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婷婷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00)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
方婷婷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00)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各个国家积极发展的第三产业,而且旅游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助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大力开发旅游服务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在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收益,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新思路
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交通的发展,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并被视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旅游服务贸易逐步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规模庞大的新型产业之一。国家旅游局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3万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近2000亿元,入境旅游方面整体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住宿、餐饮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2014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2亿人次,同比增长18%;出境旅游花费在1550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20%左右,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将突破1000亿美元。[1]这说明我国旅游资源在国际市场上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如何缩小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逆差,需要不断探寻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
经济自由化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服务贸易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服务贸易中旅游服务贸易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自己的旅游资源,为国外旅游者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获得国际收入,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入境游同时也涵盖了出境游。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就包括了旅游产业相关的10多个相关产业,这都与旅游服务贸易有着密切的关联。近年来我国已经从重视发展第一、第二产业转变到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上来。因此作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旅游服务业首当其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头戏,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一方面给国家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另一方面还向世界宣传了中国以及中国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旅游服务贸易促消费,以旅游服务贸易促文化交流,以旅游服务贸易提升国家形象,等等。[2]
在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国家中,美国排名第一位,美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是美国服务业获得贸易顺差的主要手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没有重视旅游服务贸易,国内旅游资源只是服务于国内居民,而没有开拓国际市场,造成我国与美国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要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业,单凭国内游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拓展境外旅游市场,才能使我国的旅游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为增加外汇收入,助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道路交通、餐饮住宿、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力度、旅游新产品开发以及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国际旅游服务专业人才是否满足旅游国际化需要等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
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旅游资源,如:桂林山水、西双版纳、张家界、黄山,等等,也有人文历史景观,如: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嵩山少林寺等,更有记录中国近代史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台儿庄抗战等等,以及滨海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游资源等等。但是在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中之所以没有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就是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对旅游业的投入上,如:安徽省地方政府在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从2010年开始安徽省对全省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重点投入,截止到2014年年底,五年间投资突破3000亿元,但是这些资金对于全省众多的旅游景点建设而言还是杯水车薪,满足不了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需要。特别是直接影响国际旅游的航空业,在安徽省内的发展滞后,安徽省内航线只有合肥、黄山、安庆和阜阳,而只有合肥开通了国际航线,国内、国际离港航班近70个,黄山目前只有5个离港航班,这严重制约了黄山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安徽省内的高速铁路目前只有京沪高铁的蚌埠、定远和滁州三站,还有上海至武昌的六安、合肥,而旅游名城黄山还没有高铁通行,可见从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来看,政府还没有针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加大投资建设,其实在国内不仅仅是安徽省如此,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省份,旅游服务贸易的基础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3]
(二)国际化旅游产业链没有形成
由于我国发展国际旅游产业时间较短,从国际旅行社到导游;从旅游文化宣传到旅游产品打造;从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到开发都还不够完善,因此国际化旅游产业链还没有形成,这无疑会给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北京长城游只是八达岭、慕田峪这两段长城,而没有与秦皇岛北戴河的海滨游形成一个从长城的东部开端起的旅游线路,没有把历史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充分结合起来,这也就无法使外国游客得到更好的旅游享受和文化体会。在国内很多地区出现的旅游景点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资源产业链,造成游客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欣赏和享受更多的自然、人文风光,同时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以及购物等等服务体系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制约了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的整体发展。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中涉及到各地区的多个行业和部门自成体系,管理上缺乏全面性和协调性,难以形成合力,旅游服务贸易跨区域、跨行业发展存在壁垒,如何打破地区界限,以构建旅游产业链为基础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企业实力较弱
在旅游服务贸易中还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的问题,各地区开发的旅游产品种类单一,仅仅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旅游产品,而缺少创新和整合,旅游观光产品依然占据主体地位,文化类旅游、创意旅游、度假游等项目开发深度不够,特别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方面,缺少让国际知晓的旅游精品,从而使外国游客没有新、奇、特的感觉,这说明旅游产品单一,更缺少旅游精品。
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历史晚,现代旅游企业、现代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国际贸易大集团和上市公司,国内大部分旅游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产业的投资主体又以国有资产资本为主,许多旅游服务贸易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使资本扩张与合并、企业兼并与联合存在一定困难。旅游服务贸易企业实力较弱,在国际市场上中优势,在与国际大型的旅游服务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也是制约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的严重问题。
如何让我国优良的旅游资源发挥其优势,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到中国来旅游、休闲、度假、购物等,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附加值,发展和壮大旅游服务贸易,增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以政府主导为核心多措并举加大旅游产业投入
在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的道路上,首先要加大各地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政府为核心,在突出各地旅游特色,发挥各地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政府职能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旅游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服务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要将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尤其是在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上,各地区要改变各自为战的传统营销模式,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领导下,将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面对国际旅游市场竞争。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各地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上,不但政府财政要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而且政府还要多措并举,积极吸收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产业,从而形成一个全社会齐抓共管旅游产业的新局面,在此基础上政府不但要起到主导作用,而且更要转变政府职能,从原来的管理转变到服务上来,在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中起到带头作用,为旅游服务贸易企业广开方便之门。[4]
(二)完善旅游产业链,整合旅游资源
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还指出了“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加强新要素投入和现代产业运行方式运用,推进旅游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素质,提升产业竞争力”。因此要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就要不断完善旅游产业链,整合各地区的旅游产业资源,不断丰富和创新旅游产品,特别是要与旅游地区的文化、体育等产业相融合,如:前面提到的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已经从完善旅游产业链,整合旅游资源做起,安徽省旅游资源整合的“3411”发展格局,即:以省会合肥、旅游名城黄山和芜湖为三个旅游中心城市,四大板块分别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十大旅游主题功能区、十大旅游精品。在此基础上,还要将旅游产业链不断完善,使旅游服务企业旅行社、宾馆、餐饮等行业从管理到服务有一个大的提高。[5]
(三)开发创新旅游产品,组建品牌企业集团
没有能够吸引外国友人来华旅游的旅游产品、旅游精品,就不可能使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向国际化快速发展,因此各地区要在现有旅游资源和条件下,不断创新旅游产品,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精品,使国际友人想来中国旅游,愿意来中国旅游,更要通过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流连忘返,如:以杭州西湖风光旅游为主相继推出“西湖龙井茶国际文化节”“环西湖低碳骑行健身游”等,要打破地区界限,以联合、合作等多种模式推出全新的旅游产品、旅游精品。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的前提还在于需要依靠旅游服务贸易企业真正的“走出去”,针对全国各地国际知名旅游服务贸易企业较少的现状,首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使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服务贸易企业脱颖而出,各省、地、市可以抱团组建和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企业集团,集中优势力量,大力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从而提升旅游服务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不仅仅依靠政府主导,更需要民间团体、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从而形成一个全社会重视和投入的发展局面,要面向国际市场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培植国际旅游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秦超.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竞争力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12).
[2] 何鹂.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问题原因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1(12).
[3] 颜慧婷.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 科技资讯, 2012(20).
[4] 汪世福.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11).
[5] 张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 新课程学习(上),2013(11).
责任编辑:何玉付
New Ideas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FANG Ting-t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at many countries have actively been developing. Tourism service tra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boost economic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hina has vast land and rich tourism resources. It is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to vigorously develop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ourism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our country's putting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ties to suppor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ourism,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be urgently solved as to how to make more profits in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service trade market and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service trade; internationalization; new ideas
2016-06-25
方婷婷(1981—),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 。
F746.18
A
1671-8275(2016)05-0077-03