:请选健卒趋往十里外取行路黄土一银盂,而令厨人旋治面,停午乃食。才举箸,取土适至,于是温酒二升,投土搅其内、出药百粒进之,肠胃掣痛,几不堪任,急登圊,锐密使别坎一穴,便扶吴以行,须臾大下如倾,秽恶斗许,有马蝗千余,宛转盘结,俱已困死。吴亦惫甚,扶憩榻上,移时方餐粥,三日而平。
马蝗,即蚂蟥。用土与药物来医治蚂蟥病症,可谓奇特。张锐医生,让病人吴少师“忍饥,勿啖一物”,第二天中午,到了“举箸”的时候,才让其喝下带土的酒,然后再其穴位上点了一点,随之吴少师到厕所,“大下如倾,秽恶斗许,有马蝗千余”。三天之后,他的病情就舒缓了。
这里,筷子不是用于中医治疗,而是吃饭之用。但此则案例里,还是将筷子与治疗的关系密切作了叙述。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则与举箸相反的意思是“匙箸厌举”。所谓匙箸厌举,也可称之为厌箸,顾名思义,为不想吃饭,或为饭食不香。在中医里,这也是一种病兆,故在清孙一奎 《孙文垣医案》卷二《三吴治验、王祖泉脏毒下血》里就有这样的词汇:“自秋历冬,三越月不瘳。形色瘦瘁,匙箸厌举,即勉强,仅一盏而止,眼阖懒开,悉以为不治弃去。访余脉之,六部濡弱,观其所下之色甚晦,如芋苗汁之状。予曰:观此色,非痢,乃脏毒下血症。”通过病人外形以及匙箸厌举的观察,使得医生能够真正发现病人的病情。《孙文垣医案》就记载了这样的医案。
(二)击箸
击箸,是民间礼俗绝对禁止的举止。但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下,击箸是一种不得已的内心焦虑的表现,是不满情绪的发泄,在现实生活的家庭里经常可见父亲发怒时候的举动,医生同样作为一个人也会出现如此的愤懑的动作。
清谢星焕 《得心集医案》 有一篇《姜序》: 映庐谢先生父执也,实余心交。忆自先君弃世,先生悯余贫,重余守,每当燕坐倾谈,必出佳酿相饷,酒酣耳热,肝胆相示,先生常以箸击案呼曰:读书能如吾子,吾友有子矣。由今思之,謦咳如新,何世易沧桑,风流云散,先生遂不可复见。然不得见先生,得见先生著述如见先生也。先生自幼读祖父书,以医道济世,阅历近五十余年,所治验各症,存案不下千余条,题曰《得心集》。得乎心,斯应乎手,固先生本意也。近岁叠遭播迁,案多遗失,诸嗣君亟为纂集,而嘱勘定于余。余受而读之,益知先生医学,俎豆《内经》,鼓吹仲景,襟带李刘,炉冶喻薛,几于有书皆我,无古非今,以余浅识,独不虑买椟还珠,佛头着粪耶?虽然,精于理者意境毕呈,达于道者智愚共喻,夫以先生之医,匠心独运,故其案妙手写生,洞然秩然,需于余者无多。顾曩者先生不鄙不才,尝授笔砚序家乘记祭产碑传题赞,出予一手,今先生殁,而于是集垂成,作袖手观,无以对先生,更何以谢诸嗣君?况杏园所编,动中肯綮,法律谨严,予惟赞成之耳。乌乎辞,于是夜以继日,孜孜评点,以冀其成,亦既成矣,杏园又能出己所著一得集,附于后,予甚乐之。因即以先生当日称予者,转为先生颂曰:谢公有子矣。惜也予则守如故,贫亦如故,无可慰先君于九京者。遂无可慰先生,而先生乃以嗣君力,得成遗集,予亦幸共肩斯任,则即此报父执印心交也,奚而不可!是为序。
(三)铁箸
这里所说的铁箸,不是吃饭之用,而是中医的医疗器械。
关于铁箸,也有一则医案:
袁州武节郎李应,有男女三人。长子买宅,久空,无人所居,入室,忽觉心动,背寒凛凛,遂成痨瘵之疾,垂殆。传于次女。长子既殁。女病寻亟。又传于第三子,同一证候,应大惧,每日设面饭以斋云水,冀遇异人。偶往开元寺,有一人衣俗士服,自称贫道,呼应曰团练,闻宅上苦传尸痨。贫道有一药方奉传,即以授应。应留之饭,辞;与之钱,不受。制服之,大下,得虫七枚,色如红肉,长约一寸,阔七八分,前锐后方。腹下近前有一口周身有足若鱼骨,细如针,尖而曲,已死。以铁箸札刺不能入,因取火焚之,病热顿减。后又服一剂,得小虫四枚,自是遂安。*清俞震《古今医案按》卷四《痨瘵》。
这是一个痨瘵医治的案例。所谓痨瘵,是由于痨虫侵袭肺叶而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或称肺痨。得了痨瘵之后,很难医治,特别是在医学水平低下的清代更是如此。和邦额在 《夜谭随录·王塾师》就有这样的叙述:“居久之,王子忽患癆瘵,日渐尫羸,易医数十,药石罔效。”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胸痛、身体逐渐消瘦。如《明医杂著》所载:“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哈哈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甚则痰涎带血,咯吐出血,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热,脉沉数,肌肉消瘦,此名痨瘵。”现代医学之肺结核病,以及肺外结核与本病表现相同的,都可称之痨瘵。*见《百度百科》条目。
在清代,中医药研究已经掌握治疗痨瘵的一些基本方法,当然这种方法未必有效。我们可以从以上引文所转载的清俞震 《古今医案按》一书看出,当时已经有了这种治疗药物,尚处于朦胧的发轫阶段。因此,此时的治疗带有浓厚神秘色彩。其表现为:一是得痨瘵病是空宅所致。长男买了宅子,长期空关,造成连续长男、次女故世,传到三子,亦得同样毛病。二是治病者不是郎中,而是一个道士。此道士不吃饭,不收礼,还主动送上一副药。果然,病人吃了之后药到病除。那虫子从腹中打下就已死去,其形“有足若鱼骨,细如针,尖而曲”,但非常僵硬,“以铁箸札刺不能入”,只好取火将其焚烧。
中医医疗器械中有木质的筷子,当然也有铁制的筷子。为什么在此用铁箸来札刺虫子,说明了那虫子非同一般。
痨瘵到了民国时期,已经有人掌握一定的方法来医治。根据邹孟城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述作类《粥油益阴有殊功》就有关于粥治愈痨瘵的事例:赵晴初此说,可谓简洁明了,要言不繁。其于正反两面,论粥油益阴之功,直截了当。而殊不知粥油尚能治肺痨大病,诚能起死人而肉白骨。余于早岁业医之初,偶听市结防所领导之报告,中间现身说法,谓其少年时,曾在某纱厂作童工,自昼十余小时繁重劳动,夜间睡卧低矮阴湿之双人床,名日“鸽子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久之则潮热口干倦怠乏力,纳呆神瘁。入夜必盗汗,衣被尽濡。不得已求医问药,确诊为“肺结核”。然无力治疗,坐听天命而已。幸有一老年厨师窃告之曰:粥之浓汁能治此病。并嘱其备一大号茶缸(搪瓷杯),暗暗放人厨中指定之处,该老厨师于每日清晨大锅粥成时,即舀满稠汁,使之潜饮。如此一日不间。凡四阅月而盗汗止,胃纳开,渐渐体丰神焕。令人谈痨色变、闻痨落箸、且当时中西医家每视为畏途之痨病,竟由此霍然,而粥油之力,可谓宏且神矣。
“令人谈痨色变、闻痨落箸”的病魔,被民间普通的饮食粥医方征服了。从根本上来说痨瘵是营养不良,在吃不饱的年代,这种疾病十分普遍,其原因就在于此。而粥不仅能够果腹,而且营养方法,因此经常吃粥就能治疗痨瘵,是说得通的。而且邹孟城医生经过三十年的实践,发现“粥油之力,可谓宏且神矣”,其说非主观臆测,因此用粥来医治痨瘵,不可谓不是最简单的治疗方法。
闻痨落箸一词的组合,或许是邹孟城的创造。他不仅创造“闻痨落箸“,而且还有”闻雷落箸“*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述作类《汗吐下法亲历记》:余数读子和之书,欣慕子和之法,而不敢一试焉。虽非全由谈虎色变,闻雷落箸,畏惧之而不敢用,实为医家肩负救死扶伤之责。的词汇。闻雷落箸,脱胎于曹操说刘备与其为天下之英雄,刘备听后,大惊,失匕箸,故意对曹操说听到雷声而这样的。*《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无论是闻痨落箸,还是闻雷落箸,都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被惊吓而把手中的筷子松开落掉地上。
(四)启齿
用筷子来启齿,是中医的一种医治的方法。在病人无法配合的情况下,医生需要借用器械来观察病情,而启齿就是直接用筷子进行口腔查看。
清许恩普 《许氏医案》 :辛卯,刘仲良太史夫人比部段少沦之胞妹,因观剧夜深,衣单卒中痰迷,齿脉均闭,便溺俱遗,心窝微存一息,针不出血,诸医束手。延余诊视,曰:症有七不论脉,此其痰闭之一也。系受风寒痰闭,便溺俱遗,亦非五脏绝也。手未撒,发未指,面未如妆,汗未如珠,尚可挽回。幸假至契,深信不疑,拟以小续命汤,三生饮,再造丸合参加全蠍等药,以扶正气,逐风化痰,行气和血。以口闭药不下咽,用乌梅擦牙,竹箸启齿,小壶呷药,时许即呼妈矣。医治三日方苏,月余遂愈。
在病人穿着单薄,晚上看戏回家,“卒中痰迷,齿脉均闭,便溺俱遗,心窝微存一息,针不出血”的危急情况下,许医生果断出手,在“口闭药不下咽”的时候,“用乌梅擦牙”,用”竹箸”来”启齿”,把药灌入病者口中,使其立刻有了知觉。三日之后,病人苏醒,月余康复,不能不说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难怪在许恩普自己编写的 《许氏医案》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手到病除的医案。在这样神奇的医疗案例里,筷子也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这种以箸启齿的医案,在清许恩普 《许氏医案》*清许恩普《许氏医案》:日痛绝,齿脉俱闭,仅存一息,其胞兄内阁中书虹若言女初三日吉期,设无救奈何?余为情急,恐药饵不及,嘱星若亲灸章门、虎口、三里等穴,并将前方加山甲、牛膝、桂枝,木香、乌药等擦牙,以箸启齿,呷药,一时而苏,脉複。还有其他记载
以箸启齿,强行灌药的做法,不止一处在清代医书上出现。
一人自远方归,忽然中风昏冒,牙关紧闭。先以牙皂末取嚏,次以箸抉开,灌苏合丸二丸,然后以防风散投之,连进三服,出汗如洗。此邪自外解矣,去麻黄、独活、羚羊角,加秦艽、半夏及钩藤、姜汁,十剂痰清神爽。服六君子加竹沥、姜汁、钩藤,两月而瘥。(此治闭证之法。)*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二《中风》。
为什么要强行灌药,这关乎到病人的生命:“夫用药如用兵,冲坚捣浓,非猛士多多不可,李信之败可鉴也”。*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二《中寒》。
李信十分勇猛果断,是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势如破竹。后来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跟踪追击李信军队,再加上昌平君起兵反秦,切断李信军的后路,两面夹击,结果李信的部队大败。
这里,用此典故,说明用药与用兵一样,都需要“冲坚捣浓”“猛士多多”,否则是不可能扭转颓势,李信的失败就在于抵不住项燕与昌平君的两个方面部队的追击,即使李信的本领再大也无法取得胜利。
在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二《中寒》中就记载了“以箸抉齿”灌药,然后不断加大剂量成功救治垂危病人的抢救案例:
用四两,煎汤代水,人参四两,附子二两,煎膏。时病患面色如妆,汗出如珠,六脉俱脱,呼吸全无,牙关紧闭,幸太溪脉尚在,乃以箸抉齿灌半钟,移时又进半钟,犹防脉之暴出也。既而重按两尺,隐跃指端,乃曰∶脉渐出,大有起色矣。复进半钟,自午至晚,方眼开语出,欲啜粥。已而反畏寒,喉痛,频索冷水,或疑是火。曰∶畏寒者真情,索冷者假象。少阴脉循喉咙,邪客其络,令人咽痛,今寒邪由脏出经,病将退耳,仍前方加桔梗、甘草而痛止。自后每日参必一两,附必三钱,调理百日而愈。愈后,遍体发疹,挟生疙瘩,奇痒异常,爬搔不辍,不寐汗多,用六君子,另将黄 二两煎汤煮药,十日不应。
清代,筷子与中医药的关系甚密,我们可以从这个时代大量的医药典籍中看出这一点,其中魏之琇 《续名医类案》中更有不少此类的记录。
筷子在中医药中的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医疗工具。
清魏之琇 《续名医类案》卷一《伤寒》: 焦百善偶感风寒,壮热头痛,其巷人点蜜茶一碗使啜之。焦因热服之讫,偶思张语曰∶凡苦味皆能涌,今兼头痛,是病在上。试以箸探之,吐毕,其痛立解。
由此可见,清代在治疗伤寒过程中,就用筷子来作为医治的器械来使用的。这里所说的“试以箸探之”,就充分表达了筷子是医治疾病的一种的工具。
二是筷子在医治过程中,会产生直接的医疗效果。
这样的结果,是非常神奇的事情,但在医书里却不断有此记载。
张子和治张叟,年七十一,暑月田中因饥困伤暑,食饮不进,时时呕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胁作痛。医者概用平胃散、理中丸、导气丸不效。又加针灸,皆云胃冷,乃问张。张曰∶痰属胃,胃热不收,故流痰水。以公年高,不敢上涌。乃使以一箸探之,不药而吐痰涎一升。次用黄连清心散、导饮丸、玉露散以调之,饮食加进。惟大便秘,以生姜、大枣煎调胃承气汤一两夺之,遂愈。*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四《暑》。
治疗老年人严重的中暑,造成“时时呕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胁作痛”的情况下,采用了平胃散、理中丸、导气丸等药物外,还加上针灸,都无法疗效,医生考虑到患者是个长者,就用筷子“探之”,使得患者达到“不药”而治的效果。
由此可见,筷子在中医药中的运用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2016年3月3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王 崇】
K890
A
1673-7725(2016)12-0026-10
2016-08-16
徐华龙(1948-),男,江苏南京人,编审,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