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旭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棚民的土地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于清代徽州地区的考察
葛旭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棚民的生产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清代迁入徽州地区的棚民在农业、工矿业方面实施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徽州地区出现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气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徽州棚民这一系列不当的土地利用方式虽然对经济的开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却使得徽州地区环境不断恶化。因此,从棚民的土地利用方式方面来探求徽州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和后果,有利于揭示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引导相关部门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
棚民;徽州;土地利用;生态环境
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南方的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出现了一种名为“棚民”的移民群体,该群体流动性很强,并且迅速蔓延到我国中、南省区山林中。清王朝建立后,政府实行鼓励垦殖的修养生息政策,人口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局面,部分地区人地关系日益紧张。迫于生计他们四处流徙,其中大部分流民陆续进入山区,进行各种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迁入地区有江西、浙江、福建以及皖南山区,其中部分进入徽州山区的外来棚民,到了清代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人数众多的地方群体。他们在山区建立自己的居民点,利用徽州山区丰富的林木和矿物资源,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棚民掠夺性的开发加剧了徽州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试图以清代徽州的棚民活动为个案,从棚民对山区土地利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视角出发,考察棚民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并期望为当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徽州深居群山环绕的皖南山区,境内平原面积较小,地狭人稠,向来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据记载,大致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徽州人迫于生计大量出走徽州,四处经商,活跃在江浙等各地,形成“业贾遍于天下”的局面①卞利:《明清徽州社会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8页。。由于大量人口的外流,徽州地区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境内不少闲置的山场林地需要开发,这就为江西、浙江、福建以及邻近地区棚民的迁入提供了历史契机,之后大量人口进入徽州地区,在徽州府下属六县均有分布。清代乾隆以后,棚民迁入迎来高潮,来自安庆、池州、宁国等府以及江西、浙江等地的流民大规模进入徽州山区,他们搭棚居住,从事租山垦荒、挖煤烧炭等各种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徽、宁在万山之中,地旷不治,有赁耕者即山内结棚栖焉,曰棚民。棚民之多,以万计也。”②高廷瑶:《宦游纪略》,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93页。这就是徽州历史上有名的棚民现象。
清代中国地方志种类众多且数量丰富,其中徽州地区丰富的地方志是考察徽州境内棚民的数量与规模不可或缺的史料,而关于棚民数量的记载亦有多处。如道光《徽州府志》记载嘉庆十二年(1807)棚民数量情况,“计歙县棚三百三十四座,棚民一千四百十五丁口,休宁县棚三百九十五座,棚民两千五百二十二丁口,祁门县棚五百七十九座,棚民三千四百六十五丁口,黟县棚九座,棚民六十九丁口,婺源县棚七十四座,棚民二百九十五丁口,绩溪县棚一百七十二座,棚民九百十五丁口,以上总其棚一千五百六十三座,棚民八千六百八十一丁口。”①马步蟾:《道光徽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20页。该段地方府志所记载的数字是当时地方官员调查所得,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棚民在徽州没有固定住所,他们散落在徽州大山中,聚居而作,因此没有被收录到官方记载的数据中。“其随时短雇帮伙工人,春来秋去,往返无定,多少不一”②同①,第320页。。另外,当时一些地方官员和朝廷钦差大臣在其游记中也有记载关于徽州棚民数量之巨的盛况。譬如高廷瑶在其著作《宦游纪略》中则记载道:“徽州府所属各县俱有棚民,不下二十万人。”③高廷瑶:《宦游纪略》,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98页。虽然高廷瑶的记载与官方统计所记载数据有较大出入,但是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一时期徽州棚民数量之多和规模之大。
从明末开始,福建、江浙地区大批的棚民流入当地山林之中。与其他地域的棚民一样,迁入徽州山区的棚民于深山之中搭棚居住,他们向本地山主提供数倍的租银,取得山林的承包权。他们或开山垦殖,种植蓝靛、烟叶等经济作物和苞芦等粮食作物,或挖煤烧炭,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等工业生产。所以涉及到棚民利用土地的类型,主要就是指农业用地和工矿业用地,虽然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在徽州山区同时进行,但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又有着各自的方式。
(一)开发山林的方式
徽州棚民开发山林的方式是原始的和掠夺性的。首先,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棚民开发山林的方式是原始的。徽州作为一个多山区域,土壤的肥力较之一般平原地区低许多,尤其是山坡地带,雨水的冲刷很容易使得土壤层变薄,地力的保持力较差。这种情况给棚民的农业种植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原因,棚民往往使用刀耕火种的原始办法以求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肥力。他们租赁山林后,伐林开荒,将树木就地燃烧作为肥料,并且顺道将覆盖在土壤表面的枯枝落叶等一并燃烧,然后在该片区域大规模种植农作物。一般种植三五年之后,地力耗尽,这些棚民又寻求它处垦殖。山地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他们采取游耕的方式,“食尽一山则移一山”,根本不会有保持地力求得持续耕种的思想。其次,棚民与土地关系松散,对土地归属感缺乏,使得他们不爱惜土地,因而他们的开发不可避免带有掠夺性质。棚民多为外地流民,为了利益而来。他们在徽州山区多以租赁、承包山林的形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他们不是有计划地经营、培育山林,而是采取“迨山膏已竭,又复别租它山”④同①。的方式。在棚民与当地林主的一纸契约下,体现的是开发者对土地的肆意妄为和不尊重,而非纯朴和谐的人地关系,所以他们实行“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开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农作物种植制度
农作物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熟制和种植方式等,⑤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89页。它是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涵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耕作历史,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制度存在着差异,地形、热量、水分、土壤、肥力等条件是影响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而在清代的徽州,棚民在农业方面的耕作制度是原始的、落后的。
在种植方式方面,徽州棚民采取的是撂荒休耕制度,即在每块土地上的耕作年限,以当地土壤肥力为标准。徽州地区本来薄弱的土壤使得这一周期大为缩短,短的达到岁迁,长亦不过两三年。同时,撂荒之后的土地也没有采取措施以恢复地力,而是放置不闻不问。这种粗放式开垦使得徽州山区大多数土地无法恢复地力,有的甚至直接荒废。不少地方志记载了棚民的耕作方式,如“乾隆年间,安庆人携苞芦入境,租山垦种,而土著愚民间亦效尤。其种法必焚山掘根,务尽地力,使寸草不生而后已”⑥吕小鲜:《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历史档案》1993年,第24页。。这种土地利用方式遍布整个徽州地区,徽州为数不多的可耕之地很快便被毁灭殆尽,给徽州地区的粮食问题留下严重的隐患。
在我国数千年的农耕发展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培育、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清代迁入徽州地区的棚民在粮食作物方面主要种植苞芦等。苞芦与其他粮食作物不同,具有耐旱涝、高产的特点,对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棚民来说是不二之选。据《徽州府志》记载,“查徽属山多田少,棚民租种山场由来已久,……其初起于租山者之贪利,荒山百亩所值无多,而棚户出千金数百金租种,棚户也因垦地成熟后布种苞芦,获利倍蓰”①马步蟾:《道光徽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20页。。除玉米外,粟类等其他利润较高的杂粮作物也是棚民的选择。除了普遍种植粮食作物,蓝靛、生姜、烟叶等经济作物,也是棚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并且利润较粮食作物还要高一些。上述两类组成了棚民在徽州山区的作物结构。正是种植结构的多样性,使得棚民有多种获利途径,因而土地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这又使得种植总面积扩大。可以说农业上的有利可图是耕地被占用以及破坏的主要原因。
(三)工矿业生产模式
任何形式的生产活动都需要在土地上开展,工矿业也不例外。在古代,无论是矿山的开采还是矿石等资源的堆放,都需要占用土地,工矿业用地也成为土地的一项主要利用方式。在清代的徽州地区,棚民在工矿业上利用土地的方式也有其自身特点。
煤炭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历史上一直被广泛开采和利用,清代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明朝时封禁的山林也陆续被开发。煤炭业丰厚的利润使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投入。徽州棚民也不例外,他们租赁山林,挖煤烧炭。清代徽州棚民采煤烧炭之风盛行,不少当地宗族居民瞒着家族将土地矿山租赁给棚民。有记载在祁门县,凌氏宗族族人凌凤鸣曾于乾隆四十八年四月与浙江棚民诸天榜订立“承拼契”,私自将自己名下的山林出租,用于开发挖煤,获利颇多。又如嘉庆年间,在黟县也普遍存在族人出租山林以谋私利的现象,嘉庆黟县志记载,“大坤等只知贪利肥己,罔顾亿万生灵,招纳外民汪宾等入山凿石烧煤。”②吴甸华:《嘉庆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76页。《婺源县志》记载,“乾隆三年陡有泾民张某某等倚余族业户某等,私拼微税,聚众深山,强砍烧炭。”③江峰青:《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影印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年,第882页。诸如此类现象各县都有所发生,足以见当时风气之盛。凿山挖煤占用了大量的山区土地,开采出来的煤炭的存放不但占用了大片土地,而且也污染了土壤。除了煤炭的开采,徽州棚民还从事砖石的烧制,一般就地选择,在山中凿洞造窑,烧制砖石。砖石烧制业兴盛在当时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徽州多为山区,自身的土石资源十分丰富,为棚民烧制砖石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省去了原材料的运输。其次,本地外出经商的徽州本地人功成名就之后,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之中,他们大兴土木,积极营造民居,修建坟茔祠堂,以及铺路修桥,使得砖石市场供不应求,强有力地推动了徽州砖石制造业的发展。这其中窑址的选建和砖石的存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土地。棚民在徽州山区大规模的开展工矿业活动,虽说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徽州经济的发展,但这代价是土壤的污染和土地的被占用。
在棚民进入徽州地区初期,他们的垦殖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徽州本地的粮食紧缺危机,丰富了徽州地区的产业结构,使得发展多样化。而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他们所奉行的无序、掠夺性的开发理念给山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一度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
(一)森林植被的破坏
徽州棚民的土地利用方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严重破坏了徽州山区的森林植被。在棚民纷纷迁入进行大规模开发之前,这里山林茂密,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森林覆盖率很高。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是徽州地区木材业的重要资源,更起着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清代中期以后,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山地土壤肥力,徽州棚民开始在山区进行无节制的大规模砍伐,使得徽州地区大片树林消失,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一方面,他们砍伐树木搭建木棚用以居住,并在当地取柴薪生火做饭,多个棚民村落建立起来,而代价是部分林区的树木几乎砍伐殆尽;另一方面,砖石的烧制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更大限度地节省成本,兼烧煤炭与木材成为当时棚民惯用的方式,因而他们又将目光投向林区,无节制的砍伐使得山林的破坏雪上加霜。据文献记载,“自棚民租种以来,凡峻嶒险峻之处,无不开垦,草皮去尽,则沙土不能停留……不但不植不留,而且根株尽掘,甚至草莱屡被烧锄,萌芽绝望。”①马步蟾:《道光徽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21页。黟县也是遭受破坏较严重的地区,棚民“或开土党凿石,或租中苞芦,草木不留,山石立断,一邑之生灵受害。”②吴甸华:《嘉庆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77页。无论是地方志的记载还是民间百姓的痛诉,都无一例外体现了棚民对徽州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这一事实。
(二)水土流失的加剧及其衍生后果
棚民利用土地的方式,不但造成了森林的大面积消失,还造成了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水利设施损毁、水灾频发等后果,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植被破坏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该地区发生水土流失的频率升高和严重性加剧。清代中期以前,徽州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林木业,村民将贩运木材与养山相结合,山区的水土一直保持着和谐的状态。而棚民进入后,无论是农业用地还是工矿业用地,都大大破坏了森林植被的水土保持力。山坡上土壤疏松,岩石裸露,大雨一至便携带泥沙从山坡冲下,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整体性作为地理环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中单一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整体,在水土流失发生后,又引发了一系列后续的灾害。首先,水土流失的频繁发生使得泥沙顺山坡冲入河流中,导致河道不同程度地出现淤塞。山区的水土流失使得大量泥沙沿山坡冲击到山谷或下游的河道里,加上该地区地势比较低平,泥沙极易在河道里淤积。越来越多的泥沙使得河道严重堵塞,给周边的民居和农田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今人整理的《安徽竹枝词》里记载了一首孙学治的《和施明府源黟山竹枝词》,其中这样写道:“腊腊苞芦满旧蹊,半锄沙粒半锄泥;河来沙面年年长,泥去山头日日低。”③欧阳发,洪纲:《安徽竹枝词》,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74页。这首词将黟县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的场景表露无遗。在绩溪县,棚民的无节制开垦使得该地区大量农田被毁,当地县志记载道:“山既尽童,田尤受害,雨急则沙石并陨,雨止则水源立竭,不可复耕者所在皆有。渐至壅塞大溪,旱弗能蓄,潦不得泄,原田多被涨没。”④李丙麢:《嘉庆绩溪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93页。于此同时,大量的泥沙淤积也堵塞了徽州山区的水利设施,使得农田水利荒废,从而影响了这些设施的调节功能。一遇暴雨,山洪便倾泻而下,到达下游平原地区后四处肆虐,使得徽州山区水灾频发。祁门县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曾经发生了一次大洪灾,这次洪灾一共造成了大约6000人死亡。该年五月,“初六日,夜风大雨。初七日清晨,东北诸乡蛟水齐发,城中洪水陡起,长三丈余。县署前水深二丈五尺余,学宫水深二丈八尺余。冲圮谯楼、仓廒、民田、庐舍、雉堞数处,乡间梁坝皆坏,为从来未有之灾。”⑤同①,第515页。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山洪肆虐,下游居民区被淹的事例在各县多有发生。各地的地方史志关于徽州地区灾害的记录表明棚民的无节制、掠夺性开发破坏了徽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并带来了一系列衍生的灾害。
(三)大气污染严重
棚民进入徽州山区后,主要从事农业和工矿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两类利用土地的方式,造成了徽州地区大气严重污染。首先在农业方面,徽州棚民在耕作方式上采用的是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他们向当地居民交纳数倍的租银以取得山林租赁权,并在该片土地上大规模垦殖。由于山地土壤肥力较低,他们便大规模地焚烧树木用来增加地力,焚烧树木产生的浓烟使得徽州地区“烈焰四溃”,污染了大气环境。另外,山区多风的现象使得境内火灾四起,无数树木、棚屋被烧,各种物品烧焦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杂糅,加剧了污染。今人整理的16到20世纪徽州地区民间档案文书中,有一条史料记载了关于火灾对徽州地区的环境污染。“兹因本月十七日邀集七人,同心作议,一带山场,遍烧火路。有苗地方,恐遭野火。谁知忽遇箕星作祟,风来狂集,一时未及提防,以为平安无事,不料火飞一点,烧来数亩之多。一带青山,变成焦土。”⑥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249页。由于苞芦等经济作物有利可图,使得棚民不断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获得更多的利润,焚树垦荒现象遍布徽州山区,由焚烧不慎带来的火灾更是屡有发生,这无疑进一步恶化了山区的生态环境,其中空气受到的污染无疑是最严重的。
其次,煤炭的开采和砖石的烧制是导致徽州地区大气严重污染的另一项重要原因。清代时期,国家鼓励开发山泽以取其利,并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很大的优惠,因而当时煤炭开采风潮遍布全国。徽州地区的棚民从事矿产开采活动,并在当地兴建砖石厂,烧煤烧制砖石,砖石厂排放的浓烟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严重地污染了该地区的空气。譬如在黟县境内,曾经发生因棚民从事煤炭开采而造成空气污染的实例,该地常常因“窑口失火”导致当地民众“被熏受毒”,使得人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①吴甸华:《嘉庆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76页。同时,这些有毒气体掺和雨水降落到地面、河流,并渗入地下,污染了居民的饮用水,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
(四)棚民活动对徽州地区开发的积极作用
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来看,这一时期棚民的开发虽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但不可否认棚民的迁入弥补了徽州地区劳动力的不足,缓解了当地的粮食危机,促进了徽州地区经济的发展。清代棚民大规模迁入徽州后,从事农、工业生产。其中经营农业的棚民进行了玉米和甘薯这两类耐旱高产作物的推广,改善了粮食种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徽州粮食严重不足的缺陷。如民国《歙县志》称玉米被当地“山农视为要粮。”②许承尧:《民国歙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9页。,以致当地人纷纷效仿,争相垦种,保证了徽州地区的粮食供应。并且他们还总结出了山区梯田的开发方式,“在一定斜度(如25度)以内开沟作垄,可使水土流失减至最低限度。”③彭雨新:《清代土地开垦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50页。与此同时棚民并不局限于单一的粮食生产,他们还种植青靛、生姜、麻等经济作物,从事多种形式的商品经济活动。清代徽州棚民经济活动的专业化生产推动了徽州山区经济的商品化经营,雇佣劳动现象的普遍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土地制度对棚民的人身束缚,这些都催生了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在山区的率先出现。
通过以上介绍和分析,我们了解到清代徽州棚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缓解了当地的粮食危机,维护了社会稳定,并对徽州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要清楚徽州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棚民不当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棚民在进入徽州山区之后,实行大面积的垦殖,刀耕火种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壤肥力不断下降,植被状况不断恶化,使得山区原本稳定的水土状况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时,以煤炭开采和矿石烧制为代表的工矿业用地,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土壤、空气。徽州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了当时清政府的高度重视,官方和民间社会合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驱禁棚民与封山育林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的破坏速度,使得我们今天得以有机会观赏徽州山区的秀丽风景。回顾徽州棚民的开发史,我们看到的也是一部环境破坏史,在经济利益面前,如果我们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其结果只会是更多的“徽州”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在当下,针对各种无序的经济开发活动,政府应通过科学的论证,做合理的规划,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同时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必须把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给子孙留下风光旖旎的“徽州”。
Land use of the shack-dwellers and its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GE Xu
Shack-dwelle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Those who moved into Huizhou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destroyed the forest vegetation,worsened the soil erosion and air pollution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use of land in agriculture,industry,and mining.The inappropriate use of land by the shack-dwellers in Huizhou contributed to local economy,but worsened the environment.Analyzing the causes of destroyed environment in Huizhou and the consequences in terms of the land use of the shack-dwellers is conducive to the reve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guiding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to valu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ck-dwellers;Huizhou;land use;ecological environment
K249
A
1009-9530(2016)04-0104-05
2016-03-23
葛旭(1992-),男,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导师陆发春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